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100字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100字

《书贩笑忘录》是一本由陈晓维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一):出乎意料的精彩!

看到豆瓣评分很高,书评不错,出于好奇买了一本,没有想到竟然出乎意料的精彩,无法释卷,一口气读完,近几年来持续的碎片化式的阅读状态,被这本书打破了,想来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真正被抓住的地方:其一,作者文笔诙谐生动、故事结构紧凑、叙事有条不紊、张弛有度,风趣生动背后一个个活的书贩形象跃然纸上,使人不由得开始被这个行业和这个行业的人所吸引,想要亲自去看一看、了解一二;其二,书名为《书贩笑忘录》,记述的故事也围绕“书贩”这个没有接触过的人不太会了解的职业展开,但是,读完之后并不使人觉得与之遥远,反而觉得他们和他们的生活离自己很近,透过他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社会生活、奋斗和追求的你自己的影子,看到我们熟悉的生活和人性,看到能够触动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共鸣,我想这正是作者透过这本小说真正想要说的话,也是本书最吸引人之处;其三,书籍装帧精美、封面设计很有一股文人气,内敛深沉。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二):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或是机缘巧合,或是命中注定,读完《好书之徒》后,我又读了《书贩笑忘录》。书里计中外书贩13名,从其背后挖掘一段段动人故事,落在文章中,在读者心中荡起一圈涟漪。同为藏书家的谢其章在本书序言中,称赞本书的写法:看似写景的地方他写人,看似写人的地方他写事,看似写事的地方他写情,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说的是书贩笑忘录,其实是人生酸甜苦辣。 第一次知道胡同和布衣书局,是在《但是还有书籍》的纪录片里。纪录片讲了关于二手书的奇幻漂流,这本书里我则更多看到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坚守。一个山东人,抛家舍业在北京贩书,开端很好,赶上了互联网、电商的每一个“风口”,先是在天涯社区卖文史类旧书,后来创立布衣书局网站,可惜少了一点经商头脑,十多年后依然没有做大做强,不知道200吨旧书的迷宫和生活的迷宫哪里才是正确的出口。一家三口在北京的生活充满无奈,显然作者是偏心胡同的,写出了对他的心疼,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十年,有憧憬,有恐慌,有喜悦,有噩梦,但没有世俗意义的成功。我也心疼胡同,特别是朋友们每次在饭局上对他经营模式的批判,应该很难过吧,我不认为现实主义阅历丰富的人就可以有理由颐指气使地贬损理想主义者,无论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看到一种差异就要分出优劣?如果生活的磨砺没能让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那么他一如以往逻辑自洽的过生活也挺好啊!我非常喜欢罗永浩。 老马和王建的故事也挺让人唏嘘的,老马真的娶了女主持人的照片吗?这个故事可以当小说读。一个贩书的小白,厚厚道道的,被一个单身资深老书贩相中了,教他贩书的门道。周末的潘家园永远是北京城最先睡醒的角落,有书贩拉来新收的旧书,一停住就是一番哄抢,抢来的书分类,贴标签,了解它的历史价值,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恩怨关联,重要的一页一页悠着卖,剩下的就搓堆,原价推出去。读的我也是眼界大开,不敢再轻言自己爱读书了,顶多算是一个看书不多但断断续续还是在看的人。和书中的人相比,说自己爱书或是了解书,简直不知天高地厚。这是一本让人谦虚的书。 其他书贩的故事同样精彩,这本书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对于有求知欲的人来讲,这部小书大有裨益,无论是知识性,还是趣味性,都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它。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三):一群贩书人的故事满足爱书人的好奇

读书本是一件极其私密和孤独的事儿,是你和作者、和做书人、和时代窥探秘密的过程,一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忘却了时间和空间。读的过程你没有任何可能的交流,进去多了,输出就变得极其重要,老憋着总会出点毛病,对身体不好。人总是要交流的,这是动物的社交属性。共同性需要桥梁和媒介,书在这个时候变具备这样一个连接工具的作用。

大多数喜欢书的,或多或少对书有一种极强的占有欲望。虽然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或许很容易地获得到电子版的书,但对爱书人来说,总是缺少那份书的厚重,少了翻动纸面的快感。

一本书放在不同的人手上去做,就赋予了不同的表现,每一本书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现代的技术可以复刻,但总是不一样了。更多的时候书作为知识的传递载体的作用在更多的时候便成了一件无以伦比的艺术品,赋予了它超出文字的价值。书毕竟是有数量的,时间的流逝也会带走他们的存量,当你寻找一本有时代印记的书时,才发现它从正常的渠道已无法找到。有需求必然就有了市场,既然有人在寻找与书的连接,那必然有人会提供这样的服务,无论他们的出发点是纯粹把它当商品还是真的出发自自己的爱好。总之有了满足欲望之间的桥梁。

