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蓝色大门》读后感100字

《蓝色大门》读后感100字

《蓝色大门》是一本由易智言 / 杨雅喆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128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200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大门》读后感(一):我们的青春

那是我们很多年前的事了,蓝色的天,畅快的笑!那一年我们的故事.<蓝色大门>是我找了很久的电影,整部电影的颜色很干净,干净的就像是我们的十七岁,一个在开始长大的岁月.我很喜欢我们也曾经像这样烦恼这样 欢笑.然后我们再这样长大.那些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也不再如此的单纯.回头看看其实我们都是一群单纯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怀念我们的青春!

《蓝色大门》读后感(二):蓝色大门

— 我叫張世豪 天蝎座O型 游泳隊吉他社

— 你想幹嘛

— 我是游泳隊吉他社的 長得還不錯啊 我有什麽不好

— 你到底想幹嘛

— 就是追你啊

-----------------------------------------------------------------------------

蓝色大门,最初接触的是电影,

桂纶镁演绎的孟克柔,至今还是如此纯净的浮现在脑海中,

那段张士豪和孟克柔在海滩的景象那么美好

一直很喜欢那一句“留下什么 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多年后在蓝色大门前的我,又会是怎样的呢

《蓝色大门》读后感(三):只属于十七岁的年华

还记得十七岁那年的青春么?那样的笑,那样的吻,那样的胆怯,那样的逃避,那样的阳光,那样的单纯。这一切似乎与我是渐行渐远了,可是那样纯美的记忆,又总是会常常让人回想与憧憬。

电影很缓慢,于是有难得的平静。文字是不能带给读者视觉上的源于画面的享受,可是文字体现出来的淡淡的感叹却足以让人有更多的空间去想象。这真的是只属于十七岁的记忆,一切都单纯到透明。

似乎在这样一个年龄,这样一个季节,曾经以及正在年少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心事,有些人选择面对,有些人选择逃避。可是无论如何,那是青春的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没有加上别人的烙印。于是一切都可以对自己有个交待。那时的卑微与贫瘠,在以后走过的日子看来,都是让人微笑或流泪的青春。

就这样一夜长大,只属于十七岁的年华,一下子成熟了,也仿佛就这样看到了自己的

未来...

《蓝色大门》读后感(四):在夏天结束前

在夏天结束前。我们做些什么呢?

听歌,写信,相信。

因为一个孩子去看了电影,觉得那是个简单的片子。看过之后很想写些什么的,慢慢回想却发现可以记忆的东西都写尽了,无须赘言。

其实真正为之感怀的,不是为阿孟,亦不是为张士豪,而是为了自己也曾经看过那样的阳光,坐过那样的课室,用笔慢慢划过某个名字。

喜欢张士豪出场的那天,两个女孩子就偷偷观望,拿着扫帚,如同会飞的小魔女。

就想起了当年也是听小魔女的魔法书的时光,偶尔唱起雪人或者自言自语就以为是难过了。

那个时候,可以做梦,可以冲撞,可以烧毁,可以执拗,可以天真,可以单纯。

而现在的年纪,却就承不起了。

后来发现,原来有一本书的,深蓝色的封面,是张士豪素描的背影。

慢慢看过去,找到许多不曾注意的事情。

发现原来蓝色大门并非是直接翻译成blue gate的。

发现跳舞时候放起的那支歌该是Cyndy Lauper的Who Let In The Rain.

发现墙上张士豪写的字该是i was here.

