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幽情密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幽情密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幽情密使》是一部由约瑟夫·罗西执导,朱莉·克里斯蒂 / 阿兰·贝茨 / 玛格丽特·莱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情密使》观后感(一):世界上只有一种诅咒,那就是失去爱的心

里奥到同学家休假,见到了美丽的姐姐玛丽安。为了家庭荣誉和门当户对,玛丽注定安要和休斯子爵结婚,休斯脸上有一块疤很丑,玛丽安根本不喜欢他,但必须听从妈妈的婚姻安排。她和农夫麦德相互喜欢,里奥成了他两之间幽会的信使,里奥喜欢玛丽安,为了让她开心他甘愿成为信使。事情终于败露,麦德被枪杀,见到这一幕的里奥受到创伤,一辈子不敢爱虚度一生。50年后,里奥回到原来的地方见到与麦德长得一模一样的玛丽安的孙子,还见到玛丽安。玛丽安告诉他,孙子以自己的身世为耻,不愿结婚。

在整个故事中,受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麦德死了,里奥终身遗憾虚度人生,孙子不愿结婚。而当事人玛丽安和休斯并未怎样。

受到创伤的并不是当事人,很可能只是相关的旁人。一颗坚强的心很重要。事情的真相可能并不是眼睛看到的那样。

最后的台词很好,玛丽安对老年里奥说的,希望他去劝说孙子不要放弃婚姻,世界上只有一种诅咒,就是失去爱的心。

《幽情密使》观后感(二):马库斯与雷欧的视角对比

有幸观看了这部据说在2021年英伦大师展上许多人都没抢到票并悔恨终生的片子,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部分倒是Leo和Marcus他们两个的不同之处。首先,电影没有正面交代为什么Marcus要邀请Leo回家。影片并没有正面交代为什么他为什么会邀请Leo到家里来做客,我们可以后面再说。

然后影片就开始进入了青春期少男的打闹时刻了,Marcus说他的姐姐Marian非常的好看,接着他们就打斗到了颠茄旁边,Marcus说他有剧毒,这时候镜头就移到了Marian慵懒地晒太阳的场景,这是不是说,姐姐有剧毒呢?

接下来家人一起去游泳,Ted出场,Leo被姐姐换装改造。Leo误入Ted的农场,这时Marcus患上了麻风病,神奇地退场了,Leo由此开始了传信之旅。

其实我在观影的时候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Marcus在这么一个奇怪的地方患上了麻风病,被得到的答案是或许因为Leo的超能力,魔法和诅咒。让我想到的是原始部落中如果触犯了入会仪式的某些禁忌,就会患上麻风病,而入会仪式就相当于成人礼,所以是不是可以牵强地说,这是Marcus的长大方式,一个青春期cool boy被紧闭在卧室,二门不迈,房间门上还贴着危险,就像颠茄一样。

后面的剧情不再复述,直到Leo的13岁生日之时,Marcus分别告诉Leo:“姐姐和未婚夫明天就要订婚了”、“你知道么,我姐姐给你准备了一辆绿色的自行车作为礼物。”在这里,看似Leo对事情的转变完全不知晓,他知道姐姐和未婚夫情感好像一般般,他知道Marian将未自己庆生,到这里,会有一个表面的印象,Marcus的消息特别灵通,他什么都知道。这感觉就像他知道家里的颠茄有毒,知道衣服乱放就可以,他是这个家里的主人,有着“怎么什么都知道”的令人讨厌感。

但我们细想之下,我们发现Marcus好像什么都知道,但是他又什么都不知道,他邀请来的,两个月以来在家里最好的朋友跑出去给他姐姐送了两个月的信他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他也不知道Marian和Ted的秘密。Marcus好像是躲在门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那么他看不见的究竟是什么呢?

Marcus一家人就餐、出去游泳,总是让我联想到《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所有女性的帽子都非常绚丽、好看,立刻让我想到《日暮》里的匈牙利贵族。而Ted一侧说很田园?倒也没有,他家最“好”的东西就是Ted橱柜里的手帕?我不能说是最好的东西,或者说看起来不应该出现在Ted家里?