爱书的人谁不愿意逛书店啊,我是有这个癖好的,每到一处便是去寻找有意思的书店,家门口要是没有个书店总觉得缺点什么,但是在书店买书是极少的,原因就是书店贵,网上便宜。书买多了,谁也或多或少的都要沾点旧书的边,因为有些书你是真的买不到了。陈晓维书里描述的天涯书单我是经历过的,天涯上蓬蓬鬼话和闲闲书话是个大牛频出的地方,有时候更会对那帮子书痴吓到,确实只能用痴描述。幸好自己财力实在有限,对书的占有欲望只能降到最低,保持着好奇,但终没有入坑。

潘家园的鬼市也都经历过,旧书摊就那么多,陈晓维的几位好友或许你我都打过交道。在旧书的这个世界,相对小众,能够长时间面对面的方式很容易使买卖双方的关系发生变化,毕竟对什么版本,背后的故事大多数人是不关心的,但对于感兴趣的却很容易产生共鸣,你不把我当成朋友,我可能会把你当作知己。发生了关系自然就有了故事。

《书贩笑忘录》是有趣的。爱书人好奇卖书人,爱书人写在历史上是难事,卖书人却是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捆手札要是压在了卖书人的箱底给忘了,史学家们或许会记上某某书商本着某种目的,按着不发,导致最重要的文献缺失,原来是一个卖旧书的造成的。卖书人是值得记录的。

这本书好玩也有趣,陈晓维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了他的朋友们,出版发行,怎么也算是立了一传了。或许百年后,这本书也会流转在旧书商之间,它只印了6000本。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四):此时语笑人得意 此时歌舞动人情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帘卷东风】

书评刚复活了,总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本完整读过的书,为它写上观后感,一来留住念想,二来向作品致敬,却总会是忘记去写,书倒是读了一些,书评却总是给忘记,真该打。

刚读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书贩笑忘录》,作者陈晓维写来如行云流水,写平凡小人物至此,叹观止矣。读毕,每个小人物都是如此鲜活,十三个故事都是这般令人印象深刻,仿佛其中的人都是身边的你我他。

记得小时候在书法老师那里读了一本有关藏书家的故事,既好玩又好笑,书名忘记了,但还是有一点印象:

其中有一位嗜书如命的江洋大盗,乘飞机到某图书馆盗取了馆里珍藏的书籍;

还有那些藏书家最怕借书,因为借着借着一些珍品就没了,于是你看那些藏书家是怎样搪塞那些借书人,也是很有趣的。

读过关于藏书家的书,也读过有关书店的书,但这还是我第一次读讲书贩的书。

书贩也不全是爱书之人,但他们都很懂书,无数珍品在他们手中经过,然后才到下家的书架上,开始一段新的生命。

我也曾在古玩市场见过一些卖旧书的书贩,他们风尘仆仆地把书背到摊位上,还得留意着孔夫子网等一些网站上的售卖消息,他们每天都在与这些积满灰尘、生出霉斑的旧书过着二人世界,不,有时候,甚至书才是他们的主人。

这些书贩呀,也是人世间一个个辛苦奔波的命运。于是,在这本书里,人和书之间的关联似乎只是顺带着讲了,每个书贩的故事才是书中真正的主角。

这本书,你可以当做散文来读,可是我更愿意作为小说来读,作者也说里面都是真人真事,但有许多虚化的东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分得清楚呢,每个人的经历拿来写成篇小说应该都很精彩吧。

我很喜欢《红楼梦》,许许多多作家也很喜欢《红楼梦》,于是,在一些作品里,常常能够看见《红楼梦》的影子,有时候,也许就是几句诗。

在励知书局这篇小文里,主人公是刘旭,刘旭自然也是一位书贩,他读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林彩,刘旭是一个很痴情的人,林彩这个姑娘很漂亮可是经常换男朋友,用现在的话来讲,她把刘旭当备胎,可是呀,刘旭依旧很痴情。

后来,林彩结婚了,刘旭便一个人去了一趟西藏,在寄给晓维的照片背后,写着“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诗里的这个林,是林黛玉的林,也是林彩的林。就是因为这句诗,我觉得这剧情还挺好看的。

这个书贩市场就是一个小江湖,有豪爽侠客,甚至还有师门帮派,不乏争斗,亦不乏温情。

既然是书贩的故事,总是离不开书的,在书贩眼里,书不再仅仅是供作阅读的,它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甚至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存在,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作者陈晓维文笔老辣,行文诙谐活泼,就是这样戏谑活泼的文风,讲述了书贩们繁杂劳累的残酷的生活,于是,书贩们笑着笑着,我们读来也笑着笑着,不经意之间,一股极大的悲凉涌上心头,书贩笑忘录,又怎么忘得了呀。旧书几经浮沉,书贩一生跌宕,这些经历似曾相识,不就是人世间的我们所正在经受的么。

