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物语和交往》读后感精选

《物语和交往》是一本由黄勇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2,页数:3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语和交往》精选点评:

●颇为用心的一本书! 我媳妇也在看,都能连着看好几天。 本书昭示着一个新轴心时代,复兴中华文明,从此发端,诸君努力!

●书中蕴含大量的关于人和物语交往问题的新思想,并对深奥哲学问题分析的通俗易懂。值得读的书!

●书中的交往论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本体论,以“交往”理解“存在”,启发很大。

●每个人都应该懂点哲学

●好书

●作者的视角独特而又实在,如刘慈欣看这个世界。书里充满了理性和耐心,让我这个有强烈求知欲而又不咋看书的人爱不释手。理性与耐心难能可贵,于现在的学者们。

●很有启迪的一本书,从我们易忽略的日常细节提练出让思维升华的知识。

●博大精深 深入浅出 入情入理 润物无声

●知名高校教授杰作,非常值

《物语和交往》读后感(一):交往方知物,交往方知语——《物语和交往》简评

1. 在西方哲学群星璀璨、蔚为大观的背景下,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哲学上的 创新屈指可数。中国文化发展数千年,把握住交往,就把握中国文化的命脉。

2. 命名为物语,并把物语作为本体,理应在语言哲学/符号学领域有所发展, 惜乎这块儿的突破没看到大笔墨。——物语作为交往媒介,仅仅从连接性、 方向性、标准入手,似乎离鞭辟入里还有很大距离,需要更深入的研讨。

作者提到道德、法律等很多很多大词,但又停留于常识的层面。 如作者阐述的所谓世界理性,其实是未经过论证的,事实上承认了一切现存 的规则,是"存在即合理"的谬用,与康德、黑格尔等对对理性的思辨背道而驰。一切理性都是相对的(当然,这也需要论证),那么,发展才是有意义的。作者其实在相对意义上使用理性,却又用它与“简单半理性”对立,感觉会不严谨。 去交往、在世界之中交往,有点生吞活剥《存在与时间》的感觉,不够大家气象。

3. 命题是伟大的,论证是糟糕的。网罗概念、条分缕析的思辨力不足。 这里面确实充满一些新思想的火苗,但作者还没很好的捕捉,把它发扬光大。 这是一部值得去批评和发展的书。它绝不是一部不疼不痒的文化快餐,有很多睿智的思考,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开天辟地的书。

4. 作为一部哲学处女作,它的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 面对她,需要一部完整的书去答复。 本书昭示着一个新轴心时代,复兴中华文明,从此发端,诸君努力!

2018.09.01

《物语和交往》读后感(二):物语和交往的书评(未完)

这本书开始的时候粗粗翻阅了一遍,大约两个小时就翻完了。后来又花了半个月通读了一遍。总想为它写个长一点的评论,却不知从何下手。的确,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但似乎都不是重点。有时作者随便举个例子,都能感觉到非常有趣。例如,书中在讨论“向下类比”的时候,以骂詈语为例,说“猪狗不如”、“和猪狗一样”、“比猪狗好点”、“比猪狗强一亿倍”是一个意思,虽然人们一看就能理解,并发出会心一笑,但能够特意把它提出来,只能说明作者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对各种现象都关注。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者在书中随手拈来的还有斯基语言学的最简方案、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等看上去比较高大上的东西。在讨论科学中分支学科的逐渐发展导致不同学科的人之间不容易沟通时,作者又随手把它和方言的形成、巴别塔的传说类比。在讨论“中庸”时,作者对它重新进行了解释,并把它和“一和多”等价起来,这种解释并不牵强,很容易理解,但把这两者等价起来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本书几乎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世界是一个整体。虽然曾经有数学家怀着美好的愿望,认为懂得了数学就理解了世界,不过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过去很多的哲学著作也试图解释世界,但所提供的道路并不清晰。只有在这本书中,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它所给予的不仅仅是一套哲学学说,而是整个世界。书中给哲学所规定的任务是——人与世界交往的交往媒介。它没有把哲学吹上天,但绝对没有损害哲学应有的价值。书中所给予的世界正是作者以哲学作为理解世界的交往媒介的结果。

虽然我们谈论某部作品时,作者的身份并不值得特别关注,但这本书的作者需要稍微注意一下。作者并非哲学科班出身,体现在书中的就是这部哲学著作有点青涩的感觉,作者的知识来源似乎特别广。对于哲学本身,作者当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领悟,但作者对于过去哲学史的知识不是特别丰富。如果抛开这些缺点,我们反而可以说这是本书的优点。书中使用了一些新的术语,例如似反性,物语,语物,人的语物化等。如果进入书中的语境,这些概念很容易理解。哲学史上各种概念被不同人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含义都很复杂,而这本书中的很多概念源于作者的创造,按照日常的方式理解即可。这对于阅读有极大的便利。作者本身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并且理工科的人逻辑似乎特别清晰。书中除了有少量地方读起来稍微有点费劲,总体非常流畅。

