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扒手》影评摘抄

《扒手》影评摘抄

《扒手》是一部由罗伯特·布列松执导,马丁·拉萨尔 / 玛莉卡·格林 / Jean Pélégri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扒手》影评(一):如果偷窃是一种艺术

如果偷窃有科学,那应该也不会堂而皇之写进教科书里,我想作为一门手艺是有的,可能是魔术师的技巧,或者是刑侦学的反面教材,毕竟警察抓小偷不得知己知彼。如果偷窃有艺术,那应该就是人们“指尖芭蕾”,即布列松的电影《扒手》。

一开始米歇尔和警察的对话,就让我联想到《罪与罚》,不同之处在于,拉斯科尔尼科夫是看到了现实的不公,才触发了关于有些人天生要成为不凡的人的想法。而米歇尔却是个虚无主义者,只因在街上看到一种优雅的“手法”,就心生对行窃的向往。但是结局又和拉斯科尔尼科夫殊途同归,都是进了监狱,然后被爱情拯救。

《扒手》影评(二):笔记(2022.11.4)

我们记得《死囚越狱》中夜里各种事物发出的不可思议的微小声音;类似地,这部电影也是一种声学作品。必须注意布列松如何通过绘画般的构图、几乎接近Straub-Huillet手法的朴素演出(但含有极为简洁、极为直接、不可或缺的人性因素,例如赛马场的开头场景——注意女人看他的不经意眼神(像一张照片),他的颤抖——和教堂里转过头时的泪水)、前后留出空白的镜头剪切(就像物体在等待,或者观看人类:对比哈内克)和耳语般空灵的混音构建了一种浮于现实之上的透明文本;就像人物及其表演与电影背景中的现实相比显得超然或脱节——特别是女演员Mikela Green:她完全是从默片里走出来的人物——这部电影也与它所表达的事物相脱节;在这个意义上,它的织体接近福楼拜。只要想一想它表现爱情的方式即可。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更美妙、更难以置信地准确有力?

A

《扒手》影评(三):论《扒手》中的特写

特写这一极为特殊的镜头运用是电影区别于戏剧的重要手法。特写拉近观众与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还能够帮助导演强调会传达某一种情绪。

使用特写频率极高的伯格曼,最为钟爱的就是面部特写,这是他打开人物灵魂的窗子。而到了布列松这里,特写的对象变成了行窃的手。首先这是一种极简主义风格的体现。拍行窃就直中要害,体现"指尖芭蕾的优雅".第二个就是人物情感表达的消失,转而是一种对心理安全空间和私密的窥探。布列松的特写是在剪辑之中不断用来加强节奏和戏剧张力的方式。这与贝拉塔尔的镶嵌于长镜头中的蒙太奇的特写又不同。贝拉塔尔运用长镜头对人物进行面部特写时,人物面部的茫然与环境气氛的绝望深沉相容为一体。不过最后的导向都是理性的思考。

如果说伯格曼是以彻底理性的人类学者身份进行影像书写,贝拉塔尔用哲思性的镜头进行结构,那么布列松就是以一个路人的身份进行着观察,并施以宗教性的救赎。<虽然女主的爱救了男主是落了窠臼>

《扒手》影评(四):写不下的短评《扒手》

又是一部布列松的水准极其之高的极简主义电影,那种极其经济的视听运用、表演极其克制的演员、极其稀少的bgm、靠肢体语言特写推动叙事、注重自然声音的质感(走路声、嘈杂声、开门声、椅子声等等)等等特征非常到位。

本片中男主和另外两个伙伴在火车偷东西的那个片段的各种调度与剪辑牛逼的无话可说,被称为「指尖芭蕾」丝毫不夸大。其他的偷窃片段也是既原创又厉害。这些片段镜头的组接可谓是完美体现了布列松的“电影的艺术不体现在单个画面而是画面与画面的流动”的哲学。

多说一句。布列松对演员表演的要求,本质上应该不是让他们还原生活,而是让他们变成一种「圣徒」的视角下的人物,从而让人物本身充满「超验感」(而不是「还原感」)。什么叫「超验感」?本质上可以总结为「less is more」,越煽情越让人反感,越克制越让人触动。所以,布列松的「超验感」本质就是通过极度的克制表现出极度深刻、深邃的情绪。

但这种表演模式有个可能存在的小问题就是这种视角对于观看者会很难找到,因为人类的大脑其实更容易处理一些不高于我们自身的视角。与德莱叶的《词语》等电影通过布景帮我们带入超验视角不同,《扒手》在整体气氛上并没有很好地塑造一个帮观众进入超验感的「场」。不过,这个小问题在《驴子巴特萨》中被彻底得到解决。

《扒手》影评(五):《扒手》的风格与主题是否适配?

反传统的摘除、剥离演技的表演。剪辑似乎处理得不干净一样,故意留下不少“冗余”的镜头消耗观众耐性。打破多种常规,反对迎合观众期待,反套路反类型,疏离感贯穿始终的镜头与人物,似是对满怀期待与看客心态的观众的嘲弄。换个角度想,没有表情自始至终冷静如一的主人公,是否是近乎偏执地反抗浮华世界与固守自我道路的一个象征?他是如此真实地自大又自卑着。/场景的延宕:场景总是先于人物而出现,在人物离场后等待几秒钟才切走。声画对位:偷窃手段,手的“优雅”动作搭配优雅的弦乐。彻底剥除人物面部、动作、讲话的情绪,似是为了返璞归真,却反而形成了一种过分刻意的设计感。画面又往往简省、封闭,这样的拍法所呈现的效果是沉闷乏味的,这是硬伤。/另外,对于陀氏的当代陈述当然是富有意义的,然而这类故事的要义应当是像陀那样召唤人们心底深层的共鸣,激起一种甚至有违道德的认同感与随之而来的必然纠结的反省、思索。布列松的手段,包括无感觉的对白、表演和延宕的节奏似乎是与这一目的背道而驰的,陀的作品尽管冗长甚至狂放似不修边幅,但永远不会缺乏激情。布列松的文质彬彬与稳重的优雅,固然有助于揭示小偷与偷窃另类的一面,但是否真的利于展示那种拉斯柯尔尼科夫氏的内心的无尽挣扎?如若不能,那这种堪称精华的部分便终于会被某种先在的作者立场所掩盖,即虽然尽全力展现主人公,但对其做法的价值判断已无可争议地蕴含于看似客观的展示之中。这似乎确实符合影片的走向,而结尾的吻便成为一种说教口吻的表现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