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100字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100字

《幽灵备忘录》是一本由王陌书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一):不系舟

平行与交汇的故事在现实生活里永远都在上演,只是淹没在混沌中显得平淡,用笔勾勒出奇异的线条之后就成了真实与虚假的折射,成了语言的陷阱,无论是纵横严格的网络,还是信马由缰的线条都有其光彩凛然之处。而漫步这个故事中,如同置身不系舟,随水而去,虽然没有波涛汹涌,但不知去往何处的新奇感也让人欣喜。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二):另一种路

在阅读《幽灵备忘录》的时候,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朱奈达的《路》,这两本书,一个是故事,另一个却是画集,看上去完全不同,可是他们有着相同的形式和相同的内核。 《路》从前面看是一个红围巾男孩的故事,背面则是穿着红裙的小女孩,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穿行,走过一个个相似却又不同的场景,走过属于自己的路,然后最终在中间相会。而《幽灵备忘录》同样如此,从正面开始阅读是一个叫做卢鱼的男性侦探的故事,而如果从最后一篇文章往前阅读则是属于插画作者言语的故事,他们的人在15号桥上相遇,他们的故事在书的中间相会,而他们的结局在碰撞中像烟花爆炸开来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在阅读《路》的时候,我也曾想象过会不会有小说做成这个类型的样子,我觉得《幽灵备忘录》就是我想象的那种样子的,只是故事里不是那个红围巾的男孩和红裙子的女孩的故事,而是他们长大成人之后的故事。如同男孩女孩在每一页中有着相似的场景却绝不是同一处,卢鱼和言语的故事也并不是对同一天同一个故事的另一个角度的讲述,他们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阶段和情况进展,通过这个相同的世界和那些相同的元素,两个人的人生被串在了一起,并逐渐合二为一。 就故事来讲,我喜欢言语的伪情感故事,带着一种淡然的味道却又很有人间的味道。相对来讲,在伪侦探小说的部分,虽然我觉得故事很有趣,但是和我所期待的侦探小说落差比较大,如果要形容的话,我觉得这更像是荒诞故事而非侦探故事。但是一个“伪”字让我觉得释然多了,毕竟在这本书中并不是要去进行逻辑推理,而侦探承担的更多的是一个载体,用来合理地引出一段天马行空的故事。 作者的文字很有自己的风格,辨识度很高,坦然中带着些许青涩的气息。他的文字像小说又像散文,读起来既有趣很容易沉浸其中,但是在作品意义的表达上,故事的内容上会有让我有一些不知所措。因为虽然看上去每一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而我也将其阅读过,仿佛已经明白,但是把他们放在一起去仔细琢磨的时候,就会觉得我真的看明白这个故事了吗?为何越读越觉得情感和侦探不过都是作者的障眼法而已? 其实从书本的两边向中间汇成一个故事的,不止是路,我很喜欢的一个绘本《胆大包天的睡鼠》和《胆小如鼠的巨人》也是类似的风格,只是他是在书的背面翻转一次像普通的故事一样开始。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装帧可能更适合这种方式。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三):一场新奇的文字体验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有意思的小书,从前到后,从后向前,从伪侦探小说和到伪情感小说。主角们不知为何,被推动着走向故事的结局。卢鱼和言语,从两个类型小说中游曳、前进,在伪结局的桥梁上相遇。然而他们却找不到适合两人共同的结局,于是只能徘徊、迷惘。一切在最后归于虚无。

封面

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才气和青春的气息真的每时每刻都从文字中渗透出来。有些迷惘、设计、构造巧思是独属于很年轻的人的狡黠与思考。真好,用想象力构造自己的文字森林,并有才华和能力将其展现给读者。

单论故事来讲,这本书也是很好看的。 我更喜欢卢鱼的伪侦探小说部分,每个小故事读起来很有意思,虽然不是典型的推理悬疑故事,但是却奇妙的有合理的解释,个人感觉有点《异度侵入》的感觉。将卢鱼的故事与言语的故事穿插起来,互相映照也很有趣。未知的悬疑和突然的爱情是调动情绪的最好方法。作者很爱说“穿过文字的密林”,确实,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构建文字森林的用心,对称总是具有令人动容的美感。

超现实的世界,超现实的故事,超现实的卢鱼和言语,一起走向超现实的结尾。追踪与被追踪、暴风雪山庄的谋杀、隧道中消失的汽车、迟到的爱人,偶遇的白海鸥和似乎串联起一切的卡夫卡。翼龙展开双翼,飞过天空,飞过海滨普通的城市,飞过男女主相遇的桥梁。真好,真美,真梦幻。作者完全掌控笔下的故事,赋予每个人应有的结局,或者将一切直接归于虚无。

