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500(通用10篇)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500(通用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500(通用10篇)。

第一篇

以回报为话题的作文

我讨厌那支旧钢笔!

看吧,那蓝色的外壳上,东一道西一道的,难看死了!而且,还脏不拉几的,让人看了都讨厌!其实这也不是钢笔的错,不该怪它,是我老是把钢笔摔在地上,是我老用剪刀去刻它!不过不管是我的错还是钢笔的错,反正我是非买一支新的不可!

于是,我去找妈妈要钢笔。虽然妈妈每次都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可是最终还是禁不住我的“糖衣炮弹”,只好让步。不过她却有个要求:期中考要考得好点儿!我马上答应了。区区一个小小的期中考,能考到90分以上简单极了,那钢笔简直就是送给我的嘛!

要考试了,我兴奋异常,一直抿着嘴偷乐。后来终于笑出了声,同学们都奇怪地看着我,像是在看一个神经病一样!我连忙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幸好这时卷子发了下来,大家都埋头做了起来……

几天后,数学卷子发了下来,成绩98分;语文卷子也发了下来,成绩94分;英语……啊,不,还没发下来!于是,我等,我等,我等等等……终于英语也发下来了,成绩是100分!我带着三张卷子去“领赏”! 第二天,我拽着妈妈去买钢笔。我左挑又挑,终于选了一支橘黄底色、黑白猪的钢笔,看上去挺不错的!回到家我急着就要灌墨水,可是等我拆开一看,墨盒太小,笔尖太细……一大堆问题!

看来光看美丽的外表可是靠不住的,我上当了!呜呜……

可是妈妈说,这支钢笔我必须要用上一年呢!噢,天哪,拜托!

第二篇

回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怀。

回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恩。 题记

从小就常听大人们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显然,回报是从古至今流传的一种美德。

我们从小就说:长大了,要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祖国。从下爸爸妈妈和老师提到的最频繁的词语也是回报。但回报不只是说说而已那么简单。

不仅是我们要懂得回报,连动物也需要知道并做出实际行动。

在小乌鸦还不会飞,不会自己捕食的时候,大乌鸦就捕捉虫子给小乌鸦吃。当小乌鸦长成大乌鸦时,那时给他们捕食的大乌鸦也变成老乌鸦,飞不起来了,不能捕食了。那时的小乌鸦就会捕食给它吃。不仅仅是乌鸦会回报,羔羊也懂得。小羔羊在吃奶时的姿势都是跪着的,它也同样知道,把它们养大不容易,从小就要跪着吃奶。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同时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同样的道理:无论怎样,都要知恩图报。

对于我们来说,从小就要懂得父母的艰辛,不给他们添麻烦、添乱。要听他们的话,不顶撞他们。待我们翅膀硬了,可以独自在天空中翱翔了,我们已经不需要他们的哺育,从而代替的是对我们的担心。从小,我们要听话。长大,我们要常回家。父母不需要我们太多回报,只要我们在外面打拼时,不受伤、不受委屈,就好。

3年前,要离别。3年后,也要离别。

老师教会我们做人、做事,学习知识,在未来能有好的发展。我们从小受的高等教育,何尝不是老师教的。还记得,3年前答应小学老师的,毕业后,要常回去看看。这也是一种回报。

从小,国家给了我们一份安宁,我们同样要回报国家。不给祖国添乱,不给祖国抹黑。这就是对祖国最大的回报。

回报,多种多样,不在乎形式,只要懂得,只要做到,就好。

第三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提起投资,总让人想起市侩的嘴脸,一副“无商不奸”的派头。古人从商,属无奈之举,纯属活命之计,位列社会末等。但由于社会需要,商人们也逐渐地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由利转而在权位等诸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商人的发迹总是令人瞩目,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商人的行列,商人的行为也逐渐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古老的中国,虽说生活中不乏商业气息,但总有些“软软”的感觉,比不上西方“利”之坚硬。也可以说是中国的商人骨子里还是以“情”经商,而不像西方商人用“利”来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比如说明小说《施润泽滩阙遇友》,描写商人之间互助互敬、共患难的生活情感;《雷雨》中周朴园做为工人阶级的敌对势力,是个见利思迁的商人形象,但其还是表现出一定的中国商人重情义的因子的。但《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中的商人,却是作为纯粹的追逐利益而生存的商人形象。

