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育的目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教育的目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教育的目的》是一本由[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页数:1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太多回答,也各有理由,但作为家长,难免随波逐流,不管是否认可,都还是大多不敢特立独行。这本书,很清楚的告诉大家,社会的需求是多元的,培养人也是多元的,不要求所有孩子成长都是一样的,所以,擅长是最可贵的,有盖兴趣的有特长的是最好的。而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和变化,婴儿时期,初中阶段,成年时期,壮年时期,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和专长不太一样。那么,身边评价的人就尤为重要,不能把本性和本能贬低践踏,要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二):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

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全译本)

任其自然

哲学家们往往关心教育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用很大篇幅谈论如何教育城邦的护卫者,导致苏格拉底赴死的罪状之一是“败坏青年”,洛克和卢梭都有专论教育的名作传世,阐述如何培养市民社会的中流砥柱。哲学家关于教育的探讨,常常蕴涵着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的人类社会的憧憬。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教育的危机与社会的危机互相印证,教育的变革最能推动社会的变革。

大约一百年前,欧美诸国已进入大工业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全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版)正产生于这一时期。《教育的目的》实由一系列演讲组成,但形散而神不散,诚如作者所言,这些演讲都表达了一个核心观念,那就是“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个核心观念在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阐述得最为充分。第二、三章则针对学生精神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论述教育应当因时制宜。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讨论了技术教育、古典教育、数学教育、大学教育,这些讨论既提纲挈领,又细致入微。本书的最后三章的讨论则表现了怀特海这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对探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做出的超越学科界限的思考。通观全书,怀特海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怀特海开宗明义地指出,现代社会的教育需要培养的人须既有文化修养又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使人的心灵能够感受美和高尚的情操,带来内在心灵的安顿。专业知识则使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事业。由这样一些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之人组成的社会才能不断取得文明的发展。教育不应当培养两脚书橱式的人,相反,教育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引导他们探索未知,获得认知事物、运用所掌握知识的愉悦。因此,至少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各门课程不应当严重割裂,各说各话,既然生命是一个整体,孩子们所学习的课程科目也应当是一个整体。所谓整体,不仅是知识上的关联,更是应用上的融合。怀特海热切呼吁教师们注重实际,教育既要依赖跟实际的接触,还须设法在实际中践行。例如,与其让学生们关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授枯燥的地理知识,不如带他们走出课堂,亲身测量一块区域,同时又能运用几何学原理。出于对学以致用的强调,怀特海反对标准化的统一考试,为应付这样的考试向学生灌输知识,只会令学生头脑僵化。

怀特海发现学生的精神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主张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由此决定内容的深浅。从婴幼儿时期一直到大学时期,一个由“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组成的周期不断重复出现,螺旋式地发展,正如音乐的节奏,在重复中不断生发新的旋律。概括而言,浪漫阶段的教育重点在于提供丰富的题材,让学生广泛接触,激发头脑的兴奋;精确阶段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开始更加准确地分析事物;综合阶段则意味着经过精确阶段,学生的心灵初步获得某种成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会发现更为丰富的世界。根据心灵成长的特点,因时制宜地安排课程,既能赋予学生思考的自由,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唯一真正重要的纪律是自律,而要养成自律,必须让儿童拥有广泛的自由”。教育无疑是一门需要悉心研究的艺术,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怀特海的人本教育思想还表现在他对技术教育和现代劳工阶层教育的关注,他所设计的古典教育课程,以及他对大学之作用的阐释。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需要设置三类主要课程,即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但其中的每一类课程都应该包含另外两类课程的内容。”心灵与身体,思想与行动,人文与技术,是互相关照的。让劳工阶层疲惫不堪,最终损害的是社会整体,应当让他们享受到文学与艺术之美。在怀特海看来,虽然古典教育的衰落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是势所必然,但是在中学教育阶段保留适度的古典教育课程对学生们十分有益。就大学教育而言,怀特海认为在知识普及的时代,大学之所以还有必要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老年人与青年人思想碰撞的机会。老年人拥有经验,而青年人拥有想象力,二者的结合是大学教育成功的关键。

我们常说,中国经济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历程,那么我们或许不会惊讶,怀特海书中所谈论的问题,所进行的批判,所提出的观点,颇能切中我们当下的时弊。“当我们对国家年轻一代的教育这一重要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思考,看到因为漫不经心、因循守旧地对待教育而导致的生活困顿、希望破灭和民主衰落,就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怒。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这是一条铁律:不重视智力教育的民族注定会失败。”希望这振聋发聩的声音能够引起我们的反思,对我们的教育有所裨益。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三):用教育点亮生命的智慧之光

张鑫毅

以“有机哲学家”闻名于世的怀特海,亦给教育领域贡献了一部精湛的小书,那就是在欧美教育界影响深远的《教育的目的》(全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这部教育名著的要旨,我想可以概括为“用教育点亮生命的智慧之光”。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正确而空洞,但实际上,它所牵涉的话题不仅严肃,还有几分沉重——尤其当我们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时候。

台湾地区最近有一部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颇为魔幻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孩子的痛苦。其中一个故事叫“妈妈的遥控器”,讲的是一位母亲得到了一只可以对儿子的时间进行操控的遥控器,于是把偷改成绩的儿子困入“时间牢笼”,让他不断重复同一天的生活,直至他改正错误。结果,儿子的学业与生活都不得不遵从母亲的安排。他甚至无法自杀,因为遥控器可以让他回到自杀之前。儿子问母亲:“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母亲回答:“死到你选择活下去为止。”

这样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它尽管离奇又极端,但试问,中国的家长们有几个不想得到这种可以让孩子俯首听命的“神器”?

