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摘抄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摘抄

《有效资产管理》是一本由威廉•伯恩斯坦 (William J.Bernst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187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一):资产组合理论超级棒的导读!

看这本书是因为了解简七推荐的投资组合的背后理论,主要是3点

1)指数化投资

2)分散化投资

3)定期调平

我觉得本书非常有信服力了(基于对美国市场的研究),基本提出一个观点会用实证数据去论证,这就非常接地气了。而且本书提供了几个我觉得很有参考意义的见解

1)实证计算不是为了算出所谓的“最佳比例”,而是找出一种在各种情况下都比较接近“最佳”的方法,所以不要太迷信数据了。。。

2)经济学很多理论的前提是:人是理性的,但是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是非理性的,所以这些理论都是仅供参考,让我们能从更多角度去看市场现象

3)有很多人问作者如何“跟上”金融发展的脚步,他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回顾”,多去了解市场的历史。长期来看,没有人能一直预测准确市场的趋势,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追涨杀跌,有很多不理性的现象一直在重演,很多时候理性的投资行为是反人性的,这些认识都需要慢慢感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书的最后还有超级多推荐书籍,方便深入研究,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棒的导读!

总的来说,5分推荐!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二):资产管理入门书籍,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

1.风险和收益是无论如何都分不开的,不要期望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还能享有低风险,不要再厌恶低回报的同时,还渴望资产具有安全性。

2.风险资产的持有期越长,遭受严重损失的概率就越低。

3.资产的相关性这个概念是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就越好。

4.向债券组合中加入少量股票,事实上可以在增加收益的同时略微降低风险。即使最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也应该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些股票。

5.向股票组合中加入少量债券,会显著降低风险,而收益仅会略微减少。

6.短期债券(期限为六个月至五年)比长期债券更适合作为风险稀释的工具。

7.任何技术都不可能预测未来最优的投资组合。

8.基金经理的选股技能不具有持续性。

9.没有人能完全做好市场时机的选择。

10.基于以上两点,用过去的表现来选择基金经理是无效的。

11.基于以上三点最理性的投资股票的方法是使用低成本的被动式管理工具,如指数型基金。

++++++++++++++++++++++++++++++

通常用三种方法来度量个股或整个股市的价值市盈率PE,市净率PB和股息收益率。

PE

a公司每股收益为5美元,股价为每股100美元,则它的市盈率是20美元,你为每一美元的利润支付20美元。PE大于30倍(偏贵),PE小于10倍(便宜)。

PB

b公司的资产为20亿美元,负债为10亿美元,计算可得净资产为10亿美元,再假设该公司发行的所有股票价值20亿美元,则它的市净率是2,即股价为账面价值的两倍,市净率小于一的股票是便宜的,市净率大于五的股票是偏贵的。

股息收益率

c公司每股价格为100美元,每股净利润为五美元,公司将净利润中的三美元派发给股东的股息收益率为3%,公司支付的股息可以高于净利润,但很明显这样的行为无法长久。

小公司或高速增长的公司通常根本不支付股息,他们需要将所有的利润用来支持企业增长。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三):整个数学逻辑是错的

我觉得这本书的整个数学逻辑是错的。

A、你的资产,扔一次硬币,正面增加30%,反面减少10%。 B、你的资产分成两份,每份同时扔硬币,结果如上。 作者居然说这两者是有差别的: A、1.3*0.9*1.3*0.9=1.3689 B、1.3*1.1*1.1*0.9=1.4157 这里的数学概率完全是错的。

为什么A的出现是正反正反?事实上在A中,四年里有:

1/16的机会出现4个1.3,

4/16的机会出现3个1.3和一个0.9,

4/16的机会出现1个1.3和3个0.9,

6/16的机会出现2个1.3和2个0.9,

1/16的机会出现4个0.9。

所以,A的实际收益率是:

