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1000字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1000字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是一本由王健 / 余剑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一):毫无新意

1.书名是“金融”,其实大部分是股票。

2.股票部分就是讲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没有自己的观点,都是别人研究成果的堆砌。

3.书的后半部分提供的交易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具有可行性。

在基金行业中,假如,某个消费型股票基金投资了钢铁股,被称为“策略漂移”。类似的,我看本书出现了“主题漂移”。

所以本书不值得读。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二):听《理性的非理性金融》

书名很辩证,既有理性又有非理性。这本书大致上是按照“现象,原因与方法”的思路来组织的。 首先说现象,金融领域最典型的非理性现象包括:庞氏骗局,金融泡沫和经济崩溃。 然后说背后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市场的环境下,卖家比买家掌握更多的信息。而当每一个买家根据自己掌握的有限的信息做出理性决策的时候,整个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所以,书名可以被进一步细化的说应该是——(个人)理性(所导致)的(集体)非理性金融。 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对于上市公司强制的信息披露,以及有点开玩笑性质的“让老婆去理财”。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三):干货笔记

有效市场,具有逻辑自洽性,市场是有效价格反应所有的信息。而市场中也必须存在一定的无效性,通过信息差赚到钱或者在资产定价的时候套利来维系价格的平衡。 当市场中不准许卖空时,市场中的股票价格反应了最乐观的投资者观点 防范信息不对称:吹哨人制度,私密检举,重金奖励 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为商业银行进行兜底本身并不合情理,比较好的解决当时还是各银行根据资金比例缴纳存款保险金,形成一个资金池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批处理,征信制度和产品设计等方式来尽量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风险偏好偏差:依赖参照点,厌恶损失,对小概率事件的放大,心智账户(把100比投资行为分在独立的心智账户中,风险就会变得很大,如果是放在同一个心智账户中,风险就会被分散,有点像指数型基金) 当盈利卖出后,人们更加宽容风险 当割肉卖出后,人们更加倾向承受更小的风险 当账面盈利未卖出时,人们更加厌恶风险 当账面亏损未卖出时,人们倾向翻本而承受更大的风险 两个公司盈利相同时,盈利大部分来自于现金流的公司优于盈利大部分来自应计项目(应付工资,应付利息等)的公司

具体操作:每个月月初买入投资者平均处于盈利状态且公布了好的盈余公告的股票,这些股票每个月的平均超额收益率要超过百分之一。再卖空平均投资者处于亏损且盈余公告发布了坏消息的股票,多空组合 同时买入非彩票型股票,卖空彩票型股票,买入波动性小,卖空波动性大的股票 对于未实现盈利值很低的股票(平均账面亏损)做空高风险,买入低风险。对于未实现盈利值很高的股票.(平均账面有盈利),在我们可以接受高风险的前提下,做空低风险买入高风险。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四):金融学与心理学跨界的空间与从书追溯学术论文的知识路径思考

计划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读完这本书作为余剑锋教授《行为金融学》课程的预习,由于休息不好的原因在飞机上难抵倦意阅读了三分之一,在课堂上被余教授‘鄙视’了一把,没想到还真有人提前读书预习。

已经学完的公司金融、资产定价与投资学,都涉及到CAPM定价模型,对CAL,CML等相关的关于贝塔、阿尔法、标准差、相关系数、协方差计算的不宜悦乎时,在行为金融课堂上听到有效市场基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定价与超额收益计算在市场上无效时,那酸爽简直难以言语表达。

可以理解,在一种理论或策略逐渐被理解和应用后,由于理论本身的影响造成情景的变化,有效的策略逐渐无效,这也许是经济学家预测未来经济的悖论,由于对静态经济的参数估计和分析的预测,再接收到预测信息的政策和市场会按照参数的估计进行调整,从而导致预测的无效,是经济学学家的预测更有效还是无效。被嘲笑的经济学家有时可能也是一种悲哀。

行为金融学考虑的是市场上人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不再单纯的把人看作是理性的人假设,而是根据人的历史行为数据与市场效果的相关分析,寻找背后的心理假设,从而建设更加接近真实场景的经济学模型,细分到金融领域,就是寻找心理学基础的金融产品定价和交易策略。

余教授的课程和这本书主要基于金融学领域的顶尖学术论文的分析与解读,分析行为金融的策略注重是交易行为带来的市场非理性偏差背后心理学偏差假设的历史交易数据的量化统计分析验证,包括他自己与合作者的研究,套利不对称性带来的高波动高风险低收益的异常等。

