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手教师读后感锦集

高手教师读后感锦集

《高手教师》是一本由魏智渊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手教师》读后感(一):教育,一直在路上

《高手教师》终于快读完了,读到一校之长、教师培训专家魏智渊老师分享自己学健美操的经历,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且不说魏老师的个人魅力,在这本书中,他结合自身多重教育身份和多样教育实践,从教育观念、课程建设、家校沟通、学生教育、教育细节、自我修炼等六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宏观以及细节上的思考与建议。 其中很多是明白的道理,却始终在修炼的路上。记录一二: 1⃣生命中总蕴藏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而教师的使命,是信任这种可能性并将它发掘出来,雕琢每一个生命,拯救每一个昏厥的知更鸟,使他们闪耀自身的光彩。 2⃣例如,一个语文老师,不只是读《名作欣赏》《文史知识》或《唐诗鉴赏辞典》之类,他还会挑战《人间词话》,挑战该领域的文论经典,更不必说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了。他不只是读一般的语法修辞书籍,他最终还会一直攻读到《文心雕龙》,甚至从哲学的角度领悟修辞和语法。 3⃣给监狱里少送一个罪犯,比给清华北大多送一个学生,更代表教育的成功。 4⃣家长向老师提出问题,是一种信任,再者,他已经把你当成了专业的人,所以才会求助。 5⃣学校或班级,要将学生的问题分为公共问题和私人问题,前者宜于管理,后者宜于教育(引导)。 6⃣走在学生前面,走在问题前面。而这正是管理和教学的要义。

《高手教师》读后感(二):如何成为高手教师

高手教师

本书作者魏智渊,之前是体制内的老师,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后来离开体制,专注于教师培训和学校改造,是南明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按照魏老师自己的说法,他从小内向,嘴笨表达不好,后来如何成为高手教师了呢?

魏老师最早在小学教学一年,后来在一所农村担任地理教师,此时魏老师就一直琢磨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样让学生喜欢他的课,二是怎么样让学生用尽量少的时间记住教材知识。魏老师没事就在黑板上画地图,练到一边讲一边画令学生佩服的程度,后来还发明了不少记忆术,比如让学生几分钟之内把中国各省的名称和位置在地图上标出来等等。

魏老师还是想教语文,后来报考了省教院的中文系,然后分配到县中学,开始了6年高中语文教师生涯,魏老师把这段时间称为痛苦的开端,因为上课学生上课无精打采,魏老师开始充实自己,吃透教材,自己定杂志,研究鲁迅,突破古文。课堂渐渐变得有趣,而成绩从普通班到重点班到青云班,火箭班此时完成了高手教师的逆袭。

然而对于追求不断进步的魏老师来说,还没能让自己满意,于是去成都和干国祥等人成立了新教育研究中心,一直到今天。

如何从一个普通教师变成高手教师呢?魏老师在本书中详述了成为高手教师的4个方面改变观念,自我训练,解决学生棘手问题,与家长并肩作战。

改变观念:

1.用自律来过好,注定过不好的暑假。

2.做调动自我及学生深层生命体验的魅力教师。

3.做一个对学生发展过程敏感和高校干预的严格教师。

4.区分并运用好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5.追求第一性原理,追求自己的内心,不被过去的经验和各种参考系所干扰。

自我训练:

1.演讲训练,刻意练习,让自己成为演讲的高手。

2.训练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

3.训练自己简化生活,格式化生活的能力。

4.修炼自己的领导力。

5.训练自己和学生,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

在我看来所有的高手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像魏老师他每年都会尝试挑战一样新事物。比如在书中他说到他去年挑战的是健美操,今年挑战的是吉他。

他还常说,只要在讲台上一天,我便无法忍受自己的平庸。这句话和各位老师共勉!

《高手教师》读后感(三):学校如何共读《高手教师》?

大约十年前,我写过一本书,叫《构筑合宜的大脑》,后来更名为《教师阅读地图》,最早是在新教育实验中负责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时,用于实验区教师培训的,是因为培训需求的奉命之作。当时刚涉足教师培训领域,经验与思考都尚浅。如果说那本书还有可取之处的话,是团队尤其是干国祥老师的功劳,我只是把团队中的许多讨论和指导记录下来加以整理而已。

之后十年,再也没有写过书。

根本的原因,是忙碌。其中有七年在校长的岗位上,经历公立和私立三所学校,贯穿小学到高中。这十年是埋头深耕的十年,是思考和实践迅速成熟的十年。但是,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考,只有去年卸任开始,才有可能重新开始写作。

在重新开始写作之前,整理了这本《高手教师》(还有一本即将出版的《高手父母》),是这十年间许多文章的结集。要不要出版这样一个集子?我都犹豫过许久,直到正式出版了,获得了许多公开和私下的反馈,我才回头重视审视这本书,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我意识到,我接下来十年,会写许多书,系统地研究和整理在教师发展、儿童发展、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学、学生管理、文本解读、文科课程、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成果,将专业性与通俗表达结合起来。但是,许多思考的种子,沉淀在这十年来的文字中。而这些文字涉及到课程与教学、家校关系、学生管理、教育教学技术以及教师成长诸领域,具有较强的覆盖性。牺牲了单一领域的深邃,但却具备了全面与专业。

换句话说,这仍然是专业的思考,而不是抒情性的随笔。这种特质,恰恰仿佛许多建议,成了学校共读可以采用的很好的书籍。

总之,这本书是适合学校教师共读的。专业性、覆盖面、通俗表达,这几者是兼具的。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内资深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我觉得有必要写这篇文章,来讲一讲,如果这本书用于学校共读,应该如何来安排和设计。

一、哪些文章,值得用来共读?