1/16*1.3^4

+

4/16*1.3^3*0.9

+

4/16*1.3*0.9^3

+

6/16*1.3*1.3*0.9*0.9

+

1/16*0.9^4

=1.4641。这其实就是1.1^4。

A和B这两个系统的期望值是完全一样的,每年扔一次的期望收益都是10%,N年的期望收益就是1.1^N次方。

作者完全搞错了最基本的概率。也因此之后所有得出的所谓结论肯定是错的。

我是认同资产分散的,但资产分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回撤(也可以理解为风险)。但这是有成本的,其成本必然是、也只能是减少了期望收益。

分散到两个不相关的品种或系统中,总体的期望收益率是不可能大于最好的那个收益率的。

只有当两个系统是负相关的,并且每次再平衡恰巧是踩在系统的高低点上时,才会出现A+B>max(A,B)的结果。但这样的超额收益,是用超额的风险换来的:你可能遇到自己正好踩在错误的点上,而最终导致A+B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四):年轻的投资者祈求熊市

有效资产管理【美】威廉 J. 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

2014-02-12 01:10:23

“近因效应”是指人们总倾向于以最近的趋势来无限度地推断未来的趋势。

2014-02-12 14:06:18

(1)小投资者可以积极自主地调平他们的投资组合,不用担心客户会因为他们购买表现差的资产而恼火。

2014-02-12 14:06:33

(2)小投资者可以投资小型公司股票。

2014-02-12 14:06:43

(3)你在业绩糟糕时不会被炒鱿鱼。

2014-02-12 14:07:06

大多数成功的资产配置策略在每10年中大约都会有4年表现差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2014-02-12 16:08:45

无论投资者拥有多少资金,都可以分为两种投资者:一种是不知道市场走势的人,另一种是虽然不知道但却以为他们自己知道的人。所有市场的投资者都是如此,无论是股票、债券、路易十四扶手椅还是五花肉市场。另外,事实上还存在着第三种类型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他们很清楚自己对市场走势一无所知,但他们却要不懂装懂地来维持生计。

2014-02-14 14:47:18

任何股票资产的收益率都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无风险利率,即货币的时间价值。通常以短期国库券利率表示。 市场风险溢价。指暴露在股市风险中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率。 规模溢价。指持有小型公司股票股票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率。 价值溢价。持有价值股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率。

2014-02-14 15:05:54

贴现率可以被想象成一个理性的贷款人向借款人收取的利率。世界上最安全的借款人是美国财政部。如果美国财政部向我借一笔长期贷款,我会收取他们6%的利息。在这一贴现率水平上,股息贴现模型预测出每年偿付1美元的永久贷款的价值为16.67美元。

2014-02-14 15:22:31

当一种资产价格下降并且便宜时,你增大了其在目标配置中的权重,你就是在使用一种更有力的方法——“过度平衡法”。

2014-02-14 15:24:58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越复杂,我们就会越自负。校正(反馈结果)的速度也是自负产生的一个因素。我们的行为和反馈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我们就越自负。

2014-02-14 15:26:34

在凹性投资者的世界中,做一个凸性投资者是有利可图的,反之亦然。金融史表明,由于近因效应的存在,绝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是凸性的——即当股价上升时,投资者不理性地预计收益率会上升,因此他们会买进更多股票。

2014-02-15 07:35:28

你投资股票的最大比例应不超过投资年限的10倍。例如,如果你2年后要花这笔钱,你的股票比例就不应超过20%,如果你7年后需要这笔钱,你的股票比例就不应该超过70%。

2014-02-15 07:47:36

画出一个“价值平均路径”,该路径由目标额度构成,额度每月增长100美元。换句话说,我们的目标是在1月份拥有100美元,2月份拥有200美元,以此类推,直到第一年的12月份我们的账户上要有1 200美元,第二年的12月份要有2 4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每个月都投资100美元,只有在基金价值保持不变时才会这样。如果如果基金价值降低,那我们需要投资的数额就大于1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上升,那需要的数额就少于1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大幅上升,你甚至有可能在几个月中一分钱也不用投。

2014-02-15 07:49:39

作为一种投资策略,价值平均法有着很多的优势。第一,投资者在市场顶部和底部都会进行投资,并且在市场底部会买入比市场顶部更多的基金份额,这样会产生极大的收益。第二,它使投资者拥有了在充满悲观和恐惧的市场 中定期投资的经验——这真的是非常有用的经验。

2014-02-15 08:00:41

如果你还是个刚开始进行储蓄的20出头的年轻人,那就祈祷上帝让市场崩溃吧。

2014-02-15 08:01:12

时间会治愈所有资产带给你的一切创伤,我们所面对的最大风险其实是在尚未离世前花光了所有的钱。

2014-02-15 08:02:50

年轻的投资者祈求熊市,年老的投资者则祈求牛市。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五):你与韭菜,只有一本书的距离

1投资时,要搞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儿?投资,究竟投的是什么资产?

