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胡越的故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胡越的故事》是一部由许鞍华执导,周润发 / 缪骞人 / 钟楚红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越的故事》观后感(一):电影的主题是漂泊

电影的主题是漂泊,小人物在时代的洪流中,始终是被裹挟被掌控 的命运。己身飘零无所依,即使路上有过那么几丝温情,也都因为自身太过弱小而匆匆失去。最后仍旧孑然一身,又不得不怀着美好的愿景向前奔赴。这是许鞍华的第三部作品,主演是风华正茂的发哥和脸蛋圆圆的红姑,未来的影视巨星在当时都嫩得掐出水来,不过演技嘛……的确和之后没法比hhh。

这部电影的观感和《疯劫》一样,都是题材十分吸引人,但是故事没有延展开,逻辑情节也未周密到把故事说圆。不过比起疯劫好一些。比如胡越和沈青的感情戏份前期可以再加一些,这样可以让胡越此后为她放弃去美国的更加的合理。他俩和立君的三角恋也是有些鸡肋,草草展开匆匆结束,对整个情节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唐人街老大的那条线也是有些混乱,并没有充分的展开,胡越为他办事总共就杀了一个人(还不是他开的枪),大部分时间都在摸鱼。如果加一段胡越和伙伴杀人做任务的快剪,增加他办事的危险性,是不是更能体现命运的戏谑?明明是想去美国正当挣钱过生活的,但却阴差阳错在菲律宾不得己杀人越货。接上最后的结局,明明努力为老大做了那么些事,却还是逃不过沦为棋子的命运,更有悲壮感和孤寂感。

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啦~

《胡越的故事》观后感(二):#港片五十年# 胡越的故事

许鞍华1981年执导的《胡越的故事》,大概才是她后期典型风格的起源点。做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本片呈现典型的欧洲电影风格,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几乎与电影情节无关的细节,无一不体现着欧洲电影的情趣,典型如泰迪罗宾领衔的侏儒群舞,街头寻找男朋友的人妖,这种细节无一不拖宕了叙事效率,但却为电影带来了风情。另一方面,它又巧妙采用了镜面反射画面,像欧洲电影那样,镜头不通过剪切叙述剧情,反补了叙事效率。

本作被后世影评人归于许鞍华“船民”三部曲之一。在我看来,《胡越的故事》与当时越南船民这样一个社会议题关系不大,它只是从一个船民的故事引申开去,通过一个悲情杀手的故事,表达身份认同的焦虑。我们从后期的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身份认同”可称之为许鞍华导演的一个创作母题。在本片中,周润发饰演的男主角是一名在统一战争后逃离越南的华侨,从越南到香港,为了移民美国而又误入菲律宾,为了一个互生好感的女人沦为杀手。而这样一个没有合法护照的杀手,成为阐释“身份认同焦虑”的极佳主体。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是周润发将无用的假护照烧掉;更有一个角色的台词说到,“我们无法在哪一条唐人街,都一样啊。”华人身份的漂泊无依,几可看成是当时香港社会的身份焦虑。

另外,电影是带着明显的政治倾向的,这个倾向就是对当时越南政权的控诉。联系本片的拍摄的年代,这样的政治态度是与祖国大陆相一致的,我们更可以从许鞍华的下一部电影得到证实。还是,本片的编剧是张坚庭,从他后期的导演作品来看,他喜欢在电影中加入政治表达。

《胡越的故事》观后感(三):许鞍华《胡越的故事》:乱出静的绮思情感

越南华侨胡越接受笔友李立君的劝说,办了出国去菲律宾的假护照,终至菲律宾的唐人街,却发现当地并不太平。当地地头蛇钟先生杀人无眼,命令部下阿三杀死了不少菲律宾唐人街的任务。期间有名誉利益的冲突,也有权力艺术的交换,而最后胡越在阿三的指引之下离开菲律宾,成全将来似有可无的美国唐人街梦。

不谐和的生命,刀枪无眼,社会爆发思想逻辑和现实意识形态的病症,唯有通过毫不拖泥带水的戏码成全一腔热血。点燃期间的是被逼迫成熟的青涩,也是丛林法则所需要的骗术与计谋。越南城池的沦陷以及灰暗的症候让胡越一早认清了现实,接受李立君的劝说就是其意欲掌握急急如律令的所向往的新生活。胡越也杀过人,杀过越共特工,心灵的鞭笞成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社会常态,顷刻纵横之间,生活的逼仄致使其漂泊生涯的倒塌,许鞍华的叙事正是乱中出静,有一种暴力美学以及强度纵深的美感。

沈青是和胡越共同冒充日本人拿到假护照的难友,他们之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愫,然而宿命的迸发不过是一场沙沙作响的荼毒和缅怀,当他们先后来到菲律宾唐人街的时候,地头蛇却要胡越出钱为沈青赎身。沈青被逼迫占有,之后她把一腔的情欲和孤独撒落在胡越的身上,激烈的亲吻更体现出乱之后的悲戚和苍凉。

