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效资产管理(典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有效资产管理(典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有效资产管理(典藏版)》是一本由威廉 J. 伯恩斯坦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57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018-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效资产管理(典藏版)》读后感(一):个人理财指南

两年之后再次找来《有效资产管理》,上次给的(投资类书籍)一颗星改成(理财类书籍)四颗星。

导论中的地图一节(p. XII)给出了个人理财的路径甚得我心:了解各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以个人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为基准;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制定风险收益匹配的投资组合……

前言中(p. VI)提到的傻瓜组合在QM平台上有大V做了实践,虽然长期收益达到了10%,但波动率和回撤相当大,没点信仰恐怕根本拿不住……

“分散化投资在我们最需要它的时候辜负了我们。”(p. 87)提醒我们:大类资产间的相关性在特定事件期间会大幅提升,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去年2020年新冠疫情发酵时桥水的全天候策略会失效,因为即便相关性低甚至负相关的资产,其价格都因为突发流动性紧缩的原因而同时下跌……

《有效资产管理(典藏版)》读后感(二):全书总结(更新中)

第一章 总论

投资基本法则之一:从长期来看你将会为承担风险得到补偿。相反,如果你追求安稳,你的收益将会比较低。

可以通过年化收益率的标准差(SD)来计算资产的风险,在2/3的时间内,资产的年化收益率会在均值上下一个SD波动。各类资产的标准差通常为:现金 < 短期债券 < 长期债券 < 美国股票(保守型)< 美国股票(激进型)< 外国股票 < 新兴市场股票。

有深厚数学背景的人会明白用标准差度量风险的局限性。例如,在真实的投资世界中,收益并不服从经典的“正态分布”,而更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此外,还存在着对均值一定程度的不对称(偏度),以及极端范围会较高频次地出现(峰度)。作者提出了一些其他计算方法,总之SD依然不失为简单有效的风险指标。

1.风险和收益是无论如何都分不开的,不要期望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还能享有低风险,不要在厌恶低回报的同时还渴望资产具有安全性。

2.风险资产(如股票)的持有期越长,遭受严重损失的概率就越低。长期持有股票比债券收益率高。

3.资产或投资组合的风险是可以度量的。最简便的方法是计算出各个时期收益的标准差。

4.那些不关注投资的历史记录的人将会屡次犯错。人们应该仔细研究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历史数据。存续期足够长(通常超过20年)的资产投资数据对预测该资产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很有帮助。此外,估算由该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未来长期收益和风险也是可以实现的。

1.资产的相关性这个概念是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就越好。

2.将你的投资组合分散化投资于几种不相关的资产中可以降低风险并增加收益。你必须通过定期调平你的投资组合来获得增加的收益。

分散化投资的最大收益实在各资产不相关时获得的(比如股票和债券的组合)。资产收益相关性可以通过在X, Y轴绘制两种资产收益率的散点图来看,高度相关的情况下散点会近似落在一条直线上,要更精确的话可以算他们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多于2种资产可以算相关性矩阵)。

股票与20年期美国国债组合的市场表现(1926~1998)

1.向债券组合中加入少量股票事实上可以在增加收益的同时略微降低风险。即使最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也应该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些股票。

2.向股票组合中加入少量债券会显著降低风险,而收益仅会略微减少。

3.短期债券(期限为6个月至5年)比长期债券更适合作为“风险稀释”的工具。

4.你需要向小型公司股票组合中加入更多债券以便能达到与大型公司股票组合相同的风险水平(例如,50/50比例的小型公司股票与债券组合和75/25比例的大型公司股票与债券组合的风险水平相同)。

5.注意近因效应,不要过分相信那些收益率数据不足二三十年的资产。尽管外国股票和小型公司股票最近表现不佳,它们仍然应当在你的组合中占据一席之地。

6.定期将你的投资组合调平到你的资产配置政策上来。这将增加你的长期收益并巩固你的投资理念——这通常要求投资者与整个市场背道而驰。

你必须依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我想持有多少种不同的资产形式?

(2)我的投资组合保守程度如何?

(3)我愿意承担多少风险?

你应该持有多少不同种类的资产?这就好比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样让人难以回答。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三种以上”。投资组合的复杂程度各有不同,你能够持有资产的数量取决于你对投资组合复杂性的忍耐程度。

但是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对资产种类同样适用。风险分摊的效果在最初的几种资产上最为明显,之后随着资产种类的增加,效果就逐渐减弱,到最后你就只是在自娱自乐了。

在这里我们将资产的复杂性划分了等级,先来看复杂性最低的一级投资组合:

一级资产组合

·美国大型公司股票(标准普尔500指数)

·美国小型公司股票(CRSP 9-10,罗素2000或者Barra 600指数代表的小盘股)

·外国股票(EAFE)

·美国短期债券

如果你压根不喜欢投资,而且你觉得读这本书好比接受牙科手术一样痛苦,那这四种资产对你来说足够了。通过这个简单的组合,你可以获得那些极其复杂的投资组合中绝大部分的风险分摊效果。这四种资产都有对应的廉价指数基金可供购买。另外,就像我曾说过的那样,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那平均投资于这四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将很有可能在未来数十年中战胜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二级资产组合

·美国大型公司股票(标准普尔500指数)

·美国小型公司股票(CRSP 9-10,罗素2000或者Barra 600)

·外国大型公司股票

·新兴市场股票

·外国小型公司股票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

·美国短期债券

这个资产组合适用于那些认真对待分散化投资并希望借此获得最大化好处的人。你或许还想加入其他的资产例如贵金属股票和国际债券等。

对于三级资产组合,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划分股票的类别——国籍、规模以及股票是价值型还是成长型。你很容易就能将整个世界分成10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中都有大型公司股票和小型公司股票,也都有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这就已经有40个种类了。这还不包括股票所属的部门(REITs、贵金属、自然资源、公用事业等)或各国债券等。并非所有种类都能在市场上购买到,但的确有很多种是可以的。例如,如果你愿意的话,新兴市场的小型公司股票基金就相对容易买到。你还可以做得更多,比如购买单个国家的基金,或甚至在美国交易所中以美国存托凭证(ADRs)的形式购买外国私人公司。如果你并非真心喜欢投资,而且你也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处理复杂的投资组合,不建议你选择三级资产组合。

1. 任何技术都不可能预测未来最优的投资组合。

2.在长期中,充分分散化的国际大型公司股票和小型公司股票构成的组合有着令人满意的收益–风险特征。

3.准确的资产配置比例取决于三个因素:对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跟踪误差的容忍度,希望持有的资产种类数目,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建议即使最激进的投资者也应持有25%左右的债券,中等激进的投资者持有50/50比例的股票和债券,保守的投资者持有30%的股票和70%的债券。

1.基金经理的选股技能不具有持续性。

2.没有人能完全做好市场时机选择。

3.基于第1点和第2点,用过去的表现来选择基金经理是无效的。

4.基于以上3点,最理性的投资股票的方法是使用低成本的被动式管理工具,如指数型基金。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在某个时间段中业绩表现非常卓越,这可能是由于该经理技术娴熟(或运气好),但也可能是由于该经理的资产敞口处于拥有高收益率的因素上。大多数基金经理的卓越表现要归功于他们对风险因素的敞口,极少有人能通过统计学意义上的技术来获利。