资产与资产有很多不同,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两个要素:收益、风险。

每个投资者入市之时,大约都做过“资产大涨、财富自由、辞职环游世界”的高收益美梦,但估计没几个人设想过“资产大跌、本金严重亏损”的情况。这很矛盾,因为收益和风险是密不可分的,密到什么程度呢?——收益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风险溢价」。

展开讲讲,在所有资产中,国债承诺固定收益、且由国家政府发行,是风险最低的资产,又称无风险资产。其他资产相比国债,都增加了不同程度的风险:比如企业债,信用风险明显高于国债;比如股票,市场风险明显高于国债......没有人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除非有另外的价钱。

因此,以国债这一无风险资产为基准,其他资产高出国债收益的部分,就是这些资产为了比国债更高的风险所支付的价钱——风险溢价。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必再吃“高收益、低风险”的大饼了。下次梦想“资产大涨”时,要同步设想“风险太高、本金受损”的情景。

小结,按照风险和收益来划分资产类型,大致分为两类:收益和风险较高的股票,收益和风险较低的债券。

2单一资产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想要低风险就只能接受低收益。那么,将不同资产组合起来,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在债券中加入少量股票,出现了收益更高、风险更低的投资结果。在股票中加入少量债券,虽然牺牲了一些收益,风险却大大降低了。后一种结果似乎可以理解,但前一种结果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加入了少量高风险股票的投资组合,比单一债券投资的风险更低?

是这样的,在以上所说的投资中,风险是指出现损失的可能性,通常用概率表示。当投资资产从一种变成两种,发生损失的概率该怎么计算呢?

概率都是小于1的数字,两种资产同时损失的可能性肯定比单一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更小。这也是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缘由。(这里还涉及到更复杂的概率计算,我只写了个粗略的逻辑方向,细的……咱也没完全学会)

此外,注意前提条件「两个独立事件」,现实世界几乎不存在完全独立的两种资产。但是当这两种资产相关性较低的时候,也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3那么,所有的资产组合中,哪种组合的收益最高、风险最低呢?

这个问题,往回看,很容易。往前看,却是不可得。资产价格受到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没有哪个人、也没有什么方法,能预知未来的资产价格,做出最优资产配置。退一步讲,如果存在这种方法,也就不需要资产配置,直接买涨得最多的那只股票就好了。

选择什么样的资产组合,要根据投资者的情况而定。总地来说是两个方面:一是损失承受能力,二是心理承受能力。

损失承受能力,决定了投资者配置债券和股票的比例。书中建议,最激进的投资者也应当持有25%的债券,最保守的投资者也可以持有30%的股票。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投资者看到大盘涨跌与自身投资组合涨跌的差距时,心里的波动状况。如果投资者能够接受自身投资组合比大盘跌得多,就可以配置一些小众市场的股票,它们会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但如果,投资者在盼到这些收益之前,就被自身投资组合远大于大盘的跌幅动摇了心神,就还是选择多配置那些主流领域的股票吧。

毕竟,咱们只是想赚钱,并不想抬高血压,或招致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4基金就是一种投资组合,选择业绩好的基金,是不是可以省心赚钱呢?

基金经理都有光鲜的履历、漂亮的业绩,看上去值得将全部身家托付给TA。不幸的是,当投资者慕名买入这只基金后,业绩却令人意外,追不上大盘涨幅,跌得倒比大盘多。为什么呢?难道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都是假的?

