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读后感精选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读后感精选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是一本由蔡志忠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读后感(一):寻道而行,逍遥于世

逍遥游即是听任天命,效法自然,不滞于物,追求精神自由的飘逸逍遥。齐物论即是把宇宙时空看成一体,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千差万别,本质同一没有差异,所谓事物间的对立与差异,全是人为划分得结果。养生重在顺应自然、听凭天命、忘却情感、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忘掉自我,“无己”就不受外物所拘滞、不追逐名利,不谴责是非曲直,这样才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 逍遥游:逍遥游即是听任天命,效法自然,不滞于物,追求精神自由的飘逸逍遥。/如果有个人能无我无心,便能遨游于世,有谁能伤害他呢?

2. 四种境界:无我、慈悲、智慧、真理。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慧”;把自己当自己,是“真理”。能达致无我、慈悲、智慧、真理之时,即可抵达无苦境界的寂静彼岸。

3. 齐物论:以“道”的角度而言,宇宙万物齐一,没有小大、短长、美丑、好坏的区别。齐物论即是把宇宙时空看成一体,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千差万别,本质同一没有差异,所谓事物间的对立与差异,全是人为划分得结果。/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当我们站在宇宙的观点,万物浑然一体,宇宙之内无大小、好坏、净垢、善恶分别。

4. 养生主:人生活于天地间,遵循自然的养生之道。养生重在顺应自然、听凭天命、忘却情感、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忘掉自我,“无己”就不受外物所拘滞、不追逐名利,不谴责是非曲直,这样才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5. 对待生死:该生时生,该死时死,天福也。该生时不生,该死时不死,天罚也。生死由命,不可以强求。

6. 物质简单:从小我便打定主意,只要不会饿死,我便要以画画作为一生的志业。当初我便知道:要最大的精神自由,必须过最小的物质生活。五十几年来,除非情人吃饭,我一天的花费很少超过二十元钱。也因此我一生中,永远能自在地做自己,走自己的人生之道,完成自己的向往。

7. 淡泊:不贪图财物,不追求富贵;长寿不视为快乐,夭折不视为悲哀,通达不视为荣耀,贫困不视为羞耻;谋利不视为职分,统治天下不视为显赫。/处于水中水中过,处于火中火中过。若能如此,即能入睡不冷、入火不热,处处无碍!/智者于任何当下都能无我地融入于变化的时空之中。/佛陀中:“什么是空的最高境界?当我们看的时候,别想它怎么来,事情过后,别想它怎么去,唯有无我地随着变化而变化的行为,而没有行为的那个我存在!这就是空的最高境界。”

8. 道: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老子要求人们要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舍弃礼智的浮华,取用道的厚实。

