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读后感1000字

《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是一本由[美]罗伯特·席勒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4-1-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读后感(一):没有可操作性

核心观点就是应对次贷危机,要建立更完善的风控机制,要进行更多的金融创新。。。这像不像是以毒攻毒?完全不赞同他提出的要有金融咨询和更多的保险项目。。。如果产品的创新需要让人们花更多的时间理解它或者处理问题,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满足人们需求的路径应该是简化,而不是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正是所谓的金融创新导致了金融产品的复杂化,衍生出更多的风险,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识别这种风险。。。尤其是后面还说要引入住房期货,呵呵 唯二赞同的一是里面说的观念传染性的问题,声音最大的观念会被认为是正确的,被认为是非理性繁荣的根源,2021年底大摩和高盛的2022 outlook都说要stay invested,看看这波是不是非理性繁荣好了。二是预期和经济的相关性,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大家都倾向于去借贷,去投资,而看现在的中国,经济下行和预期恶化也是有关的,之前看张军的访谈也是这个观点,预期弱化,国内需求也会弱化,那就是持续的通缩。 而且很讨厌用一些生造词来粉饰,什么金融民主化。。。大可不必

《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读后感(二):大医可医国

## 元信息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87211/

作者:[美]罗伯特·席勒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家

# 知

对房产泡沫破裂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采用的是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给人一种说教而非分析的感觉。对于危机的补救措施,指出着手救市的同时也应该通过制度化手段避免以后发生类似问题的意见很中肯。

文中提到的通过保险来规避风险的方式值得进一步学习研究,但是敢于对这类事件担保的企业如何能长存呢

经济学更像生物学而非物理学

「金融民主化」是席勒对金融危机开出的长期药方,席勒指出让金融业去触及普通/下层人民,实现金融普惠是避免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方案。具体措施归纳如下:

- 更普及的金融咨询服务,可按小时计费。真正的服务于用户而非推广拿返佣

* 更透明的金融数据库,更好的审计。Defi 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较为贴近这个想法,ETH 已成为事实的链上的结算层,但是对现实资产的结算依然太少,希望进一步发展

* 流通性更好、全球化的衍生品市场。房产的证劵化是否能避免泡沫或者降低发生的概率,存疑。通过保险或者看跌期权对冲下跌风险,市场看跌的信息也可更好的传递给房地产行业,可行。

* 更好的货币计量单位,在 Defi 中可涉及锚定一国家 CPI 的稳定币(锚定于购买力),现实存在的是秘鲁的 UF

# 行

- 可进一步量化分析房地产下跌导致的贷款违约金额,占 GDP 比重,救市金额等

* 进一步阅读「非理性繁荣」第一版(股市泡沫导致金融危机)

* 进一步学习宏观经济

《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读后感(三):理性人的局限

共享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名经济学家中,前两个名字早已如雷贯耳。无论是计量经济学中的GMM方法,资产定价中的有效市场假说,都打着二者的烙印。而对于罗伯特·席勒,除了这本《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所透露出的信息以及我对其标签式的认识——不迷信权威、行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对凯恩斯所提及动物精神的深度诠释……实在是知之甚少。所幸即便如此,好的通俗读物犹如火炬,引导每一个探险者摸索,这使我读有所获。

1、积极健康的群体心理是重要的

席勒的妻子是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席勒将心理学融入经济学范畴,是一项自然而又充满创造性的工作。他认为,房价的坍圮乃是信心的错置。“房地产泡沫,以及促使泡沫产生并扩大的心理因素,是这场危机的真正成因。”

一场殃及全球的危机,其始作俑者竟然是这样形而上的因素,最初不免令人错愕。然而,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参照点依赖、缺省效应等经济学心理偏好,尤其是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经济学实验已经证明了它们的存在。凭什么就不能用自信心的倒塌来解释房地产的泡沫呢?对利润的永恒追逐导致了投机过度,已然出现的泡沫在不负责任的媒体的粉饰和渲染下拼命膨胀。而后,泡沫所引发的自负情绪,导致了监管者和央行的疏失,使次贷危机一发而难收。随着次贷危机各国金融体系间的蔓延,继而又引发了欧债危机。一言以蔽之,人们对整个金融体系失去了信心,才是触发金融危机的关键。

上世纪我国的价格闯关被认为是197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失控。为摆脱计划体制和双轨制对经济造成的不正常扭曲,1988年于上海率先开始的闯关行动造成的后果是物价飙升,人们疯狂囤货。尽管在此前政府已经作了一定的政策铺垫,然而迅速抬升的物价对普通居民的心理冲击依然被无限放大,群体的非理性终于使这种隐隐的恐慌演变为全民抢购的风潮。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里说,此次失利,虽“没有招致毁灭性的生产崩溃,然而它对全国民众的改革热情则是一次重大的挫败”。

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丰富资本市场的层次性,为风险提供对冲渠道。但每当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却成为了人人诟病的替罪羊。次贷危机之前,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标准化产品,帮助解决柠檬市场难题,降低投资者买到次品的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问题不断,席勒认为,背后的原因还是在于大多数人的过度自信,包括评级机构在内,人们认为房价不可能下跌。这种过度自信促使许多不合格的按揭贷款者成功获得贷款,甚至在一些不负责任的职业经理人的煽动下,选择了可变利率抵押贷款,一旦泡沫被戳破,这些贷款的偿付便岌岌可危。

2015年,我国股市遭遇黑色六月,大量资产连夜蒸发。在三期叠加的矛盾下,人们对于改革红利的过高预期积累了泡沫,极易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引发泡沫破裂。同样地,这一次,许多人依然把矛头指向了大部分投资者所不熟悉的衍生品;股指期货。股指期货作为股票组合的衍生品,天然具有做空的特点,但不是做空中国股市的工具。显然,即使经济中存在优化金融市场的工具,倘若市场上缺乏良好投资心理的配合,那么这些工具也就无法发挥极端行情下的避险功能。

2、有效的托底和保险措施是重要的

历史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人的本性则决定了危机不可避免。“像墨西哥高油价带来消费热后在20世纪80年代所遭受的痛苦,或者像日本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在20世纪90年代所经历的磨难”,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于金融危机都难以幸免。当然,突破也往往应运而生。

一直以来,理性人假设占据了经济学标准课本的扉页,然而席勒的担忧和假设把理性人重新推向了新的定义。理性人的非理性行为可以招致虚假繁荣,只要人的本性不发生改变,人的本能缺陷将会使我们无法正确管理风险。在这种情形下,滋生经济泡沫在所难免。救市仅仅是权宜之计,从长期看,我们必须尽力巩固已有的金融体系,而非惩罚它。

席勒在书中强调信息的重要性,他提出了6种改进信息基础设施的方式,包括推广全面的金融咨询体系、建立消费者导向的政府金融监管体系、采用默认惯例及标准、改用配合通胀指数的经济度量体系等。这些措施的描述尽管带着乌托邦色彩,但却无疑从理论上完美地降低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时对国民经济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搭建这样精细的保护网并不容易,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防范金融危机,否则,再好的制度都无济于事。

今年年初试行的A股熔断机制,仅仅运行四个交易日便被叫停。水土不服固然是一大因素。而第一档熔断后的冷静期效果不佳,与我国散户心态有关。一旦群体性恐慌形成,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纾解。

政策建设必须与相应群体的心理和投资素质建设相辅方能相成。书中提到的中小投资者教育,尤其要完善针对低收入群体的金融信息服务,确乎是每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得以持续运转的先决条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