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摘抄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摘抄

《中医体质养生》是一本由傅杰英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5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一):2011.3.23

这书早就买了

摆在架子上没怎么看

这不

口干舌燥溃疡滋生牙龈肿痛

不知该吃什么好了

才翻出这书看看

先按自己的判断阴虚看那一章

嘿说的真是对哦

喝水喝的总是不解渴

再看看阳虚

好像也对哦

喝完水没多久就尿

没有把水气蒸腾

然后顺便看了气虚

完了

好像也符合

手指没有血色

额额

叫我如何是好

后来发现自己和气郁也有一腿

不看了

不敢看了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二):纯笔记

119 这里要再次强调,体质是说明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反映的是人的

生命特点,并不是疾病。

体质可以通过养生调理而拨乱反正,扬长避短,避免从明显的体

质偏颇进入亚健康进而演化成疾病。但是,体质很难脱胎换骨,彻底

改变。因为体质的主旋律、主色调源自于先天,并且和性格、习惯密

切相关,彻底改变似不可能。认识体质、接受体质、尊重体质、顺应

体质、不伤体质、预防体质易感疾病是这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如果看

了这本书,各个都要向平和体质看齐,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

示准看齐,其结果就只会是陷入养生泥潭难以自拔,说不定还会催生

4“养生强迫症”、“养生焦虑症”呢。养生不要折腾,不要无中生

。看些好的养生书,静静想一想如何对待生命,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式才是正途。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三):健康 中医 养生

一四年五月听的系统讲了8种体质的特征等,一边听一边手机上记。洋洋洒洒一大篇放到下边。最近发现,姓傅有才人真多。

8种体质 平和体质,修来的。

手冷过纣,脚冷过膝~~阳虚,火力劲不够。

气虚体质,经曾感冒~皮肤过敏~经曾打喷嚏~特别容易累。

气郁体质,周身不通泰。老郁闷不高兴。 适度瑜伽,肝胆经脉。

阴虚体质,体内水不足 总上火,易上火。 适合练静功如瑜伽,静能生水。

瘀血体质,非常不好的体质。这疼哪疼。

痰湿体质,体内水多。易虚胖。瘦人多内热肥人多痰湿。水往低处走,下肢沉重。

湿热体质,易体味。体内不洁。

主要是什么体质,还有其他体质。有主旋律,又有蒹葭。

有诸内必形之于外。中医考感官,遗憾的是现在退化了。

生姜,泡姜茶。适合夏天女人不爱发汗者。美容调养,红糖红枣和生姜电热壶煮一下。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夜傅阴在里,冬夜傅阴在外。秋天以后可以不吃生姜。上床萝卜下床姜,晚上生姜赛砒霜。 饮食回归清淡,生活回归简单。养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医体质养生》读后感(四):治未病 『090606增加中華醫藥中的相關內容』

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性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体质反映在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上,体质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但更是开放的、动态的、变化的,年龄、环境、生活习惯、疾病、治疗等因素都时刻影响着体质。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使得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

疾病本身并不遗传,因为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得他们对某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我们的健康出问题,通常就是体质出现了问题,是体质出现了明显的偏颇。

女性衰老从血液充盛的足阳明经和任脉、冲脉开始,因此女性体质养生要重视养血、和血和活血。男性的衰是从肾气阳气开始,因此男性体质养生要重视不伤肾不伤阳。

疾病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它从不良体质、明显偏颇体质中来,而此又是从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性格心理和不良的生存环境中来。呵护体质、调整体质、关爱体质,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少疾病,预防疾病的加重和复杂化。

痰湿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出现肥胖,尤其是中心肥胖,或者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

气虚的人,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内脏下垂、慢性炎症、贫血等,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性成各种痛症、痹症、水肿、不孕不育等。

阴虚的人常常内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喉咙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

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血管疾病、各种痛症等。

气郁、阴虚、瘀血、痰湿体质的性成或出现明显偏颇与心神关系非常大,尤其是长期的紧张、焦虑、压抑、担忧等都对体质影响最大。

抗生素、凉茶、清热解毒药、激素、利尿药、减肥药,通便药会造成或加重气虚、阳虚、气郁体质。滥用保健品,乱补益,则促生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经常吃理气、止疼的药物,容易伤阴,加重阴虚体质,性成热性体质。

女性以肝为先天,一般来说,月经量从初潮就少,一直不好,多数和肾有关,月经量多,颜色淡,和脾有关,周期凌乱,多数和肝有关。

----------------------------

【饮食】

食量过多会影响脾胃形成痰湿体质,长期的营养过剩还会形成气虚体质,肥胖而全身无力,尤其是中重度肥胖,几乎都是元气不足的虚证。这种情况不能用泻药,不能快速减肥。

经常吃肥甘厚腻或精细加工的食物会促发或加重湿热、阴虚、痰湿体质。

营养不足(良)会促生和加重气虚和阳虚体质,尤其是偏食、节食。

饮食过咸促生痰湿体质、瘀血体质。

长期吃辣会促生和加重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而且会加快进食速度,增加饭量而促生痰湿体质。

血脉喜温恶寒,得温则行,遇寒则暖。常食冰冻寒凉会影响血脉运行,长期阳气受损,阳虚在所难免;血脉经常不通,瘀血就会出现,过食冰冻寒凉者,尤其女性,较为常见阳虚与瘀血间夹杂的体质。

阳气夜晚潜藏,需要休息,如果常吃夜宵,会伤阳气,并促生痰湿体质。气虚、阳虚、痰湿间夹混合的体质,最常见于生活不规律、三餐不按时、喜欢夜生活、迷恋网游、IT业的人。

不吃早餐会影响肝胆功能,肝胆主气机舒畅,气顺不顺、消化好不好、大便通不通、情绪畅不畅,如果总是胆汁该排泄的时候不能排泄,会严重影响肝胆疏泄条达,促发或加重气郁体质,劲儿印象脾胃运化,促生痰湿而肥胖。

食速过快,导致脾脏功能相对不足,难以运化,俗称嘴壮脾虚。中年以后会呈现程度不同的气虚、痰湿间夹体质,而且皮肤粗糙油腻,毛孔粗大。

----------------------------

【起居】

身体过劳,中年以后多间夹明显的虚性体质,以气虚为多。

神过劳就是长期用脑过度,很伤心脾两脏,会性成气血不足的体质,如气虚、血虚。

用脑过度伤心脾,用眼多度上肝血。前者记忆力下降,易心慌受凉、食欲不佳;后者眼睛近视、易失眠多梦。要及时补益气血,吃些红枣、枸杞、桑葚、莲子、龙颜肉、鸡蛋黄、精瘦肉、葡萄干、胡萝卜等,当归也可。

