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债》读后感1000字

《大债》读后感1000字

《大债》是一本由(英)约翰·兰彻斯特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债》读后感(一):阅读吃力

不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形成的话,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虽然全书是由短文构成,但整书文不对题,只大量阐述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没有说出全球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美国大量发行债券,中国疯狂发行货币等原因),此书也阐述不清次贷的构成,只草草点了几笔,让人不知所云.着重说明了次贷危机对美国低产的影响

而全书逻辑混乱有点博客连载味道,想到哪说到哪 不建议购买

《大债》读后感(二):John Lanchester

非常喜欢John Lanchester,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很有内涵的一个人,同时具有宽阔的大局观和时代观,他的商业分析思路也是万里挑一的。。

顺便说个网站给在校的大学生分享,麦步网:www.mybook9.com.它是专门卖二手的大学教材的。

《大债》读后感(三):让金融资本家见鬼去吧

已经看过了这本新鲜出炉的好书。满眼都是金融资本大鳄和从业人员们的贪婪。虽然金融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货币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无节制地去使用这种虚拟的货币,最终吃亏的还是百姓。

真心希望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所节制,在冲向金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冷静一下:有的时候钱并不是那么重要!

P.S. 作者希望每一个消费者有节制的消费,也许与政府鼓励消费的环境相违背,但是我认为他是对的。因为大家立场不同的。

《大债》读后感(四):够了

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前面就是深渊,你不会愿意主动为无体止的欲望套上缰绳。在股市暴跌的今天,读这本书,分外触目惊心。对群体而言,可能没有解法,但对我这样的个体来说,应该还有,因为,我明白怎样是“够了”。另外,即使身处大债围困,也没什么。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纵使早有准备,我还是被这本书刺痛了,现实如此残酷,财富转眼成空,欲海中沉浮的人们,忘却了人生总有一死。为了名利而展开的争夺,所付出的代价,但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后悔和遗憾?丧钟已鸣却不觉醒。此刻,我庆幸我可以离红尘远一点,布衣芒鞋,拈花一笑。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

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向快乐的人学习,他们能够从事物得到直接的享受,欣赏田野上的百合花,不用劳动,也不用纺织。”

《大债》读后感(五):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求概率的人类

大部分人很难真正接受自己不是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是活在矛盾中。

譬如他们常常在一个晚上勉励自己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另一个晚上又激励自己做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他们似乎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前一个晚上他刚刚承诺要给女友更好的生活,而后一个晚上他决定通过贷款先实现承诺,反正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反正这是我自己的钱,只不过我现在先预支一下未来的钱,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偿清它的,对不?

你看,一个人就这样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入过度消费而不自知。

你应该知道,除了上帝,没有人可以预测自己的未来,要是人疯狂的话,上帝也不能预测。那么你有怎么肯定你的未来可以支持你现在的预支,而不是恰恰相反?

农民都知道,土地只能提供一年的产出,未来的粮食是不能救现世的饥荒,但自从有了金融创新,一切都改变了,现代金融被两种人占据,一类是自称可以预言未来的人,一类是自称可以计算未来的人。

其实他们都不能计算未来,他们只能计算高等数学不如他们的你们。不过在欺骗和自我欺骗这一点上,他们和我们并没有两样,他们是有意重复,我们是被动重复。最后直到我们都把谎言信以为真,危机却来临了。

人类要为自己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和消费行为买单,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危机,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福音,要买单的人很多,只是有些已经开始,有些假装这一切还是他的国的悲剧。

《大债》这本书想揭露金融危机背后的故事,这是个大话题,这本书最好的一点就指出,在数学上,概率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不确定性是不可预测的。

在物理学里有一个不确定性定理曾让爱因斯坦很焦虑,他说,上帝什么可能会丢骰子?

是的,上帝会丢骰子,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记着这样两条理财的原则:

1、长期不要考虑超过自己预期稳定收入5年以上的投资

2、短期坚决不用信用卡消费

但是,大债已经来临,改还有用吗?

此书倒是偏左,估计平西王读了会一声长叹,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