市场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资产,它们的收益与自身风险不匹配?这样的例子是存在的,比如贵金属和其他“硬资产”(收藏品、贵重的宝石等),相比于它们极高的风险,它们的长期收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更微妙的是,长期债券有着比短期债券高得多的风险,但二者的收益却相同。股票有没有什么特征能预测期望收益的高低呢?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公司规模。如我们所见,小型公司股票在长期中的表现比大型公司股票好,然而代价是小型公司股票的风险也更高。股票的长期表现超越了其他所有资产,这是因为买股票就相当于购买了我们持续增长的经济。

投资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叫“估值”,即辨别个股或整个股市的价格何时昂贵或何时便宜。通常用三种方法来度量个股或整个股市的价值:市盈率(P/E ratio)、市净率(P/B ratio)和股息收益率。你购买股票的根本目的是要获得相应公司的利润,市盈率衡量了你为获得这些利润所需要支付的金额。比如说XYZ多媒体公司每股收益为5美元,股价为每股100美元,则它的市盈率(也叫倍数)是20,即你为每1美元的利润支付20美元。当该公司股价为30倍市盈率时就说股票价格偏贵,当股价为10倍市盈率时则说股票价格便宜。然而,公司的利润是不稳定的。即使是最大最稳定的公司,其利润也经常会消失。极少的情况下整个美国股市的净利润都会消失(这种情况出现在大萧条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短暂岁月中,当时美国一些大公司担负的亏损超过了其他公司利润的总和,导致整个美国市场出现了净亏损)。此外,公司财务人员很容易就可以对利润报表进行篡改,从而使财务数据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市盈率的作用是有限的。精明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观测后发现,公司利润只有在取数年的平均值时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所有公司都有账面价值,这可以看作是公司所有资产的净值,尽管数据的真实性很难考究。这是一个粗略的数字。航空公司的账面价值很容易理解,主要为公司所拥有的飞机、大楼和办公器材的价值减去公司债务。我们假设ABC航空公司的资产为20亿美元,负债为10亿美元,计算可得净资产为10亿美元。再假设该公司发行的所有股票价值20亿美元,则它的市净率是2,即股价为账面价值的2倍。市净率小于1的股票是便宜的,市净率大于5的股票是偏贵的。股票的账面价值是很稳定的,公司财务人员通常没有动机去篡改它。

最后来看一下股息收益率。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将股东得到的股息除以股价就得到了股息收益率。如果XYZ多媒体公司每股价格为100美元,每股净利润为5美元,公司将净利润中的3美元派发给股东,则股息收益率为3%。公司支付的股息可以高于净利润,但很明显这样的行为无法长久。小公司或高速增长的公司通常根本不支付股息,它们需要将所有利润用来支持企业增长。然而不久以前,增长缓慢的大型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还经常会超过5%。

整个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市净率和股息收益率(1926~1998):

市盈率的数值在7~20之间变动,平均值大约为14。事实上,只要净利润接近于0,市盈率就可以变得更大,因为除数实在太小了。当市场的市盈率等于7时,它是相当便宜的;当它大于20时,则是相当贵的。

市净率直到前不久都还在1(便宜)~3(昂贵)之间变动,平均值为1.6,但最近它却飙升到8。由于最近的数据,一些人开始质疑这种方法在度量价格贵贱方面的有效性。

股息收益率历史上在2.5%(昂贵)至7%(便宜)之间变动,平均值大约为4.5%。收益率越高,股价就越便宜;收益率越低,股价则越贵。目前股票的股息收益率为1.3%的历史最低点,这同样使很多人质疑该方法的有效性。

市盈率、市净率和股息收益率完整可靠的数据只有市值最大的美国大型公司股票才拥有。小型公司股票的数据则断断续续,但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走势与大型公司股票相似,股息收益率则要小得多。对外国股票的估值要困难得多,因为各国之间的会计准则不同;尽管如此,大多数EAFE国家的市净率走势似乎都与美国相似。

当估值较为便宜时,长期收益通常较高。好公司(成长型)的股票通常表现都很差,而差公司(价值型)的股票通常表现都很好。短期中市场可能是投票机,但在长期中它是称重机,称的是利润大小。牛市期间成长股的表现要好于价值股,但在熊市期间价值股亏损的程度要远小于成长股。到最后,价值股的收益率可能要高于成长股。

股票的长期收益率 ≈ 股息收益率 + 利润增长率

过去10年间的经验使很多人坚信大市值股票的收益率高于小市值股票,美国成长股的收益率高于价值股,美国国内股的收益率高于外国股。我们已经看过完整的历史数据,看来这些假设无一正确。

计算了投资的每一块钱从1927年7月到1998年3月在小市值价值股、大市值价值股、大市值成长股和小市值成长股上的收益增长:小市值价值股的年化收益率是17.47%,小市值成长股的年化收益率是2.18%,大市值价值股是13.99%,大市值成长股是10.04%。解读这些数据时要格外小心。第一,这些数据不包含交易成本。第二,1960年之前的数据在很多地方都不详尽。

这张图传达的信息很明确:在长期中价值股战胜成长股,小市值价值股会全面战胜其他所有种类的股票。小市值成长股的悲惨收益希望会惊醒那些仍希望投资于小市值科技股的梦中人,在这一领域投资一定要谨慎。投资于小型且快速发展的公司,有很小的机会它会成为下一个微软。换句话说,这一类资产以娱乐价值弥补了收益率的缺失。

动态资产配置是指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而改变你的政策性配置的可能性。你不应该在掌握固定资产配置策略前就去尝试动态资产配置策略。

当一种资产价格下降并且便宜时,你增大了其在目标配置中的权重,你就是在使用一种更有力的方法——“过度平衡法”。一种简单的过度平衡方法是轻微地增加某种资产在目标配置中的比例——比如该资产价格每下跌1%就将其比例上调0.1%,反之亦然。

自负:自负的原因很有趣。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越复杂,我们就会越自负。校正(反馈结果)的速度也是自负产生的一个因素。我们的行为和反馈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我们就越自负。例如,气象学者、桥牌玩家和急诊室的内科医生通常能得到很快的反馈,但大多数投资者却不能。

近因效应:我们倾向于过度重视最近的数据而忽视早期的数据,尽管早期数据更加翔实。它揭示了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在股价升高时买进,在股价下跌时卖出。

目光短浅的风险厌恶心理:对潜在短期损失的过度关注被称为目光短浅的风险厌恶心理。为什么股票在收益率如此之高并持续超过其他资产的同时还能保持如此便宜的价格。答案在于人类数百万年进化史所遗留下来的原始本能,它使我们在面对突然损失30%的流动性净资产时非常痛苦,这种痛苦程度超过了我们未能完成长期理财目标所造成的更大损失带来的痛苦。

·总结·

1.差公司的股票通常表现出色,而好公司的股票通常则表现差劲。价值投资可能会带来最高的长期收益。

2.汇率的套期保值(对冲)在短期中会对投资组合的表现有重要影响,但在长期中则影响甚微。

3.时刻微调你的资产配置是允许的,只要你按照与估值变化相反的方向进行微调即可。

1.决定你投资组合中股票和债券中的基本配置。

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了获得最大收益,每年我愿意承受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是多少?从目前来看,股票和债券的未来收益率似乎不再有很大差异,推荐所有投资者都持有一部分债券。

股票与债券的配置比例

上表中推荐的股票比例应该根据你的投资年限进行修订。你投资股票的最大比例应不超过投资年限的10倍。例如,如果你7年后需要这笔钱,你的股票比例就不应该超过70%。

2.决定你能够承受多大的复杂程度。

你能得心应手地同时持有6种资产吗?你是一个热衷于环太平洋小型公司股票或新兴市场价值股这一类奇特资产的“资产类别爱好者”吗?