房劳促生阳虚体质。

身体过于安逸促生或加重瘀血、痰湿、气郁、湿热等郁滞体质。

夏天出汗是散湿散热的重要途径,依赖空调会促生痰湿体质。

常用电脑会加重体质偏颇。

----------------------------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

如果脏腑功能、气血失调于内,就一锭会通过五官、皮肤、形态、情绪反应在外。

将面色、大小便、舌苔脉象结合起来一起观察。

体形:

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

肥胖分两种,如果肌肉结实,行动灵活,体重并未达到肥胖标准,只是超重,这种人多数是平和、湿热、痰湿体质,气虚并不明显。如果很懒惰,动作拖泥带水,走路拖沓,整个人显得很沉重倦怠,多数是痰湿间夹阳虚或气虚体质。

瘦人分三种,体形消瘦、体重不达标,皮下脂肪少,基本是虚性体质;如果肌肉松弛、脸黄、说话气若游丝,以气虚体质为主;如果精瘦结实,灵活,精力不错通常是阴虚内热体质;如果体形干瘦,面色口唇发暗,皮肤干燥,舌质暗紫,多数是瘀血体质为主。

神气:

静多偏虚,钝则痰湿。无热不生烦,体内但凡有热,不论实、虚,如湿热、阴虚内热、阳虚上热下寒,神就容易兴奋、躁动、波动。如果气虚、阳虚,神多数偏安静、消沉,甚至抑郁。如果痰湿多,就会反应迟钝,思维动作缓慢。气郁、瘀血体质看上去比较郁闷、不开心,不开朗,也会有抑郁。

面色:暗多瘀血,(白光)白则虚

正常 的面色应该黄而有光泽,透出些许血色。肤色有深浅,都应该有光泽。面色萎黄,即黄而没有光泽、血色,是血虚;皮肤黄而油腻,多为湿热;面色、口唇发暗,月经前或受寒、失眠出现黑眼圈,多为瘀血体质;面色白而缺乏血色,没有光泽,是阳虚。

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舌象比较能反应出人体本质性的变化,尤其是舌体大小、舌质颜色。

舌体大,又淡又嫩,质软的,说明是虚性体质,阳虚、气虚常见。舌体胖大,很红,是热性体质,一般食欲旺盛。舌体瘦小,色淡而萎软,是气血虚;舌体小,但是很红,舌苔也不多,是阴虚或有内热;舌体颜色发紫发暗,或者有瘀斑瘀点,是瘀血。舌体边缘经常有牙齿痕,是气虚。舌苔经常很厚不退,不是湿热就是痰湿;如果没有舌苔,是阴虚。

舌苔厚腻时不要进补,少吃肉;舌苔发黄时,多喝水,多吃清凉的水果;舌体变得很胖大似乎塞满口腔,要注意减少饭量,让肚子微微有点饥饿感,少喝水少吃咸;舌体出现明显齿痕,说明疲劳,身体需要休息,可以适当进补。

看眼睛:无神则虚,混浊多湿

目光炯炯有神,是偏热性或者平和体质;目光无神,是虚性体质,气虚、血虚、阳虚都会出现。杨静巩膜上经常有脂肪沉淀,或者长年有很细小的血丝,看上去比较混浊,多见于瘀血,痰湿和湿热体质,还有上热下寒体质。

听声音:有无中气最重要

声音轻浅,没有中气,是气虚;声音底气足,中气足,通常是痰湿或平和体质。

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湿

经常汗味、体味特别大,是痰湿或湿热。经常有口气,提示内热、有积滞。痰湿、湿热、阴虚内热、上热下寒的人容易出现口气。

问二便:尿黄多热,便烂脾虚

经常小便很黄,说明体内多热;喝多了水就要去厕所,夜尿多,这是阳虚;每遇精神紧张则小便频数或者经常因为要不要小便而心神不宁,常见于气郁、气虚的女性。

长期大便量少干燥,可见于阴虚、气虚。大便经常烂而不成形,可见于气虚、阳虚、痰湿。如果经常大便干结或粘腻、味道臭、小便黄,这是典型的湿热体质。遇到精神紧张就会大便烂是气郁体质。有些人平素大便很好,稍微吃了一点不干净、太油腻的东西就麻省会拉肚子,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保护,他的身体素质还挺好的。

问情志:敏感多虚,压抑多郁

凡事思虑过度者,多为气虚、血虚、气郁;容易伤感悲忧者,多为气虚、阳虚;七情难以舒展,内向压抑者多为气郁;容易惊恐不安者多为阳虚,气虚。

问家族史:痰湿体质要小心

如果父母是痰湿体质,重新性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注意早早地扼制痰湿体质明显的偏颇。

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耐夏不耐冬,常年手脚发凉,冬季手冷过肘和足冷过膝,基本上是阳虚体质。怕热,耐冬不耐夏,四肢温暖,尤其夏季手心脚心发热,喜欢吹空调吃冷饮者是热性体质。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差,多见于情绪不稳定波动大的女性,常见于气郁、气虚体质。素体血虚的女性也会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但通常伴随有头晕、心悸、多梦、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的血虚表现。

问汗液:汗出重要,过汉则虚

正常出汗是耗能散热的过程,对于调节体温、能量代谢很重要。少汗或无汗,能量代谢会缓慢不通畅,闷在里面,内生痰湿、郁热、湿热,如果又能吃,那么肥胖在所难免。如果白天不运动出汗,晚上入睡后出汗都不正常,见于气虚、阴虚体质,如果胃口差,饭量小,那就会消瘦、失眠、健忘、心慌。少汗无汗会令人容易发盘、肿胀、闭经、烦躁易怒、生座疮。

有的人很容易出汗,吃饭、喝茶、运动,天稍热就会出汗,不喜欢空调,可见于平和体质、偏于气虚体质,这种人往往身体素质不错,情绪也较为稳定,也不容易发胖,因为出汗通畅。

问经带:经宜规律,带忌多黄

经常性的月经量偏少,经期延后,色暗,痛经者多见于瘀血、气郁体质;经常性月经量多,经期提前,色鲜红则以热性体质居多;月经颜色淡红,多是血虚、气虚体质。

白带长期偏多,色白,伴有容易疲倦者,多是痰湿、气虚、阳虚体质,而带下色黄,阴痒者,多是湿热。

平静状态下切脉,通常以清晨为好,此时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也没有吃饭,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

脉象有力,节奏整齐,说明身体状况好,如果半天摸不到脉,好不容易摸出来,很细,若有若无,那是虚性体质,如果脉细,胃口又好,就很容易发胖。脉象似一根直直的琴弦,叫弦脉,也叫肝脉,意味着肝功能不调,容易性成或家中瘀血体质和气郁气质。在平静情况下,脉象比较快,是有热(实热或虚热);脉象明显慢,是阳虚。