与预期不符的基金业绩,有三方面原因。一、金融行业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基金过往业绩虽不至于作假,但可以“有选择地说真话”:将某一时期的优异业绩放大宣传,将其他时期的惨淡业绩略过不提,导致投资者误判。二、投资者仅仅了解了基金的片面宣传就做出购买决策,没有充分研究基金的历史业绩和详细说明,从而对基金的业绩做出错误的预判,出现“大涨时冲动买入,大跌时冲动卖出”的韭菜行为。

在投资市场,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回事,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就安心等着发大财,属实是做梦啊。

5不过,还是有简单一点的基金。

有一种基金,不需要基金经理费心选股,也不需要投资者费心研究基金历史业绩。但是,它需要耐心、需要长期持有——它就是指数化基金。指数化基金买入市场上所有的股票,只要总体经济形势上扬,股票市场整体就会上涨,指数化基金一定也会同步上涨。

如我们从历史中所知,人类经历了很多次金融危机,股票市场也随之多次陷入萧条,当时很多人认为股票市场完蛋了。但每一次,经济都重新焕发生机,在萧条时期保存信心的投资者们,随着经济的复苏,都取得了骄人的投资回报。毫无疑问,未来还会有很多次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指数化基金也会经历沉沉浮浮,只要耐心等待,指数化基金就会回馈投资者不逊于市场的业绩。

6投资的投入时机怎么选?定投有什么好处?

最理想的投资时机当然是市场最低点,在最低点买入能享受最高的投资回报。但如前所述,资产价格受到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没有哪个人、也没有什么方法,能预知未来的资产价格,自然也选不到最理想的买入时机。很多人研究过往股票走势,企图预测最低买点,实在是缘木求鱼。

投资者能做的,仍然只有分散风险,通过多个时点持续买入,降低在高点买入资产的风险,也就是定投。书中基于分散风险的思想,提出价值平均法。(但我不知道是不是首创)

怎么操作呢?举个例子:投资者利用每月工资结余投资,可投资金额为1000元。1月投入1000元,资产总价值1000元;2月,资产价格未变,依然为1000元,此时继续投入1000元,资产总价值2000元;3月,资产价格上涨,变为2200元,此时仅需投入800元,资产总价值3000元;4月,资产价格下跌,变为2900元,此时需投入1100元,资产总价值4000元......依此类推。

发现规律了吗?价值平均法,约定的不是投入金额,而是每次投入后的资产总金额。通过价值平均法这一规则,投资者会在“3月”这样的资产高点买入较少资产“800元”,在“4月”这样的资产低点买入较多资产“1100元”,如此持续买入,就能最大化地“在低点买入”,带来较普通定投更高的回报。

在市场的教育下,很多投资者也学会了“下跌补仓”,可是他们没有学会细水长流,往往在一次下跌中重金补仓,却在继续下跌中损失惨重。价值平均法将投资行为融入投资者的日常生活,用经营现金流的结余去投资,避免了下跌补仓带来的损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筹资现金流对于家庭财务管理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要写一篇)

7投资回报什么时候可以取用?怎么取用最划算?

问一百个人,一百个人都会说,投资就是为了赚钱呀,赚多少钱呢?当然多多益善。

这个投资目标的意思是说,有钱的时候我就投资,在持有期间,资产一路上涨,当我想用这笔钱的时候,投资收益比市场平均水平高50%,我很顺利地取出钱来,花在要花的地方——清醒点,这百分之一千不是金融市场,这个东西应该叫聚宝盆。

投资收益,不是凭空而来的。投资产生收益,是因为这笔资金用于企业经营,当企业通过生产经营创造了利润,就能够按照债券票面支付本息、向股东支付红利,并推高企业股价以便股东买卖股票获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债券、股票带来的收益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债权、股票的收益是波动的,甚至可能亏损本金。期待金融市场投资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并且只有收益没有亏损,一定会失望。

书中建议,投资期限最短为2-3年。所以,做好家庭财务安排,拿出2-3年都可以不用的钱,不以短期涨跌为意,将目光放长远、保持胸襟开阔,指数化基金会向投资者回馈可观的收益。

书中的精华还有很多,本篇就写到这里,本人才疏学浅、实践经验甚微,定有诸多不足、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