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庄子讲义的读后感大全

庄子讲义的读后感大全

《庄子讲义》是一本由陈引驰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庄子讲义》读后感(一):吴真读《庄子讲义》|听见庄子似有若无的笑声

有位修习剑道二十多年的日本朋友,他所在的剑道俱乐部叫做“木鸡”,据说是日本一流的体育团体。初闻此名,我有点愕然,因为现代中文的“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恐惧而不知所措,总归是贬义词。而在日本相扑、柔道、剑道等竞技体育中,呆若木鸡却是形容超一流境界的赞美词。至今保持六十九连胜纪录的日本传奇相扑力士双叶山,在首次失利后说过一句名言,“我仍未成为木鸡”。前几年,另一位相扑横纲白鹏在止步六十三连胜之时,也曾发出“惭愧没能成为木鸡”的感慨。

十七世纪日本“剑圣”宫本武藏的传世绘画《布袋见斗鸡图》,图中布袋和尚正在观看斗鸡。传说宫本武藏的剑术达到“木鸡”境界。

翻查“木鸡”一典所出的《庄子·外篇·达生》,寓言讲述周宣王命纪渻子对一只新得的斗鸡进行角斗训练。前三十天,周宣王三次派人去取斗鸡,纪渻子都以“疾视而盛气”等理由推诿,到了第四个十天,终于交出了一只呆呆地如同木头雕刻的鸡。这只“木”鸡一上赛场,一动不动,却令对手望风而溃,不战而屈“鸡”之兵。重读这段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东瀛竞技的木鸡用法方为庄子原意。《道德经》中的“和光同尘”,《庄子》中的“坐忘”,体现者便是木鸡。

“木鸡”一词广泛见于日本剑道各种用具上。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人至中年,重读《庄子》中的木鸡一典,无比认同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这两句话。《庄子》便是这样一本经典中的经典。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从1993年开始讲授《庄子》,年年讲,年年新,最近他将二十八年的读庄心得结集为《庄子讲义》出版。早先听讲的学生读后跟陈老师说,当年在课堂上听着半懂不懂的,只记得老师有时讲到开心处、自顾自乐不可支的样子,过了这么多年,再读《庄子讲义》,才明白当年老师“所乐何处”。

日本柔道、剑道、相扑的练习场所经常摆放木鸡塑像,以激励练习者。

《庄子》一书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五十多个寓言成语故事,这些成语一旦脱离了原生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之后,自我生长,自主流播,甚至发展出与原故事完全相反的新义,“呆若木鸡”便是一例。现代人如果没有细读《庄子》,往往会被面目全非的新义所蒙蔽。庄子擅长将抽象的理念设计成两个角色对话的寓言故事,从而生动凸显矛盾双方的张力,比如“朝三暮四”,在《庄子·内篇·齐物》篇中,故事其实是配合本篇“齐物”主旨,说明猴子(比喻“俗人”)局限于时空和文化的认知狭隘以及养猴人(比喻 “道”)的整全视野。这个寓言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以至于寓言里获得朝四暮三“橡果自由”的猴子,在后世却成为“反复无常”的代言。想到这一层吊诡,“我们好像也听到了庄子似有若无的笑声”(《庄子讲义》)。

1934年,林语堂在《论幽默》中推许庄子为中国的幽默始祖,“到第一等头脑如庄生出现,遂有纵横议论捭阖人世之幽默思想及幽默文章,所以庄生可称为中国之幽默始祖。太史公称庄生滑稽,便是此意”。庄子的幽默,贯通于变幻摇曳的奇绝文字之中,可惜现在一般大学课堂讲授《庄子》,先是“断章取义”,按照几个哲学观念或文学史概念,抽取分散的章节加以举例说明。这种哲学式、概念式读法,缺乏把庄子当作第一流文学家、幽默家的兴味,令《庄子》距离今人更加十万八千里。

钱锺书曾评论国人读经典的态度:“盖修词机趣,是处皆有;说者见经、子古籍,便端肃庄敬,鞠躬屏息,浑不省其亦有文字游戏三昧耳。”(《管锥编·老子王弼注》)今天我们读庄子,不妨试试分辨文字游戏三昧的读法,从而见到那个达观的幽默的穷并逍遥着的庄子。《庄子讲义》提倡的“文章笔法式读法”即得此间之妙。作者在开篇指出,《老子》虽有五千言,却看不到老子个人的身影;《庄子》十余万字,庄子的喜怒哀乐尽显于中。于是我们从《庄子》讲述的寓言故事里,可以看到那个从高远处回看世间种种事物的庄子,发出似有若无的笑声。

