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锦集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锦集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是一本由潘国灵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一):值得一看

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这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组织出版的系列丛书之一,主编潘是学会主席,众多作者也都是香港的影评人和文人。题外话,我一直认为,在国内是没有所谓影评人的,只有影迷和专业影人,中间的这个层次是缺位的。而且,地缘的关系也使书中的作者更能反映出一个本真、原色的WKW,而不是国内众多影迷书性质的揣度、妄想与臆测。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二):多1星送给装帧设计....

RT..仅此而已.................................................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三):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本书内的影评可以帮助观影的朋友从看的“一头雾水”看到“似懂非懂”

摄影《东邪西毒》《花样年华》

配乐《重庆森林》《堕落天使》《阿飞正传》《春光乍泄》

剧本《2046》《花样年华》

大篇幅大篇幅的分析配乐,摄影,还有王家卫的编剧身份对自己电影的风格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王的私心。他无疑是有才的,但不是每个都能欣赏的,自恋自信是好事,但自恋过头,硬把不怎么样的电影深度解读成有意义的电影,这样真的好吗?(观众不瞎)

没看懂的观众也不要觉得自己品味低,有可能真是人家叙事结构线写太多,连自己也没撸清呢?一下写糊了圆不回来装高深。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四):映画王家卫

在商业气息日渐凝重的华人影坛,有这样一位导演。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文艺风范,他的电影捧红了很多明星,也创造了很多奇迹,他作品中的视觉影像被描述为极端风格化,人们称他的电影表述方式富有后现代意味,他对于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影美学,他就是王家卫。

记忆与遗忘

法国诗人及剧作家瓦莱里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属于两个时代。”能引领当下的是前卫,沉浸于过去的是怀旧,王家卫算是纠结于这两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如果说王家卫属于90年代,恐怕不会有人反对。摇晃的镜头,琐碎的叙事方式,以及个人封闭式的独白,这些90年代的标签贴在在王家卫的每一部电影里,而长期墨镜搭配,以一幅酷样子出现的王家卫栖身其中,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同样人们也不会否认,王家卫是属于60年代的。无论是《阿飞正传》里发生在60年代的悲情故事,亦或是《花样年华》里行走在昏黄灯光中的修身旗袍,这些都是王家卫对于60年代的独特记忆。就像是《花样年华》结尾的那段字幕所道出的情结: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王家卫似乎就是被命运的车轮推着向前,又总是隔着玻璃窗不停回望的那个人。

文艺与商业

衡量现代电影的标准有两个:文艺性与商业性,个人化与市场化。将王家卫的作品对应进去,就是个人化与文艺性的结合体。王家卫总是执着地秉承着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虽然在艺术性方面备受赞誉,但是极度个人化的表现对于观影者而言,无疑是个门槛。因此王家卫的作品总会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例如摄于1994年的《东邪西毒》,就是王家卫个人风格的集中体现,交错的时空,复杂的人物关系,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该片特意赶到中国的大西北进行拍摄,历时两年,它可谓完美地展现了王家卫独有的电影语言,巧妙而颇具黑色幽默的情节把传统意义的武侠电影进行了颠覆,将人物个性张扬到极致。王家卫对《东邪西毒》可谓是倾尽心血,这部影片在艺术上的成就确实无可撼动,可是票房收入却不尽如人意,在被雪藏至2008年才以其终极版的形式全球首映,国内院线上映则是2009年的事。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与王家卫的风格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尽管如此,王家卫依旧坚持着个人化的创作,执拗且苛刻。

