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精选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精选

《记忆的纹理》是一本由李红涛 / 黄顺铭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3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一):对写论文真的很有帮助

1. 从不同方面分析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用到了各种方法,感觉到了书写的不易,做学术真的是要不怕麻烦,足够认真才能写出内容来。

2. 在读的时候明白,在塑造集体记忆方面,主流媒体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让整个民族参与到记忆这件事的过程中,更能激励当代人反思。

3. 随着时间流逝,当“受害人”逐渐离去,他们在叙述中所占的比重是否会更加少?对他们的呈现到底应该怎样讲述?过多讲述是否会伤害他们的后人,同时是否会过度书写而造成过度消费?最终使得大众对这些书写产生免疫?还有,怎样的形式能够在塑造集体记忆的同时不让这个媒介事件流于形式?

4. 也许未来的叙述方式会发生变化,但是落后就要挨打,和平,民族等这些主题会一直延续下去吧……感谢作者大大的辛苦和努力!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二):记忆的纹理

个人从来都是刻意避开历史,却忘记了我学的专业是最大的问题。

我从来不看近代史,也只是对历史一些轶事读着玩玩,一直刻意忽略,但是也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

我不喜欢粉饰太平,尤其是在文章上,虐杀就是虐杀,暴行就是暴行,只是单纯的两个字也不足以描写日本在战争的各种行径。

到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勤俭节约了,经历过战争,经历过物质贫乏,经历过各种苦难的老人们当然看不惯所谓的人与物品的和谐相处这等废话。

对日本除了愤恨,不齿,一辈子断绝联系,大概也只能是唯一能做的抗争了。八年抗战,根深蒂固在脑海中那种艰苦,活着,也许只是一种奢望。

对于勤俭,对于谦恭,对于贫困孩子,总是新生特别的欢喜。

所谓的代沟,所谓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一辈与老人有了严重隔阂,老人们也看到大家的努力,不容易,但是说实话,老人们却没有看到他们打着省钱的旗号传输浪费的价值观。

一个人一生能用多少杯子,一个人一生能用几个包,一个人一生能用几个钱包,一个人一生能看几本书?

其实算下来,数量绝对不超过5个。

那么为了省钱,至于去浪费时间抢东西么?

我的答案是不至于。我不知道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所以对于那些推荐好货低价,却自己艰苦朴素的人特别厌恶。

不过是寻求政治正确。

跑题了。也跟我没什么关系,一直装作视而不见。

翻了几页记忆的纹理,战争的残酷扑面而来,有些文章描述的文字太过优雅,甚至是美化,以至于弱化的其中的暴行。

都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南京大屠杀,甚至于侵华战争,是烙在中华民族脸上,一块永远无法遮掩的烙印。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三):典例与普适:记忆研究的闪亮之作

终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读完了《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我的其中一个课程作业方向是研究某个村庄对于计划生育阶段的共同记忆。后悔没有在研究这个课题之前阅读这本书。

若对于非研究者,这本书或有些许苦涩了。

但是对于刚刚踏入研究生大门的我来说,这本书似如久旱逢甘霖的畅快。

李洪涛老师和黄顺铭老师对于集体记忆的研究是我在之前阅读的文献中鲜有见到的。

首先,研究对象的巧思性。

“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以及成为了根深蒂固的爱国事件。我们每个人在纪念日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哀悼。而对于这样一个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两位老师以极高的问题意识,提出了“从事件到记忆、符号和创伤的转变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其基本脉络是什么?“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南京大屠杀”这一研究对象,既具有其自身事件的历史特殊性,又具有历史事件的普遍共通性。

其次,研究视角的独到性。

新闻传播领域对于历史记忆、集体记忆、共同记忆的研究极其容易陷入到历史学研究的窠臼之中,但是两位老师的切入视角以媒介为桥梁,将新闻传播学科与集体记忆的研究连接起来,并将媒介的概念广义化,不仅探讨我们习以为常的报纸,还将纪念馆这种空间媒介纳入其中,使得其研究视角更为宽广。