庄子的幽默有时听起来更接近“黑色幽默”,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概括其“辞趣华深,正言若反”就有这层意思。正话反说,合于大道的言语,听起来反而逆于俗情俗意;表面看似乎有悖常识与事实,但细想之下却包含真理。《庄子讲义》对于此类的“文字诡用”进行了深入先秦文化语境的辨析,比如“鲲”实为小鱼之名,《庄子》用来指北冥大鱼,因为《庄子》对文字符号与事物本身的联系是持怀疑态度的。不仅如此,整部《庄子》致力于撕毁世俗价值,告诉我们,在“残生伤性”这一点上,大圣贤伯夷,大强盗盗砳,二者实在没有差别。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庄子》一书处处设下阅读障碍,也就是钱锺书《管锥编》(“管锥”二字典出《庄子·秋水》“以管窥天,以锥指地”)曾指出的悖论(Paradox)与矛盾修辞法(Oxymoron),即字面意思看起来矛盾,实则意思连贯通顺。不仅在一句之内存在着悖论,甚至在《庄子》各篇之中也埋伏着诸多草蛇灰线,组成了一座语义的迷宫。走出迷宫,首先需要理清先秦传世文献聚合的复杂性,这些文献学上的难题被《庄子讲义》巧妙地化解于篇章意脉的梳理之中。该书先是辨析《庄子》连缀成篇、集合成书的过程以及各篇真伪,进而关注那些文气通贯、意脉绾连的篇什,又将全书各个段落拆散为一颗颗散珠,推考、寻绎六条意旨之链,从而重新串成六串自成义脉的语意项链。《庄子讲义》着力梳理这六串意旨之链的内部构造,指出“《庄子》结构摇曳变幻,思理想落天外,但其文脉则前后绾合,不绝如缕”,重在贯串与打通。

虽然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大学讲义,但是作者遍览古今庄子注疏的精华,挑出最为妥切之文,在原文下酌情注释,用小一号字标出,提供了进阶的读法。作者曾经翻译《曹寅与康熙》《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等英语学术名著,在《庄子讲义》亦屡见旁征博引、引申开去的中西知识交融阐述,对庄子进行西方语境的现代转换。比如拈出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以证与《庄子》“以有涯随无涯”具有同样的理趣。又比如《庄子》“道行之而成”与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之间形成的互文阅读。

站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立场上,《庄子讲义》展示庄子的“通达”对当下世界的启示意义——庄子充分意识到我们面对的空间、时间和文化的局限,进而力图突破而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正因如此的天地大格局,两千多年前《庄子》寓言里的那只“木鸡”,至今仍是体育“道技”的精神象征。

《庄子讲义》读后感(二):书摘 | 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我们谈到了庄子对于时、空和文化的局限有充分的自觉,进而力图突破而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但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方向,升腾之后也还是要回头面对现实的世界,而不能只管仰头远眺天边的云霞。