怀特海提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生命”,是故教育必须尊重和顺应生命本身的成长规律,亦即怀特海所说的“节奏”,使生命变得鲜活、强健,而不是像上面那位母亲那样,高悬自己的意志,给孩子铺定生命行进的轨道。根据怀特海的观点,生命的完善又离不开“智慧”的培养。智慧不是什么玄虚的东西,注重如何通过活跃的思维有效地运用知识,“智慧是把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如何处理知识,如何选择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如何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接经验更有价值”。一方面,这意味着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它被什么样的人拥有,以及被用来做什么”;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知识和生活的融合,“运用思想观念是指,把它和构成我们生活的各种感知、情感、希望、欲望以及调节不同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要实现这样的统一与融合,自由至关重要:“必须让孩子自由地思考,无论对还是错;必须让孩子自由地对未知领域进行探险,见识宇宙万物的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对现实教育的观感和体验中,自由的空气显得有些稀薄。上面那位母亲属于把孩子的自由压制到了最低限度,这固然使教育变得简单、顺利,使孩子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但孩子的行动缺乏自主性,其理智和情感也得不到自然的发展,最终,步入社会的不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而是“听话”又自私的傀儡。

怀特海没有抹杀纪律和强制在教育中的作用,但它们应严格限制在特定的成长阶段,而且必须适度:“在教育中过度强调纪律,对保持知识的活力来说非常有害,因为只有获得充分的自由,才能培养活跃、灵敏的思维习惯。”可惜,培养一个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孩子,似乎并不符合许多中国家长的愿望。来听听剧中那位母亲说的话,“你为什么不替妈妈着想一点呢?为什么不争气一点呢?”“妈妈是为你好!”“我现在让你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对中国的孩子来说,这些言语再熟悉不过了。一句“为孩子好”,粗暴的干涉变得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家长们不知道,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设法使人格的发展符合一种自然运行的路线”,也就是以孩子的身心特性和生长步调为中心,如此,孩子才有可能享受发现新事物的快乐,生发出积极的求知欲,而不是陷入无谓的痛苦、逆反乃至扭曲之中。大儒王阳明对此有生动的说明:“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家长要做的,便是多“舒畅”而少“摧挠”。

自由在教育中最可贵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保持想象力。教育绝不是机械地给心灵填塞知识,只把知识当作达到某种世俗成功的工具。怀特海说:“无拘无束地思考,可以营造出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会让知识得到升华。知识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知识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饱含活力,像诗人一样为我们编织梦想,像建筑师一样为我们描绘蓝图。”社会多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就多一种可能,我们也就多一份保持乐观的理由。想象力当然不是带有某种审美趣味的“诗和远方”,而是“凭借富有创造性的知识探索,使年青人和年长者携手合作,从而维系知识和生命活力之间的关联”。怀特海在书里反思他那个时代的大学教育,痛感学生们的僵化和麻木,呼吁把培养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知识,光靠想象行事,那叫愚蠢;没有想象,光靠知识行事,那叫迂腐。大学的任务就是要融合想象与经验。”最近这些年,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投入不可谓不大,但能否取得相匹配的产出,目前尚不可知。这方面,怀特海在近百年前提出的见解或许不无参考的价值。他描述道:“让研究者教导可塑性强并且思维活跃的学生们,把美妙的知识世界展现在他们眼前;让年青学生接触天生热爱智力探险的人,给他们的知识学习生涯添上精彩的一笔”,在我看来,这种“成为年青人和年长者共同的探险之家”的大学,即为真正一流的大学。

《教育的目的》(全译本)问世之初,适值欧美的“新教育”运动方兴未艾,早在那时,中国的知识人就已经开始关注和呼应这股教育思潮。比如,周作人认为“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众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教育,是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使他生活满足丰富”,蔡元培认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诸如此类的看法,相信能得到怀特海的欣然赞同。时至今日,怀特海在这本书里提出的“节奏论”、“三阶段论”等也依旧为我们的许多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所津津乐道。然而,知之易能之难,怀特海即已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教育改革都容易无功而返”。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具有自己去想象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去演绎家长或教师设定的理想剧本。这原本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像小说《追风筝的人》里所写的:“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怀特海本人也毫不讳言,他所宣扬的道理是平凡无奇的。即便如此,如何秉持自由和科学的精神,将这些道理付诸实践,仍然值得最有头脑的人为之殚精竭虑。我们总感到人性的改善和社会的改良困难重重,却往往对自己对待孩子、对待教育的错误方式习焉不察,殊不知这些被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做法,正是我们进步的绝大阻碍。

我们无疑需要一种“智慧教育”,这种教育的第一步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长自己。简言之,便是在孩子面前怀有一颗谦卑之心,不要急于表现大人的权威和高明,而要努力了解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孩子的天性,这样才能为孩子的生命点亮智慧之光。这大概就如蔡元培所说:“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我们更应该以纪伯伦的箴言自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