作为商人,不断投资,就有着不间断的获利心理,同样也有失利之忧。因此,他们总是对自己的举措慎之再慎,行为也日益朝着有利自身发展的因素倾斜。也因此而出现了大小、义私等特点。我们可以将商人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惟利是图型,在商业操作中,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一类是义利均衡型,属于公平交易、互利互惠的合法商人;一类是义字当头型,这类商人注重的是一种名声,一种信念,有着超脱自我狭隘利益的眼界。正因为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现代商业发展良莠不齐、参差交错。

但这里所要提到的投资,不同于上面所说的一种投资形式及类型,它是一种无形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而又最神圣的一种投资。它生于血,发乎情,止于泪,在漫漫人生中,浸渍在人性深处而不为外露的生命投资。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循环的过程。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是一个不断接受外界帮助充实自我的阶段,当他到达最为活跃的壮年期,要赡养上辈的人和抚养下辈的人,到了身衰力竭的晚年,他则成为一个需要帮助的个体了。从个体整个人生过程来看,就是一个从付出到获得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投资和回报的关系。那么从整个人类历史角度来看,人生就是一个投资的循环体了。只不过这里作为投资的借体不仅仅是金钱和财物,它所倚重的更是一种亲情,一种人性罢了。

把人间真情看成是一种商业化的行为,似乎是玷污了亲情的神圣性,但正是这种浅显的类比,我们才得以明白现在的孩子身上缺乏的不仅仅是能优秀的生存的技能,更是一种“良知”,一种感恩素养。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换算。父辈年轻时为了照顾家庭,抚养孩子,整日鞍马劳顿、东奔西走,在孩子的身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要时,甚至拿自己的性命来换取那一点点可怜的资本,将收入全部投入到孩子的培养中(进行投资)。当过度的操劳使他们身心俱疲,疾病缠身时,已不能再为了生计而奔波了,即使是为了自己,便到了需要子辈的帮助(获取回报)的时候。换算只是一个手段而已。既然可以把父子传承看作是投资,那么就有一个“利”的存在。虽然说社会在进步,个体在发展,但这种大的背景下不和谐的因子我们是不应该忽视的。凡是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几乎任何台都有一个有关“道德”的栏目,而其中的上辈与下辈之间的矛盾冲突是赫然在目,容不得人半点质疑的。古有“墙头记”,兄弟两人将年迈的母亲搁置在两家共有的墙头之上;今有“离间计”,兄弟几人相互推诿,妯娌不合,将辛苦一生的老人晾在一边;更有“杀亲录”,两辈之间不能有效沟通,而导致了相残的悲剧。也许我们身边还没有如此严重的行为发生,但“不孝子”、“败家子”、“当初就不该要他(她)”诸如此类之语却处处可闻。

第四篇

辽宁省广州市育才学校二年(6)班林蔚 我一直想发明一个可以回答我们所有问题的机器人,这是我从四岁开始就己经有的愿望。

要做这个机器人其实比较简单,所用的材料是:塑料、程序芯片、电子感应器和电池等。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可神奇啦!你问它任何一个问题,它都可以在2秒之内回答你所问的问题。比如,你问它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它就会回答: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如果遇到大家有争议的问题,它还会进行分析,然后把结果告诉大家。

第五篇

过去的日子是那么美好,可我还能回到从前吗?如果上帝给我一个愿望,让我选择回到从前。我一定会选择回到幼儿园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傻乎乎的,虽然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可那时的自己无忧无虑的,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什么烦恼,整天开开心心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

那时候的我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经常问爸爸一些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夏天的太阳会哪么热?为什么我们要吃饭、喝水?为什么……

那时候的我还很调皮。那次妈妈把我锁在屋里,不让我出去,可把我急坏了,我就翻墙,结果没翻出来,还把头上摔了一个包。把爸爸、妈妈吓坏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已经明白了很多事。可自己脸上的那种天真、可爱,的笑容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我是那么天真,幼稚。可现在的自己很成熟,已不再天真、幼稚了。不再为电视剧中的那些悲伤的事情而大哭半天,也不再为那些可笑的事情而大笑半天。

如果可以回到从前,我一定会努力珍惜那段在我脑海中最美好的日子。

第六篇

一:坐火车

5年没回去了,终于可以回重庆的家了。1月21日凌晨2点17分我们全家踏上回家的路程,在火车上人多得似乎要把车厢多要挤破了,可谓是真正的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来形容了!!!就连上个厕所都要半小时才行。哎,没办法,回家,就要付出点代价嘛!不过,还好我们有座位可以坐。天啊!47个小时,简直如坐针毡。

二:坐汽车

我们火车坐到重庆,然后还要坐2小时的汽车到永丰,再从永丰包车到我们家,在车上那个难过呀!想吐啊!可是怎么也吐不出来。度日如年啊!

