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京都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京都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京都人生》是一本由[日] 鹫田清一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都人生》读后感(一):那个叫京都的古都

去京都两次,坐公交车浏览城市,安静超逸,整个人都是静静的感觉,喜欢和乐庵民宿古朴日式小庭院…… 206路慢慢走过这个城市。现代和古典的交错,让人流连忘返。。。。游走不知名的小寺庙,即使不在枫叶季节,也感受到日本名族中深藏的静美之意。。。。。

《京都人生》读后感(二):京都人的生活

喜欢京都,源自对日本匠人精神的推崇。

京都,著名的古都,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鸭川食堂》里,京都的景色美不胜收,美食一样令人神往。

这本书,描写了京都人的日常生活,作者把对家乡--京都的爱,一一倾注在文字中,读来温馨、安然。

京都有数十所大学,有无数的寺院,古建筑。仅仅这些,就已经让人羡慕不已。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与大自然、与天地共呼吸,显得格外亲切。

一定要去京都~~~

《京都人生》读后感(三):京都并不是你所认为的“古都”

很有趣的书,简要书摘:

行事与“合理性”无缘,不考虑效用或意义,这是作为奇人的条件。尽做些吃亏的事情,把全部财产投入没有意义的事情,用整副身心投入毫无所得的事情……这样的人,的确偏离了人生的常态,但其人生是笔直的。一条路走到黑,不惜粉身碎骨。虽然嘴上表示无奈,说他们是傻瓜,内心却能理解这些超越了怪人的奇人,或许也是因为被他们坚守的人生道路所吸引。他们会向我们展示,这条路行到山穷水尽时,究竟会是怎样的情景。奇人和怪人不同,是超越到彼岸的人。

有奇人的城市宜于居住。因为人生的边界以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再往前就玩完了。也可以说,这样的城市明确地雕琢出人生的里程碑。反过来说,有了一道谈不上保障的保障,只要在这个边界之内,不管做什么都能过得去。在这个意义上,有奇人的城市是自由的。

今后,“城”的重建会是十分艰难的。一些人同心协力,即便时有争执,仍然一起脚踏实地地生活;而另一些人则是住在同一区域的高层公寓里,他们根本不看其他人的生活,仅仅共有着一种抽象的事实:他们活在各个楼层相同格局的空间里。这丙类人很难拥有共同的社区意识。商店街的人们在同一片区域工作,和地区同命运;而大企业的员工则是被位于其它地方的中枢所控制,他们游离于地区(他们总是准备着挪到更有销售效率的地点),这两者也很难拥有一致的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是各自的身体空间,视线在日常的悠然交错的过程中产生的。共度冷暖,风雪乃至灾害,牵挂着彼此的辛苦,在这一过程中酿成了社区意识。然而现在出现在名个地区的,是人们之间过剩的阻隔。

无遮蔽,无缓冲,来自视线的暴力。站立和行走都会不安,最终,恐惧让人们陷入“无法站立”“无法行走”的状态。等回过神,我们的身体已经被这一类损伤所侵蚀,只能蜷缩成一团,无法做任何抵抗。我们必须把这些不可见的暴力一个个推回去,在自己蹲在地上抱头呻吟之前,在自己向有关部门发出惨叫之前。只有靠这样的共同做到的小小抵抗,我们能再次让身体向外开敞,地区的力量也一定能超越 都市构造上的阻碍。

沉眠在法然寺墓地的九鬼周造

比起直接观看河面,京都人更喜欢映照在纸拉门上的河水的反光;比起寂静,鸣子偶尔的一声击打更让人意识到沉默。京都人喜欢这样的间接美学。

乌冬面的气质充满了都市感。乌冬面在某一点上很像西装--就是那种作为市民社会的支付而制造出来的暗色西装。领带就好比乌冬面的浇头,可以有缤纷的色彩,可以有讲究,可以有流行,但最后还是回归没有花纹和色彩的白衬衫和西装。

社会系统健全之后,孔隙便会消失了。单个组织内陪的网络变得紧密,但网络与网络之间的交通变得艰难。我们已经有身在此处却可以和远方的任何人相连的信息媒介,但世界真的因此而变得广阔了吗?交流越来越内向,圈子越来越窄。信息交流的对象是局限的,人们几乎是强迫性地和交流的对象反复交换信息。我们拥有了本该能打开世界的媒介,世界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

