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是一本由[英] 彼得·伯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精选点评:

●术语相当多,适合有一些基础的人读

●非常实用

●一部大型文献综述,一部毕狗续命指南。

●标识清晰,却可供漫游~ 对理论保持开放,批评也一针见血

●“用一句话概括理论的价值,可以说理论就像比较,它让历史学家更加意识到自己习惯的假设和说明之外的别样的可能,从而拓展了历史学家的想象力。”

●大型理论扫盲……

●幸好读过一点书不会那么觉得太过艰涩,反而觉得享受又喜欢得很……实在想多看点书。 阅读过程脑子里考虑着作者的话和自己的想法,很舒服。

●一本翔实、清晰的理论地图。里面提到的好多学者没有了解过,要补的课好多啊。

●也是大型文献回顾

●我宣布加入导论学派!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读后感(一):Subaltern Studies的翻译问题与理论对历史学的“激活”

捉个虫,p145页的Subaltern Studies书中翻译为“臣属研究”,但是史学界公认的术语应该是“庶民研究”,上世纪80年代拉纳吉特.古哈编辑出版《庶民研究》借助后殖民主义视角进行印度的历史编纂实践,由此发展出南亚史研究中的“庶民学派”,其研究范式大抵是从“庶民”角度重写印度殖民与后殖民时期的历史,反抗掌握话语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视角下的精英书写。按照古哈的定义,庶民是指“南亚社会属于从属地位的下层,不论是以阶级、种姓、年龄、性别和职位的意义表现的,还是以任何其他方式来表现的”,这显然与“臣属”的意义差之甚远。“庶民”一词自然是来自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而“庶民研究”也吸收了萨义德的“东方学”和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批判哲学的理论成果。

言归正传,借鉴跨学科的理论无异于给历史学研究注入一汪“活水”,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可能性,各学科之间应该呈现一种纠缠上升的态势,随着学科深度的不断下探,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适合各家“圈地自萌”,一名好的学者(不单指历史学)应该保持对新观念的开放互鉴,博采众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目的随时对新思想进行调整检验,如同波伏娃在其自传中表达的信念:做自己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而是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改变。这放到学术界我想也是适用的。不过国内部分学者好像对这一趋势的变化反应有些迟滞,想起前一阵开题答辩时一个老师对我说“你扎扎实实的做历史就行了,别搞得这么玄乎”,可惜不能还嘴,只能听着。

开个头,有时间再写。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读后感(二):笔记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对历史学者与社会学者之间的分歧和互相指责进行了一系列梳理,尔后提出了一些两种学科可能的交界点。 在彼得·伯克看来,“不同的历史学家,或者不同类型的历史学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找到了不同理论的用益。这些理论有的被当成一个统摄全局的框架,有的被视为破解特定问题的手段”,而作为历史学者,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在作者看来是因为“没有史学与理论的结合,我们既不能理解过去,也不能理解当下”。 作者认为,当代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局部主义的问题,历史学家很可能会仅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区域或时间段,而社会学家则可能仅仅对当代的现象进行经验性归纳,而不考虑长时段的变迁,也因此互相指责,成为了“聋子之间的对话”。 这种分歧大致自兰克时代开始,这一时期历史学开始被作为促进国族统一形成的手段,同时又在学术上被认为更应当利用更“可靠”的官方记录而非边缘的社会材料,因而历史学在此时更多的转向政治史,而与此同时历史学者认为社会学“太科学,意思是太抽象、太一般,无法考虑个体和事件的独特性”。 虽然在19世纪末叶曾有过涂尔干、韦伯等兼具历史学与社会学能力的学者,新一代的学者中历史学与社会学再度出现了更大的裂痕,被总结为“一场著名的‘方法之争’(Methodenstreit)使这一专业分化为两种极端:历史主义者和纯理论家”,社会学者不再关注文献,而是转向了田野调查,同时为了形成新的学科认同,选择拜托历史学的很多理论而获得独立。但在社会学在另一个方向越走越远的同时,历史学却开始出现了某些转向,如年鉴学派等历史学者团体开始更多的关注边缘材料或是社会理论。 总之,作者认为,无论是“一些社会史学家的‘理论转向’,还是一些理论家的‘历史转向’”均应当得到肯定,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趋势。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一些可供使用的模型、核心概念、核心问题、社会变迁理论以及趋势。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读后感(三):一篇纯摘录的笔记

