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回报生命中的那些爱作文500字

关于回报生命中的那些爱作文500字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回报生命中的那些爱作文500字。

第一篇

碎碎光阴,母爱悠悠。何以为报,我心惭愧。

第一次为母亲做事,没想到竟是为她修磨指甲。不过一件低到尘埃里的小事,却让我感悟太多太多……

“哎哟!”我不满地怒吼道,“你的指甲多久没修剪了。”被轻轻划到的我一个劲地埋怨起母亲。“哦,哦,我等会儿去剪,等会儿去剪。”母亲像个砸碎花瓶的小孩子,仿佛有点难为情,红着脸,忙乱地道歉。我转过身,却猛然发现,母亲那一头一直引以为豪的秀发不知何时已悄悄染上白霜。我鼻尖不禁酸溜溜的,愣了许久才轻声说:“妈妈,我来帮您剪。”“啊?”母亲不免有些诧异,看着我坚持的样子,连声答应着。

暖暖的夕阳下,是我俩约定的时间。我坐在房内看着书,突然,“咯吱”一声,门开了,只见母亲蹑手蹑脚地挤进来,她坐在我指定的椅子上,掏出崭新的指甲剪递给我,我放下书,接过指甲剪,捧起一只手,顺便发表声明:“我技艺不精呀,你可别乱动哟!”母亲满脸堆笑道:“我的女儿一定会好好待我的!”

我用左手托起她的手,右手拿着指甲剪,却总是别扭之极。无论怎样变换姿势,总觉得拿捏得不顺手,毕竟是第一次,不熟练是自然。僵持片刻,我便不再计较姿势,硬着头皮来剪。左手握住中指,右手的两根手指头轻轻捏住指甲剪的两块小铁板,对准指甲,按紧剪子,径直压下去。原本简单的动作,由于指甲太硬、太厚,却让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渐渐地,我也摸索出了技巧,随着一块块指甲慢慢脱落,我的心儿也渐渐地轻松起来。“慢工出细活”,打理完毕,已用去多时。

我细细端详着母亲的手,细小的疤痕像爬山虎一样布满双手,手心上方是厚厚的茧子,像硬壳一般覆盖手心。原本白皙的手已开始泛黄,长久的浸泡使其变形走样,沉重的家务使其粗糙坚硬……这双手,沉淀了太多的爱。

第一次为母亲剪指甲,我领悟到的不仅是爱,还有恩。我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这幸福的时光永远地绵延下去……

第二篇

岁月滑翔的声音就像鸟儿舒展羽翼的声音,宛若赤足走在沙滩上,许多的日子如潮水漫过双足,退去之后,了无印痕。在无声的岁月中,我渐渐长大,也越来越懂得回报。

母亲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十。从今年春节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在母亲生日那天给她一个惊喜。于是,我攒下每天的零花钱,一元,两元……终于,我用辛苦攒来的几十元钱买了一个漂亮的灯光水晶球和一张精致的贺卡,并把它们秘藏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待那天到来的每一天,我都是快乐、兴奋、激动的。

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我史无前例地起了个早,可仍已九点多钟。妈妈好像不在家,我在家中转来转去,也没有发现妈妈的影子,只有桌上冒着热气的早餐,卫生间里一盆乌黑浑浊的洗衣水,家中如黑夜一般寂静。我炽热如火的心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甚至可以听到“哧哧”的声响。我无意地向楼下一看,立刻又兴奋起来——原来,妈妈在操场上晒被子,显得十分吃力。我连忙跑下去帮妈妈,她的脸上写满了惊奇与疑惑,可能是因为从没看见我起这么早的缘故吧!晾好后,我又匆匆地跑回家,跑到我藏东西的地方,可奇怪的是,我藏的东西不见了!这可让我焦急万分,可能是早上妈妈收拾房间时放到了别的地方吧。于是,我拼命地找,翻箱倒柜地找,可它们却像是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桌子上、抽屉里、柜子里,都没有它们的踪影,以至于妈妈回家时看到我急得焦头烂额后关切地问:“怎么了?”“没……没什么。”我急得快哭出来了,妈妈脸上有几分失望,就好像别人忘了给他什么东西一样。“噢……有什么事或不舒服的话就跟我说啊!”妈妈费劲地拿起拖把,准备拖地。此刻,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又如无头苍蝇,不知所措。

猛然间,我鼓起勇气向那正在拖地的憔悴背影走去,半天才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妈妈,祝你生日快乐!”我显得底气不足,有些不好意思。妈妈欣喜地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先是疑惑,后是惊奇,然后是快乐和激动,最后是欣慰的微笑,笑中包含着对我的表扬和她做母亲的自豪,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

霎时,我明白了,原来父母并不求自己的儿女能多快帮他们分担,不求能多快挣钱让他们享清福,不求能成就多大事业,求的仅仅就是亲眼看见儿女长大懂事,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无比快乐。

回报生命中的那些爱,其实也并不难,只要我们在父母生日时记得送上一句暖人心扉的祝福就行了,请你别让这么珍贵的机会从手中溜走哟!