----------------------------

【养生】

形者生之具,神者生之本。养神、安神是养生第一要务。如果一个人七情适度,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不敏感多疑,就算是生活简单贫困,不能吃保养品,不能进健身房,不能住花园毫宅,不能享受高端优质的医疗资源,也可以享有良好的生命体验,尽享天年。这是没有成本的养生。

[养心修德]

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持续的不良精神会明显削弱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严重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经络通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病痛。

心神旷达安怡,体貌自然安详舒泰。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养生先养心神,养心神要先修德行。心神要清、静、安、平、适度。

养生的过程实际是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P61

春夏,精神情志、起居饮食不能妨碍阳气升发。秋冬,精神情志、起居饮食不能妨碍阳气潜藏。要`顺气而养`,顺势而为。

夏天气血外浮,脾胃虚弱,外强中干,伏阴在里,尤其不可多吃寒凉冰冻之品,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温暖脾胃,夏天常吃的凉拌菜可以多放一些生姜;腠理疏松,毛孔开张,应该避免虚邪贼风、穿堂风,尤其不可冷风直吹头顶、脑后、颈椎、肚脐。

[简单顺势]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猴行、龟欲、蚁食、童心。

睡眠、三餐、二便规律。

【保护环境】

----------------------------

【气虚体质】

元氣不足,衛氣虛損。脾氣虛會導致五臟氣虛。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

形成:

1、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父母有一方是气虚体质;

2、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体质进入气虚状态:

3、长期多度用脑,劳伤心脾;

4、重体力劳动者或者职业运动员;长期形过劳或神过劳耗气,会促生或加重气虚体质;

5、长期节食形成气虚;

6、经常服用清热解毒败火的中药或西药抗生素、消炎镇痛药、激素;

7、长期七情不畅,肝气郁结很容易促生气虚体质。

易感疾病:

1、气虚、阳虚的人很容易发胖。但气虚发胖多是痰湿重,阳虚发胖常间夹小便不利、肿胀、瘀血疼痛等。块头大,但不中用,精力不济。气虚肥胖伴有高血压者,中风的概率会明显提高。

2、内脏下垂。

3、排泄不适度。气虚体质由于门(气的固摄把门)总是关不紧,常见自汗、尿多、大便次数多但溏烂(慢性结肠炎)、月经崩漏、白带过多。气虚则肠道蠕动无力,很容易引起便秘。

汗液、大便、小便、月经、白带、五官分泌物等的分泌排泄要适度,排得太少容易积滞废物,形成食积、宿便、湿热、火毒、痰湿、瘀血。分泌排泄太多又会精华外泄,形成虚性体质。

4、气虚女性容易长色斑,而且面积大、颜色淡。额头、口唇周围都有。

5、气虚女性一但身上有炎症,较容易转为慢性,典型的是盆腔炎,还有慢性支气管炎。

6、女性长期节食导致气虚,常引起月经量明显减少,颜色淡,甚至闭经。

养生原则:补脾、健脾,不伤脾。

1、饮食上,不吃冰冻寒凉、肥甘厚腻之品,容易在气虚基础上间夹痰湿体质。宜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2、加强运动。脾生气血,主肌肉,主四肢,关系到能量代谢的全过程,四肢肌肉是能量消耗的大户。

3、勿思虑过度。思则气结,过度思虑最伤肝,肝伤则必伤脾,令脾气停滞,气血不足。越思虑越要运动,不要太关注自我,太再一自我感受,要把注意力从内在转移出来。

4、勿七情郁结,不开心。怀着一肚子火、一肚子气吃饭是最伤脾脏的。生气伤肝,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宜食食物:

大枣、葡萄干、苹果、龙眼、橙子

白扁豆、红薯、淮山、白果、芡实、南瓜、包心菜、胡萝卜、土豆、山药、莲藕(生者甘寒,清热凉血;熟者甘温,健脾益气)、香菇

淡水鱼、泥鳅、黄鳝

麦芽糖、蜂蜜

糯米、小米、黄豆之品

參芪淮山烏雞湯 『中華醫藥』

材料:烏雞1只、人參10克、淮山50克、黃芪30克、生姜1塊

烏雞的舌頭是黑的,則骨頭也肉都是黑的,藥用價值更高。 山藥是健脾專家,本朝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偏于補脾氣,不熱不燥,補而不膩,補而不滯,非常平和。

1)人參、黃芪、淮山洗凈,放入烏雞的肚子里

2)烏雞放入一個合適的容器

3)放入生姜和適量的鹽和清水,清水沒過烏雞。

4)水燒開后,大火隔水蒸3-4小時即可。

容易上火的人、純陰虛患者不適合食用,

气虚体质的补益要缓缓而补,不能峻补(大剂量,药效较猛)、蛮补(不问寒热虚实乱补)、呆补(补益还算对路,但完全不考虑脾胃是否受得了)。最好的方式是喝粥。

气虚者首先要遵循各种哦个体质的基础养生原则:不熬夜、三餐规律、大便定时、坚持适合自己的运动。同时,要避免过度运动、劳作。比较适合慢跑、散步、瑜伽、登山。

药物调治: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如果煲瘦肉汤可以去掉甘草。

补中益气丸

玉屏风散颗粒或薯蓣丸(打喷嚏、感冒或皮肤过敏)

香砂养胃丸(吃东西少,稍微吃点就开始胀或者经常拉肚子,大便不成形)

归脾丸(不能动脑,一动脑就失眠,睡不好,吃不好)

四季养生:春捂秋少冻、夏温冬平补

经络调节:

经常腹胀、消化不良、便烂:中脘、天枢、足三里

经常感冒、打喷嚏、鼻子发痒:风门、肺俞、脾俞、足三里

经常疲劳倦怠,舌头齿痕明显:神阙、气海、隔俞、脾俞

針砭灸藥,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排在藥之前。艾葉能會垂絕之陽,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足三里:

正坐,雙腿屈曲,在膝關節外側找到一個小窩,叫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4橫指,然后找到脛骨,脛骨前脊向外側旁開一指,順時針按摩100下。

