绿林网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100字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100字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是一本由[德] 赫塔·米勒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一):站起来的狐狸们,已然成为惊涛骇浪

孩子们把掉下来的牙齿今天一颗明天一颗,扔到身后的草地里。他们一边扔一边嚷嚷: 老鼠老鼠,给我一个新牙, 我给你我的旧牙。 直到牙齿在草地的某个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时候,他们才会回过头看,并把它称作童年。

《狐狸当时已是猎人》《心兽》《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同称“罗马尼亚三部曲”。我只看过这本《狐狸当时已是猎人》,首先我不排斥德语作家与作品,其次没读之前,我是被目录吸引的,比如第一章—苹果蚜虫的道路。

本书中两个女主角阿迪娜和克拉拉,阿迪娜因为隐晦表达不满思想而受到恐吓,克拉拉甘愿委身于特权阶层而获得暂时的安宁。作者在叙述上,有自己的特点,许多人都谈及隐晦但却内涵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像文中出现的切割阴影的杨树、上下颠倒的裙子、独裁者照片上的卷发、吞食自己幼崽的老猫等等,这是语言诗化的凝重,在通过作者打磨出简练的短句。“狐狸”在哪里呢,在阿迪娜家中,有一条割掉一条腿的狐狸围脖,这就是明显的隐喻了。而这本书都在渲染谨慎的喘不过气来的气氛,主人公也在传递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慌乱,恐惧,绝望。

在临近结束时,独裁者用恐惧和威胁来压制民众,却只是暴露出自己的怯懦本色,秘密警察大肆搜捕那些唱禁歌者,却再也无法阻止这首歌响彻全国,因为人民需要它。统治者以为人民是可以随意猎杀的狐狸,就像那条割掉一条腿的狐狸被做成了围脖,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里点出了主题—狐狸当时已是猎人。米勒一直在铺垫,一直在铺垫,然后在这里转折爆发,会增加你获得的美感和心灵压抑到极致的释放,然后你会认同这本书,不管她在里面的文字有多么难懂。书的最后,叙述又归于平凡,“那支禁歌已经唱遍全国,它现在反而有了哽喉的味道,于是它哑了。面包店前的队伍依旧长长……一件大衣套进了另一件大衣里。”齐奥赛斯库的倒台然而并没有结束,舞台上的人只是换了面孔,人民还是人民,还是在经历冬天,渴望着春天。我在米勒的文字中也读到了继续,她的文字行文,一直是铺垫然后转折。

“天上没有灯线挂下来,里弗对着沉默说,否则人们的日子就太好过了,到处都可以上吊。”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很多作品,在文字温度上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但是故事背景又不相同,她在里面放置了很多晦涩,有多处断句,所以她的作品读起来不是让人开心连贯,为了全文的格调,肯定摘除了许多略显平淡的部分,一直在蓄势,一直在积蓄力量,我在里面看见了她对现实里对政客的虚伪和狡诈,痛快隐晦的挖掘,目的是让这些做惯狐狸的人,化作波涛汹涌的海浪,如果沙滩上还有污秽,那就继续高唱凯歌,前仆后继。

怒其不争的觉醒已经开始,请不要自行衰弱。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二):随便说说

赫塔米勒可以和品钦一样,归于“敲门难”的作者之一,但是渐渐适应之后,又会有限地为其着迷。“有限”的意思是,读完后心中会暗暗感慨厉害,但不会感到特别惊艳。

赫塔米勒对物与身体的描述尤其吸引我。在她笔下,物与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的生活,甚至比人的生活更为重要(但也仅仅是表面上)。少有这样的时刻,让人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她放大了物的微小与物的无所不在,至少重新点燃了我对自己身体的惊奇。

气味、形状、最熟知的身体部位、某一刻风随影动,在她笔下被重新编码,读者不得不参与她的猜谜游戏——我们的想象力如同一个面团,被她的双手颠来倒去。有些手法很像新感觉派,都呈现出一个陌生化的世界,同时也是没有焦点的世界:第一件物品出现在虚空,文字围绕着它与其它的位置关系展开描述。但这种位置关系的构建很不稳定,视角很快飘移,转向新的符号、新的隐喻。

