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读后感锦集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读后感锦集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是一本由朱亦民著作,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1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精选点评:

●外行人,当说起某建筑或某区域的建筑特色,一般都是就建筑说建筑,但看到书中作者把建筑放到时代背景中讨论,又会有另外的思考方式。喜欢书中那段关于建筑师也是叙事者,他们是否会像牧师布道一样,向世人描述那介于“半神半人”的世界

●朱老师一直都非常清醒自己在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不说建筑师,现在清醒的人没几个了

●建筑文化的不可割裂,不是为某些文化去设计相关建筑或者是要在建筑中体现某些文化,建筑本身就是思想文化的产物

●在看完《癫狂的纽约》后拿起这本书纯属巧合。为库哈斯和荷兰的现代建筑发展背景做了补充。给Frampton的注解确实解了很多critical regionalism的惑。有很多再同意不过的观点,但因为是论文+随笔集所以也不能对整体质量抱有期待吧。

●终于在大学毕业看到这本书,对朱亦民老师的学识和思想向往已久!!!!!

●写的很深刻,非常值得反复咀嚼。

●有坚守的'dogma'和准则,分析从genealogy入手,经历荷兰最好的时期,兼收意大利左派传统,不蹭流量不搬运,长于理顺和消化,强调在场者的差异,清楚社会状况有历史责任,很懂库哈斯,还有一些anger

●朱老师的脑子里的东西和写出来的东西都很好。感觉朱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

●很多话是敢说的,很多设计之后的思考。

●历史和理论及评论部分颇有意思,文字简练很好理解。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读后感(一):激进青年的后激进笔记

一本好的建筑理论书,需要把复杂的理论说的浅显易懂,也要把每个建筑师心里的“大道理”说的有高度。朱老师的《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无疑具备了以上两个特点。

特别喜欢朱老师文字的结构感,不扭捏,不造作。朱老师的书给很多喜欢玩文字游戏的建筑师做了标准示范。这本书也表明,有些建筑文字是真正可以“读”出来的,这些读出来的建筑文字是如此可以深入思想的深度。

尤其推荐的是《60-70年代的库哈斯》《阴影的礼赞》《贝尔拉格学院》三篇短文,基本浓缩了朱老师的理论根基。这三片文章也介绍了贝尔拉格用两年的教学才能说清楚的问题,值得一读再读。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读后感(二):解惑子

这本书很好看,在于一些从本科到现在的思虑都会被笔者枚举解惑。

本科的时候很感兴趣中国传统的现代化转译,原来早在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的时候中国建筑师就充满困惑中国未来的建筑形式往哪走。

建筑是社会形式的产物,可存在并不一定合理:库哈斯想办法把传媒机构设计成一个中性的充满活力的商业大楼,而事实上央视大楼是中国体制内的一个垄断传媒机构,设计意图与中国语境的错位造就出虚假的公共性。在我本科自学中国传统艺术史与美术史并试图将微妙的想法传达在建筑的空间的时候,也许做到了康所谓建筑师是创造有思想的空间,但绝大多数都是运用“象征”“代表”或美其名曰“文化附着”的方式来进行比喻,而在今天看来这样将中国传统文化强加在空间解释中的效果并不能和今日的城市信息交流密度相匹配,甚至有点小丑。像库哈斯说的"建筑太慢了,跟不上技术进步和资本流动的频率;建筑太重了,无法和互联网虚拟空间竞争"。所以这个方向是一个亘古的谜题,比喻是站不住脚的,有思想的空间创作也绝不是耍耍嘴皮子左右手边各象征象征就能造出新中式建筑的。

后来在一个电影方向的建筑工作室实习,学习了一些电影叙事的思考方法,简单来说像是编故事,美其名曰是写空间剧本。但朱亦民老师解释了“叙事建筑”的本意,以张永和老师为缘起,叙事建筑是为了更好的置身于人的位置,以事件的主角进行观察,或者更加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任务而不是泛使用者。意思还是编故事,但也许叙事建筑是为了提醒建筑师建筑是给人使用的。太过虚无的具体了,或者十分想象。

再就是structuralism,朱亦民老师点明最初建筑里的结构学就指结构。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论文也许和语言学,符号学更为相近,而语言学符号学与建筑的渊源也许西方早在1960s就已经发展起来。总是有一种研究前人想到过的东西的感觉。今天建筑学的学术似乎并不是造房子,而是对哲学,心理,社会学,地质学等等的侵蚀。从王澍老师的学生的论文中可以看到结构学的运用,把一个完整的整体打碎,碎片之间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含混的暧昧的关系,从小到大从牵一发动全身的概念,大体上就是结构学,可是这样的分析似乎又不那么建筑学,也许用在论文的组织方式上会比较合适,我还是想不出与造房子有什么关系。