齐物的真义

那么,庄子回望俗世,是怎样的一种姿态呢? 立足于高远的境界,回看世间的种种事物情状,庄子表现出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等齐关照万物的姿态。《庄子》里的《齐物论》,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庄子认为世上万物之间种种高下、大小、贵贱等的差别,都是不恰当的,万物应该是平等的。人们往往误会了“齐物论”,以为庄子讲的是万事万物不管如何千差万别,都是一样的。怎么可能呢?庄子会分不清明暗、轻重?他会以为自己穷困潦倒饿肚子,和那些端居高位脑满肠肥的家伙,是一样的? 庄子只是要说,当你突破了有限的、个别的、片面的立场,你就会了解那些无论世俗如何褒贬如何抑扬的种种事物,都有它们作为整个世界一部分存在的理由和意义,都有它们即使互相对立也无法互相完全排斥的关联。弘一法师临终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人生的欢乐和悲哀是错落交织在一起的,两者当然是不同的,但一定要分出此是彼非、此高彼下,则完全无法做到,它们都是人生必然的部分。 说得抽象了?来看庄子讲的一个故事: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今天的意思已经变得庄子自己都认不得了,通常指一个人心意不断变化,没个准头,飘来荡去,定不下来。但庄子当初在《齐物论》里,可不是这么个意思:养猴子的人喂猴子吃果子,说“早上给你们三个,晚上给你们四个”,猴子们大怒;养猴人改口说“那早上给你们四个,晚上给你们三个”,于是猴子们都心满意足了。 猴子的问题在哪儿呢?猴子没有整全的视野,不能通览全局,听说早晨给的果子少,就不高兴了,根本没有联系到晚上给得多这一情况;告诉它们晚上的份额减少,而早晨的果子增加了,它们立刻转怒为喜—— 猴子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这也难怪,动物基本是活在当下的,它们没有历史感和对未来的谋划。 人与猴子是近亲,猴子犯的错误,人也一再犯。多少人只顾眼前,急功近利,而缺乏远虑?当下和未来都是你要经历的,你不能为了当下而不计未来,否则,杀鸡取卵就是很正当的了。 多数人没有整全的视野,足够聪明的人有;但这也存在一个如何与众人相处的问题。或许,可以仿效养猴者,因顺猴子们的愿望,而最后的结果其实一样,橡果的总数并没有增减,不同的是,调整之后,皆大欢喜。除了猴子的喜悦,我们好像也听到了庄子似有若无的笑声。 养猴者之所以值得效法,就是因为他能把握全局,在全局的视野之下,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可以成立的。如果一味看到世间的种种差别,固执于这些差别,在庄子看来,都是站在片面立场上的结果。所以,猴子的立场不可取,而养猴者的立场才是恰当的。

道的高境界

养猴者与猴子不同,说到底,在境界。 庄子对这两种境界,分别谓之“道”和“物”。“道”与“物”之间隔着鸿沟,它们属于不同的世界。“道”是整全的,超乎个别的“物”之上,所以对于贵贱之类区别,并不执着,故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从道的立场来看,世间万物齐同,无分贵贱。至于“物”,则是个别的、自我的,因而种种区别性的范畴如贵贱、小大,作为确立自我的重要标志,被突出出来;通常的情形是赋予自我更高的价值地位而加以肯定,同时对他者作出较低的价值评断加以贬斥,即所谓“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从事物自身的角度来看,万物都自以为贵而互相贱视。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和现实中是很多的。比如百家争鸣的时代,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的说法。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将孔子的这句话移来评说儒、道之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身处争论漩涡之中,争得不亦乐乎时的态度,可想而知;但是到了后代、到了今天,我们当然不会偏执或儒或道的立场,再去争个面红耳赤。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互补,它们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这才是庄子所首肯的站在周全的“道”的立场上的姿态。

反省你自己

庄子的“齐物论”给予人们的一个很大的启示,就在于对我们自身的认知和判断,要有充分的反省,不能自我中心,不能自以为是。 《齐物论》里面,有一段听起来很奇怪的话:“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下的事物,没有比秋天鸟兽身上长出的毫毛的末端更大的了,而泰山却算是小的;没有比未成年而夭折的婴儿更长寿的了,而据说活了七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 太山就是泰山,先秦时代就以高大著称。李斯在劝谏秦王不要驱逐来自其他诸侯国的才士能人的时候便说过:“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然而庄子却说“太山为小”,实在是非常可异之论。 然而,这看似荒谬的论断后面,确有庄子的洞见。 人们看待事物,其实是有一个特定立场和视角的。说蚂蚁小,说大象大,都是以自我形象为标准的,只是通常我们不会特别提出来,以致有时候连自己也忘记了这些说法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庄子特意突出的就是这一点:既然事物之间的情状都是相比较而言的,那么站在不同的立场、采取不同的视角,对事物的观照就是不同的,甚至可以与我们通常的印象截然不同。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体毛看似微末,但在更微末的角度来看,它们可以是巨大无比的;泰山在我们人类看来固然很高大,但在天地的大范围中,则微不足道。站在朝生暮死的小虫的立场,未成年而夭折的小孩子寿命已长得不可想象;而彭祖七八百岁的寿命,相对沧海桑田而言,不过短短一瞬间。所以,庄子的说法听着诡异,但背后有他的理路,他是在提醒世人,世上的一切因为观照角度、立场的差异,并不是胶着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这一点,之前我们提到过《秋水》篇里河伯与北海若的相遇,显示得非常清晰:河伯当初自以为浩大无边,但抵达北海若面前时才见识了海真正的无边无际,这时,海之大是显见的;然而,北海若很清醒,他接着就告诉河伯,自己相对于天地,不过沧海一粟而已。海之“大”,骤然转为“小”,关键正在观照立足点的转移。 人们看待事物时,不也可以由此获得些启示吗?如果你站在自己一方看待他者,那么当然你正确,而对方错;但你换一个立场来看呢?别人也会认为他是正确的,而你是错的。 这说明,世间许多事,其实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观照。比如一味从差异的角度看,那么即使是非常相似的双胞胎,也能分辨出细致的差异;专门从相似的角度来看,则人们常常会说:“你孩子和你太像了!”但我们都知道,即使最相像的父子,也不会比双胞胎的相似程度更高。 超越个别的、固着的立场,我们可以超越偏狭的见解,有时候还能转化心境,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忧伤愁绪。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篇名文《赤壁赋》,写他与友人泛舟夜游赤壁,友人感叹山川长存,而人的时光却飞速流逝,生命太过短暂,不禁黯然神伤。此时苏轼的劝慰,就显然脱胎于庄子的观念:“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从变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在变化,天地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变化,否则如何有沧海桑田呢?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我们与万物一样,都没有终结,我们不是都存在于天地之间么?最终,苏轼和他的朋友转悲为喜,高高兴兴地喝醉了酒,躺倒在船上,一觉睡到次日天明。