地头蛇钟先生的手下阿三,也是翻滚在茫茫无稽崖之上挣命之人,他虽然被迫帮钟先生杀害不少人,但他面对一些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却有着不忍和悲悯。他说他的一年复一年根本没想过女人,而他渴慕思恋的是他那已亡故的母亲。这个人物承担了太多的清晰政治的价值趋向,也是乱世中以哀伤刻写孤独姿态的,不得不为之的在场者和局内人。

在胡越意欲离开菲律宾唐人街,和沈青一同共赴美国的时刻,发生了一场宿命暗换的枪战戏。由于胡越的睿智抢占了先机,在成功逃离之后却发现沈青业已沦为纵深政治的献祭。在船上,暮光蔼蔼,就像影片伊始无助的母亲——无奈中把襁褓中的孩子放入深沉无望的大海之间的时刻,胡越将被枪杀的沈青遗体放入消灭人尸身的海洋,胡越的眼神中充满了绮思和情感的斑驳陆离,人生的杀伐决断的权力有的时候显得荒诞和乏力。

胡越给李立君去信,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偷渡到美国。混乱的尘世夹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噼里啪啦,尚未抹去胡越的精神俊朗和干练飘逸。人生的无奈是伤离别,然而唯有情欲的释放纯粹的观照才能得以交织更为深层次的共情。乱中出静,导演的心态趋向于无极的荒凉,然而正是荒凉战胜了原本的惶恐,面对生命无法以逸待劳,价值的观感在于英姿飒爽中的绵密与命运的思考载体。

《胡越的故事》观后感(四):【小作业】末段techniques分析

外行应付作业的瞎扯。。。不过此长镜头的确精彩。

在胡越的故事中(1981),许鞍华的场面调度以具有象征性的背景与道具为特征,显示她如何运用距离、角度的变化配合长镜头表达不断流亡的华裔的渺小、悲哀、绝望和身份焦虑。

在大远景和远景镜头中,导演利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占据2/3画面的藤蔓和连绵层叠的藩篱表现出环境的荒芜,以及主角在其中的渺小卑微与难逃。对错综盘踞的藤蔓和直入水底的藩篱采用特写镜头更强调主角命运的阻滞。在色彩上,大片的绿色、灰色场景也构成了色彩单调的取景,进一步地,热带国家的缤纷色彩的鲜艳度也被降低,渲染命运的暗淡。值得注意的是,狭长的木船与沈青的紫色裙子作为道具很有意味。木船在侧机位的拍摄中几乎横跨了整个画面,多次与海天的交界线一同形成三等分的构图,而人物在木船一端,显得十分不平衡。狭长的而不是宽阔的船身,也印证着主角局限而摆荡的命运。在对称画面中,沈青平躺在像棺木一样狭窄的船舱里,如同向流亡的命运献祭。她裙子的紫色,不但在灰暗的画面中引入注目,更是他们初遇时她裙装的颜色,这种收尾的呼应深化了人物命运的失落感。

在片段中有一个超过一分钟的相当精彩的长镜头,将远近、角度、表演位置等场面调度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巨大的悲情效果。开始时,胡越的船慢慢停下,导演使用背面方位展示他站起身走向沈青的过程,然后使用侧面和正面(沈青的背面)拍摄了他们的相拥。在这个过程中,摄影机由远及近,角色移至画面的中心,使人物重要性增强,但同时由水平视线视角到俯视视角,深化了人物的卑微与无力。而拥抱的画面从沈青的背面拍摄,造成一种未知的神秘感,使观众误以为是深情的场景,但随着角度偏向侧面,观众惊觉沈青的腿已经在船舱外,接着,摄像机正对着胡越拍摄了他将她投入大海的一幕。正面镜头使观众毫无阻碍地观察演员,唤起观众与面对悲伤割舍的主角的共情。此时摄像机也离主角越来越远,恢复水平视线视角,人物变得渺小,再一次被无尽灰暗的海天围绕。

导演在这个片段中还使用了画外音与三种层次的背景音乐。画外音的内容是胡越写给立君的信,描绘了他对顺利抵达美国后对与女友和兄弟开启的幸福新生活的畅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现实中丧失朋友与爱人的哀痛与无尽流亡的迷茫。背景音乐依次有弹拨乐、弦乐、管乐三个层次。当胡越从船上站起身时,缓慢的吉他旋律响起,见证着他们从相拥到相离。而当他将沈青抱下船松开手的那一刻加入了弦乐,伴随着音量渐强,音调高亢,两位主角越离越远,导演继而使用大幅度浮动的倾斜镜头揭示胡越的剧烈波动的崩塌的心情。在胡越站起身注视远去的女友的片段中音乐还产生了变形,暗示命运的沉重与曲折。影片最后放映演职人员信息的片段加入了浑厚的管乐旋律。

在悲情的桥段,镜头之间利用了利落的剪切来转场,节奏不拖沓,突出了长镜头的情感浓度。加上以上分析的场面调度和音乐的运用,成就了一段深刻表达流亡华裔悲惨与渺茫的命运的经典影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