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杜甫的作文600字(通用10篇)

关于杜甫的作文600字(通用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杜甫的作文600字(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有一次我看见花园假山下面有一个防空洞,强烈的好奇心使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向它,刚一走进就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吸了进去。

再睁开眼时,我发现身上穿着唐装,自己身处唐朝。迎面颤颤巍巍地走来一个穿着稍显破旧的老者,他的脸颊清瘦,两鬓斑白,额头上被岁月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像一个横着的大“川”字。眉头紧锁,三角形的双眼露出凝重的眼神,稀疏的胡须在寒风中凌乱地飘动着。他边走边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的天呀,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杜甫吗?我赶紧迎上去对他说:“您是诗圣杜甫先生吧?我很喜欢您的诗”。杜甫说:“过奖了,鄙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并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杜甫家是一间十分简陋的茅草屋,座落在景色优美、清澈见底的浣花溪旁。突然,风和日丽的天空刮起了一阵猛烈的大风,把屋顶的茅草吹飞了一块,漏出一个大洞。杜甫无可奈何地抬头看了看,满怀感慨地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令我格外难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尽管杜甫自己处境艰难,但他心里想着的却是天下百姓,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心底无私、忧国忧民的情怀。我无比崇敬、发自肺腑地对他说:“我要拜您为师,向您学习。”

这时,一束强烈的光从屋顶上的洞射了进来,十分刺眼。我一下子惊醒了过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梦,要不我还以为真穿越到了唐朝,和杜甫过了一天呢!

第二篇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上,尽职尽责的士兵打起了更鼓,发出的声音断绝了人流,秋夜显得格外萧瑟,也是肃杀的。边陲小镇被双方战火一次又一次洗礼,更显荒芜、凄凉之感。我远远望去,边塞上孤雁在寒风里挣扎着,哀鸣久久不绝,见证着太平盛世的陨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这世间的千般苦涩,却都是让老百姓们吃了个遍。吹不尽的秋风呼啸而过,从今夜开始,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的白露,便凝结起来了,迎着一轮明灯似的月亮,我却还是轻叹一口气,无论他走到哪里,这月亮都是故乡的最明亮!亦是最温暖。只见是角声满天秋色里,仕途不顺的他也是抗不起风浪,危险一来便和家人们天各一方。家中小弟离散后便再没有音信,家是我的寄居之所,更是我心灵小憩的港湾,哪怕是有你们一点点的消息,对我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可以支撑我继续前进。苦苦打听追寻却仍然是徒劳无功,战事频繁而跌宕起伏,难以预料是不是下一次见面,便是一抷黄土,生死两茫茫。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是一封连着一封的,承载着我的牵肠挂肚和手足深情,可为何没有一点回音呢?常言:“家书抵万金”。人们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最先忧愁的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家人们。相比之下,千金,万金,对比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来说,要远远没有意义。毕竟是既忧家愁,又有国难,辗转反侧,眉头不能舒展。烽火连天,何时才能熄灭;连年征战,何时才能收兵?转念一想,虽说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但是每一场战争都是灾难,无论胜利与否,铁骑践踏过的那些战士们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第三篇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著名学者、军事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代乐府。他记忆力特别强,一天能背几首诗。不几年,胸中已装了几百篇诗文。

7 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教他背诵古代的赋,其中有“凤凰”之名。杜甫早就听说过有凤凰鸟,但就是没见过,于是抬起头来问父亲:“凤凰鸟是什么样的?”父亲告诉他:“这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它头像鸡,颈如蛇,领似燕,背如龟,尾如鱼。这种鸟不与其它凡鸟为群,是高洁的象征。”杜甫听了深深地印在脑中,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说:“有志的人也应该像凤凰,对不对。”父亲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对,对。”

“那我就作一首凤凰诗吧。”杜甫说。父亲惊喜地睁大眼睛:“好,念出来我听听。”于是杜甫吟诵起来。诗中把他理想中的凤凰尽情讴歌了一番,最后抒发怀抱: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养他了。

到了 9 岁,杜甫已经能写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当地诗人聚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场,有时人们还是把他从树上叫下来的呢!当时在长安有一个名人汇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诗人、学者、艺术家常常是济济一堂。最使杜甫难忘的是,他承先辈们的介绍,到过歧王的王宫,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名流,有幸欣赏了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 20 岁离家漫游,他游吴越、登泰山、访燕赵,增长了很多见识。他33 岁这一年,在洛阳与另一个诗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 40 多岁时国家发生动乱,自己也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却用血泪写出千古传诵的诗篇。

第四篇

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的书多了,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下笔时就会得心应手。第一节巧妇难为无米炊,作文不好能怪谁书是良药,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面包,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益友,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船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籍如此重要,如果没有阅读,怎么会有丰富的知识,又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多阅读课外书,广采博取,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六千个汉字,广泛阅读了杂七杂八的书。他读过的书的数量,曾让《北京文学》的编辑为之惊叹,为此,余华毫不谦虚地说:“我不敢说我作为一个作家怎么好,但我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我没碰上超过我的,跟我差不多的不少。