融通的心怀

转换视角,是更开放地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说到底,提升境界,超越个别片面的立场,以融通包容的心怀面对世界,是最根本的,而且,由此,你看到的世界也会超乎寻常。 庄子和他终身的辩友惠子之间,有一次著名的濠上之辩。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优哉游哉地游出来,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从哪儿能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不会知道鱼的快乐。这不就完了嘛。”庄子说:“让我们回到话题开始的地方吧。你问我‘从哪儿能知道鱼的快乐’,明明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从哪儿知道’的。我就是在这濠水上知道的啊。” 庄子和惠施在濠上论辩的场景,多少年来萦绕人们心间。 惠施是古代著名的名家,也就是讲究名实关系的逻辑学家,他坚持清晰的理性分析,在现实的层面上,认定庄子是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的。是啊,虽然据说有所谓通鸟语的人,比如孔子的女婿公冶长,但现实中似乎没见过。然而庄子仍肯定鱼是快乐的。如果严格分析庄子应对惠施的话语,在逻辑上确乎是有问题的:他将惠子质疑他无从知道鱼之快乐的“你从哪儿能知道”,转换成了实实在在的一句问句,回应说:我就在这里、就在这濠水之上知道的。显然,这不是周洽的逻辑,最多显示了机智。 然而,庄子便不对吗? 世间不仅是现实,世间不仅有逻辑。庄子展示的是一个通达天地自然,与万物沟通无碍的心灵。鱼游水中,我游梁上,同样的自在率意,鱼我双方是融通的。鱼乐,实是我乐的映射;我乐,故而鱼亦当乐。杜甫有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不妨移来作为佐证,只是一哀一乐而已。 庄子坚持自己的观感,反对的正是惠子的细琐分辨。这个世界有时候是不能分拆开来加以了解的,“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词源》);人的情感往往也是不能也不必分析的,分析的时候感情就已不在,比如情人之间开始分析计较,离分手就不远了。 庄子想要强调的是,在整个天地自然的视野中看,人与世上万物之间是融通的、和谐的,是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感受的。人与人之间,乃至人和鱼之间不是隔绝的,就像庄子《齐物论》里那个著名的蝴蝶梦:庄子做梦成了一只快乐翻飞的蝴蝶,当他醒来,一时闹不清自己是不是蝴蝶做梦成了庄周……庄周和蝴蝶不同,是站在人类理性立场上的判断;但只有在庄周梦蝶或者蝴蝶梦庄的相关相通之中,才有这个世界的美和全部——梦,不是我们人生必然的一部分吗? 摘自陈引驰《庄子讲义》,中华书局2021年9月出版

《庄子讲义》读后感(三):鲲鹏展翅兮,朝三慕四——读陈引弛《庄子讲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自年长以来,一直都喜欢渊明的诗。