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形而上学问题,即”存在“问题。形而上学问题虽然现在哲学家不愿再讨论,但这个问题并没有讨论清楚。 书中的”交往“即是”存在“,这个观点似乎让“存在”问题变得豁然开朗,如书中所言,“形而上学问题变得更加透明”。书中提出了这么做的理由,这种做法应该能立得住。书中用了一个词——“本体论结构”,即“物语/交往”构成了一个本体论结构,所依据的理由似乎是没有任何单一的概念能够成为哲学的核心概念,只有通过这两个概念相互解释/循环解释,才能把这个本体概念说清楚。“物语/交往”的本体论结构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过去哲学史上很多重要的概念——存在、存在者、我思、有/无,它们似乎都是从某个角度阐述这个本体论结构。

(未完,争取经常抽点时间慢慢写)

《物语和交往》读后感(三):读后有感

最初了解到这本书是在黄勇老师课上。

原本一直觉得理工科的老师们一般都比较关心学术知识,而这本书却是对于人生哲学的讨论,让我们很意外,丰富的解说和举例论证也让这本书比较易读。至于老师说的有人觉得看着昏昏欲睡,也许是因为语言的说明性比较强,修饰少,新提出的概念较多,概念的解释和重复也多。但在了解了主题思路后再重新从头读一遍,会感觉比较顺畅。

其实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花过许多时间思考世界的构成,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意识和存在,还是本书中提到的物语和交往,都是对于世界很好的概括。

在读到交往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一部名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小说。这是一部童话风格的小说,主角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牧羊少年。在梦中他受到了智者的引导,得知在某处有一个珍贵的宝藏。但当他问如何才能找到宝藏时,智者告诉他: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于是他在直觉的引导下开始漫长的漂流。在漂流的过程中,他遭遇了许多困难,一开始他会挣扎和反抗,但后来,他变得圆润,开始相信智者一开始告诉他的话。最后,他在他出发的教堂里找到了宝藏,但他并没有为这场迂回的旅程感到后悔,因为他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但作为读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有些模糊,这句看起来有些大道至简的话似乎很简单,但又不清晰。这种感觉就像是人的梦境,所有的事物在梦中被打散重组,又像是买彩票,结果看似是概率性的,其实又是必然的。在阅读了《物语和交往》之后,我觉得这可以成为这句话的解释之一:世界上所有的物语都在不断地相互交往,看似离散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循环关联的整体,虽然有的事物与我们相处于相隔甚远的时空,我们仍然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

我很喜欢画画,画画也是一种和世界建立交往的方式。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在纸上,让它们超越时间和空间继续存在下去,带给人莫大的喜悦和成就感。阅读本书的时候我还想起一幅很喜欢的画:博斯的《人间乐园》。

这是一幅构造复杂的祭坛画,里面表述了创世之前的混沌世界,伊甸园,人间,地狱这四个部分,画中的人和动物,人和人,动物和动物,各种植物,混杂交错在一起。如果不了解,你也许根本无法想象这样超前抽象的作品竟然诞生于五百多年前。

对于这部奇妙又有些惊悚的作品,人们有许多的解读。而对我而言,我感到图中许多事物,如飞鸟,水兽,泉流,人,在时间和空间中似乎构成了一个往复的循环。这幅画是一幅三联的祭坛画,两边可以像门一样合上,构成一个环。虽然作者博斯的想法早已无从考证,但这幅画给我的启发正如《物语和交往》给我的启发类似。

但读完全书后我还是有几个疑惑,以及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是对于物语和交往这两者结构完整性的看法。

虽然将世界划分为物质、语言和交往似乎已经概括了整个世界,但是在文中多次提及人的目的,意义,人的本能,善恶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一些违和。这些目的,本能,判断好坏的标准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能够定义改善交往就是好的?何谓改善?这其中似乎包含了一个用好来定义好,坏来定义坏的内部论证,没有很好的向读者阐述其原因。所以我觉得只用物语和交往来概括世界,这个结构是不完整的,一定还有它们以外的部分。