融入与逃离

回望王家卫的成长经历是游离于上海与香港之间的。王家卫出生于上海,幼年随同父母移居香港,香港独特的社会环境与家庭浓重的老上海气息都渐渐地浸透到王家卫的记忆中,展现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不难见到高楼林立的钢铁森林,也不难见到昏暗灯光下的小巷。他将两个城市用同一种基调进行描述,属于都市的小资情调与暧昧气息,全都揉合在了快餐店的蓝莓派中,融化在单身的寂寞感里,描摹在旗袍的锦绣面料上。无论是《2046》、《蓝莓之夜》、《堕落天使》、《重庆森林》,城市的快节奏混合着城市人的孤独迷茫时隐时现。这一切被反节奏感的慢镜头放大,以极为细节化的表述方式,一丝一扣地将王家卫对于城市的理解,向我们娓娓道来。王家卫眼中的城市似乎总是不如它外表看上去那般光鲜亮丽,当24小时便利店已然成为新时代的爱情规则,王家卫用《重庆森林》来反驳,两段穿插交错的爱情故事,凸现了都市生活的偶然性与交错性。王家卫镜头下的人是城市里的人,他们融入其中,又挣扎着逃离,在升华与堕落的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

色调与独白

明暗凸现的色调和大段的独白,是王家卫的电影最常受评论的两个部分。在王家卫的电影里经常出现两种色调,一种是昏黄,一种是幽蓝。他总是摒弃电影美学讲究的自然真实的色彩,饱和度高得让人觉得夸张。两种反差极大的色调经过穿插融合之后所呈现出的冷峻,总给人迷幻寂寞之感,似乎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这些城市边缘人的游离状态。这样的背景色影射出的是城市的寂寞与苍凉,当记忆在时间的长河里迷失,感情被现实的重锤砸成碎片,唯一遗留下的灵魂也在彼岸与此岸之间流离失所,不得归宿。

王家卫的影片里总会有大段大段的独白,那些找不到诉说对象,内容又极为深刻的话似乎都变成了旁白,你说不清那话是不是对你所讲,但是总会有那么几句让人过耳不忘。《重庆森林》里失恋的警员663总是对着没有反应的死物倾诉,《堕落天使》里的哑巴总会有各种现实中说不出的想法,《东邪西毒》中的江湖中人都有令人神伤的往事......这些似乎更象是梦呓,总是不经意会被听者记在心底。

在人们都沉迷于商业片之时,无论华人影坛几多风云变幻,王家卫一直坚守着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天地。王家卫是大师,但他有时也更像是个孩子,怀揣着纯真的想法和略带孩子气的偏执。很难说清在他的作品中到底是什么如此打动我们,也许是那些真实又多情的故事,也许是他对于文艺的那份执着,也许是他为我们所构建的那个纯净的映画世界。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读后感(五):关于《王家卫的映画世界》