养生的整体观很强,看到脾虚,起码要前想到肝脏,后想到肺脏。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脾虚,肺气也就虚了,抵抗力就弱,容易得病。

~~~~~~~

气虚体质虽然有阳虚的倾向,但主要是由肺、脾、肾功能相对不足,尤其是肺和脾不足造成的。

脾是生气之源,肺是主气之枢。脾虛的人面色偏黃,說話有氣無力,話說多了容易上氣不接下氣。唇色少華,頭發沒有光澤。氣短懶言,肌肉不健壯,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容易感冒。

肺司呼吸,主皮毛,和气息、呼吸、汗出有关。人对黄精的适应能力差,遇到气候变化、季节转换很容易感冒。冬天怕冷容易受寒,夏天怕热,容易中暑、伤暑。

脾主运化,升清,和营养运输、提升血压、固定脏器有关。肾司二便和前后二阴,和二便、经带正常适度排泄有关。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胃口不是很好,饭量小;经常腹胀,大便困难,每次一点点。也有人胃强脾虚,胃口好,食速很快,同时饭后腹胀明显,容易疲乏无力,这是脾虚难化。脾虚常见于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因为脾虚营养来源少,气血化源不足。吃进去不消化,加工成半成品--痰湿。到皮下就是肥胖、到肝脏就是脂肪肝、到血液就会血脂增高,堆在腹部就是将军肚。

脾主肌肉和四肢。脾气虚,四肢肌肉就松软无力。气虚无力提升,因此形体比较松弛、无力、不挺拔,臀部下垂,乳房下垂。一旦发胖,腹部特别松,还可见经常头晕,血压偏低,经常会疲倦、怠惰、无力。

气虚的舌象,舌体胖大而且有明显的齿痕。凡是舌头色淡有明显的齿痕,一般都有疲劳感,越疲劳齿痕越明显。

思伤脾,过度用心动脑,伤心伤脾。

冷飲傷后天之本“脾”。脾喜暖惡寒。

【气郁体质】

百病皆有氣而生。

形成:

1、幼年生活不顺

2、工作压力大

易感疾病:

1、抑郁症

2、脏躁症

3、失眠

4、偏头痛、胸痛、肋间神经痛

5、女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和乳腺增生(胀痛)

6、痛经,月经多的那一天,症状开始缓解,就不怎么痛了

7、容易形成慢性咽喉炎

8、甲亢、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

养生原则:疏肝理气、益补肝血,不使肝血亏虚

1、饮食

橙子、橘子、柚子、陈皮、柠檬、洋葱、丝瓜、包心菜、香菜、萝卜、槟榔、玫瑰花、茉莉花等

龙眼、红枣、葡萄干、蛋黄可以补肝血

清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太凉,尤其是女性

雙花西米露 『中華醫學』

材料:西米50克、玫瑰花20克、茉莉花20克、白糖適量

玫瑰化瘀解郁,茉莉花主溫脾胃,利胸膈。西米溫中健脾,使皮膚恢復天然潤澤。

1)玫瑰花、茉莉花用開水沖泡備用

2)西米倒入開水中,中火煮5-6分鐘,中間還有些白就可以了,濾出來備用

3)把泡玫瑰茉莉的水煮開,將西米倒入,放入適量的白糖即可。

對腎虛的人要慎用。

2、生活起居

不要过度思虑,七情波动闷在心里不能外发最伤内脏,先是气郁、劲儿瘀血、痰湿。气郁、痰湿、瘀血混合体质与肿瘤、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胃病、月经不调有不解之缘。

调整心神情志,神调不好,内脏就不得安宁。

多听一些欢快、振兴的音乐

练习瑜伽

药物调治:

补肝血:何首乌、阿胶、白芍、当归、枸杞

疏肝理气:香附子、佛手、柴胡、枳壳、香橼

中成药:逍遥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

四季保养:春季为主,舒展形体,借助自然之力。

经络调养:膻中、中脘、气海、内关

晚上睡觉前,两手搓热,来回搓胁肋,感觉里面像灌了热水一样舒服。

陽陵泉: 『中華醫藥』

正坐,雙腿屈曲,膝蓋側邊的小腿外側找到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處就是陽陵泉。常常按摩可以降肝火。

~~~~~~~

面色偏青,肝主青,鼻翼口唇周圍都是偏青色。

心(紅)、脾(黃)、肺(白)、腎(黑)、肝(青)

腹部有脹痛,但是沒有固定的地方。常常想要深呼吸。容易悲悲戚戚和冥想不斷。

气郁体质和瘀血体质属于一类,想要减少瘀血体质的产生,就要在气郁体质这一阶段好好调理。如果气郁阶段不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血液不清爽了,动脉血管壁的弹性也不如年轻时候好了,再加上气不行,很容易形成瘀血体质。

气郁体质中瘦人偏多一些,面部表情经常是郁闷、不开心的,面色发黄,没有光泽。是肝脏的疏泄条达功能相对不足造成的。气的基本运行形式是升降出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阳气发散,阴精收藏。这个过程一定要顺,人才能七情适度,情绪平稳。

主要表现:

1、经常叹息,可以吃一逍遥丸来疏肝理气

2、咽喉不利,有梅核气

3、女性月经前会有比较明显的乳房胀痛和少腹胀痛

4、由于阴阳之气运行不利,所以出阳入阴都不顺,睡眠就不会太好

5、大便多数发干

6、性格多内向。如果话少,但心里门清,而且非常敏感,斤斤计较,高度敏感又高度内向是很折磨人、很痛苦的,这种人很容易憋出病。先是气郁,然后瘀血、痰湿由此产生或更加严重,由此又进一步气虚、气郁,相互因果。

肝主藏血,正因为藏了很多血,阴血根基牢,所以才能支持肝气疏泄。肝疏泄气机,性喜条达,属阳,`体阴用阳`,用阳是以体阴为根基,如果肝血不足,很容易过度疏泄或疏泄不足,前者肝阳暴张,要养阴柔肝,清肝热降肝火;后者要补血柔肝,疏肝理气。疏泄不足最初是气郁,时间久了,会间夹瘀血和痰湿。

【痰湿体质】

《丹溪心法》: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睡。水液內停而痰濕凝聚,粘滯重濁。體內廢物不能及時排出,大便不規律,粘滯不成形。身重乏力,久睡不醒。

形成:

1、过度装修、依赖电器、汽车的生活方式催生痰湿、瘀血、气郁体质;

2、膏粱厚味、肥甘油腻,脾无法运化。长期口味偏咸,吃盐太多,是促成和加重痰湿体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暴饮暴食、冰冻寒凉、经常吃减肥药,促生或加重阳虚、气虚、痰湿、瘀血体质偏颇。痰湿体质、阳虚体质间夹,一旦发胖就是中重度肥胖,很不好治疗。

4、伤肝时候必然伤脾,经常生气、情志不舒展、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都是肝胆最不喜欢的。肝木克脾土,脾伤生痰湿。夜里11点-1点是胆经当令的时候,熬夜影响胆气的疏泄,肝胆相照,必影响肝脏,进而影响脾脏,与熬夜有关的肥胖是中心性肥胖。

