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锦集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锦集

《少年巴比伦》是一本由路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巴比伦》精选点评:

●我说,我不再为这种爱情而羞愧,在我三十岁以后回忆它,就像一颗子弹射穿了我的脑袋,可惜你看不到我脑浆进裂的样子了。

●你见过坦克和机关枪吗?恍然大悟……春节前在公司看完,外面满世界都是疫情,路小路的戴城还没发现病例。我所居住的这个戴城,还能找到当年的蛛丝马迹,那些新村的名字,那些面条。二十岁的路小路不知道的到底为什么活着,像一条疯狗,荒谬地在这个世界上跑来跑去,天道好轮回,不仅是疫情,还有荒谬地跑来跑去……

●买了新版重读一遍。好感伤。

●路小路,苏到我了

●读到的是满满的我自己的青春疼痛!我也是曾经的路小路,虽然不是在工厂。不幸的是,我没能像路小路那样跳脱出来,而是就那样被温水煮死了……

●化工厂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93年,那是个遥远的年份……不会修水泵只会您螺丝的钳工、成长为了只会换灯泡的电工、最后变成了三班倒的糖精车间工人路小路同学,听歌读诗满嘴屎尿屁的青春。果然,每个作家的青春里都有一座城或一间工厂或一所学校或一个村庄,一个女人和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每一片枯叶只能踩出一声咔嚓,那是夏天的风声留下的遗响#

●那年二十,工厂上班,打杂如喽啰 那时候,我迷惘未知以后,能力也不够 我很压抑,我很叛逆 我想要爱情,我想要生活 我记得亲吻时嘴唇上的甜味 我记得墙外碾压粉碎的野花 我记得雨中和你“同舟共济”在三轮上 我记得每一片枯叶踩出不同的咔嚓声 我记得我的嫉妒与羡煞,愿为你大打出手 我记得你覆盖了我,看到天花板上的霉点 我年少轻狂,一事无成,成了不真实的亡命之徒 这是即将梦醒的奇幻之旅 少年的我 那年将满二十岁

●好几个地方忍不住被逗笑了

●许多年以后,我蹲在马路牙子上,给她讲路小路的故事。

●行文透着“顽劣”,性总逃不掉。很长一段日子,我都认为自己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悲观者无处可去。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一):除了文笔,其余还好

故事有那么点味道,但文笔只能说比较平庸,没有做到挥洒自如,尤其是夹杂的英文,让我无比尴尬。

对比王朔的《动物凶猛》:

“也许那个夏天什么事也没发生。我看到了一个少女,产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想像。我在这里死去活来,她在那厢一无所知。后来她循着自己的轨迹消失了,我为自己增添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当然《少年巴比伦》中我有一些激荡人心哀而不伤的曲调:

“我说,很长一段日子,我都认为自己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我为这种爱情而羞愧,但在这样的旅程中我无法为自己的羞愧之心承担责任,假如无路可走,那不是罪过。但我也不想睁着无辜的双眼看着你,你既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你在河流之中。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像我这样,自认为一开始就毁了,其实是一种错觉,我同样被时间洗得皱巴巴的,在三十岁以后,晾在我的小说中。我说,我不再为这种爱情而羞愧,在我三十岁以后回忆它,就像一颗子弹射穿了我的脑袋,可惜你看不到我脑浆迸裂的样子了。”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二):面对虚无,我们继续唱着青春挽歌