我作为一个读者,非常优秀,这一点我是自信的。”当余华读了汪曾祺的《受戒》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之后,便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写作欲望。他最开始主要模仿《人民文学》上的文章,学习使用标点符号、练习写作,就这样,他逐渐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余华曾表示,汪曾祺、川端康成、卡夫卡、福克纳等作家对他产生小时候,余华凭借认识的五通过阅读,孩子可以积累词、短语、句子、句群,从而建立“语汇库”。如果孩子平时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有空的时候翻一翻、看一看,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孩子说话时就很可能出口成章,写作文就很可能妙笔生花。了重要影响,他说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始于模仿他们的作品。

从本质上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阅读也是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而且写作的兴趣经常由阅读激发出来,更何况写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没有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成了无本之木,成了无米之炊。

第五篇

想象的作文900字 跟着杜甫游大唐

唔,隔着被子,已经察觉到外面已经晴空万里,我该起床了。奇怪的是,今天居然掀不开被子,突然,一片天旋地转,我好像被传送到了另一个世界。

“咦,这是哪里呀”我望着一片陌生的风景发出疑惑。我往前走着,这儿的街道十分狭窄,建筑物也异常复古,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是不是横店呀!不过理智告诉我,别扯了,横店怎么会没有人呢?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想法在我脑子里产生了:我不会是穿越了吧?

我加快步伐往前走,迷迷糊糊走进一条街道,这里正在举办庙会。街的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卖香囊的,卖食品的,卖发簪的,卖什么什么的人根本数不清。街上的行人都穿的是古代的长褂,说的话都是古文,我的猜想正确,真的穿越了!他们用一种看神经病的眼神看着我,我看看自己,扎着马尾辫,穿着羽绒服,怪不得他们会这样。

冥冥之中,道路中央站着一位人士,从背影看去,文质彬彬,蛮有学问的样子,不过年纪好像蛮大了,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这位大叔实属不易,我们是有缘人,我接下来的路就靠你了!我向着那位大叔慢慢逼近,这位大叔居然在吟诵着《江畔独步寻花》,还往前走了一步,这不是江边,我也不是你要找的那朵“花”。

我小心翼翼地上前,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大叔缓缓转过头来,脑门上居然贴了两个字:杜甫。什么鬼,杜甫的文艺气息哪去了?只见他开口说道:“我在等你呢,你被我们当做游客,接下来我带你游览大唐。”

我的天哪,杜甫带我游览大唐,一辈子都不敢想这种事呀!我没有什么疑惑,毅然决然跟着他上马了。

我坐在马上,欣赏着一路的风景,啊,古代的空气真的好清新呀,每呼吸一口像吃了薄荷糖一样。杜甫的马车行驶到了紫禁城,紫禁城给人一种十分华丽、带一点点可怕的气息。我就当一个小游客穿梭在皇宫之中。宫女太监们对我非常友好。我看到金銮殿可以免费开放,想也没想就进去了。

李世民正在讲着国家大事,我装出一副大臣的样子混在人群最角落。李世民把我叫了出来,哎呀,忘记换羽绒服了,怪不得他会把我叫出来。我就看见杜甫在某个小角落拼命给我使眼色,大叔,你的旅行团能不能给游客一条龙服务呀。靠人家不如靠自己,我跳起来大喊:“妈咪妈咪哄!”,想赶紧逃离这里,我看周星驰在电影里就是这么做的。又是一阵天旋地转,我竟然穿越回去了。

我睁开眼,赶紧站了起来,大喊了“妈咪妈咪哄”结果全班哄笑,唉,刚刚是一场梦,我在课堂上睡着了。

第六篇

“浑欲不胜簪”簪的是你的缕缕忧愁;“茅飞渡江洒”洒的是你的丝丝无奈。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你。杜甫,你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忧国忧民是你永不变的情怀,可我怎么也没想到,你的心胸竟如那天空一样宽广。困苦、凄凉的境况,本该令人们同情悲悯;而你却没有沉沦于个人的悲惨,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愿“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时,我看到的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诗人,而是一个关心民生的“圣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你在感叹长安沦陷,虽然山河依旧,但满目凄然。你虽悲痛万分,但却着眼大局。此时,我看到的是一个忧国思家的普通百姓。

无论何时,你都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丑与恶,苦与悲,一切都那么真实。

人人都说你是千年一遇的大文豪,是高高在上的“诗圣”。可在我心中,你是一个关心民生的“圣人”,是一个忧国思家的普通百姓。杜甫,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明镜!

第七篇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可谓真才实学也,人称“诗圣”。在唐朝,他有满大街的粉丝,可他却想穿越来现代参加一场考试看看自己的水平。

子美苦读一年现代知识后,决定去参加考试。于是,他问朋友说:“您认为我可以参加什么级别的考试呢?”那人笑笑说:“还是从小升初开始吧。”

呵,这也太小看我了吧,杜甫心里想。他看了一眼试卷准备作答:

第一题:请问在长勺之战中,死亡了多少人?