这不是书评,也算不是“读书笔记”,只能算是个摘录,我借这个地儿多存一份,对我以外的人应该参考作用几乎没有。感谢本书译者和编辑。

Chap1

18世纪:社会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不存在,但有一批社会理论家,他们是注重分析的历史学家;

19世纪:历史学家远离了社会理论以及社会史,历史学复归政治史P9-11

1政府将历史学作为国族主义宣传的手段;

2历史学的“科学化”专业化(兰克史学革命),倾向依据官方记录(素材),话题纷繁复杂,素材来源多样的社会(文化)史在其中显得不够专业;

3政治史被认为研究社会与文化更切实严肃;

4社会学被认为太科学太抽象太一般,无法考虑个体和事件的独特性。

社会理论家重视过去,采取了近似历史的“比较方法”,他们的模型将每个社会置于一种进化法则之下P13但他们认为历史学缺乏理性和科学

韦伯的卡里斯马来源于教会史专家鲁道夫索姆关于教会卡里斯玛式组织的讨论,韦伯将这一概念世俗化,赋予其更普遍的适用性。

20世纪:

A新一代社会理论家背弃了过去:经济学出现纯理论家(数理经济学)、心理学出现实验法、人类学家发现了田野调查的价值(马林诺夫斯基),其他社会学家开始采用问卷调查,在自行收集到的数据上进行社会分析,社会学家转向在当下获取数据(社会学向当下的退却P19)。

原因:1社会学中心从欧陆转向美国,美国社会学更注重当下;2社会学在形成自身学科认同,走向专业化,正在通过摆脱历史学获得独立;3功能主义的兴起,功能主义注重当下的社会功能以及每一个要素对维持整体结构作出的贡献。受物理学和生物学模型的启发,社会被构想成一个均衡(equilibrium,帕累托)系统;

B史学界社会史的兴起:史学界出现注重社会各个层面、向各学科汲取知识的呼吁P21

部分重视历史向度的社会学家:注重区分不同的社会类型并说明类型之间的转变。

Chap2 四种整体思路

A比较

涂尔干:比较结构相似的社会 或 比较具有本质差异的社会 (特殊化与一般化—历史性与理论性都依赖比较)

韦伯的“理想类型”就蕴涵着比较的视角,通过比较,我们才能看出缺少了什么(通过比较可以检验一般性说明,找出特殊性,分析其特殊的原因P39)

比较方法可能的缺陷:P40-42

1过于轻易地接受预设,认为各社会遵循某种无法避免的阶段序列逐级进化(要避免进化主义,又要避免静态立场)

2种族中心论。将西方当作规范,其他文化作为西方的一种偏离。

3有时候难以确定具体应该比较什么东西,而且一旦人为确定比较的特征,会有让讨论浮于表面的风险。

B模型与类型

一种简化现实的思维建构,意在凸显反复出现的、一般的和典型的东西,表现为一组特征或属性。(以简化来帮助理解,所以用过于简化来抨击模型是欠缺公允的。)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对于信息的理性化和标准化,以服务于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造计划,伴之以对于地方性知识的蔑视,并往往导致灾难。

使用模型可能会导致忽略历时变化,但模型是可以融入变迁的P49

使用模型,但不承认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使用,会让历史学家陷入无谓的困境中。

“阶级”模型:马克思认为,阶级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特定功能的社会群体。地主资本家和工人对应古典经济学三大要素(土地、资本与劳动),是三大社会阶级,这些阶级功能不同,这使得他们利益相互冲突,并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但实际上马克思对阶级的划分并不那么简单,他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划分。(法国农民“一袋马铃薯”,因为他们缺乏一直超越地域边界的团结感,不能算阶级)P52

C计量方法

问卷调查、经济数据、内容分析等等

D微观史学

聚焦微观的个体,用微观的视角来总结分析历史中的一些特定问题

福柯:micro-physics of power权力的微观物理学,权力展现出的“毛细血管”(capillary)(王汎森)

从宏观到微观,范围的变化使得人们得以从不同的立场看社会过程,会对更大范围的历史情境有更为生动的刻画P66

不是所有的学者在做微观史学时都注重典型性,对某个个案进行深度研究,可能恰恰因为它属于特例,可以展现社会机制如何失效(例外的常态 the exceptional normal),展现社会结构给个体留出的“自由的空间”

Chap3核心概念

概念往往附带着大量假设,需要谨慎核查其原初意涵与语境,它们往往与有关社会行为的理论相关联,而又因为社会行为拥有文化限定性。以你要用到世界其他地区,或是其他时期,都需要对他们加以调整(对理论法则的“历史化处理”),而非径直“应用”。P75

