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库1900读后感精选

读库1900读后感精选

《读库1900》是一本由张立宪著作,10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900》精选点评:

●老六不给自己出本书,任由文字生长在00里,真是高风亮节啊

●总得来说,是一本让人读得下去的小书。虽然很多内容更像是对其他读库出版的书的营销,不过了解一下这些编辑手记内心并不抵触。后五分之一基本都是六哥微信公号里的文章。怎么说,内容感觉一般吧。不过这个开本和纸张的柔软度我是很爱啦!

●2019-4-11 读完1900后,可能是期待了太久吧,而且好几篇在公众号也读过,所以,没办法给出完美五颗星。在阅读土摩托那篇时,配合叛逆歌单中的民谣,度过了一个非常享受的午后。在茶馆那篇中,看到于是之老先生的最后一场演出的部分,还是没忍住掉了几滴泪,要向所有老艺术家们致敬,希望他们都健康长寿。最后是老六的天蝎座小心机,“窦文道,梁文涛”,我还以为是印刷错误,去找了读库小六,被告知是故意为之,好吧,老六,你会玩,我服!明天开1901!

●可能就是从这本书接触到了读库,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里面的文章有思考有深度,受益良多。但是早期的读库却无法收集全了,可能也是缺憾吧,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将之前的重版重印,甚至是按需印刷,传递下去

●一年的总结。

●读库00系列都很喜欢。喜欢吃鸡蛋,也想了解背后的生产者和做书的故事

●耕耘《读库》十几年,老六得到很多。可从《我所尊敬和倾慕的六位女性》和《天降馅饼》窥豹一斑:他得到了很多厉害女人的青睐和馅饼。喜欢《“叛逆”八人谈》这种做书故事,一本好书有时候要靠幕后人出来说话。

●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阅读舒适。

●其实收录的文章很多在微信公众号上都读过了,但开篇窦文涛的对谈还是细读了一遍。

●有的人生来就是带有使命感的,比如六爷。虽然第一本都是一些访谈和一些介绍,但仍觉得有意思。人这一辈子能做自己热爱的事,且能养活自己,够了。

《读库1900》读后感(一):2019#阅读记#43《读库1900》

读库1900是六哥张立宪对2018年的总结, 其中有好几篇嘉宾论坛对话都很有意思, 通过六哥、嘉宾和读者的对话, 能更了解未来读库的方向。 订阅读库十几年了, 阅读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了。 从二十多岁到如今, 相信有些理念也融入骨血中。 推荐阅读指数:⭐⭐⭐⭐ 读书笔记

《读库1900》读后感(二):一些值得被记录的道理

十三年前《读库》诞生的时候是搜索时代,大家会搜到你,会上网找到你。…现在是推送时代,他要等你推送到他眼前,然后他拨拉拨拉这个,翻翻那个,从里面选择,像皇帝批阅奏折一样。…是流量自信给每个人带来的心态变化,他看东西时,你得哄着他,顺着他,供着他。 你只会看你想看的,长此以往你就会越来越成为你。一个小孩儿不应该让他越来越成为他自己,他还要成长。 现在网络世界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导致思维特别单一。 对于一个复杂的现象,一个复杂的人,凡是有人说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一句话就能把问题解决,你不要相信,历史上这样的事很多。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识别什么是水军,什么是真实评价的能力。这可能是现在行走网络江湖必不可少的。 小孩不会倾听。你需要他听的时候,他永远在不停地插嘴,但你让他说的时候,他又说不好。 一个人越忙,说明他越能干,找他的人多,他完全有本事协调好时间,做出来的事情也多。你要找一个闲人,他会继续闲下去,或者没有能力,或者把你拖死。 我们已经有太多时候被各种榜单牵着走了,畅销榜、人气榜、点击量排行榜,再不济也能来个“猜你会喜欢”。这些信息并非没有参考价值,但也不能总是由别人、外界来决定我们自己的选择。

《读库1900》读后感(三):2022年第105本,读库1900

#阅读打卡#《读库1900》张立宪 计划阅读330min ,实际阅读295min,完成率100%

摘录:

P6窦文涛:我最近听一个研究动物的人讲,人实际上连畜牲都不如,狮子基本上每天也就两三个小时为食奔忙,吃饱了就在那里睡觉,可咱们人类每天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都用了多少个小时?

