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初一时我和同学们去杭州游学。在那里,我们有幸看到杭州的越剧文化。杭州作为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不得不想起它的越剧文化。从二十世纪初在杭州饰演,落地唱书,到女子越剧的兴起,然后成为一种民俗。

随着帷幕的拉开,一男一女,一蓝一粉似踏祥云走来,一颦一笑开始了演唱。一唱起来就融化了,飘落了,虚幻了!几连个悠颤的音符,如计量额温柔的波浪,拥抱环绕在你周围。雪花一样,是飘浮的音调;蝴蝶一样,是飞颤的指尖;驾云一样,是轻快的碎步;花瓣一样,是浓艳的媚眼;清流一样,是温和的对唱。高高的戏台上,来出一场多么温和,多么轻盈,多么漂渺的戏啊——越剧!男女对唱,使僵硬的空气柔和了,使躁动的世界安静了,使人想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使人想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我眼前随着戏腔展现了一个江流襟带,山色藏幽,湖光翠秀的杭州,不禁站起来鼓掌:“多么优雅的杭州民俗!”我们前来杭州研学的同学们激动不已。这时,两位戏剧演员邀请我们前来研学的同学上千模仿表演。我眼前一亮:“好机会来了!我也想像喜剧演员一样姿态柔美!”我把手高高举起,走上戏台。我穿着粉红色的绣花戏服,两条丝绸水袖便像两股清流滑落地面。跟着戏剧演员,我左脚向前,右脚随后,抚起水袖。我的双臂弯成一个圆弧状,仿佛抱起了杭州的秀丽河山;指尖微翘,做兰花,下巴稍抬,望明月,眼神中充满了兴奋。随着戏曲的腔调,我却渐渐迷失了自我,水袖一摆,猛身转,一个趔趄让我踩着戏服,将我差点推向地面。

我有些羞愧地抬起身来,见台下的同学们瞬时瞪着我,戏剧演员忙问我:“没事吧?没事吧?”看着他们恬静中本带着富贵柔美却显露出一丝担忧,我摇了摇头便低下头去,两只水袖又似落叶般飘向地面,不再动颤。“蝴蝶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两位戏剧演员鼓励着我,台下的同学们也微笑着打着节拍。春意盎然之时,白蛇和小青举着油纸伞,逛西湖潋滟美景,叹灵秀之气。那“玉蜻蜓”也飞来,环绕着大朵绽放的荷花,白色的游船像一条大白于一样在荷丛里蹿,鱼儿在船周围,仿佛是守卫使者似的,都是调皮的小天使,跃出水面。我这次认真学着戏剧演员的神态,轻颤着指尖。指尖一捻一颤带来花香,采一朵,戴头上,眼神里是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像繁星一样闪烁着。走起步来,我轻轻迈,似浮云,似水波,弯腰起身,转圈,最后将飘荡飞扬的水袖抚在脸庞,瞪大眼睛又含笑地望着观众。台下同学们的掌声热烈起来,是西湖又热闹了呢!

越剧之所以百年辉煌,成为一种民俗,是因为它有着开放创新、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逐梦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越剧民俗精神。

篇二:《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独倚幽窗,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久违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这是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中写下的语句。在我的记忆里,蓝色笔杆下画笔粗糙的毛须在伞面上游走,天青色的颜料被水晕开,青石阶梯一节节浮现在眼前,一扇灰白色的大门在柔敛的春雨中若隐若现……

初一去游学的时候,我随队一起前往江南水乡之一——绍兴。我们虽没有看到鲁迅在《社戏》一文中写下的社戏,也没有踏上乌篷船,但是却在临走之际制作了中国古色古香的民俗作品——油纸伞。

在文化体验馆中老师告诉我们,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使用历史已经一千多年了。她接着从木质的柜子上取下几根竹条和一张油布说:“这就是制作油纸伞的原材料了,我们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这次拿给大家的都是已经做好的伞,你们只需要尽情创作就好了。玩的开心!”席地而坐,带队的老师抱来二十多把空白的油纸伞和色彩斑斓的调色盘。示意我们可以开始画了。