自己补一个

宏大叙事:借助贯穿始终的“故事主线”,我们被置身在具有确定的过去和可预见的未来的历史当中。

A角色与展演P77-83

社会角色:社会结构中某个特定位置的占据者为人们所期待的行为模式或行为规范。

角色冲突(role conlict)或角色张力(role strain):对于占据某个特定角色的个体,不同群体的期待或许无法相容,这就会导致角色冲突。(古代西欧不直接抨击国王,而抨击宠臣,因为国王的社会角色包含着其完美无缺的期待or规范,只能通过批评宠臣间接批评其政策)

戈夫曼“拟剧论”

社会戏剧(social drama):英国人类学者特纳提出,用来指能够揭示整个社会中潜在张力的某种小范围冲突,它会经历四个阶段:破裂、危机、修补和重融(breach/crisis/redressive action/reintegration)

B性与性别P83-88

女性主义理论为历史书写提供新视角

但女性主义史学冒险延续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作者认为运用“总体史”的观点,更有益的角度应该是聚焦于男女两性之间变动不居的关系,聚焦于什么是合适的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的性别界限和概念阐述。

性别的文化建构

C家庭与亲缘关系P88-93

家庭组织形式的分类(重点“核心”或夫妇式家庭)

家庭不仅是经济法律单元,还是一直“道德共同体”(moral community),意思是成员们认同这个群体,在情感上投入这个群体。

D共同体/社区/社群与认同

创造性欢腾(creative effervescence)

混融(communitas):由特纳提出,指自发的、无结构的社会团结形式,这些团结形式是难以持续的,因为一个非正式的群体要么逐渐消逝,要么凝聚成一种正式的制度/机构。但是,通过仪式和其他被称为“共同体的符号建构”的手段,这种“混融”仍在制度/机构中不时复活。

混融的例行化:特纳借助韦伯的卡里斯马常规化提出,指流动的、非正式的社会运动以较为持续的组织机构发展,“运动”已不再运动。(但这些组织在日后的历史书写中可能会声称自己是一步步精心设计走向建制化的,以展示自己的超凡禀赋?)

国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记忆、想象和符号在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力量越来越受到强调。

“差异”对社会认同的重要性P96

“对细微差异的自恋”、“最细微的歧义反而可能带来最大的冲突或危险”

E阶级与地位P99-104

阶级概念的两个问题:

1适用范围?

2阶级属于一种社会的客观特性,亦或是强加给社会的思想范畴?

韦伯:

区分了阶级与等级(地位群体 status groups)

阶级:由市场处境决定生活机会的人群

地位群体:命运由其他人赋予他们的地位或荣誉决定的群体。这种地位通常是出生时即确定,并从法律上予以规定,但也由其生活方式(消费的角度界定)P101予以揭示。韦伯的这种界定与他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兴趣紧密关联。(新教伦理)

马克思主义者对韦伯地位界定的反驳:“地位”的价值观念不是中立的,是由支配阶级强加给其他每一个人的,是一种特权正当化的方式。(这提醒我们分析话语的时候我们要去发现“谁在讲述故事”)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将这两种看待社会的方式结合,以避免过度简化P103

F社会流动与社会区隔P104

三种社会流动

1社会阶梯上的上向运动与下向运动

2代内流动(intragenerational个体一生中的流动)代际流动(intergenerational几代人之间的流动)

3个体流动与群体流动

还可以考察流动“速率”的变化和流动“方式”(例如科举)的变化

性别研究视角的区分:男性在父系社会中“显性”流动,女性通过改变自己的姓氏的通婚实现“隐性”流动

在现代早期的欧洲另一种获得社会升迁的方式是,人们模仿社会层级更高的某个群体的生活方式,进行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

G消费与交换P109

炫耀性消费:可以追溯到凡勃仑,他认为精英群体或有闲阶级(leisure class),其经济行为是非理性的,是浪费的,只是受到攀比的推动。但实际上如夸富宴(potlatch)这样的炫耀性消费内在有“潜在理性”,参与构成一套支配策略,显示上层的身份,使自己有别于其他人。布尔迪厄就认为炫耀性消费、浪费是显示自身摆脱经济必需性的权力,也即一种经济权力的标志。柯林坎贝尔认为人们购买奢侈品,真正购买的是认同(P111)。

消费与女性(女性对消费的主导)也是重要的话题。

波兰尼的两种体系:

1互惠体系:基于在相对平等地位之间的礼物馈赠,交换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但它维护社会团结,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宗教意义。根本不存在所谓“免费”的礼物;(P114,礼物属于承载某种信息的物质客体,可以叫朋友,也维持了社会网络)

2再分配体系:有赖于某种社会等级秩序,领袖将贡赋分配给追随者,追随者为其服务。

“道德经济学”:汤普森指18世纪民众在饥荒时期推行的一种基于公平价格理念的道德化经济学。

H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P115

布尔迪厄认为表面上的浪费,是一种手段,借以将经济资本转换为政治、社会、文化或“符号”资本(父母的教育投入:文化投资策略,将继承的资本转换为获致的资本,一种文化再生产的手段)。

“文化再生产”是一种对传统惯习的传承,这当中需要大量投入,以维持现状。马歇尔萨林斯认为,文化的每一次再生产都是一种变革,即使每一代人在接收并在此传承规范的过程中都只作些微的重新解释,长久积累之下,也终将发生可观的社会变迁。

道德资本:P116对一位政治领袖的声望进行投资,以求实现某项艰难任务。(kean.J the politics of moral capital)

社会资本:普特南,信任、规范和网络,即可以动员起来做成某事的非正式社会关联。(对社会资本概念的批判可见赵鼎新)

I庇护P118

庇护关系(patronage):一种基于纵向关联的政治体系,其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是领导(庇护人patrons)及其追随者(受护人clients)之间的关系。这两方之间往往使用友谊甚至亲属的说辞,但双方的关系是某种形式的交换,也是财富转换为权力的一种方式(朝鲜:恩赐政治)。这种支持与服从不仅体现在实质的财物赠予和权力支持上,还能体现在符号和姿势等等领域(可以与炫耀性消费联系)。P119

庇护关系网络与官方政治(科层)制度相互平行,互为补充。庇护关系网络有时可以为政治整合做出积极贡献,但代价可能是冲突与腐败。(联系中国大陆的酒桌文化)

腐败也有其社会功能。

J权力与政治文化P124

政治文化:某个地方、某个时间通行的政治知识、观念与情感。也可以称为关于政治目的与手段的“一套话语与实践”。它包括“政治社会化”,即这种文化借助某种方式,从一代人传承给另一代人。(关注符号与仪式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关注“霸权”如何以特定的方式塑造人们的偏好与政治认知)

K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P129

市民社会: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宽广领域

18世纪“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转型:市民社会是哈贝马斯一项著名研究的主题。哈贝马斯讨论资产阶级如何进占了传统只限于一小群精英的公共领域。一系列属于公众自己的非正式的机构发展起来,如咖啡馆、剧院和报纸(特别是在大城市)。归功于这些机构,一块可供辩论的竞争领域(辩论的场所)形成了,这一领域促进批判性的、理性的思维。

部分非正式机构还发展出了类似于政治机构(议会)的仪式和规则P130

“言语胶合剂”:戴维希尔兹提出,是维系话语共同体的言谈风格或强调又或是谈论话题时所遵循的原则。

示威游行(demonstration):出于非官方的、有时是反官方的目的而利用公共空间。

对哈贝马斯的批判:1性别角度,未能讨论女性的位置。Landes1988; 2对公共领域的描述过于理想化,缺乏了传媒对意见的操纵能力;3他所描述的公共领域适用的国家和地区过少。

我们在谈论思考这个概念的时候或许不能简单谈它的存在或缺失,而是应该讨论其不同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的相对重要性。

L中心(centralization)与边缘(periphery)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宗主国(metropolis)剥削卫星国(satellites)以发展。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重构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学说,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别的区域不断加剧的“欠发展”的后果。(空间性概念)P134

中心对边缘有掠夺、边缘对中心有服从、崇拜

但边缘可能也有自觉的地方分权主义(regionalist)

有些学者在运用中心边缘时暗含均衡,但如沃勒斯坦的学者却强调冲突

“中心价值体系”P139“典范中心”,中心是价值观念和符号仪式(权威)的高度浓缩之处(样板),但在运用这种分析的时候也不能减少对边缘的关心。

M霸权与反抗P143

霸权(hegemony,egemonia):葛兰西提出,他认为统治阶级的通知并不只是依仗强力,也要依赖说服,即统治是强力与共识的某种结合。说服是间接的:从属阶级由于所受的教育,也由于自身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学会通过统治者的眼睛来看社会。