对于新手,你至少需要4种资产:

·美国大型公司股票(标准普尔500指数)

·美国小型公司股票(CRSP 9-10指数、罗素2000指数或Barra 600指数)

·外国股票(EAFE)

·美国短期债券

如果你将这些全部掌握了,那很好。以上4种资产会提供给你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分散化效果。如果你能承受更复杂的配置,推荐给你一种更加细化的配置:

·美国大型公司股票(市场股和价值股)

·美国小型公司股票(市场股、价值股和REITs)

·外国股票(欧洲股票、日本股票、环太平洋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和小市值股票)

·美国短期债券

3.决定你能够承受多少跟踪误差。

你是那种将自己的收益频繁与道琼斯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数对比的投资者吗?当你的股票组合表现不如他人时,你会感到沮丧吗?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你应该考虑重仓美国大型公司股票。

如果你所有的资产都分布在诸如个人退休账户、401k计划、403b计划等的避税工具保护之下,那么税收就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你的资产很大一部分是应税的,你就应该仔细关注这个问题。例如,标准普尔500指数是一种相对避税的指数,但小市值股票指数则是另一回事。这些指标以及跟踪它们的基金都有很高的换手率。更糟糕的是,价格大幅上涨的股票通常会从小市值股票指数中剔除,并加入到中市值或大市值股票分类中,这就增加了大量不合理的资本利得。外国小市值股票也是如此。

价值型指数基金也是如此——无论其投资的是小市值股票还是大市值股票。一只股票被移出价值股分类的主要原因是,股价上升经常会使股票进入成长股分类中。这同样产生了我们不想要的资本利得。

REITs呈现出更严重的问题。由于这种资产的绝大部分收益来源于股息,因此其收益是要按你的最大边际税率缴税的。所以这种资产可能不适合放在你的应税账户中。

最后,债券也有类似的问题。根据你的居住地选择一款相应的市政债券基金或国债可能是有利可图的。

先锋基金集团的公司结构在整个基金行业中独树一帜,该集团由自己所管理的基金所拥有,也即被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拥有。换句话说,该基金所有的利润都会被重新分配给基金本身,也就是像你一样的投资者。几乎其他所有基金都是由公司的股东所拥有,或者被私人拥有:基金赚得的利润很少会回流到基金份额持有人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大多数基金公司都通过向份额持有人征收高额管理费来盈利,因而“费用比率”这个概念就成了基金投资的核心。由会计、投资者服务和管理费用所构成的基金费用从基金实际的投资收益中扣减。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费用比率为1.32%,外国基金的费用比率则为接近2%。此外,佣金、价差和冲击成本会使你的收益继续降低。先锋基金当然也有这些成本,但由于指数型基金较低的换手率,这些费用相比于传统的主动式基金要低得多。

推荐的一些先锋股票型基金:

1.先锋500指数基金。这是所有指数型基金的鼻祖,它跟踪的是标准普尔500指数。长线投资者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尤其适合在免税账户中投资,但对应税投资者来说则有一定的缺陷。标准普尔指数会定期向指数中增加或删减股票,因此指数型基金会相应地调整其投资组合,从而产生税收。因此向应税投资者推荐两个替代的选择——先锋全股市指数基金和先锋税收管理型成长收入基金。

2.先锋税收管理型成长收入基金。这种先锋500指数基金的税收管理版本尝试将税收最小化,方法则是先卖出高成本的股票然后再赔本卖出其他头寸来对冲盈利收入。要注意这种基金有着更高的最低买入金额,最少要求购买10 000美元(普通的基金是3000美元)。此外,当你在1年内赎回份额时需要交纳2%的赎回费,5年内赎回的费率则是1%。

3.先锋全股市指数基金。该基金跟踪威尔逊5000指数(该指数现在包含超过7000只股票),尤其适合应税投资者。由于它拥有“整个市场”,只有在公司因缺钱被收购时,它才会卖出股票。该基金由75%的大市值股票、15%的中市值股票和10%的小市值股票构成。

4.先锋价值型指数基金。该基金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市净率排在后50%的股票。按这个独特的划分标准,标准普尔500指数可以分为380只价值股和120只成长股,这是因为后者单只股票的市值比前者大得多。由于这种策略会产生很高的换手率,因此它并不适合应税投资者。

5.先锋小市值股票指数基金。该基金跟踪罗素2000指数。它只适合在避税账户中进行投资。

6.先锋税收管理型小市值股票基金。对于应税账户,该基金使用上面提到过的税收管理策略。该基金的最低投资额是10 000美元,并有着和税收管理型成长收入基金相同的1%和2%的赎回费。该基金还收取0.5%的申购费,用于冲抵该领域的买卖价差和冲击成本。

7.先锋小市值价值股指数基金。该基金只适用于避税账户,因为它拥有较高的换手率和分红。它同样收取0.5%的申购费。先锋基金目前并没有推出税收管理型小市值价值股基金。

8.先锋欧洲和太平洋股票指数基金。这类基金的换手率较低,适合在应税账户中投资。其中太平洋股票指数基金主要投资于日本股票,日本股票在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达到了80%。

9.先锋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由于存在很高的买卖价差和交易成本,该基金收取0.5%的申购费和0.5%的赎回费。该基金的长期分红数额不得而知,因此尚不清楚它是否适合在应税账户中投资。但是,先锋基金在最小化基金交易成本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它对这一领域高昂的交易成本极其敏感。

10.先锋全球股票指数基金。该基金适用于那些推崇简单化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它适合在应税账户中投资。该基金还有一个税收管理型版本,它与其他税收管理型基金一样,都有着10 000美元的最低投资额和相同的赎回费用,此外它还收取0.25%的申购费。

11.先锋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指数基金。由于几乎所有的REITs的长期收益都来源于股息,该基金只应当在避税账户中投资。投资期不满1年的赎回需要交纳1%的赎回费。

