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摘抄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摘抄

《胡适四十自述》是一本由胡适 口述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一):初识胡适

《四十自述》,《忍不住的新努力》,《19堂文学课》,三本书前两本是一口气读完的,文学课因为有太多的文言文,我不太愿意读了,想起高考的文言文就很差,失了不少的分数,“古文无缘”吧!我的水平比较浅,在读这三本小部头的书之前,只知道胡适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还有胡适的大牌日记,至多知道是中国哲学史的作者。

鲁迅说是现在已经不在教科书里面了,而胡适好像重来就没进去过(也许进去过我学习差没注意),里面的原委和孰是孰非,不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我这样程度的人说不清的,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无知无罪。

这套书给我的启示有几点:

1、出名要趁早,不是大气晚成,是大器免成,早早出名的人除了要勤奋努力,天赋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差异。

2、人皆常人,胡适的日记里面写的,打牌吃花酒确有其事,但他当时的年龄真的很小,就是一个孩子而已,和现在青年打游戏蹦迪并无太大区别。

3、即使是胡适,也不是一直只做一件事情,也为生活而焦虑过,也做过很多不同的职业,他的成就恐怕一开始自己是想想不到的,人生经历一些事情以后,就会找到一条感觉上正确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会走的更远。

4、我对绝句诗向来是无感的,就是觉得太刻意,感情因为严格的对账而破坏,诗人感觉都是在炫技一样,我敢表达我的想法是因为我确实不懂,但心里是真的一直这样认为,现在看来,至少胡适大咖也是有这样的认识的。

5、最近特别感触的是看了好多老人的书,演讲,觉得越是厉害的人有平和,越接地气,不改变世界,也坦承接受自己,希望自己也成成为这样的人吧。

6、书单里面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不知道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是什么样子的。以后再深识胡适吧。

ps: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人心弯弯曲曲水,世事层层叠叠山。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二):我深度认同的胡适的麻将说

要说作家榜出品的这本胡适的《忍不住的新努力》,什么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话,大概就是篇尾游记关于“麻将”的论调了。

《明朝那些事儿》提及,麻将是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在船上发明的游戏。本人学识浅陋,不曾考据。但麻将的起源,确实源自明朝一种名为“马吊”的纸牌游戏。后来渐渐地竟然发展成为今天的国玩了。

胡适在游记里说,明亡之后,吴梅村作《绥寇纪略》说明之亡是亡于马吊。因为当时士大夫都在玩这种纸牌游戏,把正事都荒废了。

这么说难免有些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但是玩物尚志,游戏亡国之案例并不鲜见。何以一种纯粹消磨时间,损耗金钱的游戏就能堂而皇之成为国玩呢?每每百思而不得其解。

以前去荆州长江大学表哥家玩耍,到大街上发现全城人皆忙于筑长城中,后来,荆州的大学同学也说,他们荆州人最好打麻将,往往在麻将桌上,打着打着,就把别人的老婆顺带打走了,所以单身汉也越来越多。虽是半玩笑,也可见此游戏还有发展婚外情,乱搞人情关系之功用。

本人在武汉求学工作多年,见到路边、小区等地方麻将馆星罗棋布,看到那些那些三教九流整日坐在乌烟瘴气的麻将馆里,男的不工作女的不持家,吞云吐雾叽叽喳喳,时常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是把这些打麻将的人都拉去搞国民生产,我大中国的鸡的屁不说保8,也不至于每况愈下,逐年下滑。这些打麻将的人,尤其是到麻将馆打麻将的人,多数都是拆迁户,暴发户,赌徒,职业打麻将的居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往往通宵达旦,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之流毒,实在不该。

有时候脑子里经过这些思想之后,再回头想想,又不免自我批判,自己又有什么权利去如此看待和评判这个群体呢?