如今的社会所欠缺的,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度的距离感。缺了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不是看到了装作没看见,而是反过来,装作没看见,其实是在看着。“看”不是监视,而是期待。是为期待而做出的小小支持的累加。

《京都人生》读后感(四):京都的“真相”

许多文字和视频已经把京都这座城市“神”化了,特别是台湾人写的那些游记和散文。

这是一座贴满标签的城市。匠人精神、古典文化、百年老店、精美怀石。连溢美之词都千篇一律的游记算是看够了。

于是遇到这本《京都人生》。作者鹫田清一有三种不同身份,给了他独一无二的视角:他是个生长于斯的京都第三代本地人,是大阪大学校长和哲学教授,还是京都城市发展“宪法”《京都市基本构想》的起草人。

所以,他的目光出世又入世,能聊皮格马利翁美学,也能聊鲱鱼荞麦面;能欣赏穿粉红卡通衣服的退休高僧,也能忧心西阵和服品质的衰退。

更难得的是,鹫田清一那种哲学教授的冷静客观,没有被作为当地人的拳拳情感掩盖住,说了些”讨人厌的话“。可以说是位“不吹不黑”的写作者了。

因此,我们得以看到京都这座城市“去魅”之后的样子。

人人赞美京都保存古老传统的尊古品质,他却说京都人骨子里喜欢新鲜事物,尤其害怕走上奈良至老而衰的路子。

人人赞美京都高级餐馆的饮食美学,他却说京都游人如织处那些怀石料理不适当地贵,光用外表和氛围抬价,让人觉得“无耻”、“恶心”。

人人赞美京都老铺的匠人匠心,他却批评部分和服批发商粗制滥造、缺乏创新、不够诚实,在全国同业中口碑欠佳。

鹫田清一带着读者,沿着他规划的206路公交车路线走下来,一面把目光投向城市的未来。他对城市的褒贬都带着一种“深沉的爱”。这座以传统著称的城市如何与新鲜事物更好地融汇,如何能够把它最精华的部分,有生命力和朝气地传承下去,这才是鹫田清一最关心的问题。

京都的“精华”所在,绕不开鹫田清一提出的”孔洞“概念。他说京都有孔隙、奇人,是通往异次元的关窍,也是理解京都的线索。

京都层累六朝,时间感错乱,通过隐秘孔洞触及不同的时空。孔洞也是通向这个内向、封闭,有着排外脾气的城市内核的线索,一旦进入将看到不同的景致。此外,这里不按凡俗准则生存的“奇人”也是城市的孔洞,他们挑战自由的边界,让“正轨”上的人得以喘气。

在最后这个意义上,大城市都具有比小城小镇更多的空隙,生活其中你有机会遇见更多的“奇人”。

大城市梦多。胡同里的文艺咖啡馆,水藻头发长裙子们在做梦;街道旁的创业咖啡馆,冲向风口的猪们在做梦。有充实上进理想远大的梦,也有浮皮潦草消耗白日的梦。遇的梦颜色多了,常人似乎也渐渐觉得做梦理所当然。各种梦都能容纳,才算有孔隙。

NHK电视台做过一集京都鸭川的72小时记录。在远离热闹景点的鸭川河岸上,各色人等或独坐或群聚,以不同方式在放空,都是些无处放置的“无聊人生”。一对老年男女,乍看以为是黄昏恋,其实只是偶遇的一般朋友。退休的房地产商,前居酒屋老板娘,本该没什么交集的二人坐在长椅上大白天喝着清酒,谈谈漫长的过往与并不太漫长的未来。一个青年学生,没有任何爱好,天天发twitter纪录自己到鸭川来的时间。NHK的记者问他:正是充满希望的年纪,为啥选择待在这边杀时间?青年反问: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在毁灭这些希望吗?记者倒是被问得哑口无言。

与其说奇人,不如说只是没有那么整齐的百态人生罢了。凑近了看,谁的生活还不是歪瓜裂枣呢。

人只单线程地活这么一次。一个多孔隙的城市,是让可怜的只能活一次的人,还能看看别人的活法。这个时候,风刀霜剑的城市展现出温和的面貌,通往想象世界的孔隙打开了,徐徐翕动并放出氧气。于是,奇人在孔隙里生存,凡人在孔隙边呼吸。

