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库2204》读后感1000字

《读库2204》读后感1000字

《读库2204》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2204》读后感(一):作为个体的继续痛苦

《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尽管我不看直播带货,但我确实从目录式购物的角度鄙视过直播,看过此文,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周围朋友沉浸于直播购物的快乐。作为“想躺躺不平,想卷卷不动”的80后,一方面既厌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一方面又迫于无奈工作和鸡娃。当我从我女儿哪里听到躺平和内卷的讨论,才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我们这代人的专享烦恼,而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阵痛。好在烦恼和痛苦一旦说出来(或者有人说出来),就能缓解一会儿。我与女儿分享了文章里关于内卷的电影院比喻,收获了她的大笑。无论是卷还是躺,既有个人选择,也有时代和社会的影响。面对疫情带来的看似无限期的不确定性,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长假后的工作日依旧痛苦加倍。这个世界还会好起来吗?自从疫情以来就反反复复问自己问朋友的问题,尽管谁都没有答案,但至少对我来说还是个问句,说明我仍然心存希望(幻想)

《读库2204》读后感(二):皱眉头和舒展眉头

喜欢王健飞老师的《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观点输出是有点多,不太像读库的稿子,而且大多数观点会让人皱眉头,但按照作者的思路去理解也没可皱眉头的。作者有作者的“套路”,但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自己思维里的“固定套路”。

在信息茧房的当下,需要这类文章来扩展自己的。感觉像作者拿着棍子在捅你的边界,把边界捅起一个帐篷但没有捅破。读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帐篷有些可能就恢复原位了,有些可能固定下来,还有些可能会越来越扩大。

因为几乎不看直播,自己对非主流文化了解也不多,文章里分析的郭言郭语郭老师,辛巴,李佳琦,李子柒等人物影响力和各自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分析拼多多和外卖送货员出现的原因等内容很好的补充自己在这方面的空缺。

汪民安老师那本《现代性》的小册子之前在图书馆借出来读了三四章,没太读明白,弃了。但读了王健飞老师的这篇,好像有一点点理解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了。

读《我的父亲王洛宾》时,一遍听王洛宾创作的歌曲一遍看文字。好多歌手唱的太甜太美声了,还是听纯音乐比较好。“我永远在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晁盖三打祝家庄》,拿起相机、手机记录当下,周围熟悉又陌生的一切。

刘柠老师《开本即王道》一文中提到了个人很喜欢的“读库本”系列,但更想推荐开本稍大点的一个系列“读库·新知”:32开,装帧风格统一,没有护封腰封(!!!)拆开塑封就是书没有里三层外三层,轻型纸手感柔软读的时候书不和手较劲。

《读库2204》读后感(三):《读库》正式出版的第一百辑

不计试刊性质的《读库0600》,以及随后每年总结性质的“00”号,《读库2204》是《读库》正式出版的第一百辑。

百辑累积读下来,再看任何一篇文章,皆可关联其他文字。比如刘柠的《开本即王道》,自然与其《蕗谷虹儿的抒情画时代》(刊于《读库0603》)、《乡愁诗人》(刊于《读库0902》)、《巴黎画派中的黄皮肤》(刊于《读库1203》)、《〈读库〉百期话库事》(刊于《读库2100》)互为链接,在我看来,此文亦可与杨葵的《一份书账》(刊于《读库1404》)互为参照。二文的连接点,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套功在千秋的丛书”。

在《开本即王道》里,刘柠以小开本丛书为线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出版史,乃至个人的阅读史。其间难免让人有遗珠之憾。余生也晚,成年之前偏居乡野,未能躬逢其盛,只得在其后经由各地旧书市场补课。检阅书架,符合其标准的,在文中所述之外,尚有收录诗人作家作品的三联书店“今诗话丛书”、作家出版社“文学新星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诗人”丛书等,收录学人随笔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知识丛书”、浙江文艺出版社“学术小品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随感录”丛书等,收录译作的漓江出版社“域外诗丛”、湖南人民出版社“散文译丛”、作家出版社“四季译丛”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名诗”丛书,小至六十四开。此外,上海文化出版社“五角丛书”,也无法忽视。

刘柠此文,我看得心神激荡,除去不少书目重合,还因许多书曾经手订购销售。且说海南出版社“人人袖珍文库”。在郑州三联书店工作期间,我与来郑出差的此文库责任编辑王朴有过一面之缘,得知他是主编锺叔河先生之婿。印象较深的,是此文库收录有戴季陶《日本论》,并附录蒋百里《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书前有锺先生专为此书写的编者前言,其中提示读者认真阅读胡汉民所作序,不可以人废言,并指出所附《日本人》,“作者也是名人,文章的深度却未免逊色了”。

戴季陶的《日本论》,与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蒋百里的《日本人》,被国人称为“日本四书”。身为“知日派”学者,刘柠在新著《中日短长书》(也是一本小精装)里,对此有一段评论,我深以为然,转引于此:

“造成国人对日本有隔膜的原因不少,我也没有专门研究,但窃以为其中有一条怕是很难否认,那就是缺少关于日本历史的有趣读本。提到东瀛,国人至今仍对所谓‘日本四书’津津乐道,这也未免太过陈旧了。不是说‘四书’不好,而是其带有相当的局限性——主要是时代的局限,而有些知识也早已过了学术‘赏味期’。以‘四书’中公认最具有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的《日本论》来说,其作为1928年出版的著作,对军国主义的构造和成因,虽不乏精辟论述,但铸成军国主义失败的最大试炼‘二战’毕竟尚未爆发,‘化学反应’尚未发生,戴季陶的某些结论现在看来是难以站住脚的。”

小开本丛书

转引《读库2204》里王健飞《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一文中的几段话:

宗族制度的雏形出现在宋代,这是由于在宋代以前宗族是不必要的。比如在唐代,官府的封建制还比较浓重,士族门阀可以依靠血脉直接为官、世代为官,因此人们不需要为保持自家荣耀而四处“攀亲戚”或“创造亲缘”。到了宋代,官位不再凭借直系血脉传承,因此名门望族必须扩大家族的概念以确保在自己的“大家族”中总是有人仍在官府工作,进而使自身获得庇护。比较典型的是北宋知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移居颍昌后,他出资在老家苏州建立义庄。义庄会为族内穷人提供米、钱和基础教育,并为其参加科举提供资助,相应的,如果这些人科举成功做官后也要回馈同族。

抛开其为达成目标所产生的那些不人道、不合理和压迫性的方法,宗族制度所试图解决的问题,与现代保险制度几乎是相同的,可以视为一种更适合后封建农耕社会的保险制度。在农耕时代,资本没有从人的劳动中被抽离出来,无法独自交易,因此涉及利益的分配往往直接关乎人的分配,这也是宗族制度充满着对人的压迫的原因。

在古代,大多数人的一生都生活在熟人社会里,那时的人们甚至会认识生活半径中的每个人,而不像生活在小区中的我们,只认识小隔间里的几个人。因而,宗族是一种基于熟人关系的保险制度,它甚至会为了维持运转,而强制将一些人变成熟人,又或者是将一些人强制变为陌生人。这便是它不合理甚至显得愚昧封建与血腥的部分。并且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宗族在“业务范围”上的拓展又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工作教育金融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宗族制度的强制力比现代保险制度的强制力更为强大。在宗族社会的“社死”,往往意味着真正的死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