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风起前的蒲公英》观后感摘抄

《风起前的蒲公英》观后感摘抄

《风起前的蒲公英》是一部由梁君健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起前的蒲公英》观后感(一):蒲公英的诗意

《风起前的蒲公英》

在电影节,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流逝的意义,生活或许是那些平淡却又处处有细节般诗意的散文。

导演在现场说:“一开始开拍本是以一群来北京务工人员子女的逆袭故事为基调,拍到后来愈发觉得常规的故事性结局并不那么重要。”合唱团的孩子们最后也都从北京返回户籍地备考高中,基于各种家庭、个人、生活的缘由也并不都一直继续“音乐梦”。

真实打动人以及之后纪录片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生活的细节,不乏诗歌的诗意并且也具有故事的叙事性。

我想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在何种阶级环境,无论充当如何的社会角色,其中都不乏无奈与机遇的错失。而恰好这种失意与无可奈何是落到每个人身上的需要去承受以及面对的一大人生课题,本部影片则是由孩子视角去叙事,给到成人一番不一样的体悟与共情。

影片的引子

音乐与蒲公英是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蒲公英是隐喻,音乐则是隐含双重意义:一重是故事原本就围绕合唱团展开;第二重便是人生每个阶段的悲喜哀伤似乎都可以借由音乐得以被安抚以及抚平情绪的震荡。虽然音乐或许并不能外显得以让你获取什么物质财富以牟得利益,就好像人们或许会有的兴趣与爱好,更多的是一种内化,向内生长,由精神世界去汲取能量借以渡过人生的某些危急时刻。孩子们或许在合唱班中只是觉得快乐与热爱并没有想太多其他,而作为观影者的我更多地从孩子们身上汲取到太多能量,仿佛不再是个对生活绝望且觉得人生就这么完蛋下去的大人。

大量的素材如何剪辑出想要传达的主题?似乎是纪录片素材筛选剪辑的一大难事。可正因为生活处处都留有细节,影片中:随着新校区搬迁,孩子们口中原以为不会一起迁移地标的树,最后也随着校区的搬迁而被种植到新校区。

风起前的蒲公英,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待成熟的蒲公英,起风之前努力生长,每一朵曾经聚拢在一块儿的花瓣彼此都不忍说再见,但降落却是为了更好地生长。

观影则是千人千种感受,但至少在短短两小时内能专注并为止共情,引人思考,便是部有意义的影片。

《风起前的蒲公英》观后感(二):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生而流动又如何?且听风吟

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看了这部片。

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为进城务工子女创办的中学。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因为非京籍,往往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离别对他们来说是常态。而校内的合唱团成了流动的他们的一处固定居所,他们把梦想、不甘和遗憾,唱进歌里。

这是一部动人的片子,一部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片子对主人公的选取、它的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剪辑逻辑、声音设计,均浑然天成,没有多余或突兀的片段,一切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一种干净利落的美。

开场没几分钟,我就放弃了任何分析和猜测,心甘情愿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大荧幕上的影像,让它带我徜徉于四位主人公的人生,和他们一起笑,与他们一起哭。临近结尾,我恋恋不舍,不想要荧幕暗下,不想要它结束。片子是怎么做到的?我不认为语言可以解释,我相信它人本主义的魔力。

片中极具反讽意味的桥段,是合唱团的孩子们驱车穿越大半个北京,去中澳比赛现场排练和演唱《北京欢迎你》。他们的歌声是这样动人,让人不禁喟叹:北京,真的欢迎他们吗?

冯小云,那个用歌声攫住所有人的女孩。她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落选让我心痛,落选的理由荒诞不经,我认为那难道不该是选择她的理由吗?希望姑娘一直唱下去,是真的好听。

片中的主人公,有的拍着拍着就消失了——因为要回老家上初中,准备中考。但这并不构成断裂感,它依旧是流淌的诗篇,不管支线走了多远,终会回到蒲公英这间小小的合唱室,回到孩子们唱出的歌里。

联合导演刘张铂泷说,主人公的退场并没有太困扰主创团队,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合唱团每年都在见证孩子们的流动,“离别”也是贯穿片子始终的一个母题——你的确不知道,这些孩子什么时候就离开了合唱团,离开了蒲公英,离开了北京。刘张铂泷说,从某种程度上讲,面对社会制度的不公,和每个青少年在与外界接触时都会经历的挫败,蒲公英很好地保护了他们。

