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读后感摘抄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读后感摘抄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是一本由[英] 扎克·西格 / [英] 苏西·克里普斯 / [英] 安妮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0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读后感(一):人生不孤单

人生中充满了悲欢离合,但是这些终会随着我们的死,化为虚无。我最近看了《关于人生这场旅行中的四件小事》里的《孤独不算烦恼》和《送给朋友的花束》,有许多的感慨。

《孤独不算烦恼》中通过历史上不同人物对于独处生活的理解,告诉我们,独处不仅关注内在,还有外在。比如阅读书籍和小说探索内心世界,是独处;创造机器来改造外部环境也是另一种独处方式。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曾说,对话可以增进理解,独处却是培养天才的学校。独处可以排解孤独,与自然亲近,又是另一番景象。看过鸭长明的《方丈记》,我也想过那种诵经,参悟冥思的世外生活,不需要取悦他人,一切只需凭借本心足以。

《送给朋友的花束》里记载着一些古典作家对于友谊的思考。比如,简·奥斯汀在《爱情与友谊》中,写道“同你深爱的人一同生活是一种享受,而名副其实的朋友是感情细腻,富有同情心的。”我们一生可能有许多朋友,他们构成了我们的人际关系网。也可能只有三五好友,可以互诉衷肠,不论怎样,笔墨朋友永远是忠贞不变的。

我们每个人的旅程是孤独的,但又充满了欢声笑语。人生不可重来,人生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别人可以给你参考,最终去面对的还是自己。可是,你也能感受到他人给予你的善意和温暖。我想这就是《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套装系列里,《孤独不算烦恼》和《送给朋友的花束》中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读后感(二):散步和美食,关于人生旅行的那些事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被书名吸引的我,毫不犹豫入了这套书。结果拿到手的时候惊呆了,居然是32开的口袋书!

一直喜欢小小的东西,爱它们的精致。记忆里,第 一本口袋书应该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翻看了好多年。

这套小书共有4本,收录了关于漫步、美食、独处和友谊4个专辑的名家名作节选,带我们在人生大海中采撷一颗颗璀璨珍珠。

《出门散步去》收录了40篇关于漫步主题的小说和诗歌节选。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中,女主人公感到“独自漫步于伦敦,就像经历一场探险”。

卢梭在《忏悔录》中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徒步经历,提到“秀丽的田野,连绵不绝的旖旎风光,清新的空气以及旺盛的食欲和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散步的收获”。

其实漫步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城市漫步的人们总是快节奏地行色匆匆,乡间漫步的人们则带着微笑,常常驻足欣赏美妙的风景。

《布丁国的酋长》收录了47篇关于美食的文章。《特里马尔基奥的晚宴》中,蜂蜜睡鼠、肚子里塞着活画眉鸟的野猪还有星象为主题的菜肴,充满了奇思妙想。

而《街头卖热鳗鱼和豌豆汤的小贩》,让你感觉带着汤汁和勾芡,加上切碎的欧芹和混合香料调味,配上少量的醋和胡椒粉装在杯子里的鳗鱼块,也是非常美味的。

美食也是生活,有的菜谱来自生活,有的出于幻想,看你怎么进行调味了。就像《厨师指南》中写到“如果一团煤灰掉进汤里,而你又不方便把它拿出来,那就好好搅拌,这样汤就会有很高明的法式味道”。

漫步和美食,也是我所爱的。外出时,喜欢漫无目的地走,在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一家店,发现一道奇妙的美食。

曾经在上海绕着淮海路溜达了个四方形,结果才发现,原来在起点处不远就是红房子,还吃到了蕞后一块奶油小方。

也曾在贪看锦江饭店围墙内活泼泼的绿植时,不经意在街角发现好吃的面包酥皮蛤蜊汤。

不焦虑、慢慢走,去发现和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人生中的快乐莫过于此。

《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读后感(三):生活与梦都是孤独的,而解药却是独处

孤独意味着什么? 我们明知孤独是难捱的,可为什么 还会有人愿意去追求独处?

为什么说孤独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

作者扎克·西格在他的《孤独不算烦恼》中写道:孤独的解药就是独处的艺术。

《孤独不算烦恼》选录了17世纪至20世纪的作家、艺术家和活动家的作品,展示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人们对待孤独不同的看法和深思。

在古典文明的末期,人们开始选择独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个体越来越关注,独立的人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真知灼见?

蒙田在独处中发现并理解世界和自我,陪伴他的只有他的书房、好奇心和宠物猫。在被他称为城堡的塔楼里,完成了自己的《随笔记》,这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散文的先河。

蒙田是这样看待孤独的:

我们可以享受这世间的财产与快乐 ,但不能任由心灵受其摆布,使之成为幸福的主宰。我们必须留一片清静之地,一个私密的房间,为我们所独有,在此找到真正的自由。

数学家和哲学家的笛卡尔,他对人类存在和生命一直保持着理性和冷漠的态度,他独特的怀疑方法,引出举世闻名的断言: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是这样看待孤独的:

只有在孤独的思想中,他才能发现人类所能知道的真相,发现人类是如何认识真理的。

无可挑剔的文体大师和修辞天才,爱默生是这样看待孤独的:

在这个世上,遵从世人的观点可以轻易生存;按照自己的意愿离群索居,亦非难事;而伟大的人,却是置身大众之中还能完美地保留独自时自立精神的那些人。

选择在瓦尔登湖附近的小屋里独自生活的梭罗,他深信自然界的重要和价值,相信俭朴生活的高尚,他是这样看待孤独的:

我喜欢独处。我从未发现比孤独更好的伴侣。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置身户外,混迹于人群,却比独处一室更觉孤独。一个人总是在孤独中思想和工作,既然如此,他想在哪里就在哪里吧。

狄金森在诗中这样写道:

有一种空间的孤独

海的孤独

死亡的孤独,但要比较一下

此般孤独的陪伴

与那更深邃的地方——

也即一个灵魂允许

自己拥有的

极限隐秘之地——

那有限中的浩瀚无边。

生活与梦都是孤独,就让自己享受内心的深刻思考吧,孤独的解药就是独处的艺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