“疏离”“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 0.01公分,是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距离,就是因为这0.01的疏离,代号223的何志武和金发的女毒贩林青霞、代号663的梁朝伟和王菲,才是独立的人。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每一个人都象茫茫大海中的孤岛,也许在翻腾的波涛之下在千米深处,他们合为一体不可分割,但是在看得见的海平面以上,他们冷漠地互相疏离,永远不会靠近,就象黎明和李嘉欣----他们是合作无间的搭档,他们在同一个小房间里栖息,但是,他们从来不会见面。王家卫说:我们只能疏离,我们不可以靠近。李嘉欣想要超越这0.01公分,于是,黎明死了。 “拒避” 人和人为什么疏离?因为拒绝和逃避。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似乎只有各种各样情感的单向流动,两个人中总是有一个背对着另一个,万一另一个转过身来面对对方时,对方总会选择逃避。王菲爱警察663,663爱空姐周嘉玲,周嘉玲拒绝了663,当663向王菲转身时,王菲逃跑了:那是一种“害怕被拒绝,以及被拒绝之后的反应,在选择记忆与逃避之间的反应”----王家卫自己这么说。现实都市中,相互的疏离更加强了每个人交流的渴望,可是,和交流相比,大家都更害怕伤害。善良的,害怕伤害别人,所以逃避:“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对你承诺什么。”(《旺角卡门》刘德华)自私的,害怕自己受伤害,所以干脆拒绝:“要想不被别人拒绝,就要先拒绝别人。”(《东邪西毒》欧阳锋) 明白了拒绝和逃避,就明白了王家卫的一半。 “对话” “请问你,喜不喜欢吃凤梨?” “你中晤中意食凤梨?” “DO YOU LIKE PINEAPPLE?”“·#¥%……()*…#”,这句本来该用日语写的话的意思和上面三句一样:你喜不喜欢吃凤梨?《重庆森林》里的金城武就这样不厌其烦地用四种语言问林青霞。 这个都市里,人们会的语言越来越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却越来越少。但是,对话的欲望却是依然强烈,或者,比以前更加强烈。 所以,警察663和他的香皂毛巾对话、黎明用点唱机和李嘉欣对话、金城武用各式各样的语言和陌生人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否苍白空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话本身。在《堕落天使》里的金城武已经没有了《重庆森林》那样的语言天赋,变成了一个不说话的哑巴,他采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和人对话:“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任何跟人摩擦的机会,有时候会弄得头破血流,管它呢,开心就行。” 对话原来是如此地艰难。 “热情” 如果在王家卫的电影里评选最热情的人物,应该是《堕落天使》里杀手黎明的那个推销保险的小学同学,或者,是《重庆森林》里那个积极推销自己的夜宵和女店员的老板,不对,应该是金城武:无比热情地为死猪按摩,推销整整一车的雪糕。 所有的热情都是为了推销某种东西,那些什么也不推销的主角,就有权利板着脸,满面都市的疲惫与冷漠。可是当李嘉欣点燃黎明吸剩的香烟呻吟着自慰时,当张国荣和梁朝伟忘情地共舞时,或者,当西毒欧阳锋杀入敌群时,在他们的眼中,分明是十倍百倍于热情的**。每一张冷漠的面孔下,都掩藏着热情,只不过,有些人把它细水常流地日常开支了,而有的人,平时决不动用,一旦热情喷发,就将多年积存一次付出。付出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热情,只有冷漠的脸孔下,默默堆积,等待下一次的喷发。 “自由” “有一种小鸟,它可以飞到任何地方,但是,它没有脚,所以,它不可以停 留,一旦停下来,它就会死……” 或者,自由的代价就是漂泊。王家卫的电影里,全部都是封闭的空间:地铁、灯光昏暗的麻将馆、狭小的房间、铁笼一样的防盗网……封闭里自由越是难以得到,我们越是渴望自由:不是离开的自由,而是飞的自由。 所以王家卫的电影里,除了店员以外,空姐是女性唯一的正当职业,因为她们总是飞来飞去,象小鸟一样自由。她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突然消失、突然出现,穿着制服,提着旅行箱。可是任何的飞行到最后都会降落到地面,当空姐们依偎在男人的怀里时,她们就不再自由了。也许还可以飞,但是,小鸟已经死了。只有《堕落天使》里最后一个镜头,金城武和李嘉欣凭借着摩托车的速度,在地面上飞行时,随着金城武口中的香烟向上飞起,我们看见了自由。 “寻找” 寻找是王家卫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漂泊只是主人公们的生活方式,寻找才是目的。为了寻找他们才不得不漂泊。《旺角卡门》中刘德华所扮的黑道老大,找寻的是一只盛有一个多情少女真心的玻璃杯。《阿飞正传》中张国荣扮演的阿飞,找寻生母是他强烈的行为动机和精神走向。在《春光乍泻》中,寻找的对象幻化成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瀑布。