三:坐轮船

从火车到汽车最后轮船,我觉得数轮船最舒服了。在我们那儿,船都是在长江上行驶的。坐上轮船再往外望一望,领略长江的魅力,简直太舒服了,可偏偏它十几分钟就到达目的地了。

四:坐摩托

在老家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了。摩托车你坐上去,那可就麻烦了,因为那可恶的风就来与你相伴了,风猛罐到你的身上,等到你下车你的脸,整个身体就变得很冰,让你瑟瑟发抖。

呜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回家一趟,与上蜀道一样难!

第七篇

我喜欢幻想,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时间可以回流,那我就可以避免伤痛。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发生了许许多多令我伤痛的事。有一次,我早早就上学了,吃过早餐,便去教室了。我刚来到门口,发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小芳站了起来,吆喝了一声:“大家看,看呀!男人婆来了……”我极难堪,有生气,怒火在我心中烧了起来,我忍无可忍,随口说道:“你再说一遍!”小芳朝着我走来,说“男人婆,你能把我怎么样?”我又冲着小芳吼道:“你信不信我揍你!”小芳笑哈哈地说:“你敢!”“啪”,我竟在她脸上重重地打了一个耳光。小芳哭了起来,她哭丧着把我推向一边,向我大声说道:“你打啊!打呀!你凭什么打我!”声音像半空中打了个霹雳,震得教室也动了起来。接着我也大吼一声:“你为什么要那样羞辱我!”小芳又道:“我又怎么了?不就是说一下嘛!”“一下!我顶不得!”我道。……就这样,我与小芳喋喋不休地争吵起来,在争吵中,夹着打架。一位同学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班主任老师。

当天,班主任老师把我和小芳叫去了办公室。一进门,班主任便大声严肃地说:“小师,你应该忍一忍,海阔天空,再说,你作为一位男生 ,打女生是不对的。:我的脸由于困窘,一下子涨得通红。我挨了一顿骂,在去教室的路上,我受到了同学的责骂,我从心顶一直凉到脚跟,脸像一朵块要枯死的鸡冠花,心里很伤痛,很委屈。

啊!假如时间可以回流,对于这件事,我会忍一忍,让给小芳,我会用知识,来让小芳暗暗敬佩我。这样,我就可以与她和睦相处。啊!假如时间可以回流,该多好啊!

第八篇

院中那株玉兰展露芳馨,吐纳月华。

儿时,我居于故乡,小镇上一砖一瓦皆是我玩闹的对象。唯独那个带有沉重木门的小院我不能擅闯,仿佛是一片无法触及的禁地,一旦踏入便再不得返。

叔公一手拿着烟斗,吞云吐雾地和我说:“那可是石九爷的房子哩,你可别贪玩儿偷溜进去啊!”我被叔公神秘兮兮的警告吓得一愣,小脑袋一侧,虽是当下记着了叔公的话,但转身又将它抛之脑后。

听镇上妇人们闲话家常,石九爷排行老九,是个六旬老人,可是脾气暴躁,性格古怪,风评不佳。人们大多不愿与他有过多往来,小孩子也个个怕他,往往淘气捣蛋聚在一团,只消在他们旁边喊声“石九爷来啦!”,霎时便哄作一团,作鸟兽散。

对这个老人,众人大多抱有的都是畏惧,可恶名远扬至此,必定是以讹传讹,真实性多不可查,无从考证。不过人们总如三人成虎的故事一般。流言纷杂,再不可信也变为了事实。

此时的我并未想到,我与传言中的人物竟会有交集。

那时正值初夏,玉兰累累的开满枝丫,不经意飘下几片花叶,脚步踏过碾进小径的石板上,风过留香。沙包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掉进石九爷家的院子,我的心咯噔一下紧张了起来,碍于要把借来的沙包重新还给邻居家的小婧子,只好硬着头皮去敲那扇此时在我看来,仿若不近人情守卫的木门。

平日里觉得这大门紧闭,可它居然并没有锁上。

我东张西望探头探脑地捡起沙包,转头便要走,谁知一个苍老的声音如雷一般炸起,我心头一颤,只得低着头怯生生地转过身。

“有东西掉进来了吗,没事,别怕,只是拜托你帮忙把院子里的玉兰花采点下来,好吗?”声音虽然生硬平板,可我却莫名地能听出来,话语中那安抚人心的力量。憋不住气的我又抬眼偷望。那传说中的石九爷剥去“赫赫威名”,剥去纷传流言,似乎只是一个银发闪闪的老爷爷。