最后,研究方法的融合性。

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很多语境下都被视为两条平行的轨道,难以融合使用,但是在这本书中,尤其是第三章“耻化叙事与创伤建构”,将量化的内容分析以及质性的文本分析融合的非常好。并且书中较为详细的给我们展示了其编码的过程,这个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的。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四):(转)孙信茹: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是一本关于一段不能忘却历史的记忆之书,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李红涛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黄顺铭联袂讲述;它也是一个多个叙述维度交织而成的记忆文本,由传统大众媒介、赛博空间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合力打造;它还是一个关于历史、族群和充满创伤的记忆故事,由曾经活过和今天活着的人们共同编织而成。

李红涛、黄顺铭用他们的指尖和笔触,翻阅从1937年到2014年这77年的媒介纪念性文本;用他们的步伐和目光,丈量和端详实体空间中的每一处细节;用他们开放和变动的视角,审视线上公祭空间的集聚和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在官方呈现和草根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一点点地被“重新发现”。这个逐渐被发现和建构起来的过程,犹如“记忆的纹理”一点点浮现出来。不过,我们更关注的是,在80年的时空变换中,南京大屠杀被人们记忆和纪念的力量是什么?

两位作者从媒介的角度切入,以文化创伤理论作为核心分析框架,试图理解在各类媒介场景和媒介生产过程与表意实践中,南京大屠杀如何被建构为文化创伤,创伤记忆又如何被再生产出来。在鲜明的媒介社会学取向的牵引之下,作者抛出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创伤如何经由媒介而得以建构?两位作者不仅呈现传统大众媒介在记忆生成过程中如何发挥出塑造和影响之力,更将网络和纪念馆的实体空间也纳入这一媒介系列之中,他们不仅流连于旧报纸里埋头爬梳,还多次往返田野点,观察纪念馆中讲解员和参观者等记忆行动者,同时还探看馆内的空间布置、雕塑、树木、展品,等等。在这里,田野的范围不仅拓展到了历史和纵深的层面,还展现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点滴与细节,除了静态的文本考察,动态的都市田野让人读来饶有兴致:参观者看纪念馆,两位作者则在“看”参观者以及他们“如何看”。

在这样的田野基础上,作者积累了丰富和复杂的经验材料,而要让这些经验材料散发魅力,必须寻找到具有分析性的理论框架和具有阐释力的概念。这个寻找过程也一波三折,如在对数字标识“遇难者300000”进行分析时,作者经历了由“聚像”到“展演”再到“集群”的转换。正是在此过程中,展现出作者较高的理论追求,这又集中体现在作者试图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个案研究,去把握媒介在文化创伤建构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媒介在建构文化创伤时所遵循的文化、制度与生产逻辑。如此视野将会使该书得以被放置到一系列关于社会记忆研究的著作中,并因此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理论对话和回应的“经典之作”(杨国斌语)。而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文本也势必构筑成南京大屠杀这个多元复杂的叙事空间,使其成为交织国人痛苦、耻辱、奋进等多重情感的民族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达成这些讨论,作者冷静和审慎地以“问题”为导向,给读者以层层剥笋的阅读感受。作者将这些问题置于不同的媒介情境中来加以剖析,也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将“遇难者300000”的数字标识理解为形成“记忆之所”中一道表意性的“景观”,将一场在赛博空间中展开的公祭活动视为一种“连结性文化”,以及将在未来可能展开的对紫金草和跨国“记忆旅行”等问题的讨论,都让人印象深刻又充满期待。

《记忆的纹理》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作者有着宽广的学术胸怀,其笔触简洁有力,以极强的问题意识步步推进,建立在细致入微的田野铺陈中,概念自然流淌而出。书中仿佛有着如故事般引人入胜的节奏,而透过诸多细节的刻画,“叙事如洒水车般将事物遍洒各处”(理查德·弗拉纳甘语)。两位作者,通过事件、记忆、符号和创伤的研究,“让人们思索南京大屠杀缘何变成抗日战争乃至近代以来日军暴行的代名词;南京大屠杀如何将抗战叙事和近代叙事紧密关联,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受难-复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也必定是超越民族国家范围进而组成“全球记忆”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历史事件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的方式,这一点值得每个中国人深究。