发现原来故事有好几个结局的。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片子里面留了的结局。

我最相信的,是这样:

楼下女人们分离地洗刷着大锅子。原来她们也是这样活过来的。

原来我也这样突然长大了,活过来了。

靠在窗边,想像自己是一棵需要阳光的绿色植物。

迎光再度闭上眼睛,我想让自己看得见。。。

看得见,

未。来。

而无言的,是这样结,多年之后的男人想起:

这时候,他想起了他的笑。

这时候,他想起了他的脸,

这时候,他想起他们都是天使,

那时候,他们都还在天堂。

多少年后,再回首的时候,就看不见那些的身影了,甚至记不起,当年如盛清水般小心翼翼藏了的名字。

只有那些,沧桑的岁月和流年。

后面附着很多人的评论,有蔡康永说话,猜会有人喜欢看,一并抄了下来:我大概就是不断的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蓝色红色白色黑色大门,去让人家锁上或推开吧。这样可以算是歌愉快而疲倦的人生了吗?如果可以我就很满意了。

中间,张士豪看了体育老师想:

他老了,没有人爱,什么也没有。

我没老,我有人爱,所以我什么都有。

看了微微动容,就觉得自己象一个穷人忽然一下子被揭穿了把戏。

是啊,年轻真好。

可是不再年轻的日子,却也该去相信些什么。

如一些受过伤的小动物,只挤在一起相互温暖一点点就好。

蓝色大门原来翻译的是blue gate crossing.

我盯了crossing 这个词看了好久,原本是从一张照片下面偷下来的词呢。

《蓝色大门》读后感(五):穿越淡蓝时光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扇蓝色的大门。

最近有很多同龄人向我提起《蓝色大门》这部电影。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朋友眼中的这部电影,好似囊括了整个青春,好似里面的每一个片断都与我们有关。起初对这部电影是很好奇的,而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这部出品日期是2002年的电影在今时会在朋友间流行起来。

“蓝色大门更像是安慰我们的青春。它几乎屏弃了所有与美好无关的干扰,只让青春定格在那个美妙的夏天。它的这种单纯干净,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怀着美好愿望的礼物,献给我们每个人记忆中、或者梦想中的青春。”一些人是这样评价《蓝色大门》的。的确,夏天,单车,钢琴,好朋友。它没有《All About Lily Chou-Chou》那么的暴力,也没有《花与爱丽丝》的情节那么离奇。它简直就像一剂镇静剂,使美好的更美好,使受伤的被抚愈。

[一]主角都是我们的影子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长得还不错啊。”男主角就是这样一个说自我介绍时不怎么喘气的干净少年。很普通,像极了我们身边的那些虽然有些自恋,可资本还基本跟得上的追风少年。我是女生我不是很懂男生的想法,可我觉得,应该有很多男生都有关于自己的小三角吧。他们会在17岁时说上一段长长的不喘气的自我介绍,然后在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后想起自己当时的傻瓜行径,嘴角上扬,羞涩一笑,算是给了那时的青春一个迟到的评价。

还有我们的女主角,孟克柔同学。电影里小士说因为这个名字很古怪所以她在学校还蛮出名的。这点在今下倒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倒是她那时对男女关系的想法,很是值得我们去揣摩一下。电影里的孟克柔是一个很纯洁又有点呆的短发女生。她平时上学穿的是过膝的校服长裙,不上课的时候穿肥肥大大的过膝长裤,给人的感觉很清爽,可当你看到她的眼睛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震慑,因为那里流露出倔强、坚强、爱怜、疑惑……每一个眼神都那么的到位,那么容易触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样看来,那个想证明自己是女生,喜欢男生的温柔的吻,和她在影片快结束对林月珍的“突袭”,还真是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这个女生对爱情的理解。

扮演孟克柔的演员叫做桂纶美。看过《蓝色大门》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女生在台湾地区的人气很高,她是MV里经常出现的女主角,最近也才知道周董的“处女作”她竟然也是主角。周董选她的理由,也是因为桂纶美十年如一日的单纯气质。这个面相有些单薄的女生,让人记住的除了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那纯洁的气质,还有她那好听的港台腔——

体育馆表白后,林月珍却不见了。“月珍……月珍,林月珍,出来啦!”

晚上孟克柔和妈妈一起睡,她问妈妈爸爸死后妈妈是怎样活过来的。“哎呀说嘛,到底是怎么活过来的嘛!”