片子从2017年的九、十月份开始拍摄,拍了大约两年。刘张铂泷记得,他第一次走进蒲公英校园的那个秋天,看到满树的柿子熟了,枝桠间吊坠一片橙黄——这个景象他说他一直记得,那个寓意“丰收”的柿子节。

风起前的蒲公英,生而流动又如何?且听风吟。

《风起前的蒲公英》观后感(三):《风起前的蒲公英》:蒲公英注定被吹散,哪怕只是微风

很喜欢这个英文片名,不同于映后少部分观众提出的“影片主旨是悲伤的”,Bitter Sweet Ballad,一曲连起悲喜的民谣才是这部纪录片的底色,缓缓悠扬,似乎没有必然的“peak”,歌谣于斯、人生于此。

梁军健导演和清影工作室早就是一种严谨和踏实的保证,导演的豆瓣介绍是少有的cv格式,差点恍惚,以为在选课选教授。

联合导演唐韬在映后抛给观众的问题是,“在看预告和介绍的时候你们以为这部片子是怎样的?”

我一度以为是中国版、纪录片版的《唇上之歌》,尤其当《四季的问候》贯穿全片,聚焦微小触动全局的错觉让我一直抱有不真实的等待。我又以为是北京为舞台的《放牛班的春天》,而春天,未必温暖。

直到全片结束,我才回过头问自己,对于纪录片的认知是不是早已经带着偏颇,仿佛戏剧性该被放大。

不是的,不应该是的。

其实我不想归结于阶级或者社会系统性的问题,当然这至关重要,却很难像现场白目的观众对着片中被记录者的面拿出来高谈阔论。我很明白这是关键,或许是影片被包裹住最大的束缚,可是我的思考无法逾越我眼中和镜头里的画面。

几年前一直想着往公益沾边,当然不排除想用来增厚升学的履历,因此数年来断断续续深深浅浅地做着。我从来不想否认,所有“我”所能付出的“公益”,难听点,“慈善”,都是虚伪且自私的。诚如当年14岁的我去支教,匆匆来匆匆去;诚如影片中那些孩子,抓着别人捐来的衣服,等不及要换上。

这还是在北京。

所以社会是巨大的,我们似乎习惯性地将这些“弱势”摆进角落里去思考。怪了,人家也活在阳光下啊。

因为此,我会感佩影片的视角,没有批判没有怜悯,冷静地看待和对待,甚至有些冷漠,但足够珍贵。

“怎么笑啊?你笑一个给我看。”

放大了说,这是对“看得到尽头的人生”作解读;摆在活生生的一个人身上,这是生活。

我初次的共情来自于孩子们跑去北京泛太平洋唱平安夜晚餐。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区别是,我回家和我妈妈说,“下次我也要去吃”,我妈说,“没问题”。

这些孩子唱着《北京欢迎你》,却看着窗外问,“CBD是什么?国贸吗?”

看,不能免俗,我又聊回来了。

我想从成片角度看,作品本身还是揩了人物和故事的油。

影片从选题开始就极为克制,但不出错。在审核的界限内,叙事上其实大可以更加辽阔,但主创团队并没有把视野撑大。四个孩子的体量也许不全面,但不必全面,就像蒲公英要吹散,注定了的,不必靠台风。

我能从孩子们歌唱的蒙太奇和风吹过的转场里体味到无以复加的温润,是那种慈祥着回头,随后再也不回头。

有些事情是这样的,比如不能把“喜欢”说出口,比如没法凝视“梦想”因为会被否认,比如“放弃”未必来自于一个人的下定决心。比如笑不出的时候还要笑、想哭的时候得遮住脑袋。

成长也一样,可能就是三场开学典礼,打两回柿子树,而风中之人能否乘风或成风,未可知。

痛苦和理解并存,所以酸甜。

尽管影片可能是本届First电影节里工业生产流程最完整的一部,但主创的真诚仍然惹人点头。

当然,尽管是在“青年电影节”,工整的电影仍然最受青睐。

好消息是有龙标。

我写了那么多个“孩子们”,映后一看,也就比我小两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