《京都人生》不是什么旅游读物,算是评论城市文化生态的的小书吧。如果是旅行者,行前读读,或许可以避免一些太过“Kitsch"的感想。

不过话说回来,旅行者要的不正是异乡、逃离吗?虚幻的完美,也需要比现实的真相,来得更有吸引力。

附:闲话

题外话,前几天查资料,发现《芭莎》一篇《“向阳派”许魏洲眼中的京都”小日子“》里各种”引用“了这本书的内容。当然,在文章前段,作者确实是提及了鹫田清一,也在文章两三处以引号方式引了作者的几个句子,但这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可以不加引用地照搬、改写书里的想法和段落啊,包括抄袭整个沿着206路公交车逛京都的路线(当然你要用两个双胞胎写《我的爸爸》内容一样并不是抄袭因为爸爸是同一个的逻辑那我也没话说)。看到文章写着”让许魏洲觉得这才是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小孔洞’”,让人尴尬到一个不行,不要为难小鲜肉了好吗?这实在是一篇很不得当的paraphrase了。书,不该这么读。

又,搜索作者的时候发现上学时候还读过他一本《梅洛庞蒂-认识论的割断》,当时就觉得日本人写的书太贴心友好了,各种细致的导读索引。然而,这并没有拯救我梅洛庞蒂这门课没有及格的事实(老师很慷慨地让我过了,但是告诉我实际上质量不合格……)

笔记。P29介绍的高台寺开放民俗的塔头,内有穿着粉红连体工作服的前住持。大概作者认为是自己的“秘密基地”,没有写上名字,用“G院”称呼。这个应该是月真院(Gesshin-in)没错。小小地查询了一下,关于日本寺院的“塔头”,和中国寺院的塔头不同。中国寺院的塔头一般指的是圆寂僧人的舍利塔,日本则是退位高僧住所和舍利塔共在的形式。拿宫廷比喻的话,有点类似太上皇居所吧。

《京都人生》读后感(五):“那地方沉淀着有机物” ——比日剧里更形而上的妖异京都

托樱花的福,暮春仿佛已经成了属于日本的季节。东京和京都都是当然要去的,但无论如何,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仍是难以体味到只属于京都人的人生的。

这本《京都人生》的作者鹫田清一是土生土长京都人、哲学家,所以它很经得起咂摸,不是一本能读得很快的书,也不是按图索骥的京都指南(当然这么用也未尝不可)。书名其实该理解成“在京都的人生会怎样”,这个资深的京都人尽己所能讲述自己认识的京都,描画出“京都人”的群像。

书中引用过京大一位教授戏谑京都某地的话:“那地方沉淀着有机物”,叫人最好别住在那边。虽然原话出于贬义,但读罢竟觉此话用来形容整个京都也是太贴切了,“有机物”是个多么丰富的能指。如今若是有人问我,为什么北京雾霾那么严重大家还恋恋不舍,我便和他说,“那地方沉淀着有机物”呵。

都身为古城的京都和北京有个浅显的相似处,也用“几条”来命名道路:京都由北向南的纬路从“一条”排到“九条”,想迷路都难;北京的“条”呢,就跟那些“门”一样,如今只能见其名,见不着形了。

相比之下,京都是更幸运的,迁都东京恰好让京都能够作为“日本的原乡”留存至今。作者引用佐佐木克的话说:“东京已成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难居城市。如果京都一直是首都,那么大概没有今天的京都。从结果论,可以说迁都救了京都。”

关于迁都的一个趣话是,日本政府是付了“分手费”的(1870年日本政府给京都十万日元“产业基金”作为迁都的补偿),并且表示只付这一次,不会再付(1994年京都建都一千二百年庆,京都人的代表逼迫政府付礼钱,政府冷淡回应:分手费已经给过了)。

—————————

人味儿

京都的历史建筑、风景已足够引人入胜,然更令作者心驰的是藉以一并保留下来的生活惯性、日常连结和社区意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地方的魂儿,是几十年如旧的拉面店、煎饼摊、居酒屋、咖啡馆和老街坊才能留住的魂儿。

年过五十的他,至今还是喜欢坐在料理台边上吃饭,他说“或许占据味道的大部分的,是有人为自己做东西的心情。……别人为你付出劳动,你要在心里存一份情,否则无法懂得味道。”在这样的老城里,难忘的不是声色味道,而是底下的那份人情,那份或浓或淡却不曾缺席的关切。

在帝都居过的人,到了年轻的城市,想起老院儿里的奶奶见面就招呼“回来啦”“吃了吗”,心底就漾起久违的暖,这就是古城迷人的所在。

所以,不能让钱味儿替代了人味儿,是他一个京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他对当下学生们过早地学会使用金钱,轻易地让大人为其服务感到抵触。

