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两姐妹》读后感1000字

《两姐妹》读后感1000字

《两姐妹》是一本由(挪) 奥斯娜·塞厄斯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538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姐妹》精选点评:

●题材和故事比较新颖,叙事后部稍显混乱。 西方国家的宗教自由政策造就了这些悲剧,觉得很讽刺。

●作者在后记中阐述了她的写作思路与写作历程,感觉作为前言会更好。两姐妹中的姐姐曾经美丽大方自信优秀,看上去是理智聪明的女权主义者。她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极端,曾经的梦想——成为外交官也不复存在了。作者并未对她们选择前往伊斯兰国投入圣战,嫁作人妇生儿育女的原因做什么推测或解答,我想对于非极端分子,这些行为无论如何都是难以理解的,而对这些人而言却始终逻辑自洽。个人来说,宗教真是应该警惕的无意义之物。

●还是儒释道大融合比较可爱。老吾老,幼吾幼,众生平等,心中有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完心怦怦直跳,我好像更了解了伊斯兰世界,又好像没有。宗教这样的人造真相居然在现代社会还能有如此大的能量着实令人心惊,“伊斯兰国”可以说是现实版使女的故事了,但很遗憾,在这本书里没有幡然醒悟之人。

●说到底 是身份认同的问题 中文版的翻译着实一般。。。

●非常详实的记载,一直在思考伊斯兰极端教义为何有如此大粘性,这本书没有给我们答案。

●没有自己的人 容易成为傀儡

●经济学家熊彼特对于创新有一个经典定义,叫破坏性创造。创新的本质就是不断的破坏你既有的模式,哪怕是这个模式当初是极具创新性的,但是你如果没有一种破坏性创造的意识,那你就很可能被这种所谓的创新给牢牢的套住。 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君子又不固着于某一个固定的外形。他今天是这样,明天可能是那样。 君子的特点就是要不刻意的强化某种东西,总是要在自己的思维和行动里拥有一种必要的张力。只有保持这种张力,你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中庸。

●处于青春期的两姐妹虽然成长在挪威,但作为少数族裔,她们内心里有着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不认为自己在挪威得到了平等的对待。宽松的宗教环境,使得她们有机会接触到极端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以及对圣战的鼓吹,满足了她们追求浪漫,获得影响力,获得独立等心理需求。为了吸引更多的圣战者,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打造了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通过掠夺叙利亚人的财富,使外国圣战者和他们的妻子享有优渥的生活条件,使她们并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挪威籍索马里姐妹阿扬和莱拉家人留下一封邮件,宣布将前往叙利亚参加圣战。

《两姐妹》读后感(一):最远的距离

很多清真寺都吸引了严格秉承教旨的青少年前去修行 其中之一便是陶菲克清真寺。“过去每周去清真寺两次就够了,”陶菲克姐妹会的一个女孩说,“周末可以去那里学习《古兰经》,在清真寺里要举止得体,戴上披巾,至少进入清真寺时要戴一条,出门时可以再摘下来。而现在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几乎都住在清真寺里。” 她们在寻找什么? 姐妹之间的情谊,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天堂,追随先知,早点儿结婚,因为“宗教的一半是婚姻”。许多家长都为女儿们信教的热情越来越高而感到自豪,但这种不断增多的宗教活动与极端主义之间几乎没有明确的界限。 ——《两姐妹》 这是一本纪实性小说,作者奥斯娜·塞厄斯塔用很多细节刻画了一对挪威姐妹偷偷越过土叙边境,加入“伊斯兰国”,即ISIS,前前后后的故事。虽然有书评指出作者只做了记叙,没有分析,然而我认为这样的呈现方式更不失偏颇。 事实上,历史事件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不论是“塔利班”,“基地组织”,“胜利战线”或是“伊斯兰国”都不是单个的,短期原因造成的,那么说为何生活在一个以社会福利著称的国家的年轻人们会铤而走险前往战区,加入我们眼中的“恐怖组织”,也不是简单就能说明的。但这种个体变化背后足见深远的社会文化分离。 问题并不在“哈里发国”(根据伊斯兰教发设立的国家)不能存在,而在“哈里发国”与其他意识形态社会如何共存。这本书客观之处就在于,它并不是一边倒的指责“变节”的两姐妹,而是从更广的意义上揭示了“宗教”与“世俗”隔阂下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乏,以及文化阻隔造成的敌意,是如何让年轻一代误入歧途的。一如犹太人渴望住在耶路撒冷一样,伊斯兰教徒渴望有自己的家园亦是情有可原,然而如果各方利益只想在战区争夺利益,那这将是“恐怖主义”变得难以根除的最大原因。