感悟:

没啥好说的,就算不看内容,读库每一本我都会给五星。是的,我已经成为脑残粉了。这本1900不但带我回顾了今年上半年刚刚补完的18年6本mook,还让我种草了好几本其他的读库出品的书。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个00系列的出现,是不是老六处心积虑的一本广告书哈哈哈。在老六介绍他们如何选题,如何联系作者,如何把书做出来的故事当中,我对这些书反而更加感兴趣了,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买了好几本。我自认为是一个欲望低下的人,还是中了老六这种情怀驱动销售的“套路”,但是我心甘情愿,而且内心快乐、充实,哈哈。

老六在18年读库年会和窦文涛的交谈中说了这么一句话:“专业或者说职业,非常重要。我越来越感觉到,大家上学时听到的最骗人的一句话是,只要有热情,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就能成功。这句话害了太多的人,害了太多走向工作岗位的人。职业训练、专业技能,远远比热爱和所谓的自信重要得多。”对于这一点我真的是感触颇深。前些时更换了工作岗位,新的工作内容给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是实际操作中使用工具上的,一方面是沟通技巧上的,还有更是思维模式上的。新的领导很有亲和力,是一个实干型的管理者。他肯定也有自己做领导需要去做的人际关系,但是似乎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做好一件具体的事情上面,这很难得。由于对这个工作内容本身和自己产生的内耗无法平衡,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原岗位。但是经过了这么一番“磨砺”,让我看清楚了工作的本质,核心竞争力的本质。那就是当你拥有专业能力时,你可以被不可替代。这个能力是包含多方面的,人际关系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转化到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工作效果呈现的能力,其实都是不可缺少的,绝对不是几本书上几个概念那么简单。如果某一项很突出,可能也会获得一些成果,精英则是每一项都突出,至少没有短板。

窦文涛在交谈中讲了一个“周郎顾曲”的故事则引起了我的注意。恕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从未听过这个典故。“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懂音乐的人,宴会的时候旁边有人在弹琴,弹错了一个音。周瑜很礼貌,也不指出,只是回头看了一眼,我想弹琴的琴师心里会觉得很温暖。大家都在敬酒、吆五喝六,我就弹错了一个音,竟然有个知音人听了出来。”窦文涛本来为的是讲读库读者是属于粉丝还是知音这个话题,而我读到这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感动。题外话说一下,我也不喜欢粉丝这个词,搞得我们好像占据了一个下把位,我喜欢的某人天然就高人一等的样子。我更喜欢譬如“品城记”这个原创媒体所称呼的“股东”,当然这是由于显得自己占据了上把位,有一种优越感,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优越感在作祟。而事实上我们的确是股东,至少不是所谓的粉丝。对于某些网红也好,up主也好,我根本不迷你,只不过你的内容吸引了我。就算我订阅你的账号,也不是所谓粉丝,顶多是一个订阅者而已。就像我们以前订报纸一样,那也能叫粉丝吗?说回这个故事,周瑜让我最感动的不是他能有多么强竟然还懂得音乐,而是听出了错误之后的那种不得意洋洋去指出错误和显得自己有多厉害的修养。他完全可以喝止住琴师,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其错误,然后头头是道地阐述一番自己的音乐知识,让众人叹服他。可他没有!一个简简单单的回头,礼貌地表示自己听出来你弹错了,这既是知音,又是贤者才能做到的。在我看来,这要一种非凡的气度与境界。

老六说“现实生活中拉个读书会很难,尤其是还规定下周必须读同一本书,但在网上你可以找到这种人,你和他读了同一本书,互相之间碰撞一下。”回想起我加入武汉十点读书会也有五年时间了,而读书会本身也有八年,仍在保持着至少有15人以上每月至少共读一本书,每月800人的微信群至少能组织起一到两次的线下读书会活动,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妻子作为读书会总负责人,每个月兢兢业业地编排公众号,组织班委们拟定主题、书单,抱着纯粹公益性的态度来做这件事,我可以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能持续这么久就很不容易了,而我们仍然在继续!

老刘说:“有人评论贝多芬。关于抒发快乐情绪的旋律,空气中应该飘荡着许多种,但贝多芬抓住了最好听的那一段,放到他的第九交响曲中,成了最能表达人们心声、全世界人诠释快乐的最合适的旋律。”读着这一段的时候,我就开始哼欢乐颂,然后发现一个奇妙的地方,也不算多奇妙,或许早就有人发现了。欢乐颂的简谱是: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 . 2 2。这不就是最简单的1 2 3 4 5正过去倒过来进行了非常简单的组合么?原来美妙的旋律不用太过复杂。就好像黄沾写《沧海一声笑》,也是把中国古音“宫商角徵羽”给倒过来变成6532 1 | 3 2 1 6(低音) 5(低音)。大道至简,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这期读库其实比较分散,内容有一些是年会视频转换成的文字,但是00系列在网上还是被炒的价格很高,我读的这本还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说实话真不舍得还给她。而且不知道是我不小心还是书本身就有问题,背面还搞得有点破损,即使不是我自己的书,也心痛了好久。以后只要是读库,我就不带出门读了,一定要认真洗手搽干之后,在家好好品味。

《读库1900》读后感(四):《读库》不是核心期刊的首要原因

六年以来,郑州松社书店举办了近五百场活动。嘉宾中,有一些与读库渊源颇深。我担任过主持人的红花,就有老六、沈迦、刘勃、秋原等。此外,还有杨葵、王军、海桑、绿妖、吉井忍等。

单说刘勃。与刘勃网络联系十余年,直至他的《传奇中的大唐》新书分享会,我俩才首次见面。

和王南一样,刘勃虽然先后在《读库》发表了十八篇作品,也出版了八本书,但它们无法算作科研成果,评职称的时候用不上,至今仍是讲师。

当初,得知必须是刊发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才算数,读库市场总监飞哥义愤填膺:凭什么《读库》就不算核心期刊?