我一开始毫无头绪,身后的音响中突然传来古筝的声音,是那首著名的《渔歌唱晚》。眼前霎时间浮现了古代水乡的场景:清晨的雾慢慢退散,朦胧着的双层小楼初显轮廓,柔弱无骨飘飘悠悠的细柳影子倒映在水中,娉娉婷婷好似一位纤巧玲珑的少女。一把油纸伞落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不知是哪位过路人急着回家匆忙丢下。灰白色宅院的大门再次打开,院中的井滴滴答答贪婪地渴饮屋脊为它落下的甘甜。画笔急切地记下这些仿佛梦里才能触碰到的唯美场景,油面伞布上分叉的毛须发出唰唰的美妙音符,我好像真真切切地闻到了春日细雨连绵时沁人心脾的香。

同车的同学们围坐成一圈,有的细心地用铅笔轻轻勾着轮廓,有的用最大号的画笔沾上各种颜料涂抹凌乱之美,更多的是借老师配置好的模板上色。颜料混着水顽皮地从画布上跃下来,溅到了我和旁边同学的衣服上。她正要开口埋怨,却骤地停下,眼睛直勾勾看着我那把油纸伞,又回头看了看自己涂的黑色米老鼠,颤巍巍地开口:“这是……你画的?”

“好美。”

一眨眼的功夫,同学们都围到我身边,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看着那把伞。或许,每个人都在轻轻抚摸自己梦中的江南水乡吧。

出了体验馆就要前往火车站了,取行李的路上碰巧下起了绵绵细雨,但秋日的雨远没有春日的温和湿润。我带上兜帽,不自觉地撑开油纸伞。雨点落在伞面上,颜料大片大片地掉下,只在画面中留下一朵青色的云。我想,美是稍纵即逝的,善于抓住这些从指缝中溜走的生活之美,才能给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一丝慰藉。那个在我脑海中出现过的油纸伞,一定也在茫茫天地的某个角落守着一盏亘古不灭的灯火,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篇三:《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在储物室幽静黑暗的角落里,躺着一双被厚厚的灰尘覆盖的高跷。那高跷木质的表面早已变得坑坑洼洼的,就如千年老树凹凸不平的外皮一般。在手柄上缠绕的纱布条也因摩擦而破旧不堪,它摇摇欲坠地挂在高跷头上飘荡。脚蹬好像只需轻轻一脚就会掉落。

围绕在高跷旁的箱子被“吱吱呀呀”地推开,从小窗散落的阳光奋力爬进箱子间的缝隙带给高跷一丝久违的亮,这才使得它有了一点生气。我小心地捧起高跷,看着它若有所思。而我的记忆早已踩着高跷穿过时空隧道,奔回了童年……

小时候看着大人们的高跷表演,心里总是有点不服:“不就是踩高跷嘛,有什么难的?虽然站的高,但不也是走在平地上。”这种想法一直留存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真正开始学习高跷。看着手中的高跷,我信心十足地往脚蹬上一蹦,可我却怎么也控制不了高跷。刚刚还能一只手轻松拿起的高跷,现在却像挂了一只千斤顶似的,止不住的向内倾斜。把我的手牢牢地锁在了手柄间,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最终,以我连人带高跷直直的倒在地上告终。看着周围的小伙伴们都能踩着高跷自由跑动,坐在角落的我不禁有些失落,无聊地抬起头看着天空发呆。

那时的阴云真是浓厚,能将太阳层层包围,一丝光也不让透出来。

失落的回到家后,一想到下一次课又要在伙伴面前出丑,只得逼着自己拿起高跷一遍遍的练习。用手扶住高跷,先踏左脚,保持平衡后再踏右脚。脑海里闪过小伙伴们玩高跷的场景,便学着样子照做,紧握住手柄将脚和高跷一起向上向前抬,一步,两步,三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从场地的这一头走到了那一头。手磨破了,腿站酸了,也不能停!通过学习老师课上讲解的步法和课下从未停歇的练习,我终于总结出了踩高跷和表演的技巧。初次接触民俗的我品尝到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结出的丰硕的果实。

在那时,厚重的阴云被风一点一点吹散,太阳光借着风扒开云层,发散出温暖的光。被那光照着的是一双亮丽的高跷、一个鲜活稚嫩的生命和一份传递文化遗产的责任。

这样与高跷的记忆一一浮现,不禁让我有了时隔多年重拾高跷的想法。在那段时阴时晴的岁月里,顽强勇敢不服输,是高跷带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那个曾经收到这礼物馈赠的小女孩正飞速的成长,在接下来的征程上她会将这无法用金钱换取的财富传递下去。