5、家族史明显、自幼容易咳喘痰多、湿疹或肥胖的痰湿体质,主要是肾脏功能相对不足。

易感疾病:

1、最容易中风、心肌梗死

2、高血压

3、糖尿病,益气健脾化痰燥湿方药常用于治疗糖尿病

4、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的高脂血症

5、饮酒过多、恣食肥甘厚腻,熬夜引起的脂肪肝

6、代谢综合症: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腹部肥胖或体重超重、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或葡萄糖耐量异常,同时集中在一个个体中,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7、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一旦闭经将加重痰湿体质,促生肥胖。痰湿体质、肥胖、月经不调如影相随,互为因果,密切相关。

8、慢性咽喉炎,要理气、化痰、散结

9、伴随舌苔厚腻不退、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身体沉重的慢性胃炎、结肠炎

10、口味重者,经常小腿踝关节处肿胀

11、与郁症相伴而生,情绪方面问题

养生原则:健脾去湿、保护脾、不伤脾。

1、饮食

控制食量,吃饭速度不要太快。

不要吃夜宵,一定要吃早餐。

少吃酸性的、凉性的、腻滞的和生涩的东西,特别是酸性的东西。痰湿重的人吃多了山楂,不仅不能去血脂、降体重,反而会伤脾胃,加重痰湿。西瓜是天然白虎汤,也是寒凉的,要少吃。

少喝含糖高俄饮料,甜能生湿。

吃一些偏温燥、健脾祛湿的食物,淮山、薏米、白扁豆、赤小豆、鲫鱼和生姜等。生姜散湿、暖脾胃、促发汗。但是要夏天吃,早晨吃,立秋以后要少吃,甚至不吃。`夏月伏阴在内,冬月伏阳在内``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夜晚生姜赛砒霜`。从体质上看,痰湿、阳虚、气虚、瘀血体质都适合生姜,尤其是痰湿体质;湿热、阴虚体质则不适合。如果身体不是很胖,三四片姜就可以了,如果月经不是很好,瘀血块多,多放一些红糖。

芡實蓮子薏仁湯『中華醫藥』

材料: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仁30克、陳皮5克、姜一塊

芡實,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是秋季進補的首選。芡實有很強的收澀作用,所以便秘的人最好不吃。芡實和蓮子健脾益腎,薏仁健脾祛濕、減肥美容。陳皮醒脾行氣開胃。

排骨剁成小塊,把泡好的芡實、蓮子、薏仁、陳皮倒入砂鍋,把排骨也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再把生姜放入,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然后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鹽即可。

2、生活起居

30岁后定期检查血脂、血糖(空腹血糖、参后血糖)、血尿酸、血压。

多晒太阳,散湿气,振奋阳气。

经常洗一洗热水澡,毛孔张开最好,利于痰湿的消散。当运动出汗特别多的时候,不要马上吹空调、吹风扇,不要马上去冲凉,一定要等汗落了再去洗澡。

夏天尽量不用空调。

穿衣服尽量要宽松一些,有利湿气散发。

坚持运动促排汗

药物调治:健运脾胃,兼去痰湿

党参、扁豆、莲藕、砂仁、陈皮、淮山、薏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白芥子。白芥子、陈皮,主要祛肺部、上焦的痰湿;陈皮如果和党参、白扁豆合起来,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让湿气从小便而走。

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绞股蓝总甙片、陈夏六君丸、排毒养颜胶囊等(中病即止)。

四季养生:夏多食姜、冬少进补。

经络调养:中脘、水分(肚脐上一寸)、神阙、阴陵泉、足三里、脾俞、胃俞

豐隆穴『中華醫療』

這個穴位能把脾胃上的濁世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從腿的外側找到溪眼和外踝,連成一條線,取這條線的重點,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兩指寬,和剛才的重點平齊就對了。每天按壓1-3分鐘

中藥熏蒸法

~~~~~~~

痰的产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运化功能失调,水谷进入体内不能转化成有用的气血精液被人体充分利用,而是转化成半成品--痰湿。这里的痰指的是水液代谢过程不畅通而产生的废物,随着气血的运行而流窜全身,位置不固定,引起许多疾病。

人体河流的上、中、下游分别由肺、脾、肾控制,其中脾主运化水湿,一旦功能不足,河流泛滥,痰湿形成,对全身产生影响。脾失调,而成为生痰之源。

属于阴重,本质上属于阳虚,是一个本虚标实的体质。

水太多,或者生命的河流不那么通畅,导致不是这里泛滥就是那里堵塞。

主要和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一旦脾脏长期相对不足,就会呈现所谓的痰湿体质。水太多或者进出不畅、分布不匀就是痰湿。顽痰生怪病。脾主肌肉、主肌肤、主四肢,脾虚,痰湿就容易泛溢肌肤、肌肉,因此痰湿体质很容易发胖。

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阳虚体质】

陽氣不足,陽虛生外寒。

形成:

1、主要来自先天禀赋,和父母有关。父母阳虚体质、婚育年龄太大、孕期过食寒凉等

2、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或有病没病预防性地喝凉茶,或者喜欢冰冻寒凉的饮食

3、纵欲

4、工作环境长期接触冷水、冰冻

易感疾病:

1、如果脉象沉细,但食欲很好,容易发胖

2、头发容易脱落

3、睡眠轻,容易惊醒

4、易患骨质疏松

5、容易水肿

6、常见痛经、月经延后、闭经

7、性功能低下,缺乏性欲

8、患的座疮一般是囊肿座疮,这种人下身阳气虚较甚,经常有夜尿,喝了水马上要上厕所;痛经,小肚子冰凉,下肢特别冷,冷到膝盖上。上热下寒,上热是假,下寒是真,是虚阳上浮,下面阳气太虚,藏不住,飘上来。如果喉咙痛、睡不好、有点烦,有座疮,或者口臭,不能随便吃清热解毒或泄热通便药,这时候要下边暖,然后作些局部处理。

9、阳虚而清阳不能上升,可能出现低血压、耳鸣、色斑。

10、容易患以受寒遇冷则发作加重为特征的各种痛症,如胸痹、腹痛、关节痛、头痛等。气郁体质的疼痛多和情绪有关,以胀痛为主,瘀血体质的疼痛和受寒遇冷、七情不和有关,但是以固定不移的刺痛为主。

11、阳虚体质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阳虚兼瘀血体阳虚兼痰湿体质。

养生原则:不伤不损阳气,温补阳气、温化水湿、畅通气血

1、饮食

少吃或配合温热食物食用以下食品:

柑橘、柚子、香蕉、西瓜、甜瓜、火龙果、马蹄、梨子、柿子、枇杷、甘蔗、苦瓜、黄瓜、丝瓜、芹菜、竹笋;绿豆、绿茶、海带、紫菜、田螺、螃蟹等,蔬菜最好在开水中淖一淖或蒸、煮、炖,尽量不要凉拌。

阳虚、气虚、痰湿的人,吃太多水果,影响脾胃功能

减少食盐的摄入

可多吃温热的食物:

荔枝、榴莲、樱桃、龙眼、板栗、大枣、腰果、松子、核桃(可温补肾阳,最适合腰膝酸软,夜尿多的人)

生姜、韭菜、辣椒、南瓜、胡萝卜、山药、黄豆芽等

虾、海参、鲍鱼、淡菜等

麦芽糖、红茶、花椒、姜、茴香、桂皮等

阳虚体质吃寒性食物或者热性体质者吃热性食物,应选择焖、炖、煮的方式,以减寒热之性。

當歸生姜羊肉湯『中華醫藥』

材料:

2、生活起居

增加户外运动

多见阳光

不熬夜

多听轻快、活泼、兴奋的音乐

锻炼腹式呼吸,多做一些静神而动形的太极拳、气功等

注意各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保暖。

药物调治:

鹿茸、补骨脂、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等

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壮腰健肾丸,壮骨关节丸等OTC,改善体质减量服用。

四季养生:夏勿贪凉、冬宜温补

经络养生:

以任脉、督脉、背部膀胱经为主。

肚脐、神阙、气海、关元、肾俞、命门

『中華醫藥』雷火灸

