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比伦》经典读后感有感

《巴比伦》经典读后感有感

《巴比伦》是一本由[英]保罗·克里瓦切克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比伦》精选点评:

●需有一定对这段相关历史的了解再阅读会更好理解一些。。。。

●涉及到了很多我未曾了解到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上古史,很有帮助,而且文笔翻译不错,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不过我发现书里面的注释似乎有个地方有错误...? 总之给四星半然后四舍五入吧hhh

●叙述了新月地人类文明的开端到被波斯征服后的谢幕。 文明总会老会死,当一个文明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就开始反思过往。 最喜欢《永恒的终结》里的态度,那是一个对技术和人类都充满信心的年代。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1. P4 Para2 Line4 “C”应为“G”; 2. P7 Para3 Line2 “3000多千米”?

●【2020#10】的确如其他评论所说,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词义才能读的更好。但作者译者文笔很好,读得并不累。

●本书生动地融合了时事、政治、历史、神话和文化,堪称巴比伦叙事的典范佳作……克里瓦切克的著作基于丰富史料和最新研究,但他没有让考古学家特有的谨慎态度破坏全书的可读性和危及提出可靠猜想的意愿。——《独立报》

●该书副标题为:美索不达米亚和文明的诞生,全书从两河流域文明起源写到该地古代文明衰落,即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灭亡巴比伦,近乎2 500年历史,将这一地区的演变梳理清楚。以古今结合的方式,通过考古发掘,加以适当合理想象,试图重建几千年之前的近东世界。通过阅读,带来一处启发,通常提及“美索不达米亚”,自然会想到该地古代文明,认为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这一文明即告结束,而作者认为这一地区的文明延续至今,之后的希腊、罗马、拜占庭,甚至到近代的土耳其帝国所创造的一系列文明成就都属于这一地区。这是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这本书不太适合对这一地区一无所知的小白,可以先读下吴、齐本教材,对这一地区古文明大致有个了解,阅读效果更好。

●刚读完第一章。从伊拉克战争和两伊战争切入的视角很像纪录片,文字也不拖沓,读起来挺流畅的。

《巴比伦》读后感(一):人类文明的起点

波斯湾南岸的埃利都现在默默无闻,数千年前却是人类最早出现的城市和文明的起源,西亚文明,北非文明乃至希腊文明都可以溯源至此。人类最早的文明的出现传统史观认为是集体修建工程和农业需要大规模组织人手,我觉得应该比这更早,是宗教活动和祭祀,使得人类大规模组织先出现,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敬畏,使得人们更需要聚集以求安全。楔形文字一开始应该是苏美尔人的生活用语,再转变成单字节的符号,组合成诸多生活用词,最后像我们的象形字一样被简化,在美索不达米亚其他民族中流传,演变成他们的语言,然而这些文字的发音是如何统一的,历史学家还没有线索。由于两河流域大洪水前过度开发,导致了土壤盐碱化,种植作物也从小麦变成了大麦,然而人类并没有吸取教训,阿拉伯人统治期间又过度开发,阿拉伯帝国崩溃后水利设施也多数老化,于是两河流域的土壤盐碱化沙漠化遂成定态,它也从几千年的文明中心一蹶不振,而从它那里吸取养分的西方文明取而代之。

《巴比伦》读后感(二):两河文明之光

伟大如波斯,当年也只能仰望亚述,从巴比伦文明中汲取养分,创造文字。 是不错的历史通俗读物。极快的略读完,并不仔细,领会到了两河流域文明的魅力,从乌鲁克一直写到希腊化时代,对诸王朝及语言谱系有了基本的了解。 较著名的政权和事件:乌鲁克,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玛,阿卡德帝国,古提人入侵 ,乌尔第三王朝,阿摩利人入侵,古巴比伦,赫梯入侵,加喜特巴比伦,亚述帝国,阿拉姆人入侵,迦勒底人(巴比伦),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二世),波斯入侵,希波战争,马其顿帝国,希腊化时代塞琉古王朝,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帝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成为世俗化现代国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延续才终止。) 主要语言:苏美尔语,阿拉德语。如果说阿卡德语是拉丁语的话,苏美尔语就是更早的希腊语。巴比伦语和亚述语算是阿卡德语的变种或分支。以上都是楔形文字。亚述后期字母文字阿拉姆语打破了楔形文字的统治地位,并行并逐渐转为主流,并造成深远影响。 (朕,亚述巴尼拔,在宫殿之中,参透了拿布(学习之神)的智慧。各种书写的技艺,无一不被朕掌握……朕阅读艰深的苏美尔泥板,还有晦涩的阿卡德语,要想正确使用阿卡德语是很困难的。阅读大洪水之前的石刻铭文让朕十分享受。) 插播一句,埃及圣书体文字,希腊线性A(克里特米诺斯)B(迈锡尼)文字,两河的楔形文字早已成为死文字绝学不再使用,印度哈拉巴印章文字和克里特线性A甚至至今还没被破译...中国文字和中国文明确实有值得自豪的独到之处。 本书的特色是和现当代历史做比较。个人觉得写的最好的是第九章亚述,厌女主义和一神论,意识形态和帝国。豆瓣读书笔记里摘录了各章精华。 亚述学不易,最后shout out to东北师大古典所及中国其他几个少数可以学到这门知识的机构,当然还有埃及学等其他古典学科。