不过我个人也有一点不喜欢的地方,感觉作者有一点卖弄文字的嫌疑,不太克制,有点刻意堆叠形容词和名词。但这也无所谓好与不好,文字本来就是内心表达的窗口,极繁也很可以很美。只不过不是很适合我。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是一场新奇的文字体验,随作者走过文字的密林,不管是何种收尾,都是一场梦幻的旅程。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四):《幽灵备忘录》自序

原则上作者想要表达的已经在小说里表达完了,若自序是小说的补充,那说明这种小说本身有着需要辅助来弥补的缺陷。自序更多的是一种总结性的感慨,一种情感抒发,揭示虚构下的真实一角。在这种情况下,叙述作者的意图大于叙述作品,像是舞台的幕后工作者试图走到台前。

(我走到台前)大约七年前,我十五岁的时候,认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有了结论,决定想要成为一个作家,通过笔消除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并且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除此之外的其他可能性。一个消极而且偏执的少年,热衷于意识流动的幻想,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一切,试图把自身从现实中剥离开来。坚固的决心包裹了脆弱的灵魂,那是一种伪装,伪装出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赌上一切的姿态,视二十岁为一种终结,可二十岁到来之后却发现那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天真、仓促而且盲目的决定,七年之后的现在,二十二岁的我依旧在写作,不过满是困惑和迟疑,原有的强烈诉求在时间浸泡下已经模糊。再过七年,二十九岁的我也许依旧在写作,也依旧满是困惑和迟疑。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写过的那些小说像时间轴上的切片,记录下我思考深处自己都未察觉的变化,《幽灵备忘录》是其中让我感到纠结的一部。作为一部超现实的结构性小说,架空的时代背景,跟所在现实缺乏关联的人物,似乎是刻意给读者设置一层陌生的缺乏代入感的隔阂,虽然那并非我的本意。我并不是那种试图将个人思维强加于读者的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我希望在对折式的结构下呈现一种数学般的对称,以“伪小说”之名书写一种小说。在纸面上搭建一种维度的空间,读者可以自由进出,判断是否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小说初稿完成于2017年,但是在2019年我又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删改,最终定型于2019年10月。这种时间间隔让我感到异常微妙,相隔甚远的时间折叠在一起,不同状况下心境的对照产生了一种黑色幽默。由于各种因素,对部分内容和章节标题做出调整,小说的面貌一定程度上变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正是因为我也变了吗?要形容对此的感觉只能说是麻木,因为一面妥协一面愤慨是矛盾的(一种我认输但是我没有低头的姿态)如果真的愤慨就不应该妥协,已经妥协就说明没有那么愤慨,这样反证只会得出自己虚伪的结论。

小说可以是单纯地记录现实,也可以是单纯地颠覆现实,原本矛盾的事情在小说中并不矛盾。可人总是会将自己的倾向强加于小说,认为小说应该是怎样的,就像认为正方形是怎样的,有明确的边、角与对称的结构,如果不符合标准就是失败的异类。然而小说本身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定义,它是一种容器可以容纳所有的想法,雅与俗、对与错、左与右……一切相对立的思想都可以被包括在内。不同读者群体的倾向把它分割成不同的类型与主义,而它们又有着本质上相同的起源。所以在谈论文学的时候,我都会尽量避免从俯瞰的视角用空泛的观点概括整体,我更乐于在某种前提下对具体的文本进行剖析,无意谈论文学在当代具有怎样的使命,和人类命运有着怎样不可割舍的精神联结,提出因为什么的原因,得出所以什么的结果,那是将文学奉上神坛抹上油膏,建立一种情感重于理性的宗教。我是性格冷淡甚至冷酷的作者,能做的仅仅是写而已,在生与死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真实与虚假之间,通过写作去证实自己卑微的存在。

(停顿一分钟,留下某种空白,然后继续)

想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强调或抒发什么,可实际上已经无话可说,所以陷入思绪上的停顿。对于早已经写完的作品没必要投映太多当下的感受,很多事情在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期待和悲观都是没有必要的,某种意义上,思考更多的问题是在制造更多解决不了的烦恼,语言是乏力的东西。那么,各位一一请穿过这篇絮絮叨叨的内容空洞的自序进入小说吧(可能现况就是不明所以然,所以想说些不明所以然的东西),仿佛可以听见周围不耐烦的嘘声,仿佛可以看见渐渐吞噬我的目光,很明显我应该退场,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读者您了。(关门声,渐远的脚步声,绳索勒紧声)

2019.11.26 星期二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五):(剧透)诡异,离奇,看不太懂

不看目录,终得恶果。

《幽灵备忘录》,用时三天半,虽不算难读,却难以理解。

“每个情节我都懂,凑一起咋就看不明白了......”