余教授重点讲述了常见心理偏差对股票交易策略影响的验证性研究情况,可获得性偏差、参考点、有限注意力、代表性偏差、锚定效应、损失厌恶、过分乐观与过分自信、羊群效应,并且对影响人类心理的生理学因素,神经递质中的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神经机理机制也有分析与阐述,这些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曾经心理学优势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对人的思考与决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领域已经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研究。不过,依然可以看出金融学与心理学学术之间的合作可能并不紧密,认知、情感、意识、生理机制层面的变量细分和机制并不像心理学那么清晰,当然心理学教授写的行为金融也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这个领域的跨界,在金融领域尤其是细分的股票市场交易策略领域,颇有空间。

另一点比较深的感受就是,学术界的残酷,顶尖的学术杂志排名前三的论文发表难度之高,写作可能要3-4年,出版要3-4年,而这7-8年也许是策略可以提前在市场上应用的最佳时机,当然,学术论文能否被市场接受为策略并实证验证,可能也需要时间,2007年LQA的顾问对动量策略长期亏损导致反转的学术论文2005年的发表,2007年的验证也许是个机遇一战成名,当然,1-2篇顶尖期刊的学术论文搞定一个金融学教授的动力,还是会吸引不少青年才俊们的不懈努力。

如果按这个节奏,论文再解读为通俗的书或者成为专业领域的教材,时间上距离理论的出现大约需要10年,而按照信息传播理论和知识传播的路径,10年时间,这些可行的策略可能已经不在有效,听frm的课提到frm notes的来源主要是金融领域的顶尖学术论文,看来在金融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修炼离不开paper的啃读。

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不是读书需要改成读paper,不止是这个领域,信息安全、心理学、金融学,这确实需要决策和面对挑战。

《理性的非理性金融》读后感(五):应该是“非理性”的理性金融?

我认为本书应该反过来命名为《非理性的理性金融》。显然余老师站在一个科大少年天才的视角,认为“人群应当理解,金融实际上是非理性的”。这个问题的“折返次数”对于不同的人是存在不同的层次的,就像Shiller的纽约街头捡钱实验,二阶思维以上还有高手,只要有高阶的对手存在,低思维层次的人就赢不了。“投资者人群”是个非常鲜活、异质的存在,而且正如卖菜的老板很精明一样,二级市场的幸存者实际上是非常精明的,利用“非理性”行为的空间看起来更像是陷阱。这是因为“傻人”在零和的资本市场(所谓7、8成时间的震荡市场就是零和状态,2、3成单向下上的市场是非零和)中更像是猎物,“安静的大海中有一片鱼群”,在海里逐利多年的杀手看来,是非理性的异像,这才要用高度理性的数学去解释。所以本书可以认为是,首先教会你不要做“以为自己是猎人”的鱼,至少不要跟着别的鱼瞎起哄,其次再能上升到真正理性的层次(我认为最大的研究动力只在实战的人身上),经过更过周密的计算发现为数不多的机会。 有效市场理论的攻击点包括:

实际上是在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一个都不成立。

行为金融的研究目前大致分为两大类:预期中的偏差、风险偏好中的偏差。“预期中的偏差” 是人们如何看待外界,处理外界的信息和建立对外界事物的预期;“风险偏好中的偏差”是人们如何看在内在,建立自我的风险偏好。

在预期偏差中,主要有可获得性偏差、有限注意力、代表性偏差、锚定效应、过度自信这五类。可获得性偏差包括真实信息不可得,以及获得的信息不被正确的理解。这一点非常普遍地存在,比如导致1月份上海机场的三个跌停板的公告:上海机场与中免重新签订租金合约,其中对于上海机场作为流量和场地的提供方,能够从中免的持牌免税收入中获得多少分成—以可变租金的形式。由于这是一个复杂的协议调整协议,且约定了一个到2025年另行沟通的“活口”,其对上海机场未来收入利润的影响带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按说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能够获得最佳的研究资源,是不是在12月份的时候就能知道两家企业正在重谈协议?从几家基金已经披露年报的持仓基金来看,显然到12月31日,基金都在加仓,而当时的加仓在1月份都会形成浮亏。信息获得和处理,是基本面研究的主要工作,而深度调研、底层调研、混圈作为一种长期可行的投资策略,就是通过获得更多高质量的信息、训练自己对信息的模式化理解,获得持续盈利的最好例证。

在风险偏好中,有依赖参考点、损失厌恶、夸大小概率、心智账户、赌场效应。依赖参考点背后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卡尼曼获得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它提出了效用函数(或需求函数)的凹凸性拐点,在这个拐点到来之前,一只股票给你带来的财富实现感越多你越需要它,且每一单位财富实现带来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在这个拐点之后,二者仍然是正相关,但每一单位财富实现带来的需求量却在减少。更重要的是,拐点是被近期的信息不断刷新的,这个新信息可以是新进的价格、也可以是隔壁老王说比你在同一支股票上赚的更多。理想情况下这些信息不应改变你对实际盈亏的感受,也不应改变你对一种资产的需求(效用),因为新信息和他人的信息与你的盈亏有什么关系呢?但人的确会因此改变心态,并且朝着一定方向做动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