认识路内是因为《慈悲》,可谓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好的中文小说前三,因此想把他的作品都找来看看。这部《少年巴比伦》和《慈悲》相比,风格迥异却也如出一辙。读《慈悲》联想到的是路遥、是余华,而读《少年巴比伦》感受到的是李志、是万青;一个是实时记录的工厂工人在生活中挣扎的群像,一个是以回忆的姿态勾勒的路小路青春掠影。但两部作品的内核又是同质的,是人生本身的困顿与生命力本能的挣扎之间的角力。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都仿佛印证了这样一个悖论:生命注定虚无,但生命又时时给我们与它抗争的力量,用一点小惊喜和小快乐去引诱我们继续去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毫无疑问,路小路是个能让人有共鸣的角色,虽然工厂工作的经历并非人皆有之,但他的生活状态会让众多读者有亲近感。他用黑色幽默对抗虚无、以顺从甚至浑浑噩噩的态度迎接无常的人生。更主要的是,回忆中20岁的路小路,和他满溢却无处安放的情感、欲望、抱负、躁动、诗意,以成年之后的姿态看来,这段青春挽歌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以简单的语言塑造人物是路内的长项。读这部小说,不得不想象每个鲜活人物身前身后的故事。例如在后半段书以消失状态存在的白蓝,让人不禁去填补她之后的境遇。

90年代大概是社会快速大洗牌年代,那时不知有多少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不同的阶级,从此天各一方,路不相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书不仅是关于路小路的青春的,也是关于现代获中国的青春的。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三):在之前短评的基础上补充一下

三部曲乍看上去像是强烈个人叙事的小说,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

回想起来路小路根本就不像那个时代下的自然个体,更像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个体作为影子穿越回去,并以现在的眼光去讲述整个故事。这就带来了三个独具特色的点:

其一,其颇具旁观者特色的戏谑、幽默的笔触下,时代变迁下个体的无奈、痛苦、愤怒在叙述中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其二,这种影子只是在重现并叙述,而不具有改变过去的能力,这就使得无奈感又加强了一分;其三,读者不必具有相似的经历与感性体验去共鸣,它没有直接而强烈的路小路个人感情,却仍然能够以无比自然沉浸的视角去体验他的生活,戏谑幽默的语言增强了可读性,而这种戏谑语言与个体叙事的分离又给读者带来了更好的“旁观”氛围。作为一个路小路年轻生活VR 体验者去观察那个时代,不必担心在心理上被它压垮,因为VR 只提供沉浸体验不提供精神联结。

三部曲就好像一个经历过沧海桑田后已经麻木、习惯了自我安慰的“乐子人”个体在叙说着自己的血泪往事。因视角和语言、心理的分离形成的两个“路小路”的割裂,是否暗示着时代剧变下以路小路为代表的那个群体精神世界的“断裂”?乍看是部黑色幽默小说,看完后默思,边缘人群体生活那令人窒息的绝望感扑面而来,时代之轮下是被碾碎的青春活力与希望。这种置于时代之轮下的渺小之感,与当代部分人的心灵又形成了一种共鸣,甚至对于未来几代也是如此。那一个时间线段在边缘群体心理发展坐标轴的一定范围内,放入任何区间都可以自然融入。形式上生活的内容已经改变,但那一段时间凝固的心理映像却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地延续。或许,这就类似于米兰·昆德拉那个“对人类集体时间的表征”吧,只是这里不是全人类,而仅为人类的一部分。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四):记录一些这遍才注意到的细节

故事发生在1992年,白蓝是个从医科大退学的,愤世嫉俗而孤高的女青年

白蓝见过的大场面是啥,我就说到这。

白蓝为什么爱路小路。我前几遍读的时候,都觉得白蓝是因为无人可爱而爱上了路小路。仅仅是两个亡命之徒的短暂相拥

读到这遍我忽然意识到并非如此。白蓝对糖精厂这个世界又鄙夷又不屑与之为伍,但知识分子的身份让她放不下身段去打烂这个世界。路小路作为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工,在一定程度上替她践行着打烂这个混沌世界的行动。

路小路的懵懂的义愤和不甘堕落的本性令她击节,像是淤泥里长出的一支莲花。而他的脆弱,他的彷徨,他的无理想,又令她担忧和心疼。欣赏和心疼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深入骨髓的爱意。

这次我读到白蓝离开那一节的时候,先是听《姐姐》,后来觉得不过瘾,又换成了《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总算把我的郁闷喊了出来。

二十岁的路小路们,希望你能闯出个头来。我在三十岁等着你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