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由布尔迪厄提出,指统治阶级将自身的文化强加于被支配群体,尤其是指这些被支配群体通过怎样的过程,被迫认可统治文化为合法文化,而自己的文化是不合法的。

妥协(negotiation):精英与臣属群体之间不曾明言的相互让步的过程。无权无势者没有拒绝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但是会有妥协和调整。(边缘与臣属群体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行动者agency)

“抵抗”“弱者的武器”

模仿(mimicry)和戏仿(mockery)也是抵抗的一种方式

逾越式再铭刻(transgressive re-inscription):边缘群体对更体面可敬或更有权有势的群体的词汇进行采纳和调整(adopts and adapts)或转换和颠覆(converts and subverts)

N社会抵抗和社会运动P149-153

O心态、意识形态、话语P154

心态史(history of mentalities),类似称呼有思维模式、信念体系或认知地图特点

1强调集体立场,“信念共同体”

2注重暗含的预设,在某个文化中显得像常识的东西

3可能有静态化(immobolization)的问题,不善于说明心态的变化过程;

4可能有同质化(homogenization)问题,忽略个体独有思考的差别

一种结构分析的代价:“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差异使得“他者”的多样性被化减为一致性

P160曼海姆区分两种“意识形态”:

“总体的”意识形态观念:一套特定的信念和世界观,与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或阶级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特殊的”意识形态观念:用来维持某种特定社会秩序或政治秩序的观念或表征。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指涉个体与其实际存在境况之间的想象性关系。

御触:欧洲中世纪,生病了让国王摸….

话语(discourse):将关注焦点从思想本身转向表达思想的媒介:言说、想象或文本。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被引入。他认为一种话语“建构”了其所关注的话题,因此不同的话语中表达出不同的“真理体制”(regimes of truth),而不是现实的客观描述。福柯引入这个概念的另一个原因是批判某种“文本决定论”(一个文本是由某个个个体撰写的,表达的就是ta的观念)。话语是一种集体建构。应当把一个特定的文本视为由多个文本构成的一个更大的系统或剧目,文本有意或无意地以之为指涉对象。文本遵循着一组准则,这些准则标志着一种话语实践,是从一套共同储存或剧目中挑选出来的。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巴赫金,对话理论。我们应当倾听文本,仿佛文本在彼此对话,相互回应。

萨义德东方学,研究“东方”的话语,“对东方的图式化”(schematization of the orient)通过这种方式,文本将东方人描绘地不适合统治自身,将西方的统治合法化;将东方人女性特质化,以求咄咄逼人,彰显男性特质的帝国主义者干预正当化。

话语概念使用的问题:1模糊2聚焦于话语,一定程度上就等于对文本text进行内部分析,而不关注背景context

P传播与接受

传播的多种定义、多学科特征P164

传播者的意图和策略与其身份有关

接受者会对媒介投射的信息积极进行重新解释

福柯的挪用(appropriation)塞尔托(reemployment)

期待视域(horizons of expectations)

接收方和原初发送方的文化距离越大,研究读者、听众和观众的反应的收获可能越大(后殖民)

接受也与接受方的文化、历史传统有关

Q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混生性P170(这节特别好,常看相关文本)

两个重大主题:

认同/同一性(identity)混生性(hybridity)

杜波依斯“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身兼美国人和非洲人的感受。

失位displacement:认同自己印度人等等的民族身份,却用自己前殖民主子的语言写作

一个问题:使用着他人的语言,如何能避免模仿中心的文化,找到自己的声音?

“文化濡化”(指某个较为弱势或臣属的文化对某个支配性文化的价值观的吸收,在其中变迁是单向的,即臣属模仿支配;变迁的形式都是模仿,而不是调适)与“文化交融”(transculturation),文化接触是彼此影响的(文化互渗interpenetration) 此处可参照社会变迁-遭遇

是调适不是模仿,调适的结果是一些特别的文本,它们是“混生的”和“混合的”(文化混生性)

混生性的概念似乎暗指文化接触的结果是自欧东的,仿佛个体无所作为,因此可能成为文化转译(translation)更为可取P174

巴赫金,不同文化文学语言会相互激活(interanmination),让人民意识到替代选择,刺激创造性

R口传性与文本性P176

一种特别形式的混生性,口传与书写或印刷文字之间互动的结果

谣言(口传)的研究,谣言如何强化、简化或将已知变为未知的同化。

书写重构意识P178

口传和书写两种类型之间的互动和接合(interface)

代写文字研究

印刷:麦克卢汉“心脑分离”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我们把握的是型构,而不是个别的事项(confiruirations)