~~~~~~~

肾阳相对不足。

右手尺脉主命门(肾主命门火),脉象弱,说明肾气、肾阳不足。肾主生殖,主骨,主下焦少腹水液蒸腾。

主要表现:

1、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特别主要保护后背和前腹部。阳气走皮肤,调节体温,尤其是背后膀胱经。

2、夜尿多,小便多。阳气不足,蒸腾气化不行,水喝进去后不能被利用。主要不要多吃寒凉冰冻的食物、尽量少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的中药,以保护阳气。

3、经常腹泻,阳气不足,水谷转化不彻底。

4、中年以后出现性欲减退、脚跟腰腿疼痛,下肢容易肿胀;女性白带偏多,清稀透明,受寒遇冷或者疲劳时白带就增多。

5、头发稀疏不茂密、黑眼圈、口唇发暗。肾阳虚会拖累脾胃阳气而导致脾肾阳虚,而眼圈和口唇反应的是脾脏的问题。

6、舌体胖大娇嫩,脉象沉细,一开始摸不到。

7、常见上热下寒。

8、性格沉静,情绪会消沉。

【瘀血体质】

形成:

1、先天禀赋

2、长期七情不调,尤其是郁闷、压抑,长期不能舒展,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3、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敏感多疑又钻牛角尖,而且进去出不来。

4、比较严重的创伤

5、长期慢性病,久治不愈,比较容易间夹瘀血,瘀血病理变化的纵深发展途径之一就是专门往血络(细小的血管)、微循环发展,潜伏下来。

6、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虽然促生阳虚,但一般也间夹瘀血。因为血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

易感疾病:

1、肥胖并发症,尤其是中度以上的肥胖夹杂有瘀血的话,肥胖并发症会出现得比较早,比如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痛风、糖尿病等

2、消瘦。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养在最细的脉络处被堵塞,不能被吸收,所以吃不胖。

3、座疮。以黯紫色丘疹或结节为主,由于难以透脓,可以在面部停留哼唱时间,也容易遗留暗疮印色素沉着。

4、黄褐斑。桃红四物汤就是补血活血化瘀。瘀血体质的女性易患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5、肿瘤。当瘀血体质与明显的阴虚体质相互夹杂时较易有肿瘤,尤其是女性。

6、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瘀血体质引发的月经不调,以血块多,色暗、月经量少为主。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就是每个月月经前浑身不舒服、烦躁易怒、郁闷、乳房胀痛、失眠或嗜睡、食欲亢进或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口腔溃疡、感冒发烧等。

7、抑郁症。气虚、阳虚、瘀血的人容易的,痰湿的人有时也会有。

8、偏头痛、胁肋间神经痛。常见于月经前、气温下降、七情不和时发作或加重。如果疼痛以刺痛,是瘀血为主,如果是胀痛,是气郁为主。

瘀血体质一旦得病,容易出现疼痛症状,而且以刺痛,位置固定,活动后会减轻,越不动越痛,遇寒吹风或情志不畅时发作或加重,还容易转化为慢性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会差一些。比较适合用针灸治疗或者作为主要的辅助疗法。

养生原则:疏肝活血、理气

1、饮食

少喝酒,因为伤肝。可以少量饮用红葡萄酒、糯米甜酒,尤其适合女性。山楂可以用于瘀血体质、肥胖间夹瘀血、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调养。金橘没有活血的作用,但疏肝理气好。性温活血的蔬菜: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瘀血体质动机或阳虚间夹瘀血体质吃。如果出现眼屎增多、眼睛模糊哦,说明吃得太多了。

性凉活血的有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芸薹菜、魔芋等,适合瘀血体质夏天或瘀血间夹湿热、阴虚内热体质的人吃。

菇类养肝护肝,还能防癌抗癌

海参对于瘀血体质形体干枯,皮肤干燥者效果不错。螃蟹主要用于消散外伤后遗留瘀血。

红糖、糯米甜酒、葡萄糖最适合女性瘀血体质的调养,尤其在产后(葡萄酒除外)、痛经、经血暗黑、血块多、月经延迟等情况下服用最好。

醋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菜籽油有活血的功效,但有小毒。

玫瑰花、茉莉花泡茶,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

瘀血体质的人不宜吃收涩、寒凉、冰冻的东西。

當歸田七烏雞湯 『中華醫藥』

材料:烏雞1只、當歸15克、田七(三七)5克、生姜一塊。

生吃田七能活血化瘀,治療跌打損傷特別有效。熟吃田七可以補血補氣,淤血體質可以每天吃一克田七粉,吃一段時間即可改善。當歸可以補血,而且補而不滯,男性也應該適當進補。烏雞被稱為中國的花旗參,補虛、溫中、補血,也適合體質虛弱的男性。

1)將當歸和田七浸泡洗凈;

2)將烏雞裝入一個合適的容器里;

3)將當歸、田七、生姜碼放在烏雞上;

4)加入適當的鹽和清水,清水要淹過烏雞,蓋上蓋子;