第三篇

回 报

观第九届“江平奖学金”颁奖典礼

我一直盼望能参加爸爸学校里的活动,今天终于实现了,因为我向爸爸保证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一定“坐”住----也就是要管好自己。

颁奖会场十分热闹,座无虚席,我也受到感染,心情格外激动。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先是校长讲话,可惜,我只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他也是江平爷爷的“粉丝”。接着是王涌叔叔讲话,他非常幽默,长得又帅,很有教授风度,我被他“迷”住了,据介绍,他曾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最佳辨手和第九届“江平奖学金”的组织者。

颁奖典礼持续到九点二十分,当主持人突然宣布,邀请今天晚上的主角江平爷爷上台时,全场掌声雷动,我立即踮起脚尖、站在过道边使劲鼓掌,手都拍红了,我目不转睛好奇地看着江平爷爷一步一步地走向主席台。

江平爷爷讲了很多话,掌声此起彼伏,他象个大明星,虽然他讲的有些话,我听不太懂,但是,我却听清楚了他说的“回报社会”四个字。

我回家认真地查了《新华字典》和《新华词典》,知道了“回报”就是:报答,酬报,做了好事不图回报。当我再听到爸爸和妈妈的对话:“一位有足够理由要求社会、国家、组织补偿,其实根本就无法弥补数十年人生光阴的老人,退休后还想着回报社会”时,我对江平爷爷顿生敬意。我可要好好学习,读大学时争取也拿江平奖学金,有本事了,才能报答爸爸妈妈、回报社会。

现在我一想起第九届江平奖学金颁奖典礼的情景,不知怎么搞的,我就会情不自禁唱起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闪烁的星星,一定多是象江平爷爷这样人的名字吧,岁月带不走他们的名字,在我心中,自有英雄气驰骋纵横----

观看第九届“江平奖学金”颁奖典礼,我懂得了:回报。

第四篇

翻开箱子,箱底静静地躺着一只手表。

好久了吧,那只手表,母亲给我的。因为表带断了,所以理直气壮,漫不经心地人到扔到箱子里了。随手捡起来与腕上的“新宠”一对照,我惊讶了:两只手表居然是同一个时间!

旧表默然细数着每一秒。阳光在嘀嗒着,指针一步步地拨动着这阳光。

有个女演员说:“我是你的手表,虽然你只是偶尔看我一眼,但我仍然每天二十四小时为你转动。”我想,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手表吧,我也有;其中就有它,它离开了手腕,正躺在箱子里。

忽然想起前天母亲的电话,她问我感冒好了没有。当时,自觉可笑,一个月前告诉她自己感冒了,一个月时间再怎么也好了吧!然而转念之间,醒悟到自己一个月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心中一震:自己把那只“手表”一放就一个月,可见它仍然为我细细念叨着每一分每一秒。

手指抹过表盘,里面的指针轻轻地走着。

曾经,初到陌生的学校,远方的朋友忽然飞来的一纸问候便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心想,朋友就像一把雨伞,总在你需要的时候隔开你头上的阴霾。在家的时候,却习惯了随手接过父亲泡的牛奶,习惯了询问母亲衣服在哪里;有时却要摆出一副被压迫者的样子,与“独裁者”们势不两立。却原来自己也将断了表带的手表心怀不满地丢到了箱底的啊!

端详一下那表带的断裂处,唉,那不也是自己打球不注意,被扯断的吗?我冷落它,抛弃它,可它从来不分辩一句。它只会默默地为我数着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日,每一夜。

夕阳打破了玻璃,把手表镀成了古铜色。这一瞬间,我记起了爷爷奶奶,站在屋前看着我们离去时的眼神;曾祖父去世时,灵堂里外婆的背影。看着手中那只被漆成古铜色的手表,我想,它也许就是一只古色古香的铜表,曾经属于曾祖父、爷爷、奶奶,现在属于我的父母,终将有一天,将传到我手里,我的儿女手里,然后一直传下去……

第五篇

短暂的生命,如一株小草,萌发着;可它又像一只迷失在沧海中的小船儿,涌动着无奈。

待时光匆匆而过,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原地。是不是停下脚步,做那些对自己生命十分重要的事情,就会被时光抛弃?