愚钝如我,还以为是那类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狗血戏码,或者我们换个说法,这段恋爱是跨越阶级的恋爱,Marcus看不到什么呢?他看不到这段爱情,看不到阶级间的gap,他也看不到每个人表面之下细微的情感。而每个人有些什么小心思,小九九,Leo已经在这两个月收在眼里了,他知道Marian和Ted的感情,他知道未婚夫对Marian的态度。

其实在这里我们能想象得到,Marian和Marcus更多的是事务性对谈而已,她不会对他吐露自己的感情,他连Leo喜欢Marian都猜不到。我们也可以说,这是Ted的出身阶级让他留意到了更多这个家里发生的事情。而我们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Marcus为什么会邀请Leo呢,我想,这是不是说,Marcus看不到阶级的gap,而学校已经是为数不多的能稍微弥合阶级gap的地方了。

也许对Marcus来说,麻风病是成长,也许不是。Leo问Ted关于成年人的事,Leo时而想知道,时而不想知道,他完全拒绝未婚夫的成人邀请。Leo对Ted说:“我想,会有人教我这些事。”Leo一直在选择谁教自己成长,Ted和Marian从来没有见过面,他们的见面之时,正是他的成长之时,他被Ted和Marian共同教会了成长。

影片一开始说:“Marcus家原本是国外的土地。”Marcus的家就像国外一样富丽堂皇,就像《日暮》里的贵族们,想着过自己优哉游哉的日子。对Marcus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个玩伴,可以和他打闹是最重要的事,Leo变得不爱打闹了,Marcus说他“Little boy”如此小家子气。

《幽情密使》观后感(三):《幽情密使》何人欲寄兰台信,烟也茫茫,水也茫茫,屏角不逢总是伤。

不得不承认,如果要入门约瑟夫罗西这位特殊的导演的作品,《幽情密使》比他其他的几部代表作品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大量英国传统佳片一样保持着美术上的舒适,以及画面上的雅致精良之外,也因为其改编文本的,情绪足够真挚饱满的故事而满足一定通俗的观看需求。尤其是和罗西的《国王与国家》《仆人》这种荒诞并表达繁复的片相比,本片甚至太商业,以至于符合情人节的档期,哈哈。

在国外的评价中,本片很被人关注的一点便是以“儿童”的视角进行故事的呈现。在《射死一只知更鸟》中,很多观众已经领略到了这种设计的独特性,所形成的特有的戏剧张力。但本片中,这种张力被一种更旷世的悲悯与悲哀取代,儿童视角带给了这个爱情故事更直接的伤心,使得他更被观众所欣赏。

约瑟夫罗西,以及身为编剧的哈罗德品特的精心自然不止于此。回顾往事,作为早年职业生涯因为政治原因而憋屈的导演,罗西在拍摄本片的前后时间有着较为澎湃的,报复性的创作欲望。由于个人独特风格的彻底形成,以及和剧作家品特的亲密无间的合作,让他在创作上面足够的得心应手。从本片画面上完美的,将原著故事有条不紊的输出就可以瞥见导演在创作时的得心应手。

从基础来看,本片身为小说改编作品,小说中很多内部的原作者个人的表达以及侧面观点被创作者巧妙地偷换了。作为有着左派思想和认同阶级斗争的创作者,不得不承认,品特和罗西把自己的很多认同重新整合在了故事里。使其拥有别样的风骨。

原著小说中,农场工人的来访更像是一种单纯的,对以女性生活为主导的庄园环境的破坏,带有一种宗教色彩和性隐喻的质感。对于小孩子对话生活中的大量神秘主义的描写,以及明晃晃地讲述黄道十二宫的段落,更使得故事如同希腊神话,是一种对尘世人生的寓言,一种凝练的小社会点触。

品特天才般的避重就轻,把语境中很多塑造环境真实性以及特殊人物行为逻辑的点保留,但是原来的寓言和宗教的色彩被删除了相当多,人物之间关系变化,戏剧矛盾与权力交接的逻辑变成了阶级上的问题。所有悲哀的点变成了阶级中人物不可逃离沟壑所带来的,贵族的灭绝人性和繁文缛节,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逃避以及无产阶级粗犷却直接的灵魂的毁灭都使得电影有了别样的悲情。对比原著浮光一样的朦胧,电影则更真实,更脚踏实地的还原一场悲剧的诞生。