篇四:《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重阳,九月九,赏菊登高必不可少。菊花与山野中,登高便可一望,一望便可心旷神怡。我家模仿着古人备足了吃食,在山中作“菊花宴”。

九月九原本对我而言平淡无奇。但那一次,见到姥姥酿制菊花酒笑靥间采下初开的菊花与青翠的枝叶。那菊怒放,魏紫姚黄、清芳幽香,放入酒坛中显得格外的醉人。那天晚上我也在想着那一坛的菊花,一个香梦伴我入睡。第2年才知那是菊花酒,爸爸带着他,我们一家便隐入一座不知名的山中,在攀爬中两侧菊花正好,细长的花瓣在勾我,那一簇簇菊花就像一个个毛线球,粉的、黄的、白的各式各样的都有。因而莫名感叹“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赏菊吟诗也无一例外。爬到山腰再往下望,那艳而不媚,富有清高意味的一朵朵菊花若诗,“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伴着菊香,湖中散落的几瓣菊泛起一片涟漪,菊便隐入水中,节日中民俗活动还有插茱萸。爬山走走停停之时,母亲拿出茱萸,那让我回想起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伤。茱萸的香强烈,一拨,茱萸浓郁的香气伴着菊之清幽的香,更显对比,除湿逐风邪的功用,也不言自喻。古人视之为驱邪神物,而我也尤为喜爱着那“避邪翁”。不同于”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有父母相伴,山谷不似清冷清幽,也不再细雨蒙蒙,心中多感慰藉,低头一望茱萸,避了毒害了。亲情也越显浓郁。

山顶也近在咫尺,山上的景致不如水乡的绵绵的细腻,但却有刚劲之感。仿佛回溯入古时,那山顶劲松,只缺仙鹤寥寥。安顿在树下,百年古松似应着这景,像是朴实的山林间,如陶渊明的悠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铺开陈设,将酒坛”嘣“的打开。菊之清幽与黍米混合的香似飘渺却又浓郁。爸爸轻抿小口倚卧见景,流水潺潺;母亲提壶轻饮,山风徐徐;我抱腿观菊,菊的君子之风不着痕迹的展露,花瓣也像是在翕动。趁父母不注意我缓缓的爬向酒坛,用手指一点酒面,放入口中,蓦然不甘辛辣,如徜徉在九月九深秋黄昏中,呢喃着秋实,观着秋色中细腻的惆怅,这也只有秋日,只有九月九,只有重阳才有的吧。只觉甘甜,不禁端起酒杯,多抿几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篮中有糕,重阳糕用发面垒果蒸成,也有油糖果做的,轻咬才觉香甜。随即想到回去给姥姥捎一些,还有几位邻居老奶奶,发挥菊花酒明目、健脑、延缓衰老功效,并且一起共享重阳糕之香甜,不仅嘴里甜,心里还甜。下山便重温其景,秋日之美。幸未因长菊花酒被察觉,也许是秋景太醉人了吧。

九九重阳凝聚千秋万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浓浓情意,那次登高也觉亲情,岁月浸浸,逝去的是光阴,抹不去的是永恒的回忆与思念,给予这远方的祝福以辟邪气,如此民俗活动,便心中美好无限。

篇五:《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金黄色的外表,薄如蝉翼的外壳,脆若酥皮的口感,栩栩如生的五官,这是仍在孩提时代的我对天津糖人最本真、最纯粹的印象。

那是五年前,散步于天津码头,忽的嗅到一丝几近微不可察,却又沁人心脾的甜香。循着这香味,于路的尽头找到了一家小店,只见牌匾上写着:津味糖人。

我走进店中,一片糖人星罗棋布,却又有条不紊地排列在柜台之上,羽毛似流苏的孔雀;神态活灵活现的螭龙;鸟喙如镰钩的凫鹰……这些我从未见过的艺术品,令我耳目一新。

正当我沉浸于糖人的精美绝伦,而赞叹不已时,突然的,一位老人推开了柜台后的一扇门。他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似是海浪般层层叠叠挤成一片,眼睛却炯炯有神,给人以一种苍老却犀锐的感受,而厚厚的嘴唇,让之前所出现的不同的感受,尽皆化作了淳朴。他对我挤出了一丝微笑。