很多时候,读者是分不清隐喻和寻常景观的。文字中最卖力的暗指,总是用符号的重复与重组,来反复加深记忆。

最开始我试过读《蛙》的方法,把一个意象挂在属于它的含义上,但是这套法子还没读到一半就彻底崩溃。最后我放弃了,转而单纯地享受起碎片化的符号堆出的压抑氛围,有些地方读起来,很像读恐怖童谣。赫塔米勒用句简单,句子大都很短,文字节律很快,视点变幻莫测,加上分不清是不是隐喻的各色意象,可以说非常不新手友好……

不过,这种曲折的语言,其实并不陌生——不如说是再熟悉不过。半年前,一篇狱中来信在各大平台疯转,至少一半的受众,都以为文章写的是别国的故事。了解底层文本以前,我读了一遍;拿到注释版以后,我又读了第二遍。一个虚构的、远在他乡的牢狱之灾收获了数千转发,一个真实的、近在咫尺的暴力却被雪沉落、寂寥无声。三个月以后,我再去看那篇文章,它已经消失了,融化了,连地上的黑色水迹也无处可循。

从那之后,一些问题不断纠缠着我:意识到这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故事,这一点对于读它的人来说有多重要?人需要通过不断咒骂,来保有记忆吗?“如果咒骂中断了”,它会像赫塔米勒笔下所说,“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吗?毕竟,咒骂是用来“短时间地暴怒和长时间地保持安静的”。

后来我想,语言的曲折是它最深沉的力量。一把钩子只有在弯曲的时候才是把好钩子。既然“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那么任何一种坠落都总会让自以为飞翔的翅膀迟疑。不过或许,更重要的是“狐狸永远都是猎人”,有时很难说清狐狸什么时候已是猎人。

——————————————————

书读到一半的夜里,我做了这样一个梦:

我租船,船上放着一个鲜花瓶,是为了给朋友庆生,她生活在绿色的铁栅栏那边。花瓶里的花散发出奇异的浓香,花瓶的土里,是一个闭着眼睛的头颅。船靠岸,码头工人扛起晒米的宽铁板,放在称上称,看有没有多出几两。他们翻看船上绿色的铁板,看是否有猎物用绿色掩藏阴谋,绿色里是否藏有暗杀者。绿色是温顺阴凉的河上浮萍,绿色里浮出猛兽身上的条条斑纹。你是撑船的好手,他们对我说,把我们带到河对岸去。两个穿黑衣的人打一把黑伞,两双黑皮鞋在雨后的阳光里狐狸嘴一样,发出尖尖的光芒。今天是d/u^c/a/i者的生日。我要去买一盆鲜花,埋葬我朋友头颅的泥土早已沉入地下。他们是两个人过河,我是一个;两个人能够记忆,一个人因为畏惧,只能不断忘记。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读后感(三):# tinge & soliloquy #

“没关系,没关系

我对我说,没关系”

【1】

咒骂可以让世界变小

咒骂是冷的

咒骂不需要大丽花

不需要面包、苹果

不需要夏天

【2】

所有那些岁月

虽然还是孩子

虽然还在长大

但是仍能感觉到

每一个日子到了晚上总会从边上掉下去

【3】

猫有三只眼

狗在所有街上吠叫

比任何一个没有雪的冬天都要近

没有人知道狗在守护什么

【4】

夜色吞噬不下整个后背

只能吞噬下半个

脏兮兮的叶子和脏兮兮的星星组成了我们

【5】

月亮熬了一个通宵

玻璃打碎玻璃

灰尘拥抱灰尘

笑声产生了共鸣

会变成丁香花的

【6】

害怕西瓜的钓鱼人把酒瓶举到嘴边

但没有喝

而是闭上眼睛

吻了一下瓶口

然后开始哼歌

【7】

黑暗有一股烧卷心菜的味道

住宅门的大楼是敞开的

但是黑暗仍然找不到通风的地方

【8】

你和他一样

你的脸上有他的影子

你听见了吗

你和他一样

【9】

大衣在身边来回走过

大衣里面不是人

而是十一月

冬天的痕迹在白色的花朵下一天天向下爬去

它们爬到了城市的下面

【10】

雪雁以雪为生

雪却没有来

乌鸦待在树林子里不走

因为树林事黑色的

树枝在装死

【11】

照片下的文字:是他们开的枪

他们都是朝天开的枪

戴皮帽子的老人说

但是天在人的胸膛里

【12】

如果人们互相连礼物都不能送

那大家彼此就是陌路了

【13】

单程票

心在砰砰跳动

坟墓里藏着夏日的啤酒

狐狸永远都是猎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