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问城乡的读后感大全

无问城乡的读后感大全

《无问城乡》是一本由郭涛涛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8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问城乡》读后感(一):三农是国是

作者通过五年不间断的农村调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三农关系,怎样解决好三农问题还是我们当政者首要考虑解决的问题。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相对容易,如何解决经济贫困地区三农问题才是中国腾飞的所在。中国对三农问题的研究还应把很大精力放在对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调研上。抓几个典型,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年对农业合作化的调研。

《无问城乡》读后感(二):中国的农村什么时候能跟日本一样?

第一次,被一本“政经书”深深打动。

手头拿到这本《无问城乡》已经好几周了,略翻过一番,从直觉来说,大约值得一读,作者虽然年轻,行文略显生涩,但却不失真诚。

一直想仔细翻阅一遍,然杂务繁杂,心力交瘁,平日光是用《生活大爆炸》一类的美剧松弛神经还来不及,遑论阅读这样一本看上去就很“严肃”的纪实作品。

拖啊拖,终于到了黄金周。

清晨,提早了两个小时到了机场候机,阳光从大窗外的停机坪直穿如室内,刷手机这等“颓废”的事情,在那样仿佛崭新的一天,似是不宜。

终于掏出这本慎之又慎,必要选了良辰吉日来读的正经书,打发闲暇。

万万没想到,候机两小时,感动无数次。

中国的农村什么时候能跟日本一样?

这是一直在我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从第一次日本旅行回来之后,与城市基础设施,生活品质水平相差无几的日本农村,一下子就成了我的“安利重点”。

“日本农村乡下,建议选一个地方,去看一看,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象征,我觉着很有代表性。”

这几年开始自营旅行定制后,每次当客人询问,日本有什么值得看的时候,我总要抬出这个标准答案的。

“去日本没什么大景色可看,山水没法跟我们大陆国家相比,唯一好的就是有好风景的地方,服务设施就一定很完善,旅店配套非常好,各种户外活动也多,服务质量更没话说。”

真的,如果中国有日本当地人那样的服务水平,那样的基建,那样的人员素质,中国旅游业秒掉日本,那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喜欢自然风光的人,总是要去农村的,毕竟,城里没有萤火虫,也看不到星斗漫天的苍穹;登山钓鱼,观鸟下海的乐趣,也总是要去农村的。

然而……

几年前,有一次在浙西大峡谷地区,一个靠近《卧虎藏龙》取景地的湖区瞎逛,看见村内的告示牌写着“全村人均年收入实现13615元,比较去年增收了1312元”,之类的字样。

具体数字记不大清楚,总之是个五位数,看行文还是个吉报。

年平均?这是年平均?啊,对,月平均确实高了点,但这是年平均吗?这还是在比较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农村啊!这一年也就一万多RMB的收入?!

我反复数了几遍告示牌上当地年均收入的数字,那天,我彻底“原谅”了当地的破房子,破旅馆,破餐厅,村里凶得要命的村狗,还有那湖边的各种破渔船。

那日,月收入接近一万RMB的我,还觉着自己在城里生活的很穷。

至于日本农民?

查了2019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国民年收入分布统计”,按照职业类别分布的统计中,农家中最低的年收入是从事“果树”行业的,约246万日元,相当于15万RMB的年入。

一切都是浮云,唯有真金白银说话。

当然,一亿多人口的日本从事农业的人口数字是,200万不到。

14亿人口的中国是?书中的数字是——2.97亿人?!

——1975年,周总理在在全国人大回忆上说,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当时农业现代化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到现在还没完成实现”。

这段文字,莫名打动了我。

基础经济学知识告诉我,日子想要过得更好,除了增加“代表技术进步的K”,别无它途。

现代化代表的技术进步,确不仅仅局限在理工科的“科技技术”,事实上,社会学角度上的“制度安排”的进步,政府在社会资源效率整合上的作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法规新修订,同也在其列。

书中详述的“松江案例”,让人看到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外,人类为何自发组织政府的理由。

一个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没有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可以被重复的,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历史,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解决。

——这些60岁以上,仍在农村的老人,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那时候没有养老保险,但他们却风险的青春,通过用统购统销的“剪刀差”,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贡献,如今却让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获得养老金,这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未富先老,农二代,留守儿童,中国尚未富裕起来的农村已在老去,农业,农村,农民,提及这三个词汇,我的舌根都开始发苦。

但这本书中的故事中,三农,却是都有希望的:

——城市农村建筑指标资源置换,集中农地搞规模化经营,农户年收入飞跃过十万RMB

——理清集体资产给农民搞分红,又反过来促进了集体资产经营的效率,让集体所有真的变成集体之有;

——征地养老,让离土农民获得城镇水平社会保障,带着养老金入城

——治理城中村拆违的同时,给进城农民工造廉租宿舍;

在这个故事的改革案例中,“做农民,真的,有前途”。

虽然这个案例发生在中国最富裕的上海郊区农村,但在与上海经济条件差不多的北京,广州地区,何尝又不可以这样改革?