店中只有我与他二人,他的话语,率先打破了这份宁静:“店铺位置偏,很少有客人啊,哈哈。”他爽朗地笑着,如果只听声音的话,一定不会有人觉得他已至古稀了吧,我心中如是想到。

当初我还小,不懂人情与世故,只觉那糖人太美,太好看,便不顾礼节与后果兴冲冲的开口:“老爷爷,这是什么呀?我也想学做!”老人明显地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迟疑,随后又摇了摇头,似是放下了些什么,千思万绪化作只言片语:“好呀,我很乐意!”天津码头的每一种技艺都有一门独门的奇特手法,这是不可外传的。时至今日,我仍不知他为何如此郑重的答应了,我当初身为孩子的随口一言。

“这是糖人,”他笑着说道,“要说糖人的历史,那可就久咯,这事儿还得打六百年前说起,当初朱元璋为保明朝万世长存,便建了个功臣阁要火烧功臣,刘伯温听到了这事儿,跑了出来,和一个挑糖担儿的老人互换了服装,创造性的开创出糖人,就传了下来……”老人滔滔不绝的讲着,很是兴奋,但上的动作也丝毫不见慢。雪白的砂糖被时间熬成了金黄的糖稀,拿起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搁到嘴上一吹,吹出一个狭长的糖泡,又捏又揉,变成了一个奇怪的形状,又提起一根筷子,挑起一缕糖稀甩落而下,甩出三千细丝凝于青玉般的案板之上,再粘到先前做好的主体,并装点一些用糖做成的装饰,一个完美无瑕的小猴就做好了。

看着糖人,我觉得所有溢美之词也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神妙;看着老人,不禁想起《俗世奇人》中卖药糖的俞六,手艺巧夺天工;看着窗外的浩荡青冥,又瞬间为他们这些不让民间技艺只留存于博物馆中,成为历史和终究会被遗忘的记忆的人,感到钦佩。

篇六:《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我及少放灯,但每当我闭上眼,脑海中旖旎的却是那一盏盏如烛光般灵动、如宝石般璀璨、如群星般闪耀、如焰火般温暖的孔明灯。尽管只与它相遇那么一次,它却使我一直难忘。

元宵节之际,年幼的我手中提着制好的孔明灯,随着几个伙伴共同前往一片旷野中的放灯圣地。到了营地,我们蜂拥而上,在孔明灯上写下心愿。我用指尖捏着笔身极靠下的位置,一笔一画地写下我的愿望。笔墨泛起光晕,旋即便被轻巧透明的灯面吸附。我看着孔灯上明晰的“健康快乐”,满意地笑了。

终于等到了放飞那刻,我的心也开始敲锣击鼓。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围站在孔明灯之旁。我们有的用双手捻着孔明灯底部的架子,有的则小心地扶着它。“啪”的一声,火苗从打火机中弹出,逐渐显露出张牙舞爪的派头。燃料块被火包裹,熊熊燃烧起来,竟有燎原之势。我感到手中的重量越来越轻,随着热气逐渐充满孔灯的内里,它也越来越想挣开我们的束缚,去到天上的归宿。“好!”随着老师的一喝,我用尽全力地伸长手臂,双腿微弯,手里抓着孔灯柔软的顶部,最后毅然地向上一跳,使孔明灯和我的身体一起腾飞在夜空之中。

起初,那孔明灯像学步的孩子,歪斜着、踉跄着向空中飞去,我的心也被紧紧地攫住,犹如被海浪冲打,紧张地近乎窒息。不久,孔灯飞速成长,升入天空。刚开始看到还很大,像是一座被红霞笼罩的仙山楼阁,散发出迷人的光辉。慢慢地,众多放飞的灯儿汇聚在空中,拼成了一座梦中的乌托邦,使我也觉得飘飘然起来,好像要随它触入夜空,成为天上的一盏星星。孔灯在我的视野中逐渐变得模糊,渐渐地看不到了。但我觉得,它一定在遥远的天空默默照射着我,像慈祥的母亲,给予我暖暖爱意和力量。