虽然在指数型资产方面先锋基金很难被战胜,但先锋基金的确有一些软肋,尤其是在税收管理型价值股领域。此外,先锋基金缺乏全球小市值和全球价值股领域的投资工具。如果你必须要进入这些领域,你就得求助于空间基金管理公司(DFA)DFA几乎提供了你能想到的所有类型的指数型基金,费用几乎和先锋基金一样低。你必须通过“基金超市”(比如施瓦布、先锋、沃特豪斯)来购买该基金。

推荐的股票指数基金总结

有人会注意到上表中没有成长型指数基金。尽管近年来大型成长股投资取得了卓越的表现,但作者坚信在长期中成长股投资是一个坏主意,尤其是在小市值股票领域。将标准普尔500指数和小市值股票指数按市值加权组合,事实上可以作为成长股的替代品。

在撰写本书时,几种先锋短期(期限为2~3年)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如下:短期公司债基金为5.95%,短期国债基金为5.25%,有限期免税基金为3.71%。

对避税投资者来说,完全不用思考——只需要选择收益率最高的短期公司债基金就行了。对应税投资者,情况要复杂一些。假设你的联邦边际所得税率是36%,你所在的州征收5%的收入所得税。国债基金要缴纳联邦税但不用缴纳州政府税,因此税后收益率是3.36%。免税基金要缴纳州政府税但不用缴纳联邦税,因此税后收益率为3.52%。公司债基金两种税都要交,税后收益率为3.62%。目前看来,短期公司债基金略胜一筹。但是,这些基金的关系每月都在发生变化,并且不同期限的债券基金之间的关系也不同。

对联邦债券基金、公司债券基金和市政债券基金的总体建议是,使用先锋基金的短期和中期基金。如果你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至少为5万美元,你可以考虑使用国债阶梯:定期购买5年期(开始时可以买1~2年期)国债会产生不同期限的稳定现金流。国债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国债和公司债券收益率的差额被称作“安全性的价格”。当这个差额很小时,安全性成本就很低,此时应该购买国债。

最复杂的情形是你同时拥有大量避税资产和应税资产。这时的策略是将大部分避税效应好的资产(基金总结表的第一列和最后一列)放进你的应税账户中,将避税效应最不好的资产(表中中间一列,主要是小市值价值型基金和大市值价值型基金,以及REITs)放在你的避税账户中。

从实际角度看,你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市场的波动。你同样要花不少时间来劝说自己相信调平是个好主意,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花大把的钱购买的一种、几种或全部资产投入了一个长期熊市的时候。

实现充分投资的传统方法是美元成本平均法。它是指定期向一只基金或股票中投资相等的数额,具体过程如下。假设一只共同基金的价值在5美元到15美元之间浮动,我们分别以5美元、10美元和15美元的价格分3次每次购买100美元的基金。现在基金的平均购买价格是10美元,但用美元成本平均法得到的平均购买价格事实上要低于这个数字。价格为10美元时可以购买10份,5美元时可以购买20份,15美元时可以购买6.67份,总共是36.67份。因此基金的平均价格为每份8.18美元(300/36.67),这是因为我们在价格低时可以买到比价格高时更多的份额。

美元成本平均法是一个非常棒的投资方法,但它并不是免费午餐。在5美元时买入20份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你是在最悲观的时候进入市场。证券价格只有在大量消极情绪广泛传播的情况下才会变得便宜。美元成本平均法的真正风险是,你在强劲的牛市中买入了股票,股价却随即持续下跌。这就是股票投资中的不确定性。你始终要记住,你会为承担风险而获得补偿,在持续的牛市中买入股票当然也是一种风险。

还有另一种更好的逐步投资的方法叫作价值平均法。我们不再每个月盲目地投资100美元,而是画出一个“价值平均路径”,该路径由目标额度构成,额度每月增长100美元。换句话说,我们的目标是在1月拥有100美元,2月拥有200美元,以此类推,直到第一年的12月我们的账户上要有12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降低,那我们需要投资的数额就大于1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上升,那需要的数额就少于1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大幅上升,你甚至有可能在几个月中一分钱也不用投。

进一步来说,假设我们计划在3年中投资3600美元。通过使用价值平均法,我们可能并不会将3600美元均摊在36个月中。如果市场走势很好,我们可能需要额外的3个月、6个月或9个月来完成投资计划。如果遇到了熊市,可能在36个月结束前我们就会提前花光所有的投资。

作为一种投资策略,价值平均法有着很多的优势。第一,投资者在市场顶部和底部都会进行投资,并且在市场底部会买入比市场顶部更多的基金份额,这样会产生极大的收益。第二,它使投资者拥有了在充满悲观和恐惧的市场中定期投资的经验——这真的是非常有用的经验。价值平均法和美元成本平均法很相似,但二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价值平均法要求投资者在市场底部投入比顶部更多的资金,这样会带来比美元成本平均法更高的收益。你可以把价值平均法当作美元成本平均法和调平法则的结合体。(价值平均法反过来用也很有效。如果你退休了,正在经历理财周期的分配阶段,你可以在市场顶部卖出比底部更多的资产,这样可以使你的资产维持更长的存续时间。)

你并不是一定要使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或价值平均法。如果你已经持有较高的股票敞口好多年了,并且已经适应了理财的风险和损失,那你完全可以立即进行你的投资,并根据你的计划重新配置你的资产。你可以按季度、按周甚至按天来进行投资,建议投资期限最短为2~3年,按历史经验来看,这期间你应该会遇到一次真正的熊市(或至少是市场的调整性下跌)。这种小型的挑战会检验你的决心,并最终会使你相信调平的价值所在。

当你将所有的现金和债券都转入你希望的配置后,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你只需定期将你的账户调平到政策性配置或“目标配置”。调平应该每隔多久进行一次呢?这取决于你的资产是在避税账户中还是在应税账户中。

你应该每隔多久进行一次调平呢?如果你在避税账户中进行投资,你可以随时进行调平,因为调平交易不会产生税收。这种情况下,最优的调平频率是多少呢?回想一下,调平对收益的主要影响是“调平红利”,即通过调平过程中的高卖低买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调平可以被认为是市场时机选择策略中唯一一种持续有效的方法。我们真正要问的是:多大的调平区间可以产生最大的调平红利?答案很复杂,但基本围绕于一点上,即找到这样一个调平区间,使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相关性最低,并且年化方差最高。换句话说,在给定的时间段中,当你选择的收益率数据的区间不同时,比如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等,对应资产的方差和相关系数都会不同。使资产拥有最低相关性和最高方差的收益率区间就是最优的调平区间。一般的规律是,较长的调平区间会更好一些。资产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表现都有持续的趋势,我们在调平前最好使资产的这种表现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应税账户,尽可能少进行调平。事实上,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不进行调平的好处,考虑一下每次调平所产生的资本利得。第一,卖出应税账户中的股票和债券会被同时征收联邦和州政府资本利得税。第二,频繁买入卖出应税账户中的共同基金对会计记账来说是一个噩梦。建议每年最多卖出一次。