注重分析图式(schemata)刻板印象(stereotype)模型(model)和程式(formulae)如何塑造了艺术家及其受众的知觉,塑造了他们视觉的“期待水平”。图式既约束着也有助于文化建构。

S神话与记忆

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具有社会功能的故事,故事是为了证明现在某些制度的正当性,并维持现状。

记忆在字面生理意义上,的确是个体在进行回忆,但决定什么是“值得记忆的”,又该如何去记忆的,却是共同体,记忆是由“共同体”建构出来的。P184

集体失忆(collective amnesia):某些特定时间,或是与对事件特定解释相关的某些主要任务,从公共话语中消失。

有的时候对于一桩事件的记忆和叙述是从另一件事情的角度去叙述的(神话原型)

Chap4核心问题

A理性(对于理性的普遍主义即理性选择理论)与相对主义(认真对待文化差异)P190

理性选择理论是一种成本收益分析方式,它基于一种假设:人们是出于对某种报酬或补偿的期待而做出决定的。用一种经济模型看待一切人类行为。

文化相对主义:学者们需要避免自身有关理性(或道德)的标准去评判自己研究的人群(如避免种族中心主义)。究竟什么称得上理性,取决于局部的情势,也有赖于更广泛的文化。

理性上,要区分个体决策的理性和某个社会或政治体制的理性

个体决策的理性有可能阻碍韦伯所说政治“理性化”的进程,总之二者不可混同

理性选择理论的局限性P191-193,理性选择理论偏化约论,忽视了人类动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忽视了文化之间的差异。(自我中心主义下狭隘的偏好和价值观)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分析)注重偏好和价值观多样性,凸显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特重要性。

文化分析可以为理性选择理论提供必要的补充

EP汤普森1991,食物骚乱的文化有其符号性维度,可以看作一种社会戏剧,取自仪式剧目

道德恐慌(moral panic):指人们辨认出某种对社会的威胁,而媒体会以夸张的、刻板印象化的方式,呈现造成威胁的个体、群体或事件。至少在短时间内,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公众焦虑。P197(叫魂?)

B共识与冲突

有时候对共识(集体认同)的强调会忽视了共同体内部的冲突

一种方式是借用subculture(一个较大整体内部享有部分自主的文化)的概念,指冲突也意味着团结,用的是一种共同体取代了另一种共同体

C事实与虚构

“民族志诗学”认为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著述是对现实的文本建构

如实照写的史学观点可能陷入一种“现实主义神话”P202

P204非虚构

我们不能陷入事实与虚构、科学与艺术的古旧对立,需要讨论的是社会科学标准与不同文本形式或修辞形式之间的契合或冲突。

D结构与行动者(结构与能动)

方法论个体主义(社会范畴化约为个体范畴)VS整体主义(特定的心动嵌入在社会实践的系统中)

1功能主义

“功能”:整体主义者理论当中的核心概念。一套结构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在于维持整体。所谓维持(maintain)就是保持整体的均衡。某种特定的习俗或制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对社会均衡做出的贡献。

功能主义说明易于归因,但不易证明(证伪)

问题

a真实的社会真的能处于均衡当中吗?(但帕累托所指的均衡也是一种动态的均衡)

b社会共识。P210接受了功能主义的定义后,就自然涉及到社会控制,但如何定义社会,范围有多大,如果我们承认社会的冲突,那社会控制的观点是否有其危险?

C可能让人忽视社会变迁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三种思路:马克思、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者(思想文化的结构系统)P216

支撑结构主义的基本模型是把社会与文化看作是一种语言(索绪尔),一种符号学思路。

语言(langue给定语言的所有资源)--言语(parole从资源选出的特定表述)

符码(code)--讯息(message):讯息的意义并不仅仅取决于传递讯息的个体的意图,而是取决于构成符码的规则,即讯息的结构。

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形式的内容”

一种反对结构主义的观点:巴赫金反对结构主义将意义抽离语境,德里达反对结构主义内在的二元对立P218

同时,结构化约了部分本来具有很丰富联想(文化含义)的要素

结构忽略了人,研究不动的结构,牺牲了历时的变迁

3行动者的归来

对各种结构说明的“反制”

心理学对历史学的意义P222-225

情感史(history of emotions)P225

结构既约束着也赋权于个体行动者和集体行动者。

吉登斯结构化(structuration):聚焦社会行动者在结构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能够解决或消解行动与结构之间表面的对立。

