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千里走单骑》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篇一

《千里走单骑》,记得刚刚听说张艺谋要拍这部电影时,从名字上判定它一定又是部古装剧。等到听说日本演员高仓健担任主角后,却怎么也想不出在一个三国故事中日本人扮演什么角色。难道是穿越时空之类的科幻片吗?不过这样的想法在看过《无极》之后便显得相当幼稚了。一部可以让日本人,韩国人,中国香港人全都使用各自蹩脚的普通话来演出的电影,让人的耐性得到了锻炼。我始终觉得电影一定要看原声,因为只有原声才能最贴切而自然地表达电影的内容。可不是说要每个演员的原音啊,如果哪位演员的普通话不适合在一部古装剧里出现,那就不要让它出现,至少像“石斑鱼”那样出色的配音人才还是要吃饭的。嗬嗬,好像有点跑题了——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给我留下影响最深的便是色彩效果,随便截取一节都可以拿来做TV测试节目源,让人着实佩服导演的摄影功底。可惜的是,跟画面效果相比,剧情上就不那么平易近人了=_=|||看过《千里走单骑》之后,从风格上感觉这部电影应该算是一种回归吧,因为它让我想起了《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不知拿起这类题材,张导是否也觉得十分得心应手呢?

故事从一个《千里走单骑》的傩戏引出了一对父子情感矛盾的化解过程。性格孤僻的高田为了完成身患绝症的儿子的一个夙愿,只身来到千里外的云南小镇。在为儿子完成夙愿的过程中,才真正对儿子有了更多理解,而当儿子知道父亲为他所作的这一切时,也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对他的这一份爱。

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与执著同时也感动了很多人,才使得的拍摄傩戏的这一过程虽不顺利,但还是在很多人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不知是否是偏见作怪,我突然想假如高田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来拍《千里走单骑》,是

否能像电影中这样得到如此多的支持了呢?恐怕故事会更曲折了——

最后有三个特别出彩的地方想说一说。第一,高田先生住所附近的那个海边太棒了。一个人坐在礁石上,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周围有海鸟飞来飞去,还能看到远处云层中投射下的天光,那种感觉一定很棒。比起影片中出现丽江、雪山等美景,另有一种美妙。第二,片中出现的那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宴席实在是震撼,相当震撼!——最后要提的一点是这部感人的片子中,唯一负责搞笑的两位,即当地的男导游兼翻译和那个老村长。男导游的日语并不是很好,跟高田先生交流起来,真让人急。时不时地还讲的是英语,遇到不会讲的词还要翻字典,也难得高田先生那么有耐性——日语不太好的男导游人很好,跑前跑后的给高田先生帮了很大的忙,倒霉的是遇到一个爱损人的老村长,时刻不忘地要损男导游两句。流汗……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篇二

黑色的风翻卷着黑色的浪,黑色的浪拍打着黑色的礁岩,击起的浪花在黑色的海岸唯美的绽放。一个黑色的身影久久地伫立,在混沌中默默地凝视着远方。那儿,正有丝丝霞光穿过黑色的罅隙,落到不安的海面,婉若一簇簇跳动的火焰……

大概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当柔柔的银光为大地披上美丽的晚装,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一颗心浸润在幸福中,过早地停止了跳动。不知为这颗心倾注了一切的那个人,当时有没有看到一颗流星的美丽坠落?

当《千里走单骑》的歌声响彻耳畔,泪早已模糊了视线,模糊了荧幕中那张苍桑的脸,那个仍旧默默地但更坚定的身影。

黑色的风吹碎了记忆,一片片地洒落在黑色的海面,它包裹着伟大的父爱,沉淀为无价的宝藏!

不知该说是导演技术高超或是演员演技精湛,抑或是两者的完美配合,整部片子成功的渲染出了伟大的父爱是怎样跨越国际,感动异国人们,怎样填补鸿沟,拉近父子间心的距离。这场庞大而又艰辛的跋涉,或许就像只缺了口了苹果,伤口寂寂地笑着……

不完整,但完美!

《千里走单骑》观后感篇三

纸根据个人情况斟酌携带。

本片让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主角高田与儿子建一由于一些事情分别多年。儿子被检测出肝癌晚期,高田去看被儿子拒绝,不愿跟父亲见面。当儿媳妇给高田看了一眼儿子的职业爱好后,高田决定从日本飞往中国完成儿子看李加民演《千里走单骑》的愿望,中途几经波折,儿子听说后也十分后悔不与父亲见面。最后终于可以唱戏了,但儿子却含笑而终。“千里走单骑”不仅仅是一个戏名,更是这位伟大的父亲的行为。本就内向的高田,为了儿子的愿望,不远千里从日本来到中国云南。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大家一定要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别等失去了,再白白后悔。

虽然儿子含笑而终,给高田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但高田却给别人带来了幸福。当李加民在第一次在狱中唱戏中途泪奔时,说自己想自己的儿子了。高田便去了石头村找李加民的儿子,并与李加民儿子结为了忘年之交。后得知儿子并不想见他的爸爸后拍了照片离开。离别之际,两人拥抱了许久,高天也不得不上车离开了。孩子就在后面追,边追边吹高田送给他的哨子,高田也在车上朝他挥手告别。如果天下的友谊都能如此纯真,而不是狐朋狗友,酒肉朋友。那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一老一少纯真的友谊,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后来高田回到了监狱,给李加民看了儿子的照片,此时高田儿子已去世。李加民决定为高田的儿子演好这出戏,并恳求高田拍下来。高田并没有告诉他儿子已去世,不想让李加民内疚自责,便说我一定会录,儿子看了会很高兴。最后戏演完了,影片结束。主角高田是个善良又伟大的人,虽然自己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但他还给别人带来了幸福,何尝又不值得呢?像这样善良的人,世上也许不多了。人之初,性本善。能保持本性的人,世上也许不多了。我们渐渐长大,身上是否还有小时候的影子呢?

这部电影同时也有教育意义,当李加民的儿子杨杨因不想见爸爸逃跑时,被高田找到,两人被一起救回来时。高田说想要带孩子去见爸爸,但看目前的情况可能孩子不太乐意,要不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村民们马上就说这小孩懂个屁,大人让他去他就得去。这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和国外的教育观念。说实话这点我们真应该国外学习,国外讲究听取孩子的意见。看看中国,能听取孩子的意见的家长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许多孩子不敢说话,没有主见,内向。各位家长一定要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说的不对,可以跟我们商量。而不是:“你就得听我的,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才能成就更好的孩子。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我也会这样对待我未来的孩子。

大家有时间也去看看这部电影吧,能从中领悟到许多道理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