《有效资产管理(典藏版)》读后感(三):入门资产配置,可以参考这本书

这里是知止阅读,一个定位于解读投资经典书籍、文献的自媒体。希望通过咀嚼经典,我们一起找到踏实前进的方向,而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径。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一本适合投资者阅读的资产配置参考书籍,美国作家威廉 J. 伯恩斯坦的《有效资产管理》,并且介绍一下在中国市场可以使用的资产配置方法。

威廉 J. 伯恩斯坦是神经科学博士,资产配置专家,其作品包括《有效资产管理》《投资者宣言》《投资的四个支柱》《丰裕的诞生》等。《有效资产管理》是他比较著名的一部作品,在国内多次再版,目前最新的版本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10月的版本,电子版微信读书有售。虽然这本书主要的对象是美国个人投资者,但对于中国投资者,其资产配置的思路和方案都值得参考。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

在介绍本书内容之前,先讲一下,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而不是“一把梭”。

【资产配置是影响投资收益的最重要的因素】

布林森( Brinson)、辛格( Singer)和比鲍尔(Beebower)在《金融分析家杂志》(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由1977—1987年间的82个大型的、多元资产的美国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所构成的样本中,配置策略之间的差异解释了91.5%的回报变化。也就是说,九成的投资业绩差异是由资产配置引起的。

【资产配置便于实践】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收益无非三个来源:选择投资品种(择股)、选择持有时机(择时)和资产配置。择股和择时都是零和博弈,个人投资者在激烈搏杀的市场上很难占有先机; 只有资产配置是普通投资者容易学习、便于实践的。

中国市场曾经是一个比较容易取得超额收益的市场,但随着基金、保险等专业机构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未来,择时和择股可能都更加困难,资产配置在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体系中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提升。

正如投资中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并不简单一样,资产配置同样需要学习。“知止阅读”对于介绍的每本书、每篇文献,都会奉上思维导图,但仍建议您抽出一点时间通读一遍,功不唐捐,时间不会辜负您的努力。

本书的要点

本书是从各种资产的特征开始切入的,并且详细回顾了美国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各种资产在历史上的收益率和波动率情况。通读本书,最重要的几个结论如下:

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真实的世界中,黑天鹅无处不在,且无法提前预测,对任何一种资产给予太高的期望,都往往会遭到惨重的损失,没有一种资产能够持续地跑赢市场。联系中国市场的情况,回忆2018年,资产配置大饼中最靓的仔应该是可转债,当年由于中美关系等原因,股市大跌,全年沪深300(SH000300)下跌26.33%,由于可转债具有债性托底和“下修转股价”的“作弊”技能,2018年中证转债(SH000832)全年仅下跌2.82%,之后,可转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优点经一众大V的广泛宣传,而广为人知,但2020年末可转债就遭遇了较大的回撤。可见无论一种资产多么好,都不能独霸餐桌,资产配置方面,各种资产均匀搭配才是王道。

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越低,资产配置的效果就越好。以两种资产为例。两种资产的相关性一般在-1和1之间。如果两种资产的相关性达到-1(甲涨则乙跌,反之亦然),就可以搭配出一种稳定盈利的组合;如果两种资产的相关性达到1(甲涨乙也涨),则资产配置就没有什么效果。一般情况下,两种资产的相关性总在-1和1之间,完全负相关的资产是很罕见的。

人不可能预料到哪种资产会上涨。如果有人可以预测市场,他就不需要了解资产配置,只要一把梭就可以了。幸运能让傻瓜成为王者,但我们不能期待自己能够如此幸运。

金融资产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 均值回归是由达尔文的表弟、英国生物学家和统计学家高尔顿在研究人类遗传问题时提出的。高尔顿发现,当父亲的身高高于人群的平均身高时,儿子身高比他更高的概率要小于比他更低的概率;父亲的身高低于人群的平均身高时,儿子的身高比他更低的概率要小于比他更高的概率。也就是说,随着代际的推移,男性的身高有向平均身高回归的趋势。

均值回归可能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在投资方面,均值回归的规律体现在,如果连续很多年某类资产的回报率非常突出的话,之后的若干年,此类资产的回报率可能会偏低。其原理非常简单,一旦某类资产回报率过高,收益与风险不匹配,就会引来投资者的不断涌入,从而提升其价格,也即提升了配置这种资产的成本,降低了收益/风险比。

如果您认同这三个结论,需要进行资产配置就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本书优点1:通俗易懂,给出了“大道至简”的方案

《有效资产管理》是一本为美国投资者撰写的资产配置入门书籍。在本书中,伯恩斯坦博士对择时和择股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可能性都持否定态度,投资者就只有一件事情需要做,就是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并且定期进行调平。

对于没有时间阅读,希望几分钟就掌握本书的精髓的读者,伯恩斯坦博士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美国大型公司股票、小型公司股票、外国股票和短期美国债券基金各1/4的资产组合”。

在给出这个组合的时候,博恩斯坦博士既不考虑估值,也不建议读者认真分析经济、政治、产业等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这就回避了一系列的难题,可以说是“大道至简”。老实说,估值属于公开信息,利用估值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很大;而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进行资产配置,对于个人投资者更是缘木求鱼。因此,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愿意进行极长期的资产配置并定期调平的投资者来说,“大道至简”方案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简陋。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如果照抄伯恩斯坦博士的“大道至简”资产配置建议,对应的组合可以参考下表:

在这个配置方案中,中国资产(包括大陆和香港)的股权资产占比55%,其他国家的股权资产占比只有20%。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相信中国,所以重仓中国;另一方面是因为,采取这个方案,可以使那些喜欢牛市中和同事、朋友比投资收益的人比较满意,毕竟在国内,大部分人的投资还是以A股为主。在这个配置方案中,美国资产所占比重(10%)比日本、德国的比重(各占5%)高一些,这是因为美国仍然是世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龙头。

对于喜欢国际化资产配置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酌情增加美日德三国股权资产所占比例。

严格来说,中证1000(排除了中证800成分股之后,选择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比中证500更能代表小市值股票,但是中国市场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壳价值的问题,随着注册制的推广,壳价值会逐渐缩水,市值越小的股票所受冲击越大,因此中证500相比中证1000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以上的资产配置可以看做是伯恩斯坦“大道至简”方案的中国版本。这个版本当然还有优化的空间,作者将在后文补充一些值得配置的资产,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愿意坚持长期投资、并有勇气定期调平的投资者,上面的组合也具有实用性。

本书优点2:对各类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分析很详尽

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调平。调平,就是卖出表现更好的资产,买入表现相对差的资产,在趋势市下面,做到这一点需要逆势而行,甚至需要一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这种底气从哪里来,只能从对历史的深入了解中来。

本书对美国市场上各类资产的历史收益率的分析相当详尽。从本书的介绍来看,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哪一种资产可以强者恒强,金融的万有引力似乎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在另一方面,虽然总是要均值回归,但何时回归,却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相信2020年手握中小市值股票目睹赛道股、抱团股的辉煌的股民们对此一定感同身受。因此,对各种资产均衡配置、并且定期进行平衡,这种颇为“懒惰”、一点也不精益求精的做法,其实很适合愿意做长期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本书缺点1:关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判断不太适用于中国市场

