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摘抄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摘抄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是一本由(英) 乔·博勒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一):书评

数学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我们可以自由探索发现的新观点或新概念。数学赋予我们自由探索的权利,这也就是数学让人兴奋的原因。当学生们越喜欢一种数学游戏,他们所讨论的内容反而不是游戏,而是他们学到的数学知识。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学生们可以从图形与数字两方面去思考什么是乘法、除法、面积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虽然教师耗费的时间会很多,但是对学生的帮助会更大。在最佳时机给出准确的诊断性评价是教师送给学生的无价之宝。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二):书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要信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你是能够解放他们学习能力、改变他们命运的那个人。如果教师能够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给他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并且给他们提出较高的期望,他们的数学学习也能达到最高的水平。“教学契约”这个概念是教师为提出帮助需求的学生进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也知道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去帮助学生,所以教师会对问题进行讲解,从而让问题变得简单。虽然履行了教学契约,但这个过程却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三):你很努力!

表扬学生要出于他的努力,而不是夸他聪明——更好的表扬方式是这样的:你能学到这些东西真是太好了!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很深入!

逆转认知,我先前认为有的概念只有到学生的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学习,但作者认为不是这样,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该内容所需的必备知识就可以了。

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息,不要说我知道数学学习很难,老师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也不好之类的话。这样会给学生一种数学很难的惯性思维,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

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每犯一次错误,就会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新的突触。犯错并不意外着学生数学不好,相反犯错意味着你在进步,且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成功人士具有的习惯

犯错时不会感到尴尬

会尝试那些看起来不靠谱的想法

接纳不同的经历和经验

不枉自评判他人的观点

愿意挑战传统的观点

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测试会让学生认识到犯错会让他们的成绩降低,这是一种负反馈,教师应该让犯错给学生带来的成长,正向的去激励他们。

如果学生做错了题,这对她以及其他学生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感激她给予的学习机会,让学生知道这种错误怎样产生,带来了怎样的数学思考。

只有不怕犯错,才会不容易犯错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四):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避免成为别人眼中的“书呆子”

在我们国家,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选择出国深造。曾在2005年的时候,有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意录取书呆子。

身为一枚宝妈,我也在时刻思考这个问题,为了孩子,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下,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

难道咱们国家的教育,造就的真的是“高分低能”的人吗?

《这才是数学》的乔·博勒和我们的看法似乎有些不一样,相反,她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她认为,美国课堂与中国课堂的不同,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总是喜欢提出程式化的问题。然后学生只能提供唯一的答案,学生很容易作出回答。

但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会提出补充句子式的问题,老师会听取学生的观点,并根据观点提出一些极端性的论断,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那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国内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呢?

我认为,出现这种现状,和家长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妈妈,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看,虽然我们的国家极致致力于“素质教育”。但是,妈妈们并不买账。比如我的孩子当天没有布置作业的话,我会认为这个老师不负责任,我会担心孩子不能够牢牢的掌握学习的知识。

同时,在和其他的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课外学习班。这样的现象,和国家的政策,完全是不一样的套路。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成为别人眼中的“书呆子”呢?

其实我们只需要变换一下我们自己的思路就可以了。

乔博士在这本《这才是数学》上,提出了一个建模的概念,简单来说,建模就是把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这个数学问题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乔博士也一直强调,数学是一门研究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学科,这个联系包括数学与世界的联系,也包括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包括不同的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接受了一些不正确的信息,造成了我们自己思维混乱,所以,我们就感受不到数学和这个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那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建模的方式辅助孩子学习呢?这得从数学的学习,解题思路,以及数学的实践三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数学的定义告诉我们:数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产生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集合。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这些数学概念,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应用场景,将数字,概念和这些应用场景联系起来,通过思考,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也就是说,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记忆。

举个例子,4×8等于32。这是一个数学口决,但如果单纯的去记忆这个数字之间的乘法关系时,会比较难。

如果我们把它用一张图表或者是用一个物体来把它表示出来的话,孩子就会把这些纯数字的概念,和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就不再是单纯的去记忆这些数字了,而是知道了数字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记忆。

除此之外,数字和实物联系在一起,它就会变得有意义了。

听到了这个方法,让我瞬间感觉很高兴,因为我们的孩子终于不用再像我一样,在背乘法口诀的时候,痛苦不堪了。

我觉的,这和我最近的背诗经历也很像。如果是一篇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诗,我背的时候真的是痛苦,因为我老是记不住。

后来,群里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这首诗的一些典故,瞬间,我就感觉这首诗不再是一个死东西了,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东西,脑子里的画面也变得立体起来。

再反观《这才是数学》上面提到的方法,是不是就相当于把数字和一个画面连接起来,这个数字和概念性的东西,立马就变得有意思了。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概念了,如果一直采用这样的方法练习的话,对于基础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也是乔博士为什么强调,要把概念和实际的实物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学的本质,本身是一门相互联系的学科,我们这样学习,恰恰是回归了数学学习的本质。

比如18*5这道题,我们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惯性的思维导致我们会直接列算术式,如果我们换一个方法,去寻找各种不同的方法时,我们就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用来解题