孔明灯,象征着厄运的结束,好运的开始。千年以前,黑云压境,敌军围城,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用孔明灯发出了求救的讯号,它带给了人们一线生机;而千年以后,我用孔明灯发出对未来的期盼和祝愿,它也带给了我向前的信心和勇气。

孔明灯像星,像火,像一切希望的象征,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我对未来的祝愿,更承载了广大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的向往。正是那最最纯洁、质朴的希冀使这一飞冲天的美丽深深刻在我的眼眸,让我至今难忘。

篇七:《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夜色从一个屋顶织上另一个屋顶,几簇烟花在天空里绽开,我坐在书桌前,推开窗户,静静凝望着天空。忽然,一阵风铃声飘进耳朵里,我抬头,窗檐上挂着一只小风铃,叮叮当当地响,响出了一串动人的回忆,让我回想起一颗朴实的匠心。

那是去年的新春之夜,我回老家过年,到附近去逛庙会。凡逢年过节,举行盛大的庙会时,总有不少手艺人来此,也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庙会里人流如织,我避开人流前进。“叮”,“叮”,我循声望去,一座白色帐篷立在眼前,棚顶上吊着一只风铃,声音正是从那里传出。

我走向那座帐篷,帐篷四周只有寥寥几人,里面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皮肤黝黑,头发稀疏地盖了一层,穿着一件黑色棉布背心,里面是一件短衫,让人觉得风一吹就透了。帐篷前有个台子,上面摆着几个木雕。“姑娘,要买木雕吗?”那人问我,话里带着些方言的味道。

出于好奇,我点了点头,扒在台子边上说要看他刻一个。他捧出一块还未完成的木雕,是一个小人抱着大金鱼的形状。他从长盒里抽出一把刻刀,抵住木雕,开始一下一下地剃。他的手绷紧着,一侧肩膀抬起,仿佛全身都在用力。我看到他那双手皱纹密布,手掌和手指上满是老茧,指缝中带着些洗不掉的黑渍,实在很难想象这样一双手能做出精美的木雕。冷风吹过,他的手早已通红,但他一刻都没有放下过刻刀。剃、剜、刻,金鱼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型,我也渐被这神奇的技艺所吸引。

刻好大致轮廓后,要进行打磨,他拿出一把锉刀递给我,要我来试试。我犹豫地望着他,他对我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我可以大胆尝试。于是我拿着锉刀向鱼眼凹陷处伸去,但锉刀却极不听话,总卡在木棱上,我拼命摆动它的方向,可这刀就像一条浑身光滑的鱼,令我根本无法控制。在摆弄了一阵后,我的手被冻得几近麻木,于是放下了手里的锉刀。他接过锉刀,念叨了两句“急不得急不得”,他把木块凑近眼前,锉刀在他手中不停变换角度,旋转起来,成了一支舞。我不禁暗自赞叹:“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技艺吧!”之后,他用手抹掉了粘在上面的木屑。我看了看他的眼睛,他眼里流露出一种柔和的情感,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孩子。

他把刻好的木雕送给了我,连带着顶上的那串风铃。

今年的庙会我又去看了,但不少摊位过于商业的包装,像一层厚纱,已经完全遮住了民俗本来的纯真面容。我不禁一阵寒心,像男子那样专心坚守传统技艺的现在还有几人呢?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我愿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用在这里去形容匠人们再合适不过了。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匠人就是如此了不起的存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少民俗已经很少有人再去继承了,也很少有人踏踏实实安下心来去做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所以,我想我们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民俗,投向那些坚定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手工艺人,别让他们被湮没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

篇八:《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新年、腊月,充斥着艳红的喜庆;冷白、新雪,装点着匆匆的人间。在这交替冬春之际,一抹翠绿点醒我昏沉的睡意,唤醒舌尖的味蕾。

腊八,各家各户的窗台旁,几罐“酒缸”拥挤地站在被主人打扫一新的桌角,每每看到它们,我便会想起童年学做腊八蒜,想起被戳坏的新蒜,想起姥姥姥爷慈祥暖阳般的笑。

儿时的春节总在姥姥家度过,古董似的家具,一尘不染的整洁,弥漫着满屋的温馨。遥想几年前的腊八,姥姥提着一大筐白雪似外衣包裹住的蒜头,叫喊着我:“泡腊八蒜了,要不要试试?”不知腊八蒜为何物的我,听说新鲜玩意儿便闻讯而来,哗啦啦,袋中的大蒜倾倒而出,轻茧的外衣飘进房间,旋转、起舞,翻飞如羽毛般落下。