哎呀呀,这也太简单了吧!要知道我可是读书破万卷啊!他喜不自胜飞快写下了答案。可别以为这就完了,还有第二小问呢:请列举出这些人的姓名。

啊!这是什么题目啊!杜甫汗涔涔地想,为什么非要知道这些人的名字呢!《资治通鉴》里面没有记载啊……算了算了,后面的题我好好答就是了。

没想到第二题竟然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呦,这不就是我写的诗吗?当时的时间、地点、背景、心情、风光,我都清清楚楚啊!

杜甫胸有成竹地正打算提笔,可往后一看,试卷的下半截却写着:这是一位老师给学生作文的评语,请剖析背后的用意。“这就奇了怪了,这首诗我不是写来做评语的呀,我都不知道,这考官又是怎么想的呢?”杜甫自言自语道。

再看看第三题:请问诗圣杜甫诗何年出生的?哈哈,这个容易呀,要我说出几月几日几时都行啊!杜甫刚刚心花怒放,却被后面的一小问给难住了。“请说出与他同年同日生的人物名称。”什么什么,这么变态的答案谁知道啊……

突然,诗圣一下子感觉头晕目眩,休克在了考场中。醒来后,他问自己:“我之前读的那些书是不是学得不对呀?为何连小学生的题都不会做呢!现代小学生的知识实在是太渊博了,我还是赶紧回大唐做我的诗圣吧!”

第八篇

白居易《与元九书》论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于贯穿今古,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天宝三年,这一仙一圣携手同游洛阳,把酒论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仰视着两位诗文巅峰的俊豪,吟咏着他们留给后人的诗章,细细咀嚼,足以体味出那字里行间蕴藏的无穷奥妙。

李、杜都很善“画”诗。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甫的《绝句》就是两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送友人》跳出了一般的儿女情长与秋风萧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出离别的伤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翠的山岭,透亮的流水,红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映互衬,气韵生动,绚丽华美。再看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诚然就是一幅山水画:青翠黄白,色彩璀璨,千秋雪,万里船,又将尺方画布延入了无限的时空,给人一种野云孤飞,言近而思无穷的潇洒之感。

有人说,杜诗多泪,李诗溢酒。以雄奇浪漫见称的李白和以精练现实著称的杜甫,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前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古地,山雄水淼,作者踏碧波,寻仙尘。一会儿半壁海日,天鸡啼鸣,一会儿熊咆龙吟;有忽而霓衣风马,虎瑟鸾车。入梦出梦,肆意汪洋,想象夸张似云中神龙,极现遒劲盘曲的整体。那傲岸独立的气质,那不摧眉折腰的宣言,让人读来为之倾倒。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破屋》,茅飞,秋风掠堂,夜里轻迫,彻夜无眠。面对此情此景,读者也要落泪而泣之,然而杜甫之“圣”就“圣”在以切身的苦难,推及“天下寒士”,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代价,换取“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人真正领略到了一个圣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让人看到了“穷亦兼善天下”的品格。

“仙”也好“圣”也好,都难脱世事的愁苦。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愁入黄河之水,忽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竟将抒愁转成言志。李白的诗总体感觉痛而不伤,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尽是对沧桑世事的深沉感谓。老友相逢,既对往日眷恋,又充满无奈的苦笑。

由此观之,李诗妙境在虚处,而杜诗妙境在实处。虚则以气韵见长,浑雅而暗蕴空灵;实则以意境见佳,精干而深析透辟;李诗美在情辞,所以比较丰腴;杜诗美贯平实,所以较为遒劲。读李白诗像啖荔枝,一颗二口则甘芳盈颊;读杜甫诗像初尝橄榄,初觉生涩,回味则满嘴甜津。

第九篇

一年我在四川成都,游杜甫草堂。

开车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杜甫草堂,高架桥盘曲而上,路边的花草都比盆栽的绿萝有精神。

走进杜甫草堂的大门,就能看到一条像镜子一样的小溪,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金鱼,如果你往里面撒一些面包屑,他们就会集中在一起,集中的金鱼里面,你会发现有一些金鱼头上有一个大大的鼓包,那我是他的脑,因为我在别处没见过,我还以为它是个怪物呢。

再往里面走,你会看见大片大片的竹林,一阵微风吹过,竹子上的竹叶像小爪子一样,簌簌的响,好像在摇着小铃铛。

在竹林深处,你会看见一个小亭子,里面有一堆老人在里面下象棋,他们的表情悠然自得,好像一到这里什么心事都没有了,难怪,因为旁边都覆盖着竹林。绿色能让他们放松心情。

走出这片竹林,再往里走,就到了一个长几米的廊子里面,里面有几个蟾蜍,底下是一个装满水的小池子,传说,只要把硬币投到蟾蜍嘴里,就能财源滚滚,可惜,我没有投进去。

到了一个岔路口,右边有一个卖各种关于杜甫的小物件的商店,而往左走就到了杜甫纪念馆,在杜甫纪念馆里面,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杜甫的知识,让我知道了杜甫的经历。

我觉得杜甫草堂太好玩了,下次我还要来成都。

第十篇

历史典故大全:杜甫遇李白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