《两姐妹》读后感(二):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

说起叙利亚,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几年发生在这个国家的内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首都大马士革在阿拉伯人谚语有着“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的美称。但就是这么一个如天堂般的国度一直沉浸在炮火之中,在天堂和地狱间左右摇摆。叙利亚就像一个棋盘一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派系,怀着不同的目的,着眼于各自的利益在叙利亚土地上肆意破坏掠夺。他们之间亦敌亦友,关系错综复杂。

战争中最可怜的,就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没有依靠,在疾病和炮弹中艰难求生。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却被伤害得最为彻底,甚至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叙利亚的战争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特别是叙利亚小男孩面朝下倒在沙滩上的照片瞬间引爆了网络。

奥斯娜•塞厄斯塔是一名战地记者,她用镜头和文字持续揭露战争与恐怖袭击给人类带来的苦痛。这次她的新作品《两姐妹》聚焦了叙利亚,讲述挪威籍索马里姐妹阿扬和莱拉突然不辞而别,结伴前往叙利亚打算尽她们的能力帮助当地的居民所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两姐妹阿扬、莱拉和她们的父母本来就是好不容易离开混乱的索马里,本以为获得挪威国籍后的她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走上不一样的人生轨道。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突然有一天,19岁的阿扬、16岁的莱拉突然不辞而别,仅仅留下一封邮件,告诉她们的父母,她们策划了很久,决定去叙利亚尽她们所能去帮助那里的人。两姐妹很有激情也有干劲,她们看见叙利亚的人民深受苦难,热心的想要去帮助他们。而此时的叙利亚已经变成人间地狱,复杂的地区局势,理不清的关系,让两姐妹的父母十分担心她们的叙利亚之行。

刚刚看见这里的时候,为这两姐妹的叫好的同时,也为她们担心,觉得故事应该是个拯救淘气少女的剧情。但是现实狠狠的给我上了一课,两姐妹凭借着她的毅力和勇气潜入叙利亚之后,故事的走向不一样了。两姐妹走了岔路,开始支持极端行为,认为战火中的叙利亚才是她们的家,把看不见、摸不到的来世当成自己的最高追求。更可怕的是,认可圣战战士们可以随意虐杀异教徒,而自己的孩子将来也会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这是她们的无上荣光。当两姐妹的父亲的无数次救援,历经艰难险阻,想把她们带回正常的生活,但是都被姐妹俩拒绝了。

我突然意识到《两姐妹》是一本纪实作品,这不是作者杜撰的小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关于和平,关于孩子教育,关于宗教信仰等等。我不懂这两姐妹的未来会如何,我只是希望她们能得到善待,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

