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学生作文恒山景色描写

小学生作文恒山景色描写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小学生作文恒山景色描写,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终于等到5月1日了,能放4天假,我和妈妈就先计划着去哪玩,最终想到了去大同爬恒山,当然除了爬恒山也有别的活动,如去北方兵器城,但是我认为这次最有趣的是爬恒山,我们一共爬了4个小时呢,先把车开到半山腰 ,有上山的也得有下山,上山我们用了三个小时,下山只用了一个小时,最快的还是我和我妹妹,因为爸爸妈妈都是负重前行,而且他们比我们体重还高,人家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我觉得应该是上山难、下山容易, 因为上山的时候需要要用力气,而往下走就顺其自然的走,就像水你让它往下流它就流的很快, 你要让他往上流的话简直是对水来说不可思议。

在恒山上的景点主要都是一些松树,如姊妹松、迎客松……。如果你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小溪的话那么你就不要顺着他走了, 因为那条小溪直通往一个完全封闭的地方,那个本来应该是下山的路,可是由于在山顶上往下走的那条路都没有修好,看起来整座山是三角形的,因此下山的路比较直,那个路还没修好。在恒山山顶有一块石碑,那块石碑上刻着恒山高多少多少米 恒山长多少多少米以及对恒山的全部介绍。如果人在石碑旁边拍上照的话,那就是一张很有收藏价值的照片了。在每座山上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建筑物,如华山上的北峰峰门 泰山上的封顶。我只走过这三个山,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在爬恒山的时候,当你把车开到半山腰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奇异的景色,明明这里不是山底,可是在你面前却有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水池,水池在山里真好看。起雾的时候朦朦胧胧看上去就跟神仙下凡一样。

4日假马上就要结束了 我要赶快把这些新鲜的事记下来才行。

这次来到大同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一些古典文化,还有锻炼了自己的毅力。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参与就是快乐,努力就是成功。

第二篇

今年暑假,父母带我游览了那奇妙壮观的悬空寺。我们乘车早早起身,在朝阳朦朦胧胧的酒下的金光中,在盘山公路上飞速行驶,经过无数曲折的弯道,终于来到举世闻名的恒山悬空寺。

一下车,泥土的清香便令我陶醉其中,微风拂过,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清柔、舒适。一座座亭台楼阁,像一幅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在山的笼罩下,在薄雾的掩映中,仿佛人间仙境,奇幻无比。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走近了悬空寺,揭开了它充满诱惑的面纱,不禁让人叹为观止,近处的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精湛的技艺让人惊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巧妙,它为恒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恒山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卷!

登临悬空寺,攀天窗,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仰视一线青天,俯瞰峡水长流,如置身于九天宫阙,腾云驾雾。空中飘来一阵雨丝,将那雾气冲散,站在悬空寺上俯瞰,远处景物一览无余,好像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站在楼阁旁,如古代帝王俯视天下苍生,如百花仙子眺望世间美景,美不胜收,令游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抬头仰望,天如碧海,云像海上的轻舟,静静地、轻轻地飘泊,生怕惊醒大海的酣梦,放眼望去,一轮红日早已斜挂在天际,万道霞光,哺育着世间万物,金色的阳光勾出了这仙界宫阙的轮廓。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圣地,其中有佳句"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赞叹悬空寺庙的奇特建筑。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此地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堂祯六年,旅行家徐霞客也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可见其多么令人神往啊!

游悬空寺后,我恋恋不舍地沿着台阶下山,雨后的小草透着嫩绿,芬芳的野花铺满了山坡,一棵棵大树沙沙地摇晃,似乎在向我们告别,一回头,悬空寺在远处若隐若现……

悬空寺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内涵之奥,堪称世界一绝。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珍贵的文物遗产,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恒山悬空寺,期待与您再次相约!

第三篇

今天下午2:30,我们学校的24位同学在涂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科学城的托肯恒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首先接待我们的是托肯公司的梁经理,她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托肯恒山科技有限公司接下来,我们首先参观了“现代化加油站设备展厅”,这里有着许多的加油机,税控加油机等先进的加油机,最让我们惊叹的是加油机面板后藏着的那些复杂的线路,原来那支神奇的大枪和连接在大枪尾部复杂仪表的运行都是靠着这些复杂线路控制的!真的好神奇!