谢谢桂纶美,给这个角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哦,还有我们的另一位女主角,有些憋气的林月珍。其实这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类少女。而她的爱恋,是每个女生都会经历的爱恋。喜欢他很久,偷偷拍他的照片;收集他的垃圾;叫孟克柔戴上自己偷拍张士豪的照片扮演他;一遍又一遍地用张士豪的自来水笔写他的名字,以为等墨水写完,他就会爱上自己……叫孟克柔跟她一起去偷看张士豪游泳;叫孟克柔去帮她表白,却在知道答案之前跑得无影无踪;叫孟克柔去帮她送信,却在她给张士豪的信里留下了孟克柔的名字。

完全版的小女生角色。在她的记忆里,一定会记得自己17岁时好喜欢一个男生叫张士豪,为他哭过笑过也努力过。

蓝色大门里,没有回报的付出有时也很值得。

[二]那些场景你有没有经历过

每部电影里,都有最值得记住的只言片语。例如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里爱丽丝那句字正腔圆的:“爸爸,我爱你。”而《蓝色大门》里,每次写评论必被提及的除了那韵律与青春一致的片尾曲,就是影片接近末尾孟克柔在骑单车时的那段独白:“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应该会更帅吧?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三年或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这属于青春的华丽的段章,美好的让人心痛。突然想起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在他的小说里写的一段话:“每一个女生的生命里,都有着这样一个男孩子。他不属于爱情,也不是自己的男朋友。可是,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一定有他的位置。尽管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从自己生命里消失掉,成为另一个女孩子的王子,而那个女孩也会因为他变成公主。可是,在他还是呆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的时光里,都是在用尽力气,贪婪地享受着消耗着掏空着他和他带来的一切。每一个女生都是在这样的男孩子身上,变得温柔、美好、体贴。尽管之后完美的自己,已经和这个男孩子没有关系。但这样的感情,永远都是超越爱情的存在。”

除了那些句子,值得我么记住的还有那些场景。

海边。

《花与爱丽丝》里有海边,三个少男少女在那里有“红桃A”的故事;《盛夏光年》里有海边,康正行在那里对余守恒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是真的喜欢你。”而《蓝色大门》里,孟克柔和张士豪在纯净海滩上一起听歌踏浪,害羞地牵手,腼腆的微笑,说些有的没的。那时的配乐很轻灵,很自由。场面和谐,把青春都衬托得无限广大,无限美好。同样在海边,孟克柔想着心事独自落泪的时候,又是那么得让人心疼,让人感到青春的变幻无常。

体育馆。

记得很清楚,当孟克柔告诉张士豪不喜欢他的时候,张士豪亘着脖子一连问了差不多十个“为什么”。不厌其烦地,有些倔强地显示着傻傻的喜欢和不服气。那时,他们在体育馆;

张士豪和孟克柔在一对蓝色的凳子中间推推搡搡,一度让我认定那是本片中唯一的“暴力场面”。可就是这让人啼笑皆非的暴力场面,把我们青春里某些令人发笑的部分放大了开来。那时,他们在体育馆;

“我是女生,我喜欢男生。——孟克柔”“ 张世豪到此一游。——张世豪”这两句话同时刻在一面墙上。当然那面墙上还有其它的留言。性质无外乎是“青春到此一游。”看到这里,越发觉得这部电影令人喜欢,因为导演顾及到了这么角落、却又让人难忘的东西。这面墙的位置,就在体育馆的二楼。

…………

这部电影,走过17岁的人会去深深缅怀17岁以前的日子,未过17岁的人会去遐想17岁时的日子。而站在17岁里的孩子们,会表情丰富的看这段故事,然后摸摸脑袋,指着里面的某段戏,说:“这个,我也经历过欸。”

我想,蓝色大门,也许就是我们的记忆之门。无论它是刚刚打开的、刚刚合上的、已经敞开来的或者已经紧紧闭着再也打不开的,那扇门,始终存在。而大门内,就是我们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的,叫做青春的一部电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