《两姐妹》读后感(三):勇气

《两姐妹》这本书是挪威女作家、战地记者奥斯娜•塞厄斯塔所著,孙文龙译。 首先这本书是相当厚的一本书,408千字,我们需要耐心的读,与其他外国文学一样,这本书的剧情推进也不是很快,加上稍微有点不太顺的语言习惯,可能发费的时间还有稍微长点。 这本书以家庭为单位,父亲萨迪克和母亲萨拉一家从叙利亚辗转到挪威贝鲁姆生活,13年的生活,他们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尤其父亲萨迪克经过战争洗礼的人,得过战争创伤疾病,而能在美好的欧洲的生活、一家又能团圆,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虽然他们时常觉得自己是索马里人,这里是挪威人,还是索马里人喜欢索马里人,挪威人不太重视他们,但,这是一个平和的国家,有安全,没有“圣战”、没有十年前的马哈大屠杀,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不再绝望!当然,当姐妹俩私自决定去做“殉道者”,牺牲自己,为家人下地狱,让家人上天堂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看到了移民家庭融入本地民族的不易,他们认为当局的作为还是和他们的想法相差有点大的,最后,母亲发话,父亲独自一人开启了两年的寻女之旅,到达“伊斯兰国”。各中的心酸与困苦煎熬,相信作父母的不用看都能体会到,而父亲萨迪克到的还是战乱国,生命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在,加上当局对他的不理解,他能坚强的活着和妻子儿子团聚也是多么的不容易,当然,母亲也没有闲着,在挪威,我们看到的不是大家为这个家庭失去女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而是充斥着同族人的排斥,还有国家的怀疑!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毅然决然的决定回到家乡给孩子们喘口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非常开明的父母,积极向上生活得家庭!生活给我们太多的意外,我们在意外来临时不是一走了之,而是勇敢的面对! 换个角度说,刚刚成年的孩子有勇气跨越千里寻找心中的乐土,我记得书中姐妹中姐姐阿杨在最后一次离开学校时心中坚定的想法时说: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自己灵魂的船长!我们看到了一种魄力!这个孩子的心性没有被磨掉,勇气充斥在她身边,虽然我们看到她们走叉了道……父母的义无反顾,无论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有他们的坚持,虽然最后并没有带回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尽力了。父亲依然在想办法让女儿回家,虽然他知道女儿为了“圣战”都结婚了,妹妹莱拉还有了孩子,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他们随时准备着迎接他们的孩子归来!只是不再纠结,他们还需要勇敢的活下去,还有三个孩子,应该在正确的道理上前进! 最后看完本书,想说心中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比我们国家的信仰自由,某种程度上来说会羡慕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但是又无法理解他们对于不是同一信仰的“仇视”,这大概就是很容易走错路的根源吧!不过,生活需要继续,不能有危险就避开,请带上我们的勇气出发!推荐本书!

《两姐妹》读后感(四):错而不改,为之奈何

《两姐妹》是我最近看过的颇具分量的一本书。原因有二,其一自然是它的体量足够的惊人,五百余页的故事显得相当的厚重;其二则在于故事本身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思索,说是故事,其实更像是纪实,故事中的两姐妹真实的存在于这个世界,更多地像两姐妹一样的故事还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中发生着或者即将发生,而我们却对这些一无所知,一筹莫展。。。我们不知道这些事情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更重要的,有没有可能去让这些事情不再发生。。。。。。 实际上,当我读完《两姐妹》的故事之后很久,我依然想不明白的是阿杨与莱拉姐妹究竟是基于什么做出了这种选择,抛弃自己的父母兄弟,毅然决然的从挪威跑到叙利亚去参加所谓的“圣战”,去建立所谓的“哈里发国”,无视自己的父亲几次三番的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战火纷飞的叙利亚试图找到自己并带自己回家的行为。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便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但是阿杨与莱拉的选择却让我有些不解。我难以理解,在整个世界都在谴责那些激进主义者的行为,都在试图去制止那些本不该发生的战争的时候,已经接受过相当教育程度的两姐妹怎么还会如此义无反顾的成为激进主义者的信徒,还会义无反顾的去投入到一场没有道义没有正义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战争中去?!作为旁观者的我,一度会因为这两姐妹愚蠢而又无脑的行为而悲哀不已,或者终其一生,都将不会再有觉悟的那一天,即便是哪一天她们在战火中离去,也不会收到任何人的同情与怜悯!这是她们自己选择的路,无数的人都想要将她们从歧路中拉回,她们却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着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正如故事的作者奥斯娜赛厄斯塔在后记中所说的那样,她在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她所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便是这个问题究竟为什么会发生。面对这种问题,家庭、社会与学校又可以做一些什么。在故事中,我们发现,阿杨与莱拉的转变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酝酿,那么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呢?两姐妹出身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家庭,作为父母却从来没有发现两姐妹在对宗教的理解与认知上变得越来越激进,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作为学校,当阿杨试图用她所谓的宗教行为去挑战学校规则的时候,学校的行为更像是一种绥靖的表现,听之任之,难得的拒绝与回应也没有一点点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杨与莱拉姐妹的悲剧是整个社会有意无意间促成的,没有人告诉她们什么是正确的,没有人去引导她们。在她们身上,宗教本该有的那种救赎完全无迹可寻。两姐妹之后,在挪威,在更多地地方,是不是可以引起更多地人的关注与警醒呢? 时至今日,阿杨与莱拉仍然在叙利亚参加着所谓的“圣战”,依然在每时每刻的死亡威胁中艰难的生存着,我们所期望的,是有朝一日,她们可以明白,当年她们所作出的那个离家出走的决定是错误的,她们的“圣战梦想”是错误的,我们期待着她们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向自己的父母兄弟说上一句抱歉。只是,这或许只能是一种期望了吧。。。