当然,光有剧本也不行,品特和罗西的亲密无间的合作更是重要。从开场回忆性质的画外音,点出主角以及叙事中心是谁开始,罗西便开始让整个影像围绕着主角转悠,从不离开,连回忆都是紧贴着回忆里正常的时间和感知拓展。完美贴合本片近乎封闭叙事的整个文本。

与此同时,罗西利用自己老道的经验,将品特原来剧本中很难分隔开的场景节奏重新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开始一整段的入庄园的连贯起来的戏,以及女主玛丽安与男主相互熟识的戏,影像时间上的极其近似,直接让观众理解主要角色并入戏的同时也近乎像是“陪着”男主一样把心思放在了玛丽安身上,再加上后面戏中修斯的戏份突然插入,矛盾和悬疑一下子便抬了起来。有条不紊,才是大师气象。

只是,就我个人,罗西的一些特点,或者说作者性质的特色确实一直让我不喜欢,或多或少太过于私人以及个性了。摄影方面,罗西确实是摒除了电影拍摄中精致的传统,极少的运用全景镜头,并且自始至终尽量保持自然光使得画面有种自然的美感,应该是英伦导演中最早最大胆如此操作的人了。但是他有个缺点便是在运镜方面的严重指向不明,我们完全无法判断他的镜头运动指向在何方,是角色观感的延伸还是单纯的环境镜头,以及在人物运动方面很多时候粗糙的,无法判断人物关系远近和戏剧性变化的运镜也很让人纳闷。当然,后面一场戏的突然爆发,在画面上的张力也足够,但前面的问题却也无法忘记。

在剪辑上,他所展现出的影像构成逻辑相当生硬。除了人物互动的地方,其他一段戏的剪辑完全服务于自己对电影情节进行文学段落复原时候的感触,这一点也不能说不好,但对于影像的流动而言确实生硬了。第一幕的声音设计与画面搭配还好。最后一幕确实没有缓和的感觉,甚至是僵硬地将一系列信息塞入观众脑中,对前面井井有序的情节释出破坏性也大。并且中间一段运动戏份的剪辑也有点流水账,能理解到他想做出纪录片一样的片段,但观众也只能这么看了。在那段戏之前的悬疑铺垫和焦虑,迷惘的主角情绪也被打断了好多。(这也有编剧的锅,但在剧情上的问题其实不算多大)

但总体来说,这依然算是一部相当引人入胜,并且有益于思考的作品。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便是本片的原声很好听,虽然罗西或多或少把这个浪漫的故事在画面上变得有乡土气,但原声依然从另一个角度把一种优美的,轻盈的哀伤传播了出来。与影像之间产生了多元的美感和呼唤,是应该倾心欣赏的。而抛开本片隐藏的批判想法,那种最普世的对悲剧的惋惜和对爱情的渴望,或许才是更大的吸引力。

《幽情密使》观后感(四):绿色的欲望在草上摇曳

《送信人》,也被译成《幽情密使》。影片完全Leo视角,所以情节相对简单平静,与之呼应的摄影画面和色彩很美,是旧时光的缓慢流逝。身着Lincoln green的Leo是Eros的化身。绿色象征生命的渴求和欲望,暖风吹过夏天Norfolk郡成熟的大麦平原,绿色的欲望醒了,在草上摇曳,爱不仅在Marian和Ted之间被点燃;Leo也即将告别小男孩的纯真,有了新的烦恼和欢乐,他爱上了美丽的Marian,对男欢女爱之事开始好奇。

《幽情密使》观后感(五):绿色的欲望在草上摇曳

《送信人》,也被译成《幽情密使》。影片完全Leo视角,所以情节相对简单平静,与之呼应的摄影画面和色彩很美,是旧时光的缓慢流逝。身着Lincoln green的Leo是Eros的化身。绿色象征生命的渴求和欲望,暖风吹过夏天Norfolk郡成熟的大麦平原,绿色的欲望醒了,在草上摇曳,爱不仅在Marian和Ted之间被点燃;Leo也即将告别小男孩的纯真,有了新的烦恼和欢乐,他爱上了美丽的Marian,对男欢女爱之事开始好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