5)燒一鍋開水,上鍋隔水蒸,大火3小時即可。

陰虛火旺體質不能吃,感冒時,腸胃功能不好的時候均不可吃。

2、生活起居

精神养生对瘀血体质的人非常重要。七情适度、培养兴趣爱好等等

多做运动,少用电脑

药物调制:逍遥疏肝、桃红活血

女性特别容易出现血方面的问题,不是血瘀就是血虚,瘀血体质里女性偏多。

如果不开心、郁闷、叹气,吃些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

桃仁、红花、当归、田七、川芎和益母草等,在活血的同时补血。当归是补血佳品,补血又活血。

可以适当补血养阴。吃少量阿胶、熟地、白芍、麦冬等养阴滋润。

四季保养:春季舒展、秋冬保暖。

久坐室内,肝脏不能正常疏泄,就会气滞血瘀。头发尽量蓬松,不能紧扎,穿衣服也要宽松,利于气血的生发。秋天不要秋冻。

经络调养:适合针灸

曲泉、三阴交、曲池

改善瘀血体质:神阙、隔俞、肝俞、太冲、三阴交、委中、曲池

妇科月经方面:太冲、五枢、维道、血海、三阴交、合谷

心胸肝胆慢性病:隔俞、肝俞、内关、期门、日月、曲泉

三陰交:先找到足內踝(鼓起來的骨頭),然后緊貼這個骨頭往上移出四個手指的寬度,對應的點就是三陰交。指端按揉1-3分鐘

~~~~~~~

血脉相对不那么通畅。容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且疼痛较为持久,位置固定。一旦得病,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化为难治的慢性病。

女性每月一次月经施泄,对于调节血脉畅通很重要。月经对温度、环境、情绪等较敏感,容易出现月经减少、延后,甚至闭经,经常如此就会造成或加重瘀血体质。

主要表现:

1、容易生斑,面色晦暗

2、生座疮后的暗疮印很难消散

3、皮肤干燥常引起搔痒,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搔痒是血脉不通畅在皮肤上的反映。

4、眼睛混浊,红丝盘睛

5、容易脱发,而且不好治

6、口唇发暗

7、舌头上有长期不消的瘀点和瘀斑,舌系带两边的两条小静脉是怒张的。

8、表情呆板,抑郁,面部肌肉不灵活

9、容易健忘,记忆力下降

【阴虚体质】

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形成:

1、先天禀赋

2、情绪长期压抑不舒服不能正常发泄会郁结而化火,向身体内部燃烧消耗,使阴精暗耗

3、结核型体型,人瘦、皮肤(白光)白,口唇色红,脖子细长,肩膀小窄。

4、长期心脏功能不好,或者高血压的病人吃利尿要太多,最终也会促生或加重阴虚体质。

5、长期使用辛辣燥热的食品

6、婦女更年期出現比較多

易感疾病:

1、失眠

2、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

3、一旦生斑,阴虚火燥向结的色斑是最难去的,淡化都难

4、如果长期情绪压抑间夹瘀血倾向,易患肿瘤

5、阴虚到一定程度,血液黏稠,也容易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

6、容易便秘

7、体质性瘦弱

8、女性容易月经提前,周期短,甚至闭经

养生原则:镇静安神,静能生水,静能生阴。

1、饮食

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都伤阴,如

花椒、茴香、桂皮、五香粉、味精、辣椒、葱、姜、蒜、韭菜、虾仁、荔枝、桂园、核桃、樱桃、杏、羊肉、狗肉等,尽量少吃,在炎热的天气最好不吃,如果吃了,可以多喝水,多吃点凉性水果来制衡。

不能用荔枝干、龙眼肉来进补

酸甘可化阴,甘寒可清热,用于阴虚体质比较对路。如

石榴、葡萄、枸杞、柠檬、苹果、梨子、柑橘、香蕉、枇杷、杨桃、桑葚、罗汉果、西瓜、马蹄、甘蔗、冬瓜、丝瓜、苦瓜、黄瓜、菠菜、生莲藕、银耳、百合、燕窝、黑芝麻等

新鲜莲藕对阴虚内热的人非常合适,可以在夏天榨汁,如果藕稍微老一点,比较粉,补脾胃的效果很好。

不可无节制地吃很寒凉的食品,伤及脾胃更麻烦。

猪肉、鸭肉、蚌肉、乌鱼、牡蛎、海参、鲍鱼、淡菜,可红烧、焖、蒸、煮、煲,尽量少放调料,不要煎炸、烧烤或方花椒、八角、桂皮等,敏感的人一吃就上火。

海參百合羹 『中華醫藥』

材料:海參一條,肉末150克、百合50克、雞蛋2個、冬菇5朵、冬筍一塊,蔥姜適量

海參補腎益精、養血潤燥,對陰虛體質尤其是精血虧虛者合適,但是性溫需要在煲湯的時候和百合(藥性微寒)一起用。

1)百合冬菇清水泡一個小時,后洗凈

2)海參、冬菇、冬筍切小丁,姜切片,雞蛋打散,

3)鍋里加少許油,蔥姜炒出香氣,倒入少許料酒,泡冬菇的水倒入,海參倒入煮一下去腥氣,撈出來瀝干水分備用

4)鍋里加少許油,肉末在油鍋里炒,加一些醬油,加一些清水,燒開后,把其他料(除蛋液)加入一起燒,燒開后,加鹽、糖、醬油,水淀粉并攪拌

5)收汁后,加入雞蛋液,加一些胡椒粉即可。

2、生活起居

不适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伏天出大汗则伤阴气,消耗体力,三九天出大汗扰阳气,不利封藏。

中年以后不宜经常做磨损关节的运动。尤其是膝关节,如上下楼、登山,跑步。

阴虚体质比较适合湿润环境

妥善安排,工作要有条不紊,对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药物调治:

银耳、燕窝、冬虫夏草、阿胶、黄精、麦冬、玉竹、百合。

秋天用沙参、麦冬、玉竹、雪梨褒瘦肉

对阴虚、气阴两虚的人比较合适,但不能多吃,而痰湿、湿热体质不吃为佳;瘀血体质吃了作用不大:阳虚、气虚则要配一些理气、补气、温阳的药食,而且不宜大量服用。

腰膝酸软、耳鸣眼花、五心烦热:六味地黄丸

眼睛干涩、视物昏花、耳鸣明显:杞菊地黄丸

小便黄而不利,心烦明显:知柏地黄丸

睡不好觉:天王补心丸

四季养生:夏宜清凉、秋要养肺

夏季避免烈日曝晒,不要出太多汗。

适当服用西洋参、酸梅汤、生脉饮

肺主呼吸,不耐热、不耐寒、尤其不耐燥。秋季是阴虚体质保养重点,要保证肺的肃降,把心火、肝火压下去,情绪就会平稳;使肾水得到充分补充。

秋日郊游,多吃清凉滋润的沙参、麦冬、玉竹、百合、雪梨等

做深呼吸

经络调养:不宜

『中華醫藥』

任脈是陰脈之海,用腹針調任脈,和腹部穴位比較好。

長期睡眠不足是傷陰的一種表現。每天晚上臨睡前按摩10分鐘太沖穴有助睡眠。