《两姐妹》读后感(五):她们还能够回到从前吗?!

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主流,但乱世也不少,导致“乱世”的原因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不处乎是利益的分配,而表面上的原因却有很多——就是在中东和北非,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巴勒斯坦……都不仅仅可以简单归结为宗教的原因。

享誉全球的战地记者兼畅销书作家奥斯娜·塞厄斯塔写了一本名为《两姐妹》的纪实文学作品。主角就是挪威籍索马里姐妹阿扬和莱拉。两姐妹和他们的家人从动乱的索马里出逃,到获得挪威国籍,到过上正常的生活。如果沿着这样的人生继续前进——两姐妹本来也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并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进,他们的家人也一样;但也就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她们有了新的选择。19岁的阿扬、16岁的莱拉在2013年10月17日这一天和家人不辞而别,随后在一封发给家人的邮件里,她们说:“我们决定前往叙利亚,尽我们所能去帮助那里的人……这件事我俩思考策划了一整年。”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中东不少地方本来已经够乱了,叙利亚的乱在这几年也格外出名。俗称的叙利亚内战,也就是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的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组织、IS之间的冲突,已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挪威籍索马里姐妹阿扬和莱拉怀着满腔热情,抱定了“尽我们所能去帮助那里的人”的决心,千里奔波进入了叙利亚。直到奥斯娜·塞厄斯塔的这本纪实文学作品《两姐妹》成书,两姐妹依然在叙利亚,她们不肯回家,而且认定永远也不会回家,几乎等于是和她们的家人断了再重逢的念头。

阿扬和莱拉并不是不知道,她们俩的选择会给她们的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痛苦;即使在得知她们的父亲,九死一生追到叙利亚,受尽了磨难,想要把两姐妹重新带回挪威,她们也不仅不为所动,反而认为父亲的举动毫无价值!他们的家庭在挪威失去了原先的大房子,母亲萨拉带着两个幼子回到了他们曾因战乱逃离的索马里,原来平静的家庭正在一步步陷入分崩离析,却也不能让两姐妹有所触动、赶紧回头……可能有人觉得,《两姐妹》并没有给读者一个美好的结果,反而似乎是在揭开一个更为可怕的悲惨的后果,或许现在还刚刚才只是一个序幕!

但一定要记得,《两姐妹》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而不是小说。据说,像阿扬和莱拉这样,仅在挪威就有90多个家庭的孩子去了叙利亚;也如同她们的父母萨迪克与萨拉一样,这些家庭,他们的父母、家人仍在苦苦期盼他们的孩子能够早日回家……

只是,假如,阿扬和莱拉现在回到她们的家庭,她们还会像以前一样吗?经历了在叙利亚的一切,他们的家庭经历了这些变故,她们还能够回到从前吗?!或许,这本书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希望由其中家庭、人物的遭遇,激发更多的读者去思考,能够他们从此对战争、人性和信仰,以及更多的其他方面,能够拥有一个大体恰当、合情合理的认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