9. 无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循道而作,师法天地而为。无为是不为一己目的而为,无为才是有为的极致。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读后感(二):蔡志忠—自然箫声的微笑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 蔡志忠 48个笔记 ◆ 序 真理只有一种 >> 我说:“人站在山脚下,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同,爬到半山腰时,看到的景象有很多相同,当大家都爬到山顶时,每个人看到的景色都一样。” >> 苏菲说:“最后它渴得实在受不了,顾不得恐惧便纵身跃进水中,发现水中的狗不见了,原来无法喝水解渴的障碍只是自己的影子。由这件事我发现隔着我的障碍是我自己,于是障碍便消失而顿悟了。” >> 一个人没得道之前不可以名声高过实质。 >> 佛陀说:“什么是空的最高境界?当我们看的时候,别想它怎么来,事情过后,别想它怎么去,唯有无我地随着变化而变化的行为,而没有行为的那个我存在!这就是空的最高境界。” >> 庄子说:“开悟者们把自己的心当成一面镜子,事情来了完全反映,事情过了又回复成空,不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断际遇的好坏顺逆,他的心只是如实反映当下,因此不会损伤。” >> 僧肇写了一本《肇论》,融和了儒、释、道三家。明代洪应明更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整理为三家合一的劝世箴语《菜根谭》。 >> 由一个人负责讲出真理,由另一个人来了解真理。 >> 错误的路有千万条,然而真理只有一种,只要是真理,所指的都相同,无论它以什么语言文字表现。[插图]——纪伯伦《沙与沫》 ◆ 1 庄子的身世之谜 2023/2/5 发表想法 庄周,楚庄王之后,旁系三代之后以庄王谥号为姓氏,祖先避祸于宋国,不出仕一方面是师法自然,一方面可能也有避祸的原因 ◆ 2 先秦诸子百家 >>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无非忠恕两字而已。” >> 忠恕做到止于至善,为人处世达到完美道德人格,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023/2/6 发表想法 人性崩塌的过程,每一次崩塌都只能用次一级的伦理加以约束 >>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现实世界的痛苦,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丘垄黄土下的贤者,是伟大?还是渺小? >> 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是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去体验的哲学。人世的生活,在庄子看来是无生命的秩序,为达到个人成就的委曲求全不是生命。庄子所要追求的是有生命的无秩序,在乱世中不追求名利,自在逍遥地活出自己。 ◆ 3 逍遥游 >> 然而世人不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为世间名利,委曲求全,犹如把自己关进囚牢一样。 2023/2/6 发表想法 而今社会,只觉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意见去裹挟他人,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够笃定自己的道路,只有裹挟他人走一样的路方才能够安心一些吧 >> 三人同行,一人迷惑,还能抵达目的地, 三人同行,两人迷惑,便不能抵达目标。 如今天下人都迷惑,这不令人可悲吗? >> 三人同行,一人迷惑,还能抵达目的地,三人同行,两人迷惑,便不能抵达目标。如今天下人都迷惑,这不令人可悲吗? >> 人处在一片追求功利的乱世中,要达到真正逍遥,唯有师法自然、离形去智,忘我、无我、忘却名利才能达到。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谁跟你同行?”“你在追寻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苏菲回答他们说:“虽然你们问了那么多问题,其实你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你是谁?' ” 2023/2/6 发表想法 生命终极的目的是完成自己 >> 拜师学艺为的是完成自己 2023/2/6 发表想法 同样的事情,空与不空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 仅仅在昨天,我是宇宙中颤抖的碎片。