Chap5社会理论与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两种主要模型:冲突模型(马克思)进化模型(斯宾塞)

A进化模型

该模型强调的社会变迁是渐进和累积性的(进化相对于革命),本质上取决于内部因素(内生endogenous相对于外生exogenous),这种模型往往采取结构‘分化’的视角,即从简单的、不专门化的、非正式的转向复杂的专门化的正式的(韦伯理性化)。

P231涂尔干“机械团结”(彼此类似的东西之间的团结)和“有机团结”(相互补充之间的东西之间的团结)

进化模型最终导向现代化模型,变迁本质被视为内生发展,外部世界的进入只是提供某种刺激。该模型遵循以下脉络,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表现为两种对立类型:P231-233(这段以后记得参照英文版)

1传统社会秩序以出身(先赋)为基础,社会流动性较低。现代社会秩序以成就(获致)为基础,流动性较高。科层制下普遍性的行为标准取代了仅适用于特殊群体的标准。传统社会下人人互相认识的小“共同体”变为更大、非个人化的大写的“社会”,但这种共同体并未消失,转换为针对特定目的的资源结社(社会资本兴起)。

2对立类型中还包含着对立的态度(感知)。传统社会中变迁缓慢,人们在变迁发生时感到抵触或无所觉察;现代社会成员则对变迁有所觉察,有时候会以“改善”、“进步”为其辩护,而将更为传统的社会贬斥为“落后”。

3描述上,传统社会文化往往被描述为宗教性、非理性;而现代社会文化则被称为“世俗、理性和科学”(韦伯)。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和此世苦行主义(thiswordly asceticism)

现代性模式的长处P235

现代化模型的缺陷:

1社会变动并不如现代化模型揭示的一样朝着单一方向“前进”(线性进程),社会变迁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线的,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2“现代化”或现代性的意涵其实各式各样,“现代性的麻烦就在于其变动不居”,迫使学者们必须采用类似于“现代早期”一类自相矛盾的短语;

3现代化模型偏向强调社会系统本质内在的要素(内生),而只赋予外部因素“调适”“刺激”的功能。但社会变迁往往由不同文化之间的遭遇引发的(外生);

4缺少变迁的具体机制(如何),使得变迁过程仿佛是一系列平顺的自动的阶段。

埃利亚斯理论介绍P241-243

B冲突模型P244

关于前后继替的一系列社会形态的模型或理论,这些社会以经济体系为基础,蕴含会导致危机、革命和断裂性变迁的内在冲突。

“现代化模型”的变种,也注重内生性(生产方式的根本动力)

在三个方面马克思的模型能对抗对斯宾塞模型的批评:

1为“错误”方向的发展留出一席之地,如“再封建化”和“欠发展的发展”(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2马克思的机制有给外生性留出一席之地,阐述更具全局性,强调一个社会中的变迁与其他社会中的变迁之间的关联(沃勒斯坦)

3更关注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

但在马克思的模型中,强调革命,变迁是骤发的,在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进程中,旧有结构粉碎

革命的经济决定论和集体意志论存在张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P248马克思主义在探讨前工业社会旧制度方面的缺憾

C第三条道路

尝试综合的文章P249-254

马克思和斯宾塞模型对处理18世纪中期以前的变迁有着视角局限,使用“前工业”“前政治”这一类词,也彰显出未能扣合那些不符合某个特定模型的社会的特殊性。

“传统社会”“封建社会”一定程度上是颠倒现代或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特征而形成的镜像世界。

“外交政策优先学说”P252,榨取强制循环(国际冲突在国家变迁中的重要性)

福柯《规训与惩罚》:1960到1800年期间的西欧,惩罚理论中的从报复转向震慑,以及惩罚实践中的从景观展示(spectacle)转向监控(surveillance)。17世纪以来“规训社会”(disciplinary society)兴起(全景敞视作为例子)

福柯颠覆了斯宾塞“文明的进程”的“进步”观点,用移置(displacement)取而代之,认为发生变迁的只是抑制的模式。

可以将福柯的观点看作一种简明的变迁模型。你能拒绝福柯的答案,但是绝不能拒绝他的问题。

D人口模式(循环继替)P254-258

汤因比、斯宾格勒都将历史看成多种文化前后继替的故事,不遵循线性论,而是循环论。

马尔萨斯

E文化模式

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变迁的力量

贡布里希:图式,图式可以说明艺术传统长期延续的原因。但艺术家注意到传统模型与其所观察到的现实之间的歧义时,会对图式作出“矫正”。(或自觉意识到可供替代的图式)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范式”:即某种看待自然世界的观点,能影响常态科学(normal science),即科学共同体的日常实践。