我们可以回到第二章描述交往的图。可以看到图中大圈里其实已经包含了本书中提到世界的内容。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些内容都可以被概括为物,广义来讲语言其实也是一种物。它们都象征着存在这一概念,因为它们存在,所以能被人感知。把人归类于语物之外其实也是略显自大的分类方式。于是从这里我开始感觉到这个框架所缺少的部分,其实就是圈外的部分。圈外的部分并不是指其他的交往空间,我把这个区域定义为死亡。

这种死亡并不是指生物寿命的结束,而是指物语、交往的彻底消失。我认为物语是会消失的,交往也是会消失的。比如几千年前存在的某个人,他作为人这个物语实际已经消失了,他和现在的其他物语的交往也已经彻底消失了。可能会有人说他的原子和分子还在。但是实际上原子和分子也存在消失的可能性,没人能够预料。

人们总是会回避彻底消失这个可能性,比如“寻梦环游记”里面人死后灵魂还会去往地狱,直到被彻底忘记才真正能死去,这就不是彻底的消失,宗教里面人会去往地狱天堂还会投胎,这也不是彻底的消失,混沌没有眼耳口鼻感受不到世界,但对他来说世界依然没有消失。不讨论的理由也很简单,都不存在了还有啥可讨论的。但我不这么认为。

一部名为今夕何夕的短片动画中,主角艾米丽给月球上的机器人装上了追光的程序,使他们害怕黑暗。当艾米丽离开后,这些机器人终日畏惧着黑暗追逐着阳光,陷入可悲的循环里。

实际上我认为所有事物都畏惧死亡,或者说害怕当前的形式被破坏。正是因为有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才对善恶好坏有了评判标准,物语有和其他物语不断交往的本能,这是害怕彻底消失,人怕痛,因为痛达到一定程度作为人这个形态也会消失。原子排斥或吸引其他原子,害怕被破坏而消失。死亡就是不存在,但是这种不存在确确实实是构成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抛弃它来讨论世界,所以我觉得更完整的结构应该是:死亡——物语——和交往。而本书中除了在最开始略微讨论了无这个概念,在第十四章说明了向死而生的观点以外,没有再提及这种不存在,这是不够合理的。无和死亡应该在最开始被叙述和阐明,然后才能与之对比得出那些我们认为存在的概念。就像是无论怎么去判断一座山有多高,首先得知道地面在哪里一样,地面之下就是死亡,地面之上才是被死亡支撑起来的物语和交往。

没有人会真的喜欢永生。今夕何夕中,艾米丽通过不断克隆自己来使生命不断延续,但是随着世界的变化,克隆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黑暗,伴随着人的逝去和记忆的损失,克隆日渐无助和消沉,希望被抛弃在记忆的河流里。在世界毁灭之前,最后一代克隆穿越时间回到过去,取回童年的记忆,然后离去。快乐是会损耗的,世界不是不灭的,被移除了一块的世界究竟是怎样,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正如艾米丽的克隆体快要死亡之时,她说的话那样:I’m I dying?-I feel pretty。

第二个观点是关于善恶的讨论。实际上善恶是相对的。小说哑舍中举过一个例子:救下被蛛网网住的蝴蝶,虽然对蝴蝶是善,但是对蜘蛛是恶,所以其实日常所说的善都是伪善。

当善的行为拓展了交往时,其实会对其他的交往造成损害,善和恶都是变更交往的行为,都具有双面性。此外,每个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可能也不同。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象过每个人看到的听到的其实都不一样,高中的一个室友患有色弱,他让我想到这个问题。比如说您看到的红色在我眼里其实不是红色的样子,而是您眼中紫色的样子,您看到的讲台的样子其实和我看到的讲台的样子也完全不一样。

小说《维罗妮卡决定》中,精神病院的朋友给主角讲了一个故事:国王和王后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国家里,在他们的治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条,深得民心。但有一天人们喝了敌国施放了毒药的井水,开始说胡话,而没有喝井水的国王和王后被人们认为是不正常的,国家开始崩坏。但当敌人以为计谋得逞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个国家又恢复了和谐,因为国王和王后也喝下了井水,也开始说和人们一样的胡话,重获民心。这个病友告诉主角其实精神病只是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世界里其中一段对话让我至今难忘:

——那你觉得墙的另一边是什么(指着精神病院的围墙)

——喝另一口井水的人

实际上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如此。即使我们能能够通过医学技术了解别人的脑运动脑电波,但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和另一个人一样思考,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我们已经有了不同的开始,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再殊途同归。这样就更加不能简单判断世界的样貌和善恶的本质。

但无论如何,阅读本书给了我许多启迪,其中的很多思路总结也比我自己胡思乱想的好得多,也推荐大家看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