作为指数化投资的推崇者,伯恩斯坦博士认为:“主动式资产组合管理就是骗人的把戏”。在美国,去散户化比较彻底,市场的有效性比较强,市场上主要玩家就是机构型投资者,所以美国市场的有效性较强,主动管理型激烈搏杀的结果是获得了个平均值,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作用确实有限,

但是中国市场有大量的个人投资者,有效性较差,主动管理型基金面对个人投资者仍然有显著的优势。举个例子,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从1998年到2018年,20年来,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10.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7.2%,超过现行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4个百分点。可见主动管理型基金仍值得考虑,怎么选择本文稍后介绍。

本书缺点2:一些对国内读者来说很有用资产类别没有涉及

本书主要介绍的资产类别就是股票、债券,捎带了一点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其中股票又可以按市值细分为大市值公司股票、中小市值公司股票,按估值细分为成长股、价值股。债券可以细分为利率债(可简化地理解为国家信用背书的债券)和信用债(没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普通金融债等)。对于其他资产类别,本书介绍不够深入。

本文稍后介绍一些在中国,普通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的资产类别,如封闭基金、可转债、股指期货等。这些资产相对较为复杂,有的投资难度较大,但都有各自的优点,适当配置可以提升收益率。

怎样参照本书进行资产配置

在这里,笔者参照这本书的内容,给出一些做资产配置的建议:

【第一步:区分三笔钱:近期要用的钱、较长期不用的钱和持续流入的钱】

对于近期(三年内)要用的钱,可能配置股权类的资产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市场波动越大,熨平波动所需的时间越长。这部分钱可以购买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等。

较长期不用的钱,可以按照本书所述的原则进行资产配置,并且定期调平。

持续流入的钱,对于工薪阶层主要是工资、年终奖等。可以将长期不用的钱作为核心资产配置,进行指数化投资;将持续流入的钱作为卫星资产配置,通过定投的方式,补充核心资产配置。比如,核心资产配置已经完全指数化了,那么卫星资产配置可以购买一些自己深入研究过的主动基金;核心资产配置如果只包括国内市场,卫星资产可以配置国外股市等。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资产的种类和比例】

评估自己能够掌握的资产类别种类。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表1所列出的8种资产就足够了。对于更忙碌的人,A股资产可以只配置沪深300,其他股市资产可以只配置美股,这样需要配置的资产种类就可以减少到4种。对于资产配置的爱好者来说,除了表1列出的8种资产外,还可以增加自己强烈看好的行业基金或者具有特定风险暴露的SmartBeta基金(如各种红利指数、价值指数、低波动指数等)。

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对于风险偏好比较低的人士,需要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对于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人士,则可增加股票类资产的比例,对于长期投资者,股票类资产的收益会高于债券类资产的收益,承担的代价就是波动的增大。

评估自己的投资水平。对于有一定投资技能的人士,可以建立两类资产配置,一类是包括这8种资产的核心资产配置,以费用低廉的指数基金为主,占大部分(比如80%),另一类可称为卫星资产配置,占小部分(比如20%)。卫星资产配置可以容纳更复杂或者更激进的投资策略,比如使用下文中罗列的一些值得参与的优良资产,或者配置自己有强烈信心的个股/指数。

评估自己的“合群度”。投资者总是时不时地要将自己的表现和“市场”比较,而最能代表市场的指数,就是沪深300。上证指数虽然在媒体中更常用一些,但是由于其取样的范围较为狭窄,不适合代表整个A股市场。如果你的投资组合表现暂时落后于市场会让你深感焦虑甚至夜不能寐,那么就增加沪深300在配置的比例。

较复杂的品种不要轻易介入。比如黄金等贵金属、原油、商品期货等。黄金是不生息的资产,除非你有高超的交易技巧,或者对国际黄金市场的了解很深入,不然不要大仓位持有黄金;商品期货等是零和博弈,普通投资者很难与专业玩家一争短长。

【第三步:进行配置并定期调平】

每隔一段时间调平资产配置,使其与策略规定的水平匹配。一般来说,这意味着要卖出价格已经上涨的资产,买入价格已经下跌的资产,从而实现逆势操作。

对大多数人来说,资产调平的频率不宜过高,一年一次足矣。这样一方面可以控制交易费用(通过场外基金进行资产配置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另一方面,虽然长久来说,资产都会均值回归,但一段时间内,某些资产确实具有动量效应(过去涨得越高,将来越能涨,强者恒强),过于频繁的调平,可能会卖出将会上涨的资产,买入即将下跌的资产。

【补充一些值得配置的资产类别】

以下资产类别,都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因而值得以一定比例纳入资产配置当中,但是,这些品种也相对复杂,在您决定配置之前,需要花时间学习。

【可转债】

可转债全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依照约定的转股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可转债每年都承诺付息,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债券收益,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股期)转换成股票。由于可转债的利率通常远低于纯债利率(可以看做是获取期权价值的代价),所以,投资者购买可转债一般不是为了获取债券收益,而是为了兑现期权收益。

可转债的存续期一般是六年,少数是五年。通常在发行六个月之后,进入转股期,允许转股。可转债可以通过券商APP,在场内购买,购买方式和购买股票类似。可转债投资的资金门槛比较低,以发行价100元计算,购买最小单位的可转债所需金额为1000元。

可转债的优点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容错性较高,由于有转股价下修这一途径的存在,差股票不一定是差转债,只要采用了合适的投资方法,并且愿意熬时间,即使是入门投资者也能取得一定的收益。另一个是在大熊市由于有债性托着,波动相对较小。

可转债的风险和收益均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可以看做顶着升水(溢价)、但是可以下修“作弊”的股票,也可以看做附加了看涨期权价值的债券。可转债属性的复杂决定了它有多种投资方法。适合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至少有两种:

第一种是低价策略。即设定一个价格门槛,比如100元或者105元,购买距离到期时间较长的可转债,到130元或者自行设定的止盈线卖出。这一策略的原理是,此时转债的正股处于较低的位置,即使正股出现进一步回调,可转债在债底的保护下,价格不会大幅下跌;但如果正股后续大幅度反弹,则转债也就水涨船高。为防范上市公司破产的信用风险,采用这一策略,要尽可能分散,如果有能力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则效果更佳。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本策略的收益来源是正股的波动率,在不考虑信用风险的话,波动率越大,该策略的效果越好。

第二种是双低策略,所谓双低是价格低、转股溢价率低,这是被投资者广泛采用的策略。其原理是由于价格低,下跌幅度受限;转股溢价率低,具有一定的进攻性,可以说攻守兼备。这一策略由于在网上广泛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入门投资者也可以参考“集思路”网站(jisilu.cn)“可转债”栏目提供的双低数据。需要特别留意的是,转债之所以双低,往往是由于其信用风险较高,采用本策略同样需要注意持仓的分散。