“尽管是支付对等的价格正常购买服务,仍然很怪异。让别人劳动,‘用于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与把自己认为比其他人更有价值的人‘选’出来一样……这是做人的‘品位’的问题。一个社会如果忘了感谢别人为自己付出的劳动,就没有‘品位’。”

顿时我也明白,如今大街小巷如小大人般拿着钞票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的孩子们,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他们不是过早成熟,而是径自走进了只有金钱驱动的那个世界,却无人拦阻。

—————————

如梦人生

京都的魅惑之处,就在于外人视之为风情啧啧称奇之处,京都人都视之为日常:和服、歌舞伎、寺院、果子店……

一季一图景。“从前的京都女子,每个月都有每个月该穿的衣物,当时的和服有十二季。”配合日本十二个月本就诗意的名字,京都的现实图景着实如画。然而对于和服的式微作者却也深表理解,因为“和服是无法一个人完成穿着的”。和服的衰落竟要归咎于大家庭的终结,不禁让人对逝去的时代轻声哀惋。

食物更是随季节而来,昭示着时令,“六月如果没吃到那个白白的外郎饼——象征着从北山冰室献上的冰——身体就无法从梅雨时节的郁闷中醒来”。对如今怪异的气候和超市里四季都会出现同样的蔬菜作者无奈吐槽,这都让珍贵的季节感丧失了。“大夏天的穿黑衣服也变得寻常”,比起从前有十二季的和服,当真无趣多了。

说起京都的女人,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图景。京都女人在葬礼上穿着那种全黑的丧服,“但有时会在腰带上的太鼓结位置用淡淡的白墨手写一个‘梦’字。”人生如梦的哲学出现在此处,竟是如此深刻又认真,单是想象一下这冷冽寂美的场景也教人肃然。

—————————

孔隙

“京都是充满奇人传说的城市。”

“这样的人,的确偏离了人生的常态,但其人生是笔直的。”

“有奇人的城市宜于居住。”

“孔隙”“孔洞”“开口”“褶皱”等一系列概念,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认为对城市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由此而来。正是这些“孔隙”,让形色的人和事有容身之处。京都是有着很多孔隙和褶皱的城市,所以京都多“奇人”,也多老人和年轻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会被置于栏外的人)。

不约而同地,同为京都人(出生在京都)的村上春树也曾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说:“整个世间好像还有不少类似‘缝隙’的地方,只要走运,找到适合自己的‘缝隙’,就好歹能生存下去。那是一个虽然事事粗枝大叶,却也不乏乐趣的时代。”当时(1974年)村上正在东京开着自己的小店。

有足够的夹缝、有上升通道,城市才可称成熟、宜居,才是真正意义上为人存在。但即便是京都,产业社会的忧虑也在蔓延,现代化令孔隙消失,令“城”瓦解。社会系统和组织愈发严密,年轻人不再像明治时期充满出头的机会;社区沦为表面形式,人们居住在名义上的同一个社区,但并不再拥有相同的社区意识;生活被大工厂、大公司和大社区切割,但生活肌理和感觉的厚度,却得在工作和居住一体化的、五脏俱全的小场域中才能获得。

对照今天中国的大城,亦然要面对同样的忧虑。随着急速的城市化,“管理”越来越严密,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但给各色人等的弹性生活空间却越来越少。“都市被消费的记号填满了,没有一丝缝隙,就连缝隙也被作为记号,瞬间被消费了。”

—————————

鹫田清一还负责统筹起草了相当于京都21世纪最初二十五年的宪法的《京都市基本构想》(大概类似于我国某地的十二五规划吧),《构想》出人意表地不采用“京都市”作为主语,而用 “我们京都市民”,并且约定不使用“传统”和“革新”这样被用滥的措辞。无论古今中外,大概都算给公文写作开了先河。我想,鹫田先生已经把对京都深沉的爱,尽力投入到作为一个市民的努力中去了。

在书的后记里作者表示,记忆有时会被替换成圆满的“说明”,“其中映出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没能成为的人”。不愧是一位哲学家说的话呀,我想这句话换成京都,也是同理吧。《京都人生》不仅是记忆,也是愿望。至于京都现在是不是按照这个京都人的愿望在生长着,还是亲眼去瞧一瞧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