书中的小杜从不标榜自己勤奋,也从不夸世道好,他总会说,一切都是运气。小杜很聪明,把人生一切难解的负担交给不可知的命运,只怀揣着好运轻装上路。把该忘的都忘却,只需记得这样一段时光“此时语笑人得意,此时歌舞动人情”,这就足够了。

《书贩笑忘录》读后感(五):一笑而忘,往往是因为情到深处才言不由衷

“乞丐讨饭十年,必有他奇异的见闻。小贩挑担半世,也有他特别的经历。”很幸运地于这个寒冷的冬日在晓风书屋偶遇了《书贩笑忘录》,得以窥见书贩眼里的一方世界。

这世界里,有“渴望参与文化循环,努力维系文化传承”的心,有“蓦然回首,竟从平凡岁月中发现不经意积累出来的一星半点特别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喜悦,也有“戴着蓝布套袖、不善言辞、喜怒哀乐也不肯多流露一分,但默默为子女劳心劳力,笨拙而深情”的中国的为人父者,还有把书修整的整整齐齐、把家打理的温暖温情、随处可见女主人心思的平凡又幸福的人生。

还有的,就是刘旭。

03年“非典”之后,刘旭不想在广告公司混了,也没什么其他的谋生手段,就想开个书店。

书店起名是个大事儿。刘旭对陈晓维说,叫荔枝书局得了。他补充了一句,林彩最爱吃荔枝。书店最终用了“励知”二字,开在了北大西门。

林彩,刘旭的高中同学,他的单相思。

陈晓维,刘旭的大学同学,二十多年的交情,《书贩笑忘录》的作者。

1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对于刘旭而言,林彩是他的白月光。

大学的时候,刘旭在南京,林彩在北京,平日里见不到,只好写信。刘旭如果去自习室,他做的唯一一件事一定是给林彩写信,写很长很长的信。为了提高写信水平,他疯狂地读杂志、读小说,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情书作家”,还是“单恋的”。林彩的回信总是很少,但刘旭似乎并不在意。

大二那年,女神南巡。陈晓维终于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长得中等偏上,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话不多,脸上总是带着笑。“爱笑的二十岁女孩子永远是可爱的。”

那几天,刘旭鞍前马后,把地陪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滴水不漏。他把自己里里外外慎重的捯饬了一遍又一遍,他给林彩准备了可能会用到的各种物资甚至包括耳挖,他把林彩的日程安排的丰富充实花团锦簇。

原文中有段话是这样写的:

“南京可是好地方,六朝名胜,一日三餐,钟山风雨起苍黄,万千气象照大江。刘大秘把整座南京城装进锦盒,扎上绸带,捧到林彩面前。”

夫子庙看灯那天,“夕阳中一对年轻的身影,他们尚未被生活的油烟熏染过的面部轮廓在傍晚六点的光线里被勾勒得清白分明。那两双技挂着晚霞的白球鞋轻轻在一起,像两只白帆船在接吻。它们歌唱着现在,并宣示出一种对于未来的无优无虑的信心。”

故事读到这里,就像是寒冷的冬天里照进来一束微弱的阳光,明知不会增加多少温度,却让人觉得意外温暖。只不过故事后面,还有一个“后来”。

2

后来,林彩交了几个男朋友,但从来不是刘旭。后来,林彩结婚了,嫁给了一个军官,家里介绍的。再后来,刘旭也要结婚了。

跟陈晓维谈起自己的“闪婚”,刘旭的目光平静如水,“既然不能和她在一起,对我来说,跟谁在一起都是一样的。”

结婚之前,他一个人去了趟西藏,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纳木错的照片。湛蓝的湖水和连绵的雪山躺在他的身后,照片下面写了一句: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诗里的这个“林”,是林黛玉的林,也是林彩的林。

作为读者,我真希望刘旭和林彩的故事能够在此戛然而止。

他因林彩为书店起名励知,他又因林彩将书店关了,最后又因林彩的缘故而重新开张。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书贩笑忘录》,一笑而忘,往往是因为情到深处才言不由衷。书的封面以芭蕉入画,‘譬如芭蕉,生实则枯,一切众身亦如是’。”对这本书的喜爱,可以说是“始于书名,陷于封面,忠于贩书人的情和爱。”

陈晓维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和他们同行,写下他们的生存状态。不仅于流转在他们手上的稀寄古怪的书籍,还有那粗糙的生活、如影随形的无聊感以及爱情和梦。”

励知书局重新开张了,就是那个刘旭的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