而今天我就是宇宙,所有一切都是在我里面规律转动的碎片。——纪伯伦《沙与沫》 ◆ 4 齐物论 >> 齐物论即是把宇宙时空看成一体,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千差万别,本质同一没有差异,所谓事物间的对立与差异,全是人为划分的结果。 >> 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所谓事物之间的对立差别,全是人为刻意区分的结果。 >>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 5 养生主 >> 养生主即是:人生活于天地间,遵循自然的养生之道。养生重在顺应自然、听凭天命,忘却情感、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 人要超越知识,而不是背负知识,为知识所累。知识是了解养生的道理,了解后,便顺应自然的变化,不要再追逐多余的知识。 2023/2/7 发表想法 舍生而取义,都是做了合乎本心的选择而已 ◆ 6 人间世 >> 庄子认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要自恃明智而为外物所驱使,追求身外的功利其实是可悲的。 >> 智者面对变化不已的时空,随着变化而变化,没有自己,也一无所求。 >> 人生活在世上,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两头兼顾。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则万万不能。人活在世上,要赚钱兼顾生活,但生命是用来换取财富的吗?钱只要够花就成。 >> 要最大的精神自由,必须过最小的物质生活。 >> 当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时,别忘了左右两侧的路跟前后一样开阔。 2023/2/16 发表想法 记得还有一则故事,庄子与弟子们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不能下蛋的鸡被宰杀待客,可以下蛋的鸡得以保全,用与无用是变化的,最好还是有一点用在身上,顺应情势再看是否要发挥用处,则主动权在己 ◆ 7 德充符 2023/2/16 发表想法 总结下来就是不以境易心 >> 不贪图财物,不追求富贵; 长寿不视为快乐, 夭折不视为悲哀, 通达不视为荣耀, 穷困不视为羞耻; 谋利不视为职分, 统治天下不视为显赫。 >> 不贪图财物,不追求富贵;长寿不视为快乐,夭折不视为悲哀,通达不视为荣耀,穷困不视为羞耻;谋利不视为职分,统治天下不视为显赫。 ◆ 10 《庄子》在说什么 2023/2/18 发表想法 毁去标准,破除对立,这才是真正虚幻的乌托邦,即使永远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也可以减少人为的刻意,遵循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 当我们了解自己短暂的人生,只是偌大宇宙时空的一小尘埃一小刹那。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既然生死是气聚气散,因而死生齐一,即超脱生死,置死生于度外,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 巧妙的人多劳苦,聪明的人多忧愁。无能的人无所求,吃饱了便到处逍遥。像是一条没有绳索绑住的空船,在水面上摇呀摇的,自由自在 ◆ 11 人生大问 >> 世人认为我疯了,因为我不肯切割生命去换金钱;我认为世人疯了,因为他们以为生命是可以估价的。——纪伯伦《沙与沫》 >> 知识是前人的智慧,人的第一个智慧是:自知自己的知,也清楚自己的不知。 >> 真正的圣人不以为自己是圣人,他们从不以己善示人。世间没有人一生清白没做过错事,圣人与恶人的差别,只在于放下屠刀,改过自新的日子。 >> 宁可做一个有梦想、有愿望的最渺小者,而不愿当一个无梦想、无愿望的最伟大的人。而最可怜的人,是把他的梦想变成金银的人。——纪伯伦《沙与沫》 ◆ 跋 逍遥于天地间的人生 >> 首先不要理会别人拥有什么,而是要先想清楚我们来此一辈子,到底要换取什么,直到人生最终那一刻,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人生而不平等,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每个人得先量量自己口袋里的筹码,寻找自己的天堂,把自己摆在对的位置上。 >> 一个人无论一生看过多少书,听过多少圣贤话语,不管真正懂得多少,最关键的重点在于:从此我们自己清楚该怎么走,知道这辈子该怎么做!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读后感(三):蔡志忠—自然箫声的微笑