书中故事中的制度设计对土地资源规制利用的效率结果,何尝又不能成为其他地区土地制度设计时的参考?

今天的农业现代化,是可以让美国220万农民搞定比中国更多的耕地面积,产出了世界总产量第一的农产品。

中国的问题,当然不是学不会美国式的机械化生产,世界第一工厂的名号不是白来的,而是……在册的9亿农村人口,近3亿的农业就业人口,怎么变成城里人的问题?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让我开始认真感觉到,如果真心关心中国这个国家的命运,就从这里开始思考吧。

P.S. 这本正经书读起来,其实比想象中容易,图表数据索引固然详实,但并不影响仿佛看了一部纪录片那样的顺畅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很推荐了。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国民年收入分布统计”:

https://okane-answer.jp/articles/9a327cc0d15c4635190b1b68da991f0a

《无问城乡》读后感(三):我写这本《无问城乡》的来龙去脉

今天是2019年3月的最后一天,很抱歉,书现在刚印刷出来,但还没入库,网上书店也还没上架,估计还得再等几天。但既然豆瓣已经开了这本书的页面,又看到已有豆瓣读者想读,此前新华社客户端的初次预热,也录得了110多万人的浏览量,还是比较鼓舞,想了想,作为作者,还是要自己为豆瓣读者先写一篇。不能算是书评,算是作者自评,谈一下写这本书的来龙去脉。

其实有写这本书的想法,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即6年前我第一次去上海松江采访家庭农场回来,当时就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即这个地方有写头,因为家庭农场做得有章法,而且让人看到未来的希望。但实在没想到,有这个想法,一直到现在书即将被更多人读到,中间时间跨度竟有6年之久。

如果要问这6年,我究竟都在做什么?丝毫不夸张地说,前面5年,我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松江做田野调查,并且人也搬到上海的农村住了,去年从春节开始,把自己闷在家里,这本书又写了一年。

之所以调查了这么久,不是因为我自己速度慢,而是因为家庭农场之外,它有更多的城乡改革内容要理解。有时候真的非常感慨,有些事情,的确是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最终看得明白,松江这个事情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如果不是自己去一点点了解,很难看得清楚全貌,只是因为体系实在太庞大了,但它解决的又是中国的第一问题,城乡问题彻底解决了,中国也就真正要腾飞了,所以观察它又很有现实意义。

怎么说这个庞大的体系呢?这么说吧,虽然我从2004年就开始做农村田野调查了,全国跑过的地方也不算少,但接触到松江的内容之后,我基本仍是盲人摸象的状态,因为过去看到的那些,仍然都是浮于表面的内容,松江的改革,不仅和历史深深相关,而做的事情,因为深入改革下去了,一切都是全新的,你都需要从头开始了解,才能在逻辑上看得更彻底、更融会贯通一些。

诱发我写它的另一点重要原因,是它站在农民利益一方的改革视角,并且改通了,拿出了一套解决城乡矛盾的办法。

作为农民子弟,这些年国内有关城乡改革以及土地问题的研究不算少,但我比较遗憾的一点,就是很少看到在谈论这些改革时,是站在农民立场,为农民发声的,比如一直在都炒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或者小产权房,基本没人说这块土地上面农民究竟能得到多少利益的,但他们才是这块地的主人。

推动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杜润生老,在他90岁生日上还不忘记说,农民缺乏自己的代言人,放到今天也是这样。换句话说,讨论当下改革,或者土地问题,如果忽略了农民利益,这条路其实很难走得通,因为最终落地的时候会发现,农民根本不认同,那就变成了泛泛空谈。松江改革之所以可以推进下去,也是在于对农民利益的尊重,所以它在这个物欲横流,人人为己的时代很珍贵。

可能这也是所谓很多记者究其一生,所想寻找到的大料吧,即一个超级新闻富矿,可以写一本对未来有意义的书出来。这种题材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是跟着时代走的。远者可以看英国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写的二战三部曲——《最长的一天》、《最后一役》和《遥远的桥》,近者可以看那些普利策奖作品,都深深植根于时代的珍稀题材。

