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规划原理读后感精选

城市规划原理读后感精选

《城市规划原理》是一本由吴志强 / 李德华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712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10-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规划原理》读后感(一):基于中国背景的城市规划原理经典教材

新版加入的许多新的案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都江堰总体规划以及汶川灾后重建规划等案例。

同时在规划分析技术上加入GIS空间分析、要素分析等新颖内容。

毋庸置疑,本书似乎仍然强调产业与经济作为基本基调的规划,这与中国城市规划实践的氛围紧密相关;希望本书在将来的改版中仍有更多关于城市社会问题规划应对的一般路径和方法的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读后感(二):超出一个人接受能力的知识要求

规划首先需要的是观察的能力和探索的意愿,有一些书是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明白的,这也是这本书教给我的。接触这个行业已经14年了,惶恐不已。真的有14年之久吗?14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才看这本书不是太奇怪了吗?如此种种,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今年用时最久的一本书,因为是教材,只求说理清楚,逻辑准确即可。跟旧版比起来,“前沿”和“视野宽”是两个突出特点。前沿,是说不再单纯的讲技术,而是结合城市规划学科越来越向社会学倾斜的趋势,讲发达国家的规划师都在做些什么,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研究取向。

视野宽,是从城市开发、城市改造、城市管理的角度讲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读后感(三):我的城市规划狂想

敝人是皖西北市县边区农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断续在杭州工地搬砖多年。本文的城市规划设想,跟很多网友讨论过。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态度是,因为操作太困难,因而没有可操作性。我相信这里能遇到城市规划方面的共产主义革命同志。期待您在本文找到有价值的观点,作为学业研究课题。如能做出成果,请把论文赠送敝人一册,即可。

001,大立体交通构想。

――土地是国家的。尤其是地表,以后城市用地强制性规定:地面一层空间为公共空间,空间高度6~8米。这样,在地面一层就不花钱,开辟了,巨大的市民公共用地。整个城市,建筑物地面一层,都是公园类用地了。公共厕所,一览无余。

――地面一层公路设施基本不变,人行道上修两层走廊,一般阴雨天,市民出行不需要带伞。通过天桥,把人行道全城无缝连接。于是行人在建筑二层活动,机动车在地面一层公路上活动,大立体交通布局。城市不再有行人等待(闯)红绿灯。人体碰瓷艺术,迅速失去演习舞台。多方面提高交通流量。

002,立体绿化构想。

――城市绿化只在地面上发展是有限的。部分城市有楼顶绿化实践,也是不能满足居民生态环境需要的。

――于是,我们应该考虑绿化到墙上,建立城市建筑绿化垂直带。

――个人假设城市建筑,空间垂直表面统一规定绿化最低面积为10%.以常青藤条类植物为主要绿化材料,层层分割设置绿化带点。就近明确设置负责人。

――我们楼层的高度,已经不可能让我们的城市建设在森林中。但是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绿色森林”。

同志们一起努力,如果觉着敝人的战略眼光,是真实存在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