共读一:

1.家庭作业?那是孩子和老师的事,与家长无关(3,第3页,后同)

2.教师也应该修炼领导力(6)

提前自读:

做个好老师有多难?(9)

只有不成熟的人才渴望信任(26)

说明:这两篇可以作为一次共读的内容,一个优秀的老师,怎么理解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边界,怎么理解自身的角色。这里面可讨论的地方甚多,并且,都容易引发争议。争议是好事,通过争议澄清观念上的盲点,非常重要。提前自读的文章,也是与家校关系有关的,解决的是观念上的问题。

共读二:

3.茧子厚了,心才会真正地柔软下来(18)

4.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21)

提前自读:

要警惕,读书可能让你变得虚弱(23)

思考人生大问题,不妨利用“第一性原理”(30)

说明:前一篇讲情绪控制,后一篇讲教师如何避免粗暴与放任,保持严格,这同样是观念与角色上的修炼。

共读三:

*5.什么是课程?(37)

说明:这是重点共读文章,言简意赅地把课程说清楚了,并且非常实用,可以作为课程的理解框架。必要时,甚至可以分两次读完。是课程结构介绍方面的经典文章。

共读四:

6.全人之美高中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48)

说明:虽然讲的是高中,但是,里面大量的理念和论述,把许多问题表述清楚了,也值得共读。

共读五:

*7.暮省到底怎么做?(67)

说明:这篇文章很重要,把班主任或者说老师,怎么开班会,怎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白了,是道德人格教育方面的经典文章。

共读六:

*8.纪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76)

说明:这仍然属于一文讲清楚一个领域,而且是非常专业地讲清楚一个领域概念的好文章,强烈推荐重点共读。可以分两到三次读完。

共读七:

*9家校微信群怎么管理,这是一门教育学(105)

说明:这是非常实用的文章,处理的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因为微信群或钉钉群,是教师和家长最常见的接触点或交流平台,因此管理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背后所透露的专业的思考方法,对老师们也会很有启发。

共读八:

10.不要总觉得家长不懂教育(111)

*11.老师怎么和家长交往(115)

说明:借着第11篇文章,可以把家校关系中的许多边界和方法说清楚。通过共读这样的文章,学校在家校方面就很容易形成共识。

共读九:

12.学生早恋了,老师怎么办(125)

说明:适合初中阶段用于共读。

共读十:

13.学生攀比,老师怎么办?(130)

提前自读:孩子在学校吃不饱饭,老师怎么办(145)

说明:在小学阶段,尤其是私立学校,这是一个棘手问题。这里做了详细的分析,背后的思考方式,也值得思考。

共读十一:

*14.寒假了,怎么解决好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135)

说明:这是一篇重点文章,而电子产品的管理,又是学校的重点和难点。

共读十二:

15.怎样正确地发出一条通知?(153)

16.为什么要教学生学会鼓掌?(158)

17.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顶桂冠?(161)

18.说说跟人打招呼这件小事(169)

说明:这三篇可以放在一起读,第15条讲方法,第17条讲理念,另两条既讲理念又讲方法,实用而发人深省。

共读十三:

19.每天早晨,你几点到学校?

20.忙来正是修炼时

说明:这两篇都跟教师习惯相关,可以开学读,可以期末读,可以一个放在开学读,一个放在期末读。也可以放在开学读,然后到期末,再重发或重读以提醒。

共读十四:

*21.班主任需要知道的三类知识

提前自读:都放学了,你还把学生留在教室里?

说明:这篇文章很重要,实际上强调的是,班主任工作,要有闭环思维。

共读十五:

22.作为知识矿工,你怎么知道黄金在哪里?

说明:这是讲一种修炼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很有启发。可以同时布置,把我个人讲自己专业发展的案例提前读一读。

共读十六:

*23.何谓“新教师”?

说明:如果全部读完了,可以开始读序言。这篇序言带有宣言性质,是我写的特别好的一篇文章,勾画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教师的应有的模样,算是一种镜像。

全书可以读16-20次(个别分两次读),贯穿一个学期;也可以选读打星号的部分,共8次。

二、怎么组织共读?

共读非常灵活,通常情况下,可以按下列方式来组织——

1.暑假里,要求或建议老师读完这本书,并把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在目录页圈出来。从中选取一篇,准备一个不超过8分钟的演讲。演讲要把原文或主题的精髓提炼出来,并尽可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2.开学后,按顺序共读。每次,先有一个老师做演讲,再由领读人领读,所有人听。

3.读完后,主讲人做整理梳理,提要与拓展。

4.大家自由提问讨论。如果无人发言,可以用抽签的方式,每次固定人数(例如3人)来发言。这样,大家就容易养成在听的过程中做笔记的习惯。

5.主持人总结要点。

在这里,有几个关键——

1.提前读。这样,共读就成了巩固。

2.现场读。

3.有人讲解提炼。

4.跟演讲结合起来,鼓励用输出来加强输入。

希望这本书对你有用,希望这本书对学校共读有用,更欢迎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作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