“把外面的保护层剥下来,把内芯的蒜瓣每一颗分离,泡在清水里洗干净。”姥姥的话把我拉回现实,只见她在一地鸡毛般的桌上,利索地捡起蒜头,熟练的扒开、取出,掰断蒜柱的清脆“咔嚓”和剥离蒜衣的轻柔“沙沙”宛如一首朴实而平凡的乐章。

我开始尝试,指甲目标明确,向蒜头冲锋,但太钝的刀砍不开坚固的盾甲,薄软的指甲卡在一半,便动弹不得,我进退两难,一手按住蒜身,一手用力向外掰,整头大蒜终于被分成单独的一瓣瓣,这才结束一次艰苦的胜利。

接着是剥外衣,由上而下,一层一层,圆滚的蒜体慢慢显现,白净洁亮的像块宝玉,反射出耀眼的光泽。

接下来是连续的失败,指缝间的尘土,划破的皮肤,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左手两指抵着一整头蒜的两侧,右手指试图撬开其中一瓣,但蒜头小小的身躯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顽强得就是不分开。我的指甲逐渐麻木,脸也铁青起来。忙着穿梭于厨房和客厅间的姥爷,看到我的窘态,却默不作声,停下来和蔼地望着我微笑,我知道他又在鼓励我自己探索解决之道。没有做不成的事,我暗自发誓,眼神溜过桌面,两把透明尺子静静躺在那,阳光洒落,尺子闪着光仿佛在招呼我。我一把夺过它,不由分说一股脑地将尺子插进两颗蒜瓣之间,扑哧一声,白净的外衣被尺子撞出了不浅的坑。啊,怎么办啊?我怯怯偷瞄姥爷,姥爷依旧和蔼地笑着,“这主意不错,会借力了。”就是这一如既往的微笑,鼓励着我,小小的失误,在勇于尝试面前微不足道。

连续几次的使劲,脑门上不知不觉几滴汗珠渗出,让我浑然忘记此时身处寒冬,“咔哒”一声,一头分为几瓣,我成功了!“呜呼”,我兴奋地满屋乱跳,“惹来”厨房里的姥爷再次而出,“快看,我剥好了!”姥爷露出会心的笑,摸摸我的头,“好样的!快把它们丢进缸里吧!”我端详它们落进醋缸,“扑通”沉入棕黑液体。

几周后,发酵完成的醋混合蒜的独特香气伴着爆竹一声声巨响,被端上年夜饭桌。我一眼便认出了那瓣伤痕累累的蒜,一口塞进嘴,全然不顾新蒜还留有一份辛辣未被褪去,得益于它,那餐团圆饭才如此津津有味。

即便多年来品尝过各式口味的蒜,可每当吃到腊八蒜,我家餐桌上最平常不过的食物,就忆起儿时泡制它时融入的温暖深沉的亲情。在我的脑海中,腊八蒜那熟悉而顽固的味道,总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篇九:《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在那次以后,每次吃馒头我都会格外兴奋!

那是一个无聊至极的寒假,我被沉重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体会不到一丝丝的快乐。在这时,浙江义乌的奶奶突然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新居落成仪式,我想这无疑是救赎。

可当我满怀期待,到达这个我渴望获得放松和乐趣的地方,想象中的美好却在瞬间崩塌。所谓的新居不是辉煌的大别墅,而是一座刚建成的毛坯房,甚至还没有刷漆。所见之处只是黑色的钢筋,未清扫的水泥地以及遍地的施工用具。木屑散落满地,一卷卷电线蔓延在地上,无力的挂在墙上。连房里空气都灰蒙蒙的,灰尘弥散在屋里,呛得我咳了好几声。哎,这真是从一个牢笼逃到了另一个牢笼。