面对生活的坎坷,人们已木然。

面对社会的残酷,只能忍痛向前。

面对他人的误解,必须在黑夜中流泪。

可就是生命中的这种种无奈,让我们坚强,同时又学会了温柔以待。

有时候,停下来,天依旧蓝,云依旧白,草依旧绿,不是吗?我们就在日日夜夜的奔波后,止住脚步,以美发现发,以心发现心,感受那岁月静好吧。

让那些无奈烟消云散吧。

不要在眼泪已浸湿脸庞时,才开始悔恨;不要待这生命已走到了尽头,才想起有那么多美好事情等着我们。生命,也许就是源于无奈吧。

第六篇

我不是一个相信佛教的人,但是我却愿意相信佛教中的一句话“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生命的田野,始终会保留一个角落,献给那些萍水相逢的人们。

夏日的早晨总是给人昏昏欲睡的感觉。跨出空调房的那一瞬间,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层水气,看东西一律模模糊糊。老妈也放弃了家中第一勤快的美誉,贴出了“夏日期间,早餐一概自行解决“的布告。百般无奈下,我只好与老妈借着”锻炼身体“的牌号,每天上小区门口的粥店享用早餐。

陌生而熟悉的脸庞在我的眼前晃动着,我托着下巴望着门外。“一碗稀饭,老板娘。“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突然闯进了我的空想世界。这是一位三十开外的男子。衣着褴褛,浑身上下布满了油漆,以至于那件浅灰色的短衫袖似乎被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字涂鸦了似的,头发也如同一面瓦片胡乱地被顶在了脑袋上。曾几何时,这种类型的人就被封为了民工。

他就坐在了我的身旁,他的早餐平淡地出奇——只有一碗淡而无味的稀饭。她又从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翻出了几颗花生米,每一颗,他都那么小心地剥着,生怕有一颗花生豆落到了地上……

“梓煊,你有零散的钱吗?”妈妈抬起头问道。“哦,有。”我立刻从口袋里拿出了几个硬币。就在我将硬币递给妈妈的前一秒钟,硬币突然从我的手中滑落。随着“哐啷”的一声,失去了踪影。顿时,我和老妈开始了“寻找活动”,可是,凭这两双近视眼,怎能快速找到呢?

那个浅灰色的身影突然弯下了,又慢慢地直起……

“啪”——硬币落下的声音。

“谢谢叔叔。“迎着阳光,他的脸显得有些模糊。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一张略微上扬嘴角的脸庞。

他离开了粥店,在夏日的气息中,我猛然发现,他的脚竟然有点跛……

在那片田野的某个角落,始终有一棵狗尾巴花,在属于他自己的平凡世界里,演绎着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感动。

第七篇

生命的长河不停的蜿蜒,直至大海,尽管殊途同归,我们还是忍不住观看那一路的风景,聆听那一路的欢歌,因而生命就格外有意义。在无尽的流淌中,我们会与一些湖一些小溪一些河流交错,交织。他们中有的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相遇美丽,有的是指引了我们前进反方向的人,相知美丽,有的是与我们共度余生,或是流淌着至亲血脉的人,相守也美丽。

过眼云烟。回首不再见。

擦肩于茫茫人海,相遇于世界大千。这些人你不会了解,不会明白,甚至连样子也不知,说过了,他们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匆匆地来匆匆地走,留在你记忆中的不过是流星一颗,沙滩上的脚印一串,消失于夜的尽头,掩埋于海白浪的下面。误打误撞悄悄离开。其实你也无需记下他们的名字,相貌,相遇源于缘分,倘若真有缘,定会再见,倘若无缘,破碎的记忆也很美丽,当你在摇椅上品尝咖啡,想到,哦,那天我遇到了这样一个人,足矣。

繁星一颗。永垂于天边。

一片天空的白云,同一块草地的草籽,相交不易,分手不易。距离似近似远,亦真亦换,确实给了你莫大的温暖与帮助。更多的是天帘中的一颗星,歧路上的路牌,荒漠中的灯火,在你难过伤心悲痛时的希望,无论何时,你都能想到――――――在你身边,抑或是远在天边。他们也同样需要你的关怀,你的关心,需要以心交换心,需要你在的回馈,你们可以一同学习,一同共事一同体味生活。