~~~~~~~

缺水少水。阴液(水)一可濡润滋养,二可制衡阳热。阴虚体质常见不润燥涩、内热上火之象。

主要表现:

1、阴虚内热反映在中焦就表现为胃火旺,能吃能喝,比较有口福。

2、五心烦热:手心、脚心、胸中发热,但是体温正常

3、眼睛、关节、皮肤干燥涩滞,口唇又红又干。舌头红,舌苔比较少,脉象又细又快。

4、情绪波动大,容易心烦,或压抑而又敏感,睡眠时间短,眼睛比较有神。

陰虛的特點,一個火,一個干。

【湿热体质】

形成:

1、如果一个人抽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一定是湿热体质;

2、长期的情绪抑郁

3、肝炎病毒携带者

4、在湿热环境下

易感疾病:

1、皮肤病: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座疮、毛囊炎,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2、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性感炎、胆结石

3、过度疲劳时容易患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

4、特别容易出现筋骨肌肉的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疼得难受。

养生原则: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疏肝利胆的最佳方式是情志畅达,情绪平稳,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使筋骨关节柔软。

1、饮食

肥甘厚腻,烟酒熬夜必戒之。

多饮清水,二便通畅,大便不黏滞,小便不要很黄。

忌食经过油炸煎炒烧烤等高温加工烹制的食物。

适合食物:绿豆、苦瓜、冬瓜、丝瓜、菜瓜、芹菜、荠菜、芥蓝、竹笋、紫菜、海带、四季豆、赤小豆、薏仁、西瓜、梨子、马蹄、绿茶、花茶等,不宜食用麦冬、熟地、银耳、燕窝、雪蛤、阿胶、蜂蜜、麦芽糖等。

土茯苓草龜湯『中華醫藥』

材料:草龜一只,鮮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瘦肉100克,蔥姜適量

土茯苓健脾和胃,利水滲濕,草龜有解濕毒的功效。這道菜用于除濕熱解毒,尤其在春季、梅雨季節。也就是現在的龜苓膏。

1)瘦肉切塊,土茯苓切片,

2)鍋里燒水開后,將草龜、瘦肉中火煮5分鐘,把血水煮出來,撈起瀝干水

3)把草龜、土茯苓、茯苓、瘦肉、生姜、蔥放入瓦罐,放入清水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后中火兩小時,后加入適量的鹽。

怕涼、怕空調和風扇的人不能吃這道藥膳。

2、生活起居

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对减轻、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

注意养生安神,有助于肝胆舒畅。

尽量避免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长期工作,这时可以选择使用空调。

最好穿天然纤维、棉麻、丝绸质地的衣物,内衣不要太紧。

增加身体柔韧度。关节的僵硬、涩滞,不利肝胆的疏泄,会加重烦躁、紧张、焦虑等。

药物调治:适当凉茶、中病即止

祛湿热的药一般都不是很平和,不能久吃。如茵陈、车前草、淡竹叶、滑石、溪黄草、鸡骨草、木棉花等都是寒凉的。中成药的甘露消毒丹、君泰口服液、清热祛湿冲剂、溪黄草冲剂等,这些药不能久服,但凡湿热已祛,舌苔不黄,小便变清,大便通畅,炎症消了,就马上停药。不能预防性地吃一些清热利湿的凉茶。

四季养生:空调避湿热、秋天多清润

湿热体质最怕夏天湿热和秋天干燥,夏天多喝水或多喝一些凉茶,注意皮肤清洁。秋天多食清甜、水分多的水果,多喝白粥,冬季不宜多补。

经络调养:背部膀胱经、胆经、脾经。主要穴位:肝俞、胃俞、阴陵泉、三阴交。

曲池穴:

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效用。

彎曲肘部,找到肘部最突出的骨頭,再找到彎曲合上的那個點,兩者之間的中間即是。每日1-2次,每次1-3分鐘。

『中華醫藥』平衡火罐治療最有效,在背俞穴拔罐類似于吸淤的作用,把背俞穴對應的五臟六腑的的濕熱吸出來,達到祛風除濕,清熱祛火,行氣通絡的作用。

~~~~~~~

内环境不清洁、湿热氤氲,排泄不畅,内外皆浊。

湿热体质通常是过渡性体质,在青壮年身上常见,到中年后逐渐分化,有些人吃多了利尿祛湿、清热解毒的药后转为阴虚体质;而有的人慢慢把阳气伤了,转为气虚、阳虚或痰湿体质。

主要表现:

1、面垢

2、牙齿黄,牙龈红,口唇比较红

3、皮肤以脓包为主的座疮,红肿疼痛比较明显

4、口干、口苦、口臭、汗味大、体味大

5、大便燥结或者黏滞不爽,有点像痰湿,但异味更大

6、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7、女性带下色黄,外阴异味,经常搔痒

8、舌红苔黄

通常由于各种先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通常,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形成的。

舌質紅,舌苔黃,體質越熱,舌苔越黃。平素面垢油光,容易口苦口干,

【特稟體質(過敏體質)】 『中華醫藥』

由于先天稟賦不足或者稟賦遺傳的因素造成的體質,包括先天性、遺傳性的生理缺陷和疾病,及過敏反應等。先天氣血不足,肌表不固,抵抗力不強,才會過敏。

在皮膚上劃一下后又一條很粗的紅線吐出來,要很長時間才能消掉。正常情況最多有一條紅線,而且很快消失。

黃芪靈芝燉瘦肉

材料:黃芪30克、靈芝30克、瘦肉200克、姜片一塊

北芪有補氣固表升陽的作用,靈芝性味甘平,具有補氣血、安心神、健脾胃的功能,

1)黃芪靈芝清水浸泡半個小時

2)瘦肉洗凈切成小方塊

3)黃芪、靈芝放入砂鍋,加入適量鹽、清水,蓋上蓋子,水開后隔水大火3個小時。

最好3-5天吃一次。

天灸(敷貼、發泡)療法輔助治療

借生藥、猛藥、香藥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同時借助大自然的能量,提升人的陽氣,驅趕外邪。

用性溫的中藥,如附子、細辛、白芥子研磨成粉后,用姜汁調和成糊狀,貼敷在特定穴位。

穴位治療打噴嚏,預防感冒:

迎香穴:不聞香臭取迎香

鼻翼外側旁開一指寬的位置。每次按摩100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