多种解题方法

有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经常采用不同策略进行计算的人,他们对数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计算时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为什么这种方法就一定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个研究成果说,当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大脑会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电流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就会把大脑的不同区域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进行深度学习的时候,突触之间的电流运动会在大脑当中形成一系列的连接,这些连接会形成结构路径。

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深入的思考才促进了理解。再仔细去想这个问题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大脑的这种电流活动,才是产生融会贯通这一结果的真实原因。

而且,另一个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会的研究也证实,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坚持十分钟某种特殊训练的话,三周以后人的大脑会出现结构路径的变化。这说明。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的话,这种技能是完全可以习得的。这不也是我们想要的吗。

比如我们知道了世界财富分布状况。就可以尝试,把家里的人员分成小组来,代表世界上位于不同大洲的人们。接下来我们用饼干或者是其它的实物,代表每个大陆的财富,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所在大洲财富占全世界财富的比例,计算出他们应该得到的饼干数。就像下面这两张图片所展示的一样。

图一

图二

这样的做法就是把数学概念和实际生活进行了一个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模。

真正的数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学科,它的本质就是探索,推理和解释。让孩子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个过程,又可以反过来,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增强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的去塑造的过程,即使是在外界看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有很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多掌握一些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益处。

与此相似的是,乔博纳也认为,人的大脑,其可塑性是无可限量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这种有意识的练习,会帮助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从这种活动中,不断的获取智慧。这种智慧,会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后感(五):《这才是数学(教师篇)》读书笔记

这篇笔记在书看一半时(去年)就想写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拖下来。今年看了《因计算机而强大》一书,不时会想到数学思维,周末思考时翻出以前的笔记,结合两本书写了下面一段话:

这段话能回答一部分我在发起《这才是数学(教师篇)》共读活动时的有关数学学习的部分疑问,当时罗列的问题:

对于后半部分的问题也粗略有些思考,我和小乐讲数学也算是学校外家庭的一种实践吧,下次再找时间把前面思考的话整理成文。今天又快速翻了一遍《这才是数学(教师篇)》,基于以前的笔记整理每章的要点,先把债给还了。

Chap 1

介绍卡罗尔·德韦克的有关“成长思维”的研究。拥有僵固式思维和成长式思维的孩子各占40%,还有20%处于中间状态。僵固式思维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具备成长式思维的学生往往会坚持下来,展现出安杰拉·达克沃思提出的“GRIT”品质。具备成长思维模式的学生在数学上表现也更优秀。美国很多学生拥有僵固式思维模式的原因之一是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的表扬。

Chap 2

“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每犯一次错误,他的大脑中就会激发出新的神经突触。”具备成长思维的人在犯错时其大脑电流活动强度要比具有僵固式思维的人犯错时大脑电流活动强度大很多。犯错是学习和大脑成长的最好时机,改变学生对犯错的看法。

Chap3

数学是什么。

数学研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和模式。基思德夫林( Keith Devlin)是一位顶级数学家,在Mathematics: the Science of Patterns 书中他写道:“因为抽象的规律是思维、交流、计算、社会和生活的本质,所以作为研究抽象规律的科学一一数学,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它(数学)的影响”。

数学不是计算。

康拉德·沃尔夫拉姆在TED演讲中(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以观看)提出数学工作的四个步骤:

1.提出问题。

2.根据同题建立数学模型。

3.计算。

4.从数学模型回到问题,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课堂上教授的数学有80%的时间都是在第三步,还是用手计算,应该更多让学生把时间花在第一、第二和第四步上。

Chap4

数学最基本的一个事实——研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和模式。

数学作为一门需要思考与意义构建的概念性学科。具有成长思维很重要,但要想激励学生学习更高水平的数学,还需要具备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本质是概念式的学习。

Chap5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数学式思维和设计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

把一个数学问题调整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用多种角度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用多种方式解释。

Chap 6

人人享有平等的数学权利,避免数学教育精英化。

这一章中我看到两个感兴趣的点:

数学的三个方面:计算与解题技能、概念上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要给学生布置侧重表现的问题,要给他们布置一些反思性的问题,而这些反思性的问题可以让他们思考学过的主要概念与联系。我蛮想和小乐学校的老师建议下,每周的作业能包括一个类似“你本周学了什么?有什么内容感到困惑?这周学习的内容能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得到应用?”的问题。

Chap 7

取消分层教学,采用混合式分组的小组学习模式,传递教育平等和成长思维。

Chap 8

最强大的学习者是那些能够进行深度思考、反省认知以及掌控自己学习过程的人。

学习评价机制有三部分内容:第一学生学习的现状,第二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三实现学习目标的路径。学习评价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教会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可以自我管理的自发学习者。

Chap 9

对前面所有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总结,提供创建成长式数学课堂的具体做法。列出了七条规范:

再次强调了“教师和家长应该停止夸赞孩子聪明,而应该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他们的行为上。”

谈到了教授学生开放型、成长型域创新型数学的策略与方法。

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还因为书中有大量的教学工具和案例,适合不同孩子的阶段,从数数开始的到理解微积分的,值得教师和家长参考。对于家长来说,即使不直接使用其中的案例,也能有助于理解数学思维,体会如何给孩子讲数学。至于成长思维可以参考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