如今阅读胡适的这本书,更坚定我自身的这些想法,胡适对于麻将的论调,与我心有戚戚焉。书里说,英国的国戏是Cricket,美国的国戏是Baseball,日本的国戏是角抵(即相扑,蚊香兄注),中国呢,中国的国戏是麻将!作者说,麻将只是我们这种好闲爱荡,不爱惜光阴的“精神文明”的中华名族的专利品。虽有很有些自黑自嘲的意味,但道理却不能不发人深省。

你要说打麻将真就是现代社会的鸦片,麻将馆就是鸦片馆,那也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死。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偶尔小玩,怡然自得,善莫大焉。但那些终生不工作,不学无术的人,不在修为上提升自己,不在思想上丰富自己,就凭了那144个小方块,日夜垒筑,日复一日,所为何求?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三):四十不惑之《胡适:四十自述》

小玲子编辑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浮浮沉沉会经历很多事,能够对有些事以“糊涂”的眼光去看待委实不容易。不管是古人也好今人也罢,能够在四十不惑的年纪里看清楚自己的前半生轨迹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胡适先生作为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对于中国近代青年的启蒙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胡适先生一生在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著述颇丰,取得的成就也相当大,可以说已经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典范。对于这样一位大师而言,四十这个坎对于他而言又有着哪些可以值得回忆的呢?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19年版本的胡适先生编著的《四十自述》就收录了胡适先生对于自己人生四十年间走过路的回忆。本书版本值得一提的是收录的胡适先生的自传文字是没有任何删减的,这一点上做到了忠实原著的根本原则。

本书作为胡适先生的自传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的。我们可以从作者字里行间的文字里感受到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封建与反封建的斗争,能够看到封闭与开放的国风家风与文风之争。

作者回忆的时间起点是从作者母亲的订婚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典型神会——太子会——的举办流程,虽然作者描述的那一届太子会让许多人失望,但是太子会上的神伞一队,昆腔四队,六出扮戏(诠释“正戏”),没有一出花旦戏。这些足以让现在的我们感到好奇了。当然在扮戏中没有出现的“抬阁”,虽然没有成戏,但是从作者描述的文字也能够看出当时人们的欢迎程度。整个太子会的流程为:粗乐——昆腔——扮戏——太子的神轿——拜香。

这一流程虽然简单,但是参与的人却不少。其中最为重要的“三先生”和月吉先生在作者简短的一段外貌描写中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作者的母亲冯顺弟也就是在那一次差强人意的神会上与三先生——作者的父亲铁花先生结实,最后通过一系列在现在看来极为繁琐的流程终于订亲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父母亲在当时订亲的流程与我们现在的订亲流程相比就显得更加的正式,其中的仪式感相当隆重,这可以从作者选摘的出自父亲铁花先生的日记能够看出。

作者出生的年月还在光绪年间,当时正是晚清政府摇摇欲坠的最后几十年,这个时候民间的教育氛围究竟怎样,这可以从作者接下来经历的九年家乡教育,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以及后面进入中国工学,出国留学的这些求学经历看出当时的年轻人所能够感受到的来钟海内外的保守与开放的中西方教育的巨大冲击。

本书前半部分是中文文字部分,后半部分则是胡适先生的英文自传部分。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一部关于自传文学作品来阅读,还能够作为一本英文的双语学习书籍来使用。希望眼前的每一位读者在四十这个关头都能够做到真正的“不惑”!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四):一个人的成长

我常常羡慕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因为他们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正是这些年轻人们在当时的国土上点燃了革命(文化层面、政治层面皆有)之火,他们开拓了国人的思想和眼界。这些学者们涉及的领域也包含方方面面,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方面的基础都来自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可以这么说,文学的革命是一切革命的基础,这也是我推崇胡适和鲁迅的原因。正是他们推行的新文化运动,才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够更为通俗易懂,更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理解同时也让国外的各个领域的著作在国内普及开来!