贾珺老师后来说,在《规矩方圆 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与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出版后,王南一定能评上职称。又戏言,如果由飞哥来评,王南和刘勃早已双双当上院士——《读库》相当于《自然》《科学》,发一篇当教授,发六篇升院士。

而《读库》不是核心期刊的首要原因,恰恰在于它不是期刊。

刘勃说:“这个评价体系,虽然傻,但也确实别无选择。我觉得我没职称还是挺合理的,幸好我也不需要它。”

2019年春,断货一年的《战国歧途》由读库推出新版。此前,此书旧版与《来自民间的叛逆》前两个版本曾经的命运类似,在各网络书店溢价十倍乃至数十倍销售。新版上市之际,刘勃评论:泡沫要破灭了。

刘勃说:“我自己最喜欢《战国歧途》和《传奇中的大唐》。前者的目的,是想由几个小切口看大时代;后者谈了一些大时代,但终究只是想看清楚几个人。前者关注男人塑造的历史,后者关注让男人黯淡无光的女人,算是个人两个不同的兴奋点。”

与此同时,刘勃重写的《失败者的春秋》,时隔两年,再次进入出版流程。

在刘勃来郑州之前,为热场,我翻出四年前写的《刘勃:西游先秦》,增补相关信息后,发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传奇中的大唐》策划编辑马晓茹看后,提出疑问:《读库0803》文章标题里的“祖狄”应该是“祖逖”?

我一惊,忙查相关信息源——《读库0803》里是《祖逖与刘琨》,“读库文章检索”App也如此,都没问题,可我的《读库偷走的时光》里却错了。这源于我一直将“祖逖”念作“祖狄”。随即修改。

话说,一聊才知道,马晓茹居然是我八年前参加《读库》编辑魔鬼训练营时的同学,并且和《读库偷走的时光》策划编辑董曦阳同在《万象》工作过。世界真小。

转引《读库1900》几段话:

除了要挣辛苦的钱之外,更应该去挣专业的钱。你是做这个专业的,就应该有这个专业的技能,拥有高技能才能挣到这份钱。事实上,很多人是因为自己不能胜任,所以才需要其他人为他打补丁、堵漏洞。

专业或者说职业,非常重要。我越来越感觉到,大家上学时听到的最骗人的一句话是,只要有热情,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就能成功。这句话害了太多的人,害了太多走向工作岗位的人。职业训练、专业技能,远远比热爱和所谓的自信重要得多。

就像很多的读者说这本书不好看,读着不开心,我想他是把好看和开心只是理解为好看和开心,没有想到读一本特别艰涩、看起来很痛苦的书,也是一种好看,对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形成冲击甚至啪啪打自己的脸,可能也是一种开心。

当一个新技术刚出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愿意让它去解决旧问题。汽车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想让它把马车干的活干得更好;电影出来的时候,人们说以后可以在家看戏,不用去剧院看话剧了。但其实汽车不是马车,电影不是话剧,电子书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特别像纸书的电子书。

我认为阅读分泛读和精读,两者都要有。一个人越早读进去那本值得反复读的书越好,对他的影响越大。有些书,过了那个时间,再怎么看都不是你自己的了,换句话说,小时候看的书会成为你的血肉,长大了再看的书像是衣服,只有装饰的作用,可以被引用一下,但很难浸入你的灵魂、你的精神世界。泛读的时候,想想有没有找到值得精读的书,如果没有应该尽快去找。用效率来评判读书没有意义,阅读的效率不是靠读了多少本书,花了一千块钱买的书,一定要看完才算这一千块钱没有白花,应该不是这种计算办法。

返乡像一次穿越时空隧道的旅行,老家与省会、首都之间,有着若干年的时间差。于是我们容易有一种错觉,觉得故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坐标,用来锚定游子的心,定格记忆中的景象。事实上故乡没有义务原地不动地等着我们,哪怕速度没有大城市快,也在缓慢移动着自己的时间轴。你再回来,已经人是物非。

(以上六段:张立宪)

一旦不同社会等级的人,使用他们应该使用的物品,都会清楚自己的位置,社会也就变得安定不乱。这在《中庸》里叫作“中和位育”。因此,中国工艺的传统,于技艺层面往往是过度的,它主要逻辑不在于使用,在于确定人的社会等级。

那个东西,现在叫物,过去称器。器,一犬四口,是狂吠不止的狗,守护着某样珍贵的东西。

器的源头,或者核心,是礼。礼治是运行在中国背后的逻辑系统。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这种道器关系,是世间运行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些看似只是为了玩赏、实用和传承的大小器物,无不有着强大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作为支撑——其创作的动机,是在法律之外,建立另一个日常生活的秩序。这就是中国工艺的原则。

(以上三段:谷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