接下来,我们去到了托肯公司的总装部,这里其实就是个巨大的装配车间,工人们在这里进行各种加油机零件的生产,并把这些零件装配成一台台先进的加油机。在这里,托肯公司的刘工程师给我们介绍了加油机的装配流程,有什么液压系统装配、电子箱装配、管路装配等近20个流程,让我们在惊叹中感受了现代机器制造业的科学、精密和严谨。

4:30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参观,乘车返回学校。通过这次参观,我感受到了现代制造业的科学、精密和严谨。觉得非常震撼,也深刻地领悟到掌握科学知识!

第四篇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吸引眼球的景色描写

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日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其实,有了具体的描写才算是写景文。才能使读者通过你的习作,想象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一、写好写景文首先要做到:敞开心灵感受美的细微不同

1、敞开心灵感受美。有人说:“小学生们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老师也发现在每次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中,多数学生对玩不玩游乐场、几点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丽的景色要有兴趣得多。而阅读课外书籍多的孩子对美景、花草的盛衰则更为敏感。那是因为书籍能将学生对美景的欣赏能力提升起来,相对分散他们对游戏、对吃的注意。因此,借助书籍将心灵敞开就能让你长出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细微不同。来自于阅读、生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与背诵摘抄好句子而“凑”出来的作文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前者能感知并描写出景物的不同之处。

例如:同样是写海, A、B句作者对景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A、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沙滩上有海浪送来的各式贝壳,有半圆形的、椭圆形的……

B、中午一层层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儿向我冲来。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最后一下撞在岩石上,浪花四溅、卷走了我的拖鞋、淋湿了我的裤脚。傍晚,当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之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它闪动着、滚动着、冲上沙滩,追逐着岸上的人们,又退尽。

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块蓝色,再无海浪、白沫、滚动之分了。而B句的作者感受到景物的细微不同,能具体地描写出来。所以,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关键是要在阅读的基础之上进行细致的观察。感受到景色的细微不同才能写得具体生动。这样就不会像A句中那样因为写不具体,要写那么多样景色凑字数啦!

二、写好写景文其次要做到: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细细地把景写动起来

1、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细细写。看到美丽的溶洞景色,漂亮无比的“钟乳石”会吸引住你。来到大海边翻滚的海浪会吸引住你。走到池塘边,美丽的荷花会吸引住你。游览玄武湖清凉的湖风会将你的心引向碧波荡漾的湖面。你来到一处景物之中,必然有一样景色会首先吸引住你的眼球。就请你抓住这个景色细细描写,写出它的美、写出它的与众不同、写出它吸引你的地方。

2、将景色写动起来。例如:湖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将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的倒影映照得更加苍翠。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碎银子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这样描写就抓住了景物的变化,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时是静止不动的,有时是活动变化的,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写景时做到动静结合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最后,写好写景文你或许可以做到:写出自己的心境

记得在一堂语文阅读课上,有位老师在教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老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两处景色描写。学生齐答:“第一句:‘在―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第二句:‘天边仿佛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上钻出来’。”接着老师又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两处写景流露出的情感的不同。学生答道:“我觉得前者很秀美,后者则有些阴森。”

“同―处景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答案是:“由于心境不同。”“心境有什么不同?”“先是轻快的。后是沉重的。”接着,教师颇带几分激动地说,“这是不同的心境造成了作者观察的变化……”

这段阅读课上对文本环境描写的推敲,给了我们写作的启示:“物并不是永远是他自己本来的样子,他根据观察者的不同心境,起着微妙而有趣的变化,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写作时展示中心的需要。”

第五篇

我脚下一滞,一低头就是一根枯枝缠住了我的脚。或许是干旱过许久,枯枝两端已有肉眼可见的腐糜,发出一阵淡淡的木头糜烂的腐味。我随脚踢到一棵树边,便不再管他。接下来几天便是连绵的暴雨,雨声汹涌如洪,一下子就把我对那枯枝仅有的印象冲刷而去。等到又是晴光灿烂,我才恢复了出行。路过前几日那地方,令我没想到的是,枯枝竟然还在。只是它更加腐朽了。本来仅仅两端的锈蚀,如今已蔓延至全身。枯枝混杂在树根边的烂泥里,显得尤为破败,是一种凄凄哎哎的景象。可当我一抬头,便被树梢鲜嫩的绿芽夺取了目光。由于雨水的冲刷,片片鲜亮,娇艳欲滴,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阳光下更是闪烁着淡淡的金光。蓦然地,我便想到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活的惊喜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我想。

第六篇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田野里,五谷丰登,秋光绚丽。

梯田里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黄澄澄的玉米成熟了,谷粒绽开了笑脸,大豆笑破了肚皮,稻海泛起金色的波浪,田野丰收了。

