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锦集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锦集

《电影是什么?》是一本由(法)安德烈·巴赞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一):哦,80啦

巴赞今年阴寿八十了,我十八的时候认识了个八十的老头。那天侯孝贤,贾樟柯他们一帮人来上海开纪念巴赞诞辰80周年的电影评论研讨会,才知道有这个人的,对巴赞来说,相见恨晚,因为他都见不到了,不过对我来说,不晚不晚。哈哈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二):多读多想

这本书很好看,它不同于那些有着过多溢美之词的时尚影评,也并不是晦涩难懂的高深的理论书籍,只是有时你不复习下那部电影也许你还真不能理解一些文章段落。

同时该书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写影评的角度,只要你仔细看书,就发现它们无处不在!

好书,值得多读,研读!!!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三):看书的一点感想

P126

电影 不过是换种方式 讲故事,从传说、神话、吟游诗人的歌谣、寓言故事、童话到小说、戏剧和电影。

故事的魅力在于现实和想象的界限,它可以是无比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人们在分辨它真假的同时,获得听故事的快感。

P145

电影与戏剧的差别在于:

电影中的演员存在于荧幕中,是虚幻的二次元的东西。

戏剧中的演员存在于我们眼前,是实在的,独立于我们的个体,处在剧场的我们可能会坐立不安,怕与演员四目相对。

漆黑电影院中的我们可以嘲笑、意淫发光屏幕上的演员,因为他们看不见我们。

导演德西卡是否与编剧宫藤官九郎相似?因为他们都擅长表现人物的善,他们剧作中的角色没有一个是讨人厌的?

巴赞似乎在用毕生精力支持新现实主义,甚至把一些我不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影片归于此类,有时候让人怀疑他的说服性。没有必要为了新现实主义就把一部片子强迫它为新现实主义,其实只是巴赞在为自己给这些片子找借口。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四):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电影”

从未想过看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是如此费劲儿。抱着耐心、好奇心、崇敬啃完了。啊,我这是啃完了一部哲学著作啊。

首先,书里面的所有影评对应的电影都。没。有。看。过。作者的笔风非常具有辩证性,说巴赞是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真算体会到了,虽然评价的是电影,基本属于大众文化,但思想性很强,他会围绕电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 感受都能转化成文字进行非常清晰的表述,或者是用比喻来让读者体会那种感受。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部分影评,不是谈感受,就是谈技巧,要么进行“深度”解读。巴赞哲学式的思辨文章,对于看电影,读影评的人来说,更像是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式,来“看”电影。所以,即便没有看过电影但看影评仍能领略到其中的思想境地。感受也许欠奉,但对于电影展现的内容却好似不陌生。

人生三个终极问题,对于电影而言,这本书就是回答了有关电影的三个终极问题:电影是什么,电影从哪儿来,电影要去哪儿(好吧,这最后一个似乎有点勉强)。巴赞用谦虚的态度,专业的素养,认真严肃的摆出了自己对这三个问题的见地。是的,他很严肃,不认为电影做为大众文化(尤其在他那个年代估计都可以算做不入流)就可以消遣对待,电影依然有资格在艺术领域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它是脱胎于戏剧,但有自己的特色以及不能取代的优点。不是说因为技术的发明扩展带来的电影这种方式,是纯粹从文化、艺术角度,把电影做为一种形式放到这个领域中进行类比。谈电影如何在文化传播、艺术展现上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必然性。大概正是有了这种对电影的心,再加上自己严谨的思想,才会写出如此富有哲学意识的电影评述。而对于电影的发展,巴赞没有太多的展望或想象,我认为这表现了他的谦虚,并没有狂妄自大对自己热爱熟悉的电影指手画脚,只是在评论电影时会有些期许,毕竟在他那个年代电影真是算“年轻”的。而至于书名,作者已经将自己的观点分散到字里行间,大概每个影迷看完都会做自己的总结,心里有数,自己心目中的电影应该是什么呢?

《电影是什么?》读后感(五):权当读书笔记

书暂且读到三分之一,到此算是真正读出了味道来。

这部电影领域内的“圣经”原来并非我以前想象的一样是纯理论的学术论文,而是巴赞发表在诸多报刊杂志的评论选集。可即便如此,翻阅本书仍算一件颇废脑细胞的事情。

读完本书的前两篇文章的时候,我以为巴赞恐怕通篇都要反复强调电影本体性的重要性了,也就是对写实的一种近乎疯狂的追求和赞赏,而对于以蒙太奇式手法进行的表意和象征隐喻却不以为然。

从默片时代的少数导演(茂瑙、斯特劳亨、弗拉哈迪)的这种倾向,到有声电影诞生并不断发展后在3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电影界应该被广泛采用的写实手法,再发展到以威尔斯和惠勒为代表的运用景深镜头和段落镜头进行叙述的电影语言,以及此后兴起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成为了巴赞最为推崇的电影。而在论述这个过程当中,巴赞更加客观的肯定了蒙太奇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只是他认为如果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写实的手段而不是电影的全部意义,对于导演和观众而言,都更有裨益。如此一来,巴赞的理论就我个人而言方算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同。

当论及电影从以文学为代表的其他艺术领域吸取精华(典型手段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这个话题时,个人认为一个最精彩的论断就此诞生。那就是巴赞首先否定了文学改编是一种倒退这种批评论调,更表达出了对其他领域艺术作品的电影化表达,首先要求电影本身发展到了纯熟的水平,改编者(导演、编剧)自己对电影的特点和技艺也要有相当的把握与透彻的理解,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改编。就犹如翻译他国语言的文章,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用本国语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其结果,只会是既有利于电影,也有利于原艺术作品。这一观点在我看来无疑打破了很多刻板顽固的学术派的陈见,而给予了电影创作更大的自由和空间。(我比较奇怪的一点是巴赞作为新浪潮的精神导师,他的这个观点岂不是与新浪潮否定文学改编的“品质传统电影”有悖?)

当论及布列松的风格时,方知要看懂布列松的电影,可能首先必须熟悉他所改编的文学作品,否则完全无法体会到布列松的简化风格。布列松用反电影化的手法拍摄出来的作品(典型代表是《乡村牧师日记》)反而变得更像文学作品。对于这一点,没有对原小说以及电影的熟读与反复的探究,恐怕难以体会。对我个人而言,这一段目前难免有点玄乎其玄的意味。

(未完待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