可转债的投资方法可以写一本书或者一篇博士论文,本文篇幅所限不过多介绍,目前已有多本介绍可转债投资方法的书籍出版,如《白话可转债:入门与进阶实战指南》等,知止阅读后续也将对这些书籍进行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很多自媒体对可转债“上不封顶 下有保底”的宣传,很多投资者对可转债有着过高的期望。所谓保底是有先决条件的,首先得在一个不太高的价格下买入(保证到期收益率大于0);其次得一直拿到存续期结束,不能中途割肉止损,可转债的存续期一般是六年,这里的时间代价和机会成本都是巨大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不过两年,可转债要获得保底效果有可能要等六年,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第三,发行可转债的企业不能破产。总之,要获得保底的效果,就要做到熬到底的心理准备,可转债,是一种“熬人油”的投资品。也正是如此,可转债也经常出现比较大的回撤(2021年1月,沪深300上涨3.96%,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26%,很多个券更惨),这对于想赚快钱的人是风险,对于愿意分散投资、长期熬下去的投资者是机遇。

【封闭基金】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基金品种是开放式基金,即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内随时可以申购、赎回。但除了开放式基金之外,还有一种封闭式基金,即基金的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的发行总额,筹足总额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一定时期内既不接受新的投资(申购),也不允许投资者撤资(赎回),但允许投资者在二级市场通过竞价交易买卖基金份额。场内封闭基金投资的资金门槛比较低,几百元即可开始投资。

封闭基金的优点是它相对“便宜”。由于封闭基金的份额在二级市场采取竞价方式买卖,其交易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往往会偏离基金净值,一般表现为折价。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用低于净值的价格,购买封闭基金,从而带来投资机会。

选择封闭式基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其折价率和年化折价率。这个代表其“便宜”的程度。

二是其股票占比。封闭式基金往往是混合型基金,即同时配置股票和债券。股票占比越低,其波动性就越小,就越容易吃到折价。股票占比高的封闭基金,在牛市进攻性强,但在熊市调整幅度也大,有可能超过封闭基金的折价,耗尽其保护垫,从而带来亏损。

三是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投资水平。封闭式基金是一种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就是说,其表现除了受市场趋势和风格的影响外,还受到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水平的影响。

前两个因素都可以在“集思路”网站的“封闭基金”栏目查看相关数据,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水平,对于入门级别的投资者判断起来并不容易,如果分散程度高的话,也可以暂时置之不论。

封闭基金的风险并不小,投资封闭基金同样要注意分散。另外注意有的封闭式基金流动性较差,有的封闭式基金场内一天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的成交金额,因此比较适合小金额配置,或者定投配置。

【主动管理型基金】

主动管理型基金是相对于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而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通过择股、择时等操作,力争取得超过基准收益的投资业绩。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除了和市场大势有关外,和基金经理以及投研团队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上文已经说过,在中国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个人投资者投资主动管理型基金也面临种种困难。首先,主动管理型基金数量众多,选择难度不亚于股票;其次,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评估是一个技术活,个人投资者最大的误区是根据短期业绩选基金,殊不知很多基金经理取得骄人业绩是因为投资风格和市场上一段时间内占有优势的风格贴合,一旦风格切换则马上原形毕露;还有一些基金经理倾向于选择beta值较高的股票,牛市这类股票涨得比大市更好,熊市这类股票跌得比大市更惨,也就是说,以更高的风险获取了更好的短期业绩,这样的业绩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

当我选择主动基金时,也深感困扰,反复考虑之后,我选择了一个偷懒的方法。目前,公募基金行业最著名的奖项是《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金牛奖,该奖项始于2004年,历史较久,被称为基金界的“奥斯卡”。我利用天天基金的“投资组合”功能,将获得金牛奖次数较多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组成一个投资组合,在初始配置的时候,保持每个基金经理所管理的金额大致相等,每月按照“价值平均法”的方法,给这个组合投入金额,也即市场下跌多买,市场下跌少买,确保在计划好的时间点,基金组合的金额达到计划的数值。在组合内部我采取“赛马机制”,也即如果某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上涨比较多,其占有的份额也随之增长,不强制调平。

这个做法的原理是:某个基金经理频繁获奖可能是由于运气好,但将这些获奖的基金经理组成一个组合,其平均水平大概率能超过普通投资者。

下图是我选择持有的几个基金经理,以及其代表性的业绩。这些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可以在天天基金网(fund.eastmoney.com)等网站检索。由于基金经理职务变动是常有的事情,这里就不给出基金代码了。

说明:此表参考了微信公众号“韭菜说投资社区”的文章《基金行业三大奖来历与14位顶尖高手》,平安证券研报《金牛奖树立基金投资风向标,促进公募行业稳健发展》,在此致谢。

需要注意的是: 1、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交易费用要比指数基金高,很多主动管理型基金对于持有期少于七日就卖出有惩罚性的高收费。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切忌短线操作,频繁买卖,否则就是给基金公司打工了。

2、分散持有,不重仓某一基金。某些优秀的基金经理风格非常鲜明,喜欢重仓某一行业的股票。例如张坤对白酒股的喜爱就在业界很出名。重仓此类基金,可能在市场风格切换的时候波动会比较大。

3、定期跟踪基金经理的变动。既然我们是根据基金经理来选基金,那么当基金经理变动时,便要考虑是否要换基了。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在股指期货市场,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日期的指数数值(折算成现金时要乘以合约乘数)。目前,国内市场上交易的股指期货分为三种,分别跟踪沪深300(IF)、上证50(IH)、中证500(IC)。

期货是对未来的预期,反应了市场的情绪,因此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往往是不一致的。体现在股指期货上,就是股指期货的点数和现货的点数(指数的数值)往往不一致。如果期货的点数比现货低,就叫贴水,反之则叫做升水。贴水本质上是一种折扣。计算贴水的方法是:(现货价格-期货价格)/现货价格×100%。贴水在临近交割日的时候会收敛,即期货价格会收敛到现货价格,不然会带来套利的空间。

举例来说:2021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21年2月10日),中证500收盘于6525.17点,跟踪中证500的股指期货IC2103(2021年3月第三个星期五交割)收盘于 6430.2点,IC2103相对于中证500有1.46%的贴水;IC2106(2021年6月第三个星期五交割)收盘于6223.6点,相对于中证500有4.62%的贴水。如计算年化贴水的话则更高。

深度贴水的股指期货可以用来替代指数基金和场内ETF,这种策略也被称为“吃贴水”。其主要优势有:1、可以让投资者以一定的折扣来跟踪指数;2、股指期货自带杠杆,投资者可以用相对较小的资金实现对指数的配置。