这一思索和探究也体现为学者浓烈的情感升华和具有温度的公共关怀。时空流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还将不断被生产,而《记忆的纹理》本身也将成为南京大屠杀记忆建构和生成中的一部分。或许,“我们今天所称的记忆,都不是记忆,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所称的记忆之焰,业已消融在历史的炉灶中。记忆的需要就是历史的需要”(皮埃尔·诺拉语)。记住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我们需要这样的讲述,这本沉甸甸的倾情诚意之作将会历久弥新。

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18日 02 版)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五):于20200408

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

《第一章 绪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梳理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变迁和当代记忆状况,并引出文化创伤理论。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提出的文化创伤理论的基本框架“事件本身并不会导致集体创伤,创伤是社会中介(socially mediated)过程的产物:“当集体成员认为他们遭遇了一个在他们的集体意识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骇人听闻的事件,并且这一事件从根本上无可挽回地改变他们未来的身份性质时,文化创伤就发生了。(P61)”“文化创伤不是一种事物,而是一个文化过程,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中介化’和‘再现’或‘表征’(representation)。(P63)”

《第二章 从暴行到大屠杀1937-1948》和 《第三章 耻化叙事与创伤构建1949-2012》,以时间为轴,通过定量的内容分析法和定性的文本分析法,研究战时、战后以及知道2010年左右创伤叙事的发展变迁。南京大屠杀在战时和战后受到国内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后又长时间淡出公众视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复兴。这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外交关系等息息相关。并通过对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呈现进行分析,发现“纪念事件”和“否定言行及其回应”为主要构成,其核心主题也都是“耻化”叙事。在创伤构建方面与抗战及其他广阔的近代叙事相勾连。

《第四章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第五章 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和《第六章 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聚焦当下,通过田野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围绕不同的媒介场景研究在不同媒介空间展开记忆实践的过程、机制和内在逻辑。这些媒介场景包括线下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线上的各种纪念活动着两类典型的媒介纪念空间,也包括带有草根性和民间性的维基百科这一新媒体平台。在研究线下的“记忆之所”时通过“场所作为集群”的理论,探讨其生产出的话语和隐喻机制以及其容纳的记忆实践和脚本效果。在探讨线上公祭空间时,发现线上的纪念叙事和主导创伤叙事是高度契合的,“文化镶嵌性和制度镶嵌性使得线上公祭空间成为带有自发参与表象的空间,生产出数字化的民族国家记忆。(P86)”通过对维基百科的研究,发现在协作层面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条目日益完善和稳定,在争夺方面。维基百科本身的”中立性”使得用户常常展开激烈的话语争夺。

《第七章 结论:中介化与创伤过程》从“中介化”的视角探讨做延伸叙述,并对全球记忆做出展望,最后作者也指出“如何‘从集体记忆的谬误中出走’,在回到历史本相的前提下建立“共同记忆”,仍然是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理论和现实难题。(P519)”

本书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南京大屠杀这一集体记忆,既涉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涵盖了丰富的案例资料和多种研究方法,尤其在疫情时期这个时间节点上读到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想到清明节那天所有网页的主题色全部换成了“黑色”,朋友圈也都被“蜡烛”“祈福”的表情刷屏。不管是媒介的场景营造还是社交平台,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线上公祭空间,被我们用来开展这场富有意义的祭奠和记忆活动。伴着10点的鸣笛,我打开窗户在窗前默默站了三分钟,看着窗外的行人也陆陆续续自发停下脚步。或许我们并不相识,或许那一刻我们身处各地,但在那三分钟里,在那一整天里,线上和线下的联动,使得我们却更近紧密地心相系,痛相连。全民哀悼的同时也是对集体记忆的唤醒,由此激发的情感共鸣成为我们战胜疫情和继续前行的动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