果园里,硕果累累,瓜果飘香。梨树上的梨长满了小小的雀斑,橘子树上的橘子有大有小,像一盏盏小灯笼。石榴树上的石榴露出了红红的牙齿,像在对我笑,苹果树上的苹果高低起伏,红彤彤的像红的脸,果园丰收了。

秋天,在我心中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第七篇

暑假,我有幸游览了天下第一山——黄山。

素闻那千峰隽秀、万壑藏云的黄山,不仅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着称于世,还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飞瀑、岩洞等胜景而吸引着游人。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又给黄山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了汽车,就见逍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松翠竹,树影婆娑。仰首望去,峰峦耸立云天。听人说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雾像美丽的轻纱,时而填满千峰万壑,成为海天一色;时而推出万座峰峦,显得苍浑深远。可惜我们未能得见。穿过观鱼亭,登上桃花峰,一处飞瀑从峰上的洞口飞溅而下,好像珠帘垂挂在洞前,因而得名“水帘洞”。我们拾级而上,享受着沿途如画的奇景。第一个小憩的地方是慈光阁,阁的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掩映,环境幽静清凉。路过立马桥,绝壁上刻着几丈高的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显得刚劲有力。在桥上可看到青鸾峰腰上的冰川擦痕,抬头还能遥望天都峰上的“鲫鱼背”。

走了一路,又累又渴,就在天门坎小憩一会儿。这里山峦奇秀,怪石嶙峋,“金鸡叫天门”、“天鹅孵蛋”、“松鼠跳天都”、“五老上天间”等怪石,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别是天梯旁亭亭玉立的石人,像一古装仕女。她正面有块矮小的岩石,像一位跪地下拜的童子。啊!那是闻名于世的“童子拜观音’。还有那些在波澜壮阔的峰海中正争相崛起的怪石,好似无数明珠撒落其间,使黄山越发显得绮丽动人。这些奇石千姿百态,逼真有趣,似人,似海,似禽,似兽,简直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的气势磅礴如“鳌鱼戏海”;有的小巧玲珑如“孔雀开屏”。过了“天上玉屏”,就见一巨石横架于两山间,白云浮腾,称之“天桥”。过了天桥就是天都峰最惊险的一段——“鲫鱼背”,长十几米,宽不到一米,两边悬崖绝壁,曾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的佳句作证。一上“鲫鱼背”,虽有铁索保护,我们还是小心谨慎,惟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时我们头顶蓝天,脚踏烟云,俯瞰群峰,有的矗立天际,有的沉入“海底”,脚下云雾像潺潺的溪水,欢快的鹰雀在眼底飞翔。登上天都峰顶,看到“登峰造极”的石刻。不错,极目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视群山,千峰秀色,松涛呼啸,如惊涛拍岸,顿觉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穿“一线天”,过“蓬莱三岛”。在玉屏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挥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象征。松多是黄山的特点,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美称。黄山松针叶短粗而稠密,顶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苍翠。它们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那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探海松等都神奇而秀丽。特别是在北海散花坞中,有一石峰矗立于松涛中,像一枝粗壮的毛笔,其“笔端”有一奇松从石缝中盘旋而出,宛如一簇盛开的鲜花,所以称为“梦笔生花”。目睹此景,不少游人连声赞道:“妙!妙!妙!”黄山松不仅有奇特的形态,壮观的气势,还有更令人叹服的坚忍不拔的性格:不怕风霜,不畏严寒,郁郁苍苍,四季常青,而且只需少量沙土,就能顽强生长,盘根错节,青春焕发,多姿多彩!这既颇具哲理,又那么富有诗情画意。

离开文殊院,告别迎客松,穿过百步云梯,来到“云海”。一股山风吹来,云雾时而消失,时而聚拢,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变幻无穷,绰约多姿,恰似身缠丝绢半遮面、婀娜多姿惹人爱的少女,而自己也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俯首望去,眼前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云铺深壑,絮掩危岩,汪洋无际,真是“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了。那远近大小的峰峦,隐现于云雾之中,似海中“岛屿”。那虚无缥缈的云雾,随气流快慢缓急,忽儿平静,忽儿荡漾,拍打着无数暗礁岛屿,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缥缈绕灵鹫,霞光喷射冲斗牛;奇花异草馨瑶池,龙吟凤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

难怪陈毅元帅在饱览黄山之后,赞不绝口,把黄山推为“天下第一山”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