我乖乖听了他的话,站在玉兰树下小心翼翼地伸手去采。眼角余光不经意地扫过石九爷,这个看上去神采奕奕的老爷爷眯着眼对我微笑着,而阳光透过玉兰树枝撒进我的瞳里,暖得我周身都像散发着莹莹的光。我明白,饶是再喜爱闲暇与清净,总是有忍不住孤独的时候,就像是心上漏了一个大洞,呼呼地往里灌着风,有一个人一点点地填上补满,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温暖得要不由自主地抱紧身体的事啊。

待我采完玉兰,拜了别,合上木门。站在小径中央,手触过鼻尖。

都是那沁人心脾的芳香。

年岁久远,我已不记得多少次踏入那个小院,多少次拂过玉兰树的枝丫,又是多少次看见石九爷展露笑颜。外人的诋毁又算得了什么呢?看得清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并非随大流,从大众,轻信盲从,我总该止不住庆幸的感叹。

幸好当时有勇气,有勇气抬脚踏进,有勇气遵从本心,有勇气面对流言蜚语。

迎风而立,不卑不亢,仍旧可以,与风分庭抗礼。

第九篇

小时候的甜蜜,现在的回忆……

——题记

小引

回忆过去,大都会想到欢声笑语的游戏、美味无比的零食、爱不释手的玩具……并沉醉于其间好半天才会回到现实中来,想到些许长大的烦恼,竟迷起了小时候的美好生活……

最熟悉的“陌生词”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路过一家小吃店时,听到一个大哥哥的声音:“老板,来两个卷粉。”我本来是准备让这个声音随着飘落的叶儿被风吹走的,可我却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想着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卷粉……

穿越回去

一下子,我被这个词拉到了我的童年时期。小时候,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妈妈都会给我买一个卷粉,我每次都会细细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下去,一边吃一边对妈妈说:“这里面的这个是海带丝,还有一点点的大头菜,还有……”还有什么呢?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于是走进了小吃店。

“卷”起来的欢笑

“老板,我要一个卷粉。”“好的,等一下!”

他刚说完就掀开一层层卷粉皮上的那层布,然后,拿上小勺子,撒上一层盐,然后舀两勺甜酸,用勺底均匀地将调料滚到任何一处。天哪!我心里不由得暗惊,这场景太熟悉了!镜头又转向了小时候,小姚姐姐裹卷粉的时候,再来一小勺辣椒油,撒些芝麻油,再添点大头菜和海带丝,用筷子把它们收拾一下,然后将卷粉皮由后至前对折成半圆状,再把左边折一个四分之一园,右边也是如此,最后,再将折过的卷粉皮由后向前滚为一个圆柱状……

正想着,老板说了句:“好了!”我才回过神来,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吃着卷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我边走回家边吃着卷粉。可惜,小姚阿姨早已因家里缺钱回到了农村老家,带走了欢笑。

我的长大

不知不觉间,我已长大了,如果不是这一阵未被风吹走的声音,可能我再也无法品味童年,再也不能知道,童年是如此美好,竟是这样的甜蜜。我喜欢长大,当长大后再来回忆小时候的甜蜜时,是如此的美好!

余音

再想想,再想想……

免得脑海中的画面消失了。

因为,这是最甜蜜的回忆。

第十篇

小时候每当我听到“当当,当当”这个响亮的铃铛声时,我就飞快的跑到妈妈那,因为我的挣钱机会又来了。

在我看电视正起劲时,那熟悉的声音又传进了我的耳朵里,这次我不像以前那样飞快了,因为不想错过看电视时间,怎们办呢?我左思右想,试着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对付”妈妈。

“当当,当当当”那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并且比刚才还快一点。我还没有想出办法,只好乖乖地上楼。

上楼时,我突然又停了下来,心想:“我磨蹭了这么长时间,妈妈会是怎样的态度呢?”由于我从前没有这么拖拉过,妈妈给我一元钱,可我来的这么慢,妈妈还会给我一元钱吗?于是,我故意走的很慢,想要一探究竟。

果然,不出我的意料,妈妈一看到我,就大发雷霆,眼中充满了怒火。忽然,妈妈飞快的跑到我身后,又趁我没注意,那大大的手掌快速的向我打了过来,把我打得浑身哆嗦……

妈妈这一打,气消了不少,没有那么大火气了,这一打,让我也长了记性。

“妈妈,我来了,您给我一元 ……”我的话还没说完,妈妈就反驳:“来迟了还想要钱?没门!”就这样,我被赶出了房间,“呜呜,”我一出房间就伤心的哭了起来。

哎,如果时间能倒流的话,我绝对不会再拖拉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