在胡适那个年代,白话文还只是“俗”的代名词,也正是因为这个“俗”字,才有了后来胡适提倡的“文学革命”。还记得当年胡适和辜鸿铭的文言白话之争这个有趣故事。其实文言文与白话文各有千秋,但是要从通俗易懂上来说,绝对是白话文更占优势!好比说当时的各种先进技术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如果不用白话文翻译,而是翻译成文言文会是怎么样的光景?绝大部分实践这些技术手段的劳动者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你让他们去读文言文写的说明书?不可能!而那些有接受过教育读得懂文言文的人,你觉得会放下身段去实践操作那些比白话文更“俗”的工作么?这种说法可能偏激了一些,而且也有些偏离的胡适先生原本“文学革命”的初衷,但的确是白话重要性的一个例证!文言文最大优点在于文法讲究与言简意赅,但恰恰这也是它的缺点!据我所知白话文运动的开展首推胡适,但为什么他能这么做?那就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了!这些经历都收录在了他的《四十自述》里。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胡适也是如此,《四十自述》作为他前半生的总结,详细的记叙了他是怎么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首先仍然是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话一点不假。比如胡适的童年,如果不是他的母亲从小就坚持读书才能有出息的信念一直让胡适求学,那我想不会有后来的胡适,按照当下流行的心理学论述,孩提时候打下什么基础,成长以后基本上没跑;其次是成长环境的重要性。看看胡适先生求学的时候吧,学校是留学日本被遣返的学生自筹资金创办的,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课。将获得的知识付诸于实践,我想这是胡适在上海求学时候的最大收获,也为他以后的独立思考和学以致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是一定要有一个能挑出你错误的人,也就是一个能和你对着干的人。如果不是胡适在刚开始想到要推广白话文到文学的各个领域时遇到了老是和他唱反调的梅觐庄,他也不会将白话文推广的各个文学领域研究到这么透彻;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自律,在《四十自述》一书中,出版社赠送了一张胡适先生留学时候的日程表,当我向朋友感叹胡适的自律时,我朋友不以为然,说那时因为他当时没有面对现在诸如网游、直播等等这么多的诱惑……开始的是有我觉得还有些道理,可是过后又一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娱乐方式,那个年代的确没有现在的诱惑,但是也有其他方面的诱惑,比如胡适还未留学之前就喜欢过喝酒打麻将。而当下有成就的人也不会让自己沉迷与当下的诱惑的。

一个人想要成长,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什么理由也都阻挡不了你!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五):民国为何大师多?

民国为何大师多?以前,在读有关民国时期的作品比如《南渡北归》的时候,常常受困于一个问题:为什么民国这么短的时间,能出这么多的大师级别的人物。随便举些例子——国学大师: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梁启超等;思想大师: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等;文学大师:辜鸿铭、梁实秋、闻一多、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郁达夫、郭沫若、周作人、鲁迅等。

这还只是列举了极少数人。

短短的时期,为何能出这么多的大师呢?如今不知不觉也有了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浅陋的认识。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这一运动将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一分为二,前为古典文言文学,后为现代白话文学。

我们时常说,乱世出英雄。其实并非和平年代就没有英雄,只是在乱世的社会变革中,才会出现一种新的政治和文化的风向标人物,他们作为革新者,往往水到渠成的成了英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嬴政之与秦,是因为他统一了中国。曹操之与魏,是因为他了结了大汉;社会发生了这种变化,即便统一中国的不是嬴政,是赵政,了结大汉的不是曹操,而是朱操,他们一样是英雄。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是也。

新文化运动以前,古典文学和文化领域,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是对于相对平静如水的社会来说,他们的名声和影响力远没有那么大。新文化运动的激流浩荡,引起了文化文学领域的激烈变革。由此也出现了一批开创者,一批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这些人作为一种新势力的开山鼻祖,被我们后世子孙奉为大师,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再打个比方。互联网的兴起,直接造就了一批商界的巨贾和领军人物: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贝佐斯、马云、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放眼当今的世界富豪榜,互联网行业相关人物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不难理解的, 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导致了社会科技的剧烈变革,由此造就了一批商界的“大师”,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就算不是马云、马化腾,这“大师”的头衔还是一样会落到牛云、牛化腾的头上。

这样一类比,道理不言自明。民国多大师,不是因为民国的人眼界宽,学习强,智商优越,乃是时代的变革自然而然的产物。

大师自有大师的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并非神人。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大师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就拿胡适的散文集来说,有些思想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正如出版声明的一样:本书所反映的观点立场,希望读者能用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立思考的态度阅读。这固然是一种免责申明,因为我们都知道胡适出走台湾,跟共产党人士分道扬镳,对社会主义抱有成见,对西方文化抱有深度的认同感,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师也是普通人,大师的认知能力高于我们,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提倡的妇女解放,自由恋爱,所崇尚的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政府和自由主义所持有的见解,对麻将这种国玩的批评,对西方妇女自信的阐述,都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认同。

但是有一些个人所持的意见,我们也不一定非得苟同。例如胡适对于马列主义,对于共产党,对于红色政权的不认可或者批评态度。事实证明,当今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也发展的挺好么。由此可见,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检验。不可盲目追随大师,迷信大师,要不现在的怎么会把专家、教授戏称为砖家、叫兽呢,因为他们也有犯错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