松江城乡改革的这件事情,至少依据我5年来的调查,我认为它是一个历史事件。只是外界没有觉察到,这也情有可原,那就是它的体系庞大,如果不是长期了解,其实很难看清楚,而它的体系庞大,也是因为中国这几十年发展之后,城乡体量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了矛盾也多,争议也多,那矛盾总要有解决的办法吧,松江过去的城乡改革,就是行动派的实践,不仅取得了实效,多个改革也先后被中央文件肯定,复杂的事情做出来很难,想说清楚更难。

至今我都觉得,遇到松江,更像是冥冥中注定。不仅当初注意到家庭农场,是一个小意外才发现,后来继续去松江,也是上海书展遇到周其仁教授,他的极力怂恿,再到了解后来其他方面的改革内容,再到更为系统地先在《环球财经》杂志上持续报道,真的,靠我一己之力是无法彻底了解的,而是都有各种巧合和机缘。

到了前年底,我终于觉得我真的算是理解了,它是一个能给人以未来希望,并且有具体实现可行路径的中国城乡改革事件,曾经我要写本书的想法,真正的框架才算是有了。

我把要写这本书的想法,并和朋友和家人谈过几次,但真的,在当今这个读书人越来越少的时代,你说你想写本书,并且和城乡改革有关,就算是家人,给我的反馈也是,现在没人读书了,这么小众的题材,到时候有谁看呢?我周围的朋友,没有一个人看好这本书,基本反馈都是,不会有人读的,别写了,干嘛要浪费这个时间。

那我还能怎样?心情非常低落,但我也是有我的判断,我反复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我并不是为了要成为畅销书作家,要写畅销书来赚钱的,而是我会问我自己,如果这本书没有价值,那为什么12年的新闻生涯里,你近半数的精力,都在调查松江城乡改革呢?那还是因为它有现实意义,既然现在外界还没有太多人知晓在那儿发生的故事,那你至少要对自己多年的调查负责,至少给自己一个交代吧。我仍然坚信,将它写出来有现实意义。

真的,即便到现在,书都要出来了,我依然觉得“现实意义”这个词有些苍白,我也不想自比为那个拿着长矛刺向风车的唐吉珂德,但世间有些事情,就是那么悲壮,我写作最痛苦的时候,大声在书房里连着念了三遍“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在我的理解里,这世界里有些事情,还是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那种精神,至少我得尽到自己的使命,因为我是最了解它的记者,我不想这些事情,因为大众觉得和自己无关(其实和每个人相关),就这样被历史遗忘。

我们都说知易行难,真正要做一件事情很难,但被历史遗忘却是很轻易的,因为它只需要时间淡化。所以,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有现实和未来参照意义,想要对抗这种习惯性的历史遗忘,那就要用文字记录下来,若干年后,它还会留在那儿,向世人说,看,曾经有那么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情,被一个地方做成了,只是你们都忽略了而已,这大概也是作为一个文字匠存在的意义。

所以去年,我把自己闷在屋子里,什么事情也没干,就写这本书,至于写作之艰难,如果你是想写一本能经得起历史考验,所言皆有出处的书的话,自己写了便知。我甚至不想回顾那些艰难时光,只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要它出版了,我的本分尽到就好。

虽然之前我在松江持续调查后,已经发表了三四十篇报道,但这本书写出来再回看过去的报道,其实那些报道,更像是个资料集合,因为我没有偷懒,而是换了一种历史和讲故事的写法,初稿写了近30万字,后来自己砍了一半,重新再写一遍。就算是它真的是没太多人感兴趣,但我还是要要尽量把它写得通俗易懂,就算我只有一个读者,我也有义务让那位读者觉得,这本书没白买。

不得不说的还有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红色背景里的64张图,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历史,从人猿时代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革命,乃至现代社会,最后悄悄藏了一个我的微信二维码。它是我自己和一个汽车软件工程师朋友一起设计的,有些图基本没找到满意的,我就自己画,他来P图,这个封面我们做了有1个月之久,但看到那些人类历史进化中的各种代表物,至少自嗨的感觉还是有的。

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尺度。从人类进化和世界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当代城乡变革,因为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

至于我书中具体写的什么,我写了前言,我相信你读过之后,大概就会了解它的梗概,这篇前言,也就是新华社最早预热的那篇浏览量过110万的推文,点此便可以看到:无问城乡——上海松江改革田野调查纪实。

至于其他,欢迎各位看过书后不吝批评和讨论。

4月5日补记:

我已经收到样书,整体很满意,书拿在手里蛮有份量的,但前面的图说有两个地方需要订正,怪我自己校的时候看漏了,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

插图第9页图说应为:2017年上海松江家庭农场全程机械化秋收。 郭涛涛/截图

插图第13页图说1、2分别为:

1,拿到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社员证的上海松江新桥镇农民。 松江农委/供图

2,上海松江中山地区(街道)农民集体资产联合社成立大会。 松江农委/供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