坐电梯来到顶层,看见爷爷和亲戚们已经搬来了好几箱馒头和几大袋零食,在窗口前对着楼下挥手。我赶上去一看,发现新居楼底下已经聚集了一大帮人。他们要么拎着大袋子,要么把大纸箱举在头顶,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楼顶。哦!原来是要把馒头扔给他们啊!可是……把这成箱的吃的白白送给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来不及多想,一朵烟花兀然在天空绽放,人群沸腾了。一个,两个,一袋,两袋……一个个馒头和各种零食从楼上如瀑布般倾盆而下,白色的馒头、黄色的饼干、红色的糖果,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划出一道彩虹。它们有的落入人们的箱子,有的落在地上,被迅速拾起。爷爷没有了一点苍老之态,背挺直了,眼光亮了,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爷爷和亲戚们也抓起了馒头使劲地扔了起来,加入了这场狂欢。他们脸上绽放着孩子般的微笑,抡起手臂把馒头扔到更远的地方。从他们的眼里,我仿佛看到这座房子装修好了的样子,富丽堂皇,一尘不染的地板,大气整洁的客厅,巨大的水晶吊灯……他们眼里的光饱含着对明天的期望,在一瞬间点亮了我。回头环视这个楼层,原有的脏乱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不加雕琢的美。

我抓起一个馒头轻轻地抛了出去,稳稳地被一个邻居接住。下一个,再下一个……一次比一次用力,一次比一次快乐。我的脸上终于荡漾出了久违的笑容,在这爆竹声中、人群呼喊中,我一次次地把馒头扔出去,一次次地把我的快乐和喜悦挥洒出去,一次次地把我的压力释放出去。我看到,每个接到馒头的人都是那样幸福。我体会到了!这不是把吃的白白送人,也没有“亏”一丝一毫,而是把新居落成的喜悦与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送出幸福的祝愿,与邻里同乐。

从感受不到快乐、不愿分享到愿意把东西和快乐向人群泼洒,我终于获得了最淳朴的快乐——分享的快乐,终于脱去重负,真心而笑。民俗,从那一刻开始,不再是久远年代的刻板流程,而是如今还在流传着的淳朴民风的体现。我想它是返璞归真的方式,能让人忘记压力,更能让人得到解脱与成长的。在那次以后,每次吃馒头我都会格外兴奋,一口咬下,又感到了分享的甜。

篇十:《我和民俗的故事》的作文

翻开沉重的相册,不经意间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孩子伏在案上,聚精会神地用漆黑的笔锋在面前的纸扇上勾画着,恨不得钻进那画中的世界。

那是我五年级时,我循着导游朗朗的讲演和同学们走进了杭州游学旅行的最后一站——纸扇艺术馆。推开大门,一股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屋子中的墙壁上,一把把纸扇像窗户似的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仔细一看,这纸扇倒也像遮景的屏风,合上它,什么也看不见;一拉开,那世界的万千景色就好像满溢在这屏风后面了:有三峡水道“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宏伟壮阔,亦有赤壁山水“水波不兴,清风徐来”的清新淡雅;有“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的欢欣愉悦,亦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愁死。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像在氤氲着墨香的房间里淡开了,只留下我一人如痴如醉地品味着满墙的风景,心旷神怡,闲适极了。

参观终了,轮到我来描绘自己的风景了。我熟练地抬起毛笔,沾上水混入到焦墨中,青黑青黑的痕迹从笔尖流散到笔洗的水里,好似几条摇首摆尾的黑金鱼,在蹿动了几下后便消失不见。我用笔尖在墨水中优雅地轻点几下,便拉开我面前的屏风,在其后种下了几颗苍劲有力的竹子:柔软的笔尖先是在纸上款款落座,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一冲,狠狠地给了白纸扇一记痛击,却又仿佛无事发生一样刹住了脚步,蓄谋着下一场冲击……一条条勾画了了的竹节垒起了一根根劲竹!比清风还雅,比岩石更坚!柔软的墨汁竟蕴含了如此坚实的力量!小小的扇面竟包容了如此庞大的气概!不知不觉,扇面的后方俨然成为了一片青葱竹林。而我眺望着扇子中的景色,竟然意犹未尽地在空白处题了一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仿佛我便是那在幽深竹林里,与明月清风为伴的诗人王维了,颇有情趣意味。

杭州纸扇,不仅作为一门传统手艺支撑了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还作为一个永垂不朽的媒介连接了杭州人民千百年来所向往的美丽山水,是他们非凡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我们今天透过纸扇看到古人所期待的风景,听到古人所向往的声音,感受到古人留下的别样情感。我将永远将这份象征着杭州人民对美好事物伟大追求的传统文化留存在心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