科学范式上发生革命的阶段:P260

1个体观察者意识到非常态印象,即与范式不相符的信息;

2为应对这些非常态就要修补或修正范式;

3具体的观察与一般的范式之间的歧义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危机”,最后导致新的理论的出现;

4会有许多互相竞争的理论,被科学共同体所采纳便成为新的范式。

库恩对范式变化的描述也可以用于研究文化(刻板印象)的变迁,解释其调整、舍弃。

F遭遇

从外部启动的社会变迁。

参见概念“濡化”及“文化混生、转译等”

P263征服的实践和科学的实践存在差别,征服者拥有权力,可以将自己的认知转为现实。

瓦克泰尔的“去结构化”:撕裂传统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关联纽带。传统制度和习俗可以历经征服而保存下来,但旧有的、这些制度和习俗原本属于的结构却趋于解题。

P270革命叙事:诺尔帕克提出,构成某一场革命的事件和行动在这种形式中得到解释并受其作用。叙事受到对事件的体验的塑造,也因此受到下一阶段行动的塑造,但又反过来塑造对事件(及随后其他事件)的体验,塑造下一阶段的行动。

过去的革命为当下提供某种模式或范式,革命会有非常态,但文化传统也维持着力量。

“旧感知”与“新事件”的张力。

所有文化的再生产都包含着改变。

G世代

世代的概念一方面以集体的方式界定着与老辈人相对而言的我们;另一方面是它希望借助从属于某个特定年龄群体的感觉,将结构上的变迁与个体和事件相关联。

Chap6 后现代

一些人将后现代与现代对立,以描述一个全新的时代,但另一些人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趋势的某种强化和加速。(乌尔赖希贝克:第二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的两个孪生运动:去稳定化与去中心化(decentring)

A去稳定化(destabilization)

从假设固定性转向假定流变性,指的是有关结构的传统观念的崩塌,结构的概念被“流”和“转型”之类的概念取代。

变迁的标志之一:网络分析的兴起,不再考察多少固定的社会结构,而是聚焦以个体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复兴。P279

埃里克沃尔夫认为不存在实体和有界体系,提出关系丛(bundles of relationships)和相互关联的多种过程的总体(a totality of interconnected process)。出现了一系列取代或重新阐述结构观念的尝试。

型构(configuration):由埃利亚斯提出,即某种社会关系模型 280

场域(field):布尔迪厄提出。布尔迪厄区分出一系列的场域,社会行动者基于他们在这个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而获得界定。而布尔迪厄认为空间是“包含各种力的场域”,场域(空间)对进入其间的人施加特定的关系,这些关系不能被化约为个体行动者的意向,也不能化约为行动者之间直接的互动。(general-specific??)

被当作静态的话语从未固定不变,而是在场域的压力之下,始终处在协商、构成和重构之中。

B文化的建构P282

可建构性(constructibility):文化可塑造的性质

后结构主义强调人的行动,也强调变迁,强调作为持续创造的过程的重构更甚于建构。因此后结构主义强烈批判本质主义。

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P282-283大量的相关理论家

惯习(habitus):布尔迪厄认为结构主义者的作品中隐含的文化“规则”概念过于机械,提出惯习作为更具弹性的概念,即一组图式,使行动者能够面对变动不居的情景做出调适,生成数量不定的实践做法。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受调控的即兴演练”(regulated improvisation)。

布尔迪厄福柯都破除了与笛卡尔相维系的经典“心身二分”

“解构”:德里达及其追随者支持的一种处理文本的独特思路:揭示其间的矛盾,提请人们关注文本的暧昧性或意义游戏,以与文本自身和作者相对的方式来解读文本。

增补(supplement):德里达。同时对某样东西进行增添和替补。

P284-288一系列例子

我们不能用社会的文化史取代关于文化的社会史,要认为文化与社会双方都积极主动且消极被动,兼具决定性与被决定性。

C去中心化或失位(displacement)

P288-301

多重视角分析,视角的多样性

巴赫金对话观念:多重声音或复调(polyphonic)叙事

利奥塔: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已丧失可信性。其他可替换的概念宏大故事(great story)、主导叙事(master narrative)、和元叙事(metanarrative)

超越欧洲中心论(欧洲中心论相关著作):293-299

“在去中心化的时代里,任何想要以一条明晰的故事线书写世界历史的尝试都注定要遭到抨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