每个人都在寻找,但是没有人可以真正找到。刘德华找到了玻璃杯,又把它无意间永远遗失了。当张国荣和梁朝伟终于到达瀑布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瀑布根本不是他们想要找寻的东西。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在寻找,他们把这称为“追求”。 “错失” 命运是公平的,凡是你努力寻找的东西,它都会给你机会让你接触,但是命运同时是狡猾的,它会在给你的同时,让你和她擦肩而过。然后命运就会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说:“我已经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错失的。”这个命运,叫做王家卫。 他手中的主人公总是一再错失:663在”加州“咖啡馆苦苦等待,而他在等人就在他到达之前的几分钟决定离开咖啡馆去真正的加州;雨夜里无助的女店员张曼玉与巡警刘德华相约打电话到街角的公用电话亭,但当刘德华曾夜夜守侯的电话铃声终于响起,他却已经人在天涯……让人心尖发紧的错失就在王家卫不动声色的叙事中一再发生,让你对自己的生活开始怀疑:也许下次我该再多等5分…… “绝望” 王家卫总是把人的每一种感觉都尽可能地推向极致,所以在他的电影里没有失望,只有绝望。欧阳锋苦战以后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爱人已经成为自己的大嫂;李嘉欣终于对杀手搭档发出爱的信号,换来的只是一枚硬币和一首《忘记他》……面对绝望,他们可以选择的只有:自我流放(《东邪西毒》张国荣)、遗忘(《东邪西毒》梁家辉)、死亡(太多了)、报复(《堕落天使》李嘉欣)。 绝望是一种会让人疯狂的情绪,会让人做出很多平时不会有的举动。金城武吃下了30个过期的凤梨罐头,梁朝伟做了小老板,而李嘉欣,干脆杀死了爱人。据说《堕落天使》拍了两个版本的结局,一个是黎明死于乱枪,一个是黎明逃走了。所有人都不知道最后到底会怎么样。到正式上映时,王家卫才知道决定让黎明死----他也对这个故事绝望了。 “迷乱” “很多年以后,我有一个绰号叫做‘西毒’。” 《东邪西毒》的第一句话,就把我们的时间观念彻底粉碎了。西毒作为中心人物,代表了现在时。由他出发,不断离心出去,牵出过去时的盘根错节。而刺激时态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总是来自画外音的内心独白。这是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填补了闪回造成的时间沟壑,同时却让人更分不清时间。时间迷乱了,时间被忘却…… 但是王家卫的电影里,时间又可以非常精确:“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之前 的一分钟,你跟我在一起……"就连爱情,都可以有一个时间段去开始和结束。 就像一个快递公司的广告:“TIME BY MY SIDE。”也许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时间只站在他这边,时空是可以随着人的主观情绪随意变化的。 有一句话,能够代表王家卫对于时间的厌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所以,当他故意把时间弄得很模糊时,他是想说,没有时间,就永远不会过期。 “虚浮” 他们是在永远等待生意上门的杀手,他们是在街上逛来逛去的警察,他们是无所事事的阿飞,他们是酒店做侍者的同性恋……他们是王家卫的男主角。 她们是永远心不在焉的店员,她们是不愿落地的空姐,她们是在夜间勾搭陌生男子的舞女……她们是王家卫的女主角。 王家卫的视点,总是投向这些和正常人不一样的边缘人,他们没有名字,他 们没有家人,他们没有同事,他们似乎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每个人都象在梦中一样虚浮着。他们没有根。 或者,这就是真正的现代人,深入到社会的每个部分,但是又可以游走在社会之外,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没有根。我们拔断了自己的根,然后开始寻找,就像张国荣寻找生母一样。

PS:最近这一个月一直在啃这本《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越看越入迷。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提供点什么、多点灵感和智慧,发现给我的比我想要的多得多。这就叫意外的收获吧!与其说喜欢王家卫,不如说是喜欢王家卫、杜可风和张叔平的三人组合。喜欢杜的构图,喜欢张对美的把握以及他飘忽的剪辑风格、喜欢王的灵性、不定格、不管理自我的特性,他也许不知道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但他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么!这,真是厉害!一直想写东西,但总不能成型。因为我只有一个个地点,一个个地细节,很多很多,可以组合成N多的故事,很华丽很浪费。以为只有我一人这样个色,却不知原来任何事情都是有祖师爷的!

PS:

这是一年前看的书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