渊明是魏晋时期人,彼时文人好老庄之书。

因此,欲读懂渊明,便不得不先解老庄。

之前,虽然读过数年魏晋文史,

家中老庄相关书籍,也买了不少,

但只得其皮毛,解其意而未通其理。

陈引驰先生在复旦大学的《庄子》课,

慕名之久,早前曾在复旦周边地区工作,

也生起过蹭听之念想,然终究未能如愿。

此次从友人处听闻陈先生的讲义修订增补再版,

便寻来一本,前后近一月,细细阅读,以补前憾。

这本书共8讲,中间2-6讲,

对《逍遥游》《秋水》《齐物论》《养生主》

以及《庄子》外三篇等几篇核心文章

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精讲精解,语言也较口语化,

编排也很合理,有原文,有注解,

偶尔还夹杂一些发散性的阐发,

读起来像在现场听讲一样,

很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之书。

本书第1讲,介绍了庄子及《庄子》其书。

第7讲,主要围绕《庄子》对“天”这一概念的提升而谈。

第8讲,汇集了作者对《庄子》之后思想史的一些讨论。

可以说,这本书是陈先生庄学研究的集成之作,

正如陈先生在后记中所说,

“个人关于庄学的意见也得到了更充分的显示。”

对我而言,读此书,最爱处是本书的引言部分。

这篇名为《道家老庄思想通说》的引言,

仅五篇,篇幅都不长,但却是非常精炼,

在约2万字的篇幅中,用五个词讲透了老庄思想。

这五个词分别是:

翩然世间、福祸相倚、鲲鹏展翅、朝三暮四、朴素为美。

我甚至觉得这个引言,可以单独抽出来,

出版成小册子,列入“大家小书”之系列。

我介绍其中两个词。

“鲲鹏展翅”的境界,是空间的突破,

也是时间的突破,所谓“朝菌不知晦朔”,

也是文化的突破,所谓“夏虫不可语冰”。

鲲鹏展翅,不仅是世俗所理解的“高远大”,

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格局的提升,是大局观。

再看“朝三暮四”。

现在这个词是个贬义词,但在庄子那里,

这个词却是表达一种“齐物”的观点。

所谓“齐物”,某种意义上,就是“存在即合理”。

如果能足够高的境界,“鲲鹏展翅”,

突破有限、个别、片面的立场,

无论什么事物,不管好坏,都是整体世界的一部分,

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在这个基础上,万物并无高下,万物皆齐。

因此,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

与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又有什么区别呢?

能理解“朝三暮四”与“暮四朝三”的无区别,

便能对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有更清晰的认识,

但能够对世界万物取一种融通包容的心态。

对人,对事,才能多抱以理解之同情,

对物,才能生成“万物有灵”的尊重和敬畏。

这些天来,反复读这几篇通论文字,

联系思考的问题,对照现世的人生,

往往会有新的体悟。

比如,最近我所关心的主题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

我们当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当前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便可以从庄子里找到丰富的思想资源。

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记忆相比,

与渗入中国人血脉中的中华文化精神相比,

虽然经百年的融合化入,以及理论的不断创新,

而且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

但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仍然还存有外来者的面貌。

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更好地被传承发扬。

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言,

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逻辑,

还不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共同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申说党和国家政策的必要性。

毛先生在讲话中常常引《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

习先生在讲话中常常引古代的诗文名句,大概都有此意。

再说人生。

人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觉得普天之下,唯自己能,唯自己难。

遇到问题,要学会转换视角、换位思考,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不能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

去推断别人应该如何如何,并妄加评议。

人生之境遇,不可说,但个人之心境,却可求。

东坡的人生,足堪相照。其《赤壁赋》云: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琐话已多。

很多人有个偏见,便是如果一个人读庄子,

就是不求上进了。这其实是一种完全误解。

庄子,虽然是出世之书,但并非出世之学。

儒学入世,修齐治平,固然符合主流价值。

但是,入世之途怎可一马平川?过刚易折。

我们知道,

炼钢之时,加点特定小金属可以增加韧性。

就人生来说,自然当以儒学“三立”为目标,

但庄子之书,便相当于给人生加点小金属,

使你的人生更有韧性,使人生有更多种可能。

世事难料。《庄子》宜早读。

庄学浩荡,可从陈引驰先生这本书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