最后是“之间”的概念,仿佛很多老师、哲学家、教授、作者都对这一词有偏爱。这词就像“double duty”“灰空间”等等一样讨喜。但是真的要在过渡空间塞东西,添加又添加,这样的之间是不是影响了两边的使用呢?反正我是不喜欢卧室外面有人吵闹的。装配住宅也绝不是理想的居所。

总之这本书如果你之前有了解一点与内容重叠的方向,你会和朱亦民老师讨论一会,他也没有给出答案,该困惑的仍然困惑,只不过了解到大家都困惑,前人也困惑,那我就解惑了。

btw 事务所正缺人才,特指有经验的人,那学术与造房子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只能选一条,而且趁早。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读后感(三):余下的只有噪音

依稀记得外近建历史在讲到曼哈顿AT&T大厦案例后戛然而止,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纽约天际线的狂欢喧嚣之中,这一门从工业革命水晶宫一路讲到癫狂纽约的历史似乎依旧与我们相去甚远。但在当下,总有一些现实的残言碎语在提醒着我们与现代主义的血脉姻缘。比如这座大厦设计者是菲利普·约翰逊,他于1979年创立并获得第一届普利兹克奖。此后,普利兹克奖在历史课本之外,夹带着40位各式各样的桂冠建筑师一路狂奔,倏然闯进我们当下的建筑界。我们将库哈斯视为时代的智慧言必引用,我们把MVRDV的数据景观视为全新的潮流,我们对SANAA的轻与透赞不绝口,同时也对伍重、皮亚诺的批判地域主义肃然起敬……

不知从何开始,我们掉入了韦伯“诸神之争”的现代旋涡中,建筑界渐渐对一切崭新的建筑作品表达出莫衷一是的评价态度。在建筑界创新与实验的浪潮中,建筑院校的设计学习开始变得混沌而令人痛苦。我在茫然而不得其要领中,一年级抱安藤的清水混凝土苦思冥想、二年级袭柯布西耶聊以慰藉、三年级视焚教堂的卒姆托为神明……当时间流过,浑浑噩噩中,爱过的建筑师如过往云烟。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可以说是一座在这些云烟与浪潮中的灯塔,朱亦民先生以荷兰建筑作为锚点,用一篇篇文章直面后现代至今的建筑议题。从贝聿铭的象山饭店到库哈斯的CCTV,从弗兰姆普敦的批判地域主义到MVRDV的数据城市。我们在这些朴实生动的建筑评论中可以发现,本书一直在用一个历史节点和两条绳索梳理这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

一个历史节点是1960年代的“五月风暴”,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年代成为当代人无法逃避的疤痕。正是从这个年代开始,以英国Archigram为开端,各种激进的建筑社团和组织纷纷涌现,包括我们熟悉的库哈斯、扎哈、屈米、里伯斯金……从此,我们正式进入“后激进时代”。1960是我们站在当下审视建筑历史不可绕过的历史节点。

两条线是“抽象与通俗”、“抵抗与回应”,这两组相伴相生的概念是理解当代建筑现象的红绳。这两类阵营同时可以回溯至各自的主义及渊源,前者昭示至上主义、乌托邦理想;后者直追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一白一黑的故事线索,像极了柏拉图和尼采在精神上的喋喋不休所拉扯出的两阵营,泾渭分明。

“批判的地域主义”、“网红建筑学”、“场所意义”……这些在学院里时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我又到底了解多少呢?如今,创新、批判、讽刺、实验的建筑越来越多,似乎在众声鼎沸之下很难再找到一些直击灵魂的精神留存。而我们在“超级荷兰”运动中也能找到数据和准科学带给建筑学科的影响,学校的课程似乎都在做社会调研,数据采集,不管是问卷星,还是地段数车都是学习过程中无法忘怀的回忆。毕业设计中研究型和设计型也分占半壁江山,似乎校园中狐狸变得多了起来,交叉学科生产的新知有着绝对的积极意义。那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追问,再回到建筑学本体中是否还有意义?那些只关乎材料、构造、形式的内容,是否还能在此时搭起宏大叙事的框架,亦或在建构诗学的呢喃细语中沦为“诸神之争”的噪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