由于中证500股指期货(IC)的贴水往往比IF、IH大,IC是吃贴水的最常用工具。为什么IC的贴水比较大,有很多解释,我个人认同的解释是有很多量化对冲策略需要卖空中证500,而由于股指期货市场的门槛比较高,中证500期货的多头相对比较少,这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延续上个例子。IC的合约乘数为200元/点,按照IC21032月10日的收盘价计算,则一手IC2103的合约价值为:6430.2×200=128.604(万元),同时,由于股指期货自带杠杆,空闲下来的资金可以购买货币基金或者T+0的银行理财。假设期货公司规定了17%的保证金比率,购买一手IC2103所需保证金为:128.604×17%=21.8627(万元),如果保持杠杆率为1,最多可剩余106.7413万元购买T+0理财产品或者货币基金(为了保险起见,还要多留一些流动资金以防止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的爆仓风险)。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以有折扣的IC替代了中证500,相对于持有指数基金,获得了贴水收益和剩余资金进行低风险投资的收益。需要注意的是,IC2103快到期交割的时候,需要换仓到其他月份。换仓的依据有根据贴水的,根据年化贴水的,网上有很多讨论。吃贴水是一种获取相对收益的方法,不能保证绝对收益,也就是说不能保证稳赚不赔。

通过股指期货配置指数,也有一些缺点。

1、由于股指期货自带杠杆,投资者很容易毁于人性的贪婪。

2、对资金量有一定的要求,不太适合资产较少的投资者。一是开通条件比较高。股指期货申请开户前连续5个交易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不能低于人民币50万元。二是一手股指期货的价值较大,导致资产的波动较大,对投资者的情绪控制能力要求比较高。三是通过股指期货替代指数基金,不便于进行定期平衡。

3、股指期货采取逐日盯市制度,需要每日关注自己账户保证金的变化,防止爆仓,比较麻烦。

4、和直接投资指数基金相比,采用股指期货替代指数基金,少了分红和打新的收益(指数基金的分红打新收益,有时候会直接合并到净值里面)。

总的来说,对于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如果有足够的克制力,控制自己不加杠杆,用股指期货替代指数基金和ETF,是一种有利可图的选择。

如需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相关知识,推荐中国期货业协会编著的《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丛书:股指期货 》,通过股指期货吃贴水的策略,雪球、集思路等网站也有很多讨论。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如果加杠杆的话,股指期货风险巨大,如没有克制自身贪欲的能力,请远离火场,玩火自焚,悔之晚矣。

【进行资产配置时需要避免的几个思维误区】

【过于自信】

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个人投资者很容易产生所有信息都掌握的错觉,但是依靠所有人都掌握的信息是很难获得超额收益的。

自信与焦虑只有一步之隔。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握市场上的每个机会,会热衷于观察充满噪声的市场,脑补出规律来。各种投资APP都知道,给投资者投喂信息,哪怕是无用的,也可以增加其焦虑感(“我要把握住每个时机!”),从而更频繁的交易,为券商和APP创造手续费。

当过于自信者发现市场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走的话,心态往往会失衡,最终因为无法承受心理上的打击而崩溃,割肉出局。

自信者往往批量出现于牛市。反过来,如果你发现周围的同事朋友都成了股神,那么这就是一个强烈的看空信号。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即过分依靠最近的但不完整的数据,而无视年代久远却更完整的数据。

正是由于近因效应,牛市才成了个人投资者亏损的首要原因。个人投资者往往会采用所谓倒金字塔型加仓的结构:涨一点,加一点,再涨一点,多加一点,发现还在涨,实在忍不住手痒,将大部分仓位都加上去,当最谨慎的投资者也将资金全部投入,就代表着市场上的买盘已经终结,也即牛熊逆转之时。

股市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那些宣称“股市就是赌场”的投资者,和牛市中最疯狂的一部分人,往往是同一拨人。谁都很难相信,击鼓传花的游戏,会在自己的手里戛然而止。如果股市就是赌场的话,谁也很难相信,自己的手气就那么差。

【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

有的投资者不是根据对市场的了解,而是根据自己的欲望来制定策略,比如“如果攒够买车的钱,我就退出”,“如果今年的收益达到15%我就退出”。一定要提醒自己:市场既不知道、也不在意你是谁,更不在意你的欲望。用自己的欲望合理化自己的策略是十足的鸵鸟政策。

【热衷于和其他人进行比较】

对很多人来说,投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是为了彰显其个人的风格和能力。某些在职场或者个人生活中不太如意的投资者,会希望在投资中获得心理补偿,因此投资的成败,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关乎其自信心,甚至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如此,和他人比较就不可避免了。隔壁工位的某某,那人那么傻,凭什么总是能选中大牛股?我读了这么多书,投资业绩还比不上从不读书的某某。我这资产配置计划不行,得改!殊不知,等调完资产比例,加完杠杆,很可能就做了接盘侠。

【过度依赖“安全”资产】

在资产配置中,有些人因为害怕波动,大部分资产都配置为低风险品种,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等。其实相对于波动,通货膨胀才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波动是时间的朋友,无论是股权类还是债权类资产,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其波动会被逐渐熨平;而通货膨胀则是时间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现金会贬值得越来越厉害。

另外,伯恩斯坦博士针对美国市场的研究表明,在100%的债权资产中加入少量股权资产,其收益提高的同时,风险甚至会略为降低,其中的原理就是股权资产和债权资产的相关性较低,有时会反向运动。这一点在中国市场是否适用,我还没有找到详细的研究。

【过于追求精确】

没有最“科学”的或者说稳赚不赔的资产配置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对资产配置的理解也会不断更新。如果追求最精确的资产配置方法,只会不断变更自己的配置方式,从而不停修改。

确定一个简单、可以坚持的投资组合,比不停寻找最科学的投资组合更重要,别忘了,所谓有效边界是不可预测的。

【资产配置的局限】

下面,我们谈谈资产配置所固有的局限性。

首先,如前所述,资产配置的原理是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越低,资产配置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在市场面临巨大波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本不相关甚至负相关的资产,变得正相关了。比如1987年的全球股灾,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都出现了不同市场、不同资产类别同涨同跌的现象。有句老话叫,当我们最需要分散投资的时候,资产配置辜负了我们。

资产配置理论是反对预测市场的,它是一种懒人哲学,不预测未来哪个资产会涨得最好,也不预测哪些资产的组合在“有效边界”上。因此,资产配置所得到的,是一个中庸的结果,而不是最优的结果。

《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资产配置就是这样一种朴实而笨拙的方法,虽然有众多缺点,但是,如果我们相信世界经济总会增长,人类创造的财富总会通过股权或者债权的方法回报投资者,那么资产配置就是值得学习和实践的。

【恒心与恒产】

打工,是主流的生存方式,但很多人也都有一个成为有产者的梦想。打工也不能打一辈子,投资是人生最后的职场。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这话也可以倒过来说,有恒心,才能有恒产。投资由于其极低的入门门槛,很容易让人心生奢望,很容易让人看到空中楼阁。投资是受运气影响的事情,好运气可以让新手乱拳打死老师傅,甚至可以让傻子戴上王者的金冠。但是,靠运气得来的,终将凭实力失去。而提升自己的投资实力,从阅读经典开始,“结硬寨、打呆仗”,是最慢也最快、最笨拙也最聪明的道路。

我们相信,那些勤于学习、勤于实践的人,一定能从打工人变成有产者。

点击此处查看《有效资产管理》一书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通过“幕布”制作,在此致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知止阅读”,欢迎扫码关注。【豆瓣的编辑器太难用了,微信阅读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