连根木棉。生命一线连。

有些与你生命的起点重合,有些与你的灵魂一同走到终点,有些苦心培养你却先你而去,有些同生共死,致死缠绵,有些体内的血液相同,有些血脉不连-----却都无法割舍。身在何方,心在一起,比翼鸟双飞燕,母子石父女岩,以生命为代价的相知相守,已失去就如同失去半颗心,一般每个人都有一个或两个三个这样的人。他们只得用你的一生去爱,你们是一家人,他们的欢乐是你的烦恼也是你的,都是你的。

曲曲折折,蜿蜿蜒蜒,生命的长河在继续流,那些人的身影浸没在我们爱的潮水中,停歇于河中卵石上,每个都值得你用心关怀,或用心期待。

第八篇

生命与生命相遇,定格于瞬间。

一根扁担,一条路。怀揣着对自然的向往上路,在路上,总会遇见这样一群靠肩膀吃饭的人儿。黄山的挑夫大多是青壮汉子,绷紧的肌肉显示着铮铮的铁骨。唯独他不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脊背微曲,却精神矍铄。一根长长的扁担架在肩膀上,粗肥的麻绳上悬着两筐货物。许是东西太重,扁担被压得向两头垂下,令人担心。老人一步一步地走着,显出艰难的样子,但每一脚,都格外坚实。我们大部队的速度一直与他相仿,让我能看清他的模样——黝黑的皮肤,黝黑的眼,晶莹的汗珠自额前滑下,他将头向左右微倾,在脖前毛巾上擦一下,继续上路。路虽险,他的眼睛却一直坚定地望着远方,眸子里写满了执著,就像是高山上的青松,“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条路,值得一生去行走。

一间小店,一个家。曾去一家小店吃饭,是一对小夫妻在经营着。点了一份水饺,等待的间隙,看着小店的陈设,朴素简洁,却极干净。老板娘是个年轻人,围着白围裙,穿梭于各个桌椅之间,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邻桌的人问她:“干这个苦不苦?”“苦是苦,但心里高兴。”她麻利地点菜、端菜、收钱,束在脑后的发左右晃动着,摇曳着她的美丽,不施粉黛,不着华装,却演绎着人生的精彩篇章。曾经的她肯定也有过憧憬、有过梦想,当真正为生活忙碌时,她选择笑着面对,正应着海子的那句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个家,值得用爱与行动去建造。

一句问候,一份情。每天早上骑车去上学,走至车棚,对门的奶奶早已起来,或烧水,或择菜,总之很少闲着。但每次我到那儿,她总会倚在门框上,看着我,微微扬起的嘴角里嵌着一丝笑靥。待我礼貌地唤她一声:“奶奶!”她总会应着我:“去上学喽,路上可得小心!”每天如此,我也从未厌烦,正因了这样的问候,心才得以受到润泽、丰盈。每想到她,心里便会拂过一朵柔软的云,温暖舒适。直至一天,她有事不在,空荡荡的楼道里盛着我一颗空荡荡的心。顿悟只一句问候,便如“水般澄澈,霞般绯红”。

一份情,值得在记忆的影像中留存。

生命中值得珍藏的那些人,平凡,而又不平凡,是他们,在我人生的路上,绽放一路芬芳。就像作家乔叶笔下的三轮车夫、卖菜的妇人一样:“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正是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看似不起眼的人,却让我们学会了知足,给了我们更多的幸福。

有一天,当我老去的时候,躺在吱呀作响的藤椅上,回忆着过往的时光,这群人仍会那样鲜活,那样生动,即使一切都不再……

第九篇

本是平静的湖面,只缘一阵微风轻抚过,平添几道哀怨的涟漪;本是明净的苍穹,只因几片乌云掠过,索性落下略带悲戚的雨水。已是深秋,细数落叶的日子已不在了,只剩干枯的枝杈无助地伸向苍茫的天空,我百无聊赖地坐在窗前,茫然地望着窗外的萧索。夏日的奔放与热烈、初秋的成熟的喜悦……所有美丽的心绪都随着时间流逝仓促地褪去,心,早已沉静下来,似乎还染上了一丝落寞。

……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在耳边响起,我在这萧索的秋日中遇见了生日。十四根蜡烛在眼前不停地摇曳,纷繁杂乱的思绪随着烛光在我的眼前一同舞动……