《巴比伦》读后感(三):少数派读者的坦白

这本书其实比较挑读者。

如果提到美索不达米亚,你只能想到几个关键词,比如楔形文字、苏美尔、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而这些关键词往往又主要来自中学历史课本、《天是红河岸》、《爱在西元前》、《黑客帝国》,又或者通常位于各类厚薄不等的世界史前两章的简单总结,但每个关键词又能聊那么几句,那么恭喜你,咱们同处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初级班。

对于同班同学,我可能不太推荐把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因为你可能是希望从时间角度把两河流域的历史再熟悉一下,又或者希望针对某一个专题或理论了解更多,然而读完你很可能发现,知识储备中时间线混乱的部分,依然混乱;而那些让你大开眼界的考古新发现或者史料,你也搞不明白作者提供的推论到底哪些是业界已经有定论的,哪些只是作者的猜测或者美好愿望。

考虑到作者保罗·克里瓦切克(Paul Kriwaczek)曾长期供职BBC,我觉得确是可以参考BBC的纪录片来理解这本书——按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主要几个历史阶段设置了十个章节(10 episodes),但章节之间不会特别强调时间线,而章节内的时间线则更加模糊,作者拣着该阶段通常会提到的材料(stories)疯狂安利,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则略显跳脱。

这样表达的结果就是如果你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无所知,你会觉得每一集都非常充实、热闹;如果你非常了解这段历史,则可以自行脑补那些被作者省略的内容;只是苦了我们这些一知半解的人,每个知识点都略懂,但依然串联不起来。而作者略显任性的非线性“叙事”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扩大信息量或者戛然而止,所以你总抓不住他的重点。而为了对这次阅读负责,你又得非常耐心地、时不时地停下来,回想一下作者讲到哪里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古巴比伦一章。作者开篇就回顾了圣经里关于新巴比伦的很多内容。也许这是拉进与基督教文明所主导的读者市场的一种手段,但却让本来就分不清古巴比伦和新巴比伦的其他市场的读者更加一头雾水。

而在讲述古巴比伦闪亮登场时,作者首先引入了马里国这个知识点,然后指出汉谟拉比攻占了兹姆里利姆治下的马里,但接下来并不是“从此古巴比伦帝国兴起”的结论,而是出其不意地展开了马里宫殿档案室保存至今的一份书信……于是接下来出现了:

一位卡特纳统治者(这又是谁?卡特纳在哪?跟巴比伦有什么关系?)。通过书中引用的书信,可以看出他与一位国王发生了争执。 这位国王的名字没有被提及,但他是沙姆希阿达德的大儿子(沙姆希阿达德又是谁?) 沙姆希阿达德是亚述帝国晚期备受敬仰且流芳百世的超级英雄式人物(亚述帝国不是在古巴比伦之后吗?怎么还直接晚期了呢?以及……这与马里国有什么关系?) 他的小儿子正是马里的统治者(好吧……亚述帝国晚期还有马里国吗?刚刚不是说马里被古巴比伦征服了吗?) 沙姆希阿达德怂恿自己的小儿子去教训那个找自己的大儿子麻烦的卡特纳统治者(其实还是没弄明白为什么在讲巴比伦“如日中天”的序幕时插入这部分内容……)

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马里国在巴比伦兴起过程中应该还是蛮重要的?不然为什么花很多笔墨在马里的人物和文物上呢?

然而作者表示,上面的例子是想进而推论出,如果继续深入了解一下这些书信,我们是可以了解写信者的性格的。正当我们决定接受这个想法时,作者又提醒我们,这个被父亲玩得团团转的小儿子被兹姆里利姆抢走了自己的马里……

于是半吊子读者的思路又被打断了,开始努力回顾兹姆里利姆是谁来着……当我们意识到其实作者又绕回去了,以为他绕回来是为了展开讲讲兹姆里利姆时,作者说“我们不知道兹姆里利姆的生命是如何走到尽头的,但他的辞世标志着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和巴比伦帝国兴起之间的这个漫长而动荡的空位期的终结。”Over!!!

然后下一部分就开始讲汉谟拉比法典了……至于汉谟拉比之前的统治者如何韬光养晦,古巴比伦如何在混乱中脱颖而出,等等,作者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所以,巴比伦的兴起应该就是天意吧!

这类莫比乌斯环式的叙事比比皆是,让一知半解的读者苦不堪言。

不过正如作者指出的,多看看马里的古老书信,就有机会了解写信者的性格;而看多了作者对考古发现和史料的任性选择,也能看出来作者夹带的一些小私货。比如,他应该不太喜欢沃利(Leonard Woolley)。在大洪水一章,作者引用了一名15岁的男生所作的一篇“极为出色”的论文,指出沃利抢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未来老公Max Mallowan的功劳,并且夸大自己的结论以此为发掘活动吸引更多资金。如果说这是一本正经地讲行业八卦,那么在第五章对沃利学术能力的批评则更加尖酸。在引用了一大段“沃利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述的葬礼场景后,作者强调“(读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猜测”,并且阴阳怪气地表示沃利”所具备的不仅是出色考古学家的慧眼,还有诗人甚至电影导演般的敏锐”。接下来,他别有用心地引用了阿婆自传里评论沃利的一句话“……他对自己重构的过去深信不疑,听他讲述过去的人也会对其深信不疑。”阿婆作为外行,也许是出于某种浪漫和感动而得出这样的感慨(比较真诚,偏praise)。而站在学术的立场来看“深信不疑”这种评价,无疑是一种讽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