这是笔者看完之后的最大感受,真看不懂,仿佛读者、作者、小说人物,处于三个偶有交点的不同维度。

书名极具欺骗性,幽灵、备忘录、悬疑推理,这三个元素,能让你想起什么?

笔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灵异日记类的推理小说!校园闹鬼、都市怪谈、妖鬼传说,光想到这里,已令人心潮澎湃,期待不已。

(无情击碎幻想)然而,并非如读者所愿!这部小说,并没有所谓的妖魔鬼怪,也没有都市怪谈,就是几篇连续的短篇小说,甚至,能否算推理,笔者都无从判断。(算的吧。暂且算吧。)

言归正传,小说的开头,云里雾里,虽然让笔者有些懵逼,但还可以接受,无非一个开头罢了,且看下去。

第一篇,诡异的行事,诡异的人。主角卢鱼,醒来后,突然追踪起小偷,又突然追踪了与小偷交易的女人,又再转移目标追踪与女人交易的幕后黑手。中间的推理虽然没什么毛病,但是这个行为本身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仅第一篇,且有许多东西还未搞清楚,继续往下看。

第二篇,孤岛模式,侦探齐聚,密室杀人。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激不激动?高不高兴?呵呵,高兴的太早了。作者偏不按套路出牌,法医尸检结果,死者是猝死。什么孤岛、密室、侦探,毫无意义。虽然后面有推理,却没什么用处,逻辑不算严谨,仅限于一种较为可能的猜测,无法证明或证伪,且没有任何意义。作者也在文中表明这一点——

第三篇,其实是两个谜题——汽车于隧道中消失与连环杀猫案。汽车消失,是一个小诡计,很常见的手法,并不占多少篇幅。杀猫案,有点像心理推测,结果有点奇怪,也不是不能接受。

第四篇,这是最离奇的一篇。郊区的某所房子,住着一对爷孙,高雨声与高数,而这爷孙俩跟艺术家失踪案有关。不知道身为侦探的卢鱼如何得知这两人有嫌疑,也不知道他调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总之非常奇怪,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很奇怪,结尾更可以说是离奇。所谓的“爷孙”居然是人格分裂,而且在这里,人格分裂居然是真正分裂成基因、样貌几乎一样的两人,实在是神奇。

第五篇,呼应到开头,从第一天醒来,卢鱼其实就处于虚拟与现实之间。而他也开始寻找那个女人,被人委托要寻找的女人。委托人居然是作者本人。(此处实在不知如何吐槽)

后面便是结局了,即卢鱼与那个女人之间的后续,事实上,两人没有任何联系,既不认识,亦无交集,因此,两人相见后的后续亦是一片空白,小说成为虚拟的空间,撕裂、破碎、湮灭。

你以为结局就是结束?!进度条,啊不是,页数会告诉你,事情没这么简单!(好吧,其实看过目录的都知道)

结尾之后,便是那个女人的故事,也就是此书的另一个主角,言语。

她的故事,既有科幻之感,亦有言情之感,同时还带有一点推理性质。如前面卢鱼的故事一样,她的故事也分为了五篇,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事实上,笔者在读结尾时,便感觉出作者的行文有村上春树的味道,具体是什么一时难以形容,但那种相似感是确切存在的,特别是结尾篇章的最后一段,虚拟的时空撕裂,感觉最是强烈。

而读到女主角的故事时,又想起了折原一的《倒错的归结》,那本称可正读可反读的推理小说,而本书的结构正是以两人的故事互相对称,也应该存在另一种阅读方式。

作者也确实在附录提醒过,这书有着另一种阅读方式——

附录

作者的这种写法,虽不算闻所未闻,却也足够新颖,为本书赋予了两种不同的结局。相对于故事本身,主角的言行、观念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若谈及本书的故事,其实笔者有诸多地方看不懂,包括两个主角各自的故事,包括结局,包括作者出现的部分。但作者想表达的东西,笔者大致能领会一些。或许故事看不懂会难以领会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文学本身就是要读者自行领会的,倒也没有过多遗憾。

本书的悬疑感稍弱,但那种空间撕裂感非常强。不管是两个没有交集的主角的会面,或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参与到剧情中,亦或是最后结局中虚拟空间的湮灭,给笔者带来非常强空间撕裂感,而这样的布局,只能靠读者自行判断其优劣了。

题外话:看书之前,一定要看目录!不看目录的笔者,已经尝到了恶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