过完今天,我就十四岁了吧。初一的懵懂、初二的朦胧都将被甩在身后,我不再可以茫茫然度过如水的光阴,不再可以过分流连于沿途的风景,必须担起自己的使命,在我的人生之路上,坚定地,朝着那未知方向走去。

一、二、三、四……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此时显得那么渺远而不可及,曾经的欢乐时光只是漫长岁月中的一片微小剪影。热爱阳光的我仍然在路上不停奔跑,追逐着每一缕阳光。但当雨季来临,我选择了沉默地接受。在十四这场令人不悦的雨中,我并未撑起伞,只是顺从地行走,让那些惆怅的雨水,奋力地击打在我身上。

“同学们,从这个周末起我们要开始补课了,请大家做好准备!”

“大家注意一下,下个星期一来就是第一次月考,回去要认真复习知道吗!

……

“哎,现在出来五门了,你总分多少啊?”

“呃,不算太高吧,估计进前十没戏了。”

“啊,这样啊,那我该怎么办?”

……

“你跟XX打电话了么?”

“听说他们最近也很忙,以后有时间再打吧。”

……

愈加沉重的学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被时光不断冲淡的友情,如一只只从地面上不断衍生出的手,拼命地将人拖向地面。我的脚步愈发变得沉重,呼吸亦更加急促,我何尝不想摆脱这一切,但我无法挣扎,亦无力挣扎。我索性躺下来,如一截枯木般横在路上,只待那时光的潮水涌来,无声地将我载起,缓缓地向前漂去。

第十篇

爱之心。

恨之凄。

别之伤。

愁之苦。

我轻轻地翻开一本书,走进了其中。

爱之心

那是一个飘着蒙蒙细丝的雨日。三十三岁的元稹在幼子夭折后,又失去了妻子韦丝。泪,早已淌尽;心仍在滴血。元稹默默无语,独自走到山崖边,凝视着汹涌着的大海,任凭风撩乱自己的头发。元稹久久地伫立在崖上,心却始终不能平静。后来,元稹写下了《离思五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饱含了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满满深情。这是爱,不加任何装饰的真情,就像一个花瓶,它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它艳丽的外表,还有它的做工,用料。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元稹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他那颗热忱的心,爱妻之心。我替元稹的感到无比惋惜的同时,也对他多添了几丝敬意。

这就是爱之心。

恨之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霎时间,安禄山的军队如决堤的洪水,狂暴的野兽,冲进长安城,杀人放火,昔日大唐的光辉不复存在,繁华的都城沦为一片废墟。

杜甫眼睁睁地看着叛军作恶,却又无能为力。杜甫心中充满了恨意,恨造反的安禄山,恨昏庸的唐玄宗。泱泱我大唐,岂能遭如此之践踏、羞辱?一腔爱国的拳拳之心与恨意交织在一起,杜甫含着热泪,挥笔作了《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我心中,这就是诗圣杜甫最质朴的情怀,这应该也是他的诗被后人传诵的缘由之一吧。

在面对凄凉的长安废墟时,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之心全在诗中的字里行间。

这就是恨之凄。

别之伤

广阔的江面,被风吹起丝丝涟漪。

李白与他十分敬重的孟浩然在黄鹤楼旁的江边依依惜别。

这一别,就不知在何时还能再相见。

两人对饮,叙旧,眼眶中盈满泪水。最终,二人还是在烟花三月分别。

李白望着友人所坐的船只在江上渐行渐远,最后成为一个模糊的小白点。李白心中无限的伤感和郁闷,空举着酒杯,长叹一声,挥墨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望着滚滚的长江水,觉得自己的忧伤正如这涛涛江水一般连绵不绝。

千百年来送别时的共同基调。

这就是别之伤。

愁之苦

乐游原上,残阳如血。

李商隐独自倚在车边,发出一声声长叹。

他一生屡受排挤,郁郁不得志,此时的李商隐心中满是惆怅。

望着那斑驳的阳光,如同自己心中那点点愁绪。

时光飞逝,想要功成名就是何等的不容易?

望着夕阳西下,李商隐心中无限感慨。于是,他作了《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愁,正如一杯浓茶,苦涩。但当它的苦涩褪去,留给后人的,就是令我们啧啧称奇的惊喜。这首诗,虽然充诉着怅惘的愁思,却又不失一个文人的风采。

这就是愁之苦。

千年之后。从窗户外投进斜斜的几方阳光。我手捧一杯茶,轻轻地合上书。

我似乎读懂了,似乎读懂了那些爱恨别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