《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 蔡志忠 48个笔记 ◆ 序 真理只有一种 >> 我说:“人站在山脚下,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同,爬到半山腰时,看到的景象有很多相同,当大家都爬到山顶时,每个人看到的景色都一样。” >> 苏菲说:“最后它渴得实在受不了,顾不得恐惧便纵身跃进水中,发现水中的狗不见了,原来无法喝水解渴的障碍只是自己的影子。由这件事我发现隔着我的障碍是我自己,于是障碍便消失而顿悟了。” >> 一个人没得道之前不可以名声高过实质。 >> 佛陀说:“什么是空的最高境界?当我们看的时候,别想它怎么来,事情过后,别想它怎么去,唯有无我地随着变化而变化的行为,而没有行为的那个我存在!这就是空的最高境界。” >> 庄子说:“开悟者们把自己的心当成一面镜子,事情来了完全反映,事情过了又回复成空,不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断际遇的好坏顺逆,他的心只是如实反映当下,因此不会损伤。” >> 僧肇写了一本《肇论》,融和了儒、释、道三家。明代洪应明更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整理为三家合一的劝世箴语《菜根谭》。 >> 由一个人负责讲出真理,由另一个人来了解真理。 >> 错误的路有千万条,然而真理只有一种,只要是真理,所指的都相同,无论它以什么语言文字表现。[插图]——纪伯伦《沙与沫》 ◆ 1 庄子的身世之谜 2023/2/5 发表想法 庄周,楚庄王之后,旁系三代之后以庄王谥号为姓氏,祖先避祸于宋国,不出仕一方面是师法自然,一方面可能也有避祸的原因 ◆ 2 先秦诸子百家 >>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无非忠恕两字而已。” >> 忠恕做到止于至善,为人处世达到完美道德人格,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023/2/6 发表想法 人性崩塌的过程,每一次崩塌都只能用次一级的伦理加以约束 >>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现实世界的痛苦,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丘垄黄土下的贤者,是伟大?还是渺小? >> 庄子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是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去体验的哲学。人世的生活,在庄子看来是无生命的秩序,为达到个人成就的委曲求全不是生命。庄子所要追求的是有生命的无秩序,在乱世中不追求名利,自在逍遥地活出自己。 ◆ 3 逍遥游 >> 然而世人不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为世间名利,委曲求全,犹如把自己关进囚牢一样。 2023/2/6 发表想法 而今社会,只觉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意见去裹挟他人,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够笃定自己的道路,只有裹挟他人走一样的路方才能够安心一些吧 >> 三人同行,一人迷惑,还能抵达目的地, 三人同行,两人迷惑,便不能抵达目标。 如今天下人都迷惑,这不令人可悲吗? >> 三人同行,一人迷惑,还能抵达目的地,三人同行,两人迷惑,便不能抵达目标。如今天下人都迷惑,这不令人可悲吗? >> 人处在一片追求功利的乱世中,要达到真正逍遥,唯有师法自然、离形去智,忘我、无我、忘却名利才能达到。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谁跟你同行?”“你在追寻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苏菲回答他们说:“虽然你们问了那么多问题,其实你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你是谁?' ” 2023/2/6 发表想法 生命终极的目的是完成自己 >> 拜师学艺为的是完成自己 2023/2/6 发表想法 同样的事情,空与不空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 仅仅在昨天,我是宇宙中颤抖的碎片。而今天我就是宇宙,所有一切都是在我里面规律转动的碎片。——纪伯伦《沙与沫》 ◆ 4 齐物论 >> 齐物论即是把宇宙时空看成一体,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千差万别,本质同一没有差异,所谓事物间的对立与差异,全是人为划分的结果。 >> 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所谓事物之间的对立差别,全是人为刻意区分的结果。 >>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 5 养生主 >> 养生主即是:人生活于天地间,遵循自然的养生之道。养生重在顺应自然、听凭天命,忘却情感、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 人要超越知识,而不是背负知识,为知识所累。知识是了解养生的道理,了解后,便顺应自然的变化,不要再追逐多余的知识。 2023/2/7 发表想法 舍生而取义,都是做了合乎本心的选择而已 ◆ 6 人间世 >> 庄子认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要自恃明智而为外物所驱使,追求身外的功利其实是可悲的。 >> 智者面对变化不已的时空,随着变化而变化,没有自己,也一无所求。 >> 人生活在世上,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两头兼顾。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则万万不能。人活在世上,要赚钱兼顾生活,但生命是用来换取财富的吗?钱只要够花就成。 >> 要最大的精神自由,必须过最小的物质生活。 >> 当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时,别忘了左右两侧的路跟前后一样开阔。 2023/2/16 发表想法 记得还有一则故事,庄子与弟子们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不能下蛋的鸡被宰杀待客,可以下蛋的鸡得以保全,用与无用是变化的,最好还是有一点用在身上,顺应情势再看是否要发挥用处,则主动权在己 ◆ 7 德充符 2023/2/16 发表想法 总结下来就是不以境易心 >> 不贪图财物,不追求富贵; 长寿不视为快乐, 夭折不视为悲哀, 通达不视为荣耀, 穷困不视为羞耻; 谋利不视为职分, 统治天下不视为显赫。 >> 不贪图财物,不追求富贵;长寿不视为快乐,夭折不视为悲哀,通达不视为荣耀,穷困不视为羞耻;谋利不视为职分,统治天下不视为显赫。 ◆ 10 《庄子》在说什么 2023/2/18 发表想法 毁去标准,破除对立,这才是真正虚幻的乌托邦,即使永远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也可以减少人为的刻意,遵循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 当我们了解自己短暂的人生,只是偌大宇宙时空的一小尘埃一小刹那。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既然生死是气聚气散,因而死生齐一,即超脱生死,置死生于度外,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 巧妙的人多劳苦,聪明的人多忧愁。无能的人无所求,吃饱了便到处逍遥。像是一条没有绳索绑住的空船,在水面上摇呀摇的,自由自在 ◆ 11 人生大问 >> 世人认为我疯了,因为我不肯切割生命去换金钱;我认为世人疯了,因为他们以为生命是可以估价的。——纪伯伦《沙与沫》 >> 知识是前人的智慧,人的第一个智慧是:自知自己的知,也清楚自己的不知。 >> 真正的圣人不以为自己是圣人,他们从不以己善示人。世间没有人一生清白没做过错事,圣人与恶人的差别,只在于放下屠刀,改过自新的日子。 >> 宁可做一个有梦想、有愿望的最渺小者,而不愿当一个无梦想、无愿望的最伟大的人。而最可怜的人,是把他的梦想变成金银的人。——纪伯伦《沙与沫》 ◆ 跋 逍遥于天地间的人生 >> 首先不要理会别人拥有什么,而是要先想清楚我们来此一辈子,到底要换取什么,直到人生最终那一刻,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人生而不平等,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每个人得先量量自己口袋里的筹码,寻找自己的天堂,把自己摆在对的位置上。 >> 一个人无论一生看过多少书,听过多少圣贤话语,不管真正懂得多少,最关键的重点在于:从此我们自己清楚该怎么走,知道这辈子该怎么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