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杜甫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杜甫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杜甫传》是一本由冯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甫传》读后感(一):短评

生逢乱世,一生作诗一千多首,图有家国情怀,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诗句支撑他的信念,这就是诗句的力量,这就是文学和艺术的力量。

他的悲,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评论他做的怎么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感谢他,感谢他用他的生命,用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巨大的文化遗产。

《杜甫传》读后感(二):走近杜甫的内心深处

最近在樊登读书上听到一部书《杜甫传》,对杜甫其人其诗有了比较立体的了解。书是中国五四时期著名诗人冯至先生所著,成书于1952年。那个时期涌现了一批集极厚国学功底又兼具民主与科学先进思想的集大成者,冯至先生无疑就是其中之一。书中追 问是什么使他而不是另一个人写出这样的作品而被后世冠以诗圣史诗史最高美誉。读完此书,仿佛亲历了那段和着普通劳苦大众在军阀割据战乱不断中苦痛与无奈的历史,更体会了诗人在狼狈不堪疾病缠身的困顿中仍为民忧为民喜的高尚情怀,也惦量出了杜诗的厚重感,这里深藏着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与一颗对柔美事物的爱怜之心。杜诗多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无论文学爱好者还是中小学生都值得好好读一下此书。

《杜甫传》读后感(三):《杜甫传》

他在官场有过一段小心翼翼曲意迎合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作让他渐渐远离了人民,左拾遗的尽心尽力让他遭到皇帝的不喜,被迫远离官场,可这次远离却让他再次贴近了人民,看见了水深火热的人间。在此颠沛流离的期间创造出极高水准的作品。 他一生忧国忧民,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诗人的敏感。他真正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但封建时代以及所受到的教育使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他看到了人民的苦楚却也看到兵力残缺,边疆来犯,内心的矛盾尽然体现在诗中。他期盼着皇帝能够有所作为,无望后又怀念着唐太宗的盛世,却从未想过反抗,他后来遇到苏沛这样的人,给他带来极为新奇的感受。他倾倒于苏沛的仗义豪情,也羡慕这样的生活。一度给他带来“白间生黑丝”的感受。

可一段时间后他又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最后的时间几乎都在船上度过。令人唏嘘。倒卧船中景,故国悲寒已。 藜羹度日乌皮改,身衣寸寸为补丁。 药也无法治苦疾,死期近近盼归去。

《杜甫传》读后感(四):英雄主义

杜甫的时代是唐朝从“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到“安史之乱”的急转直下。杜甫的一生是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转变为贫病交加、流离道路的一生。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读者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什么原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

杜甫个人不幸的遭遇与种种感触和国家的危机与人民的痛苦永远是胶漆般地密切结合,难以分割,这就使他大部分的诗篇充溢着个人的和时代的血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

杜甫的诗在他所在的时代并不被认可,统治者总是喜欢歌功颂德的内容而不是这样的“负能量”,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杜甫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主义的诗人,他的诗已经超越了时代。

《杜甫传》读后感(五):随便写写

这是一本了解杜甫及其诗的很好的入门书。 书中将杜甫划分了较为清晰的阶段,通过结合杜诗来写杜甫,让人感触更为深刻。 但这本书由于时代局限,把“人民”这个帽子过于重得按在杜甫身上,这使得杜甫多了许多政治正确的意味,当然我并不是说杜甫的创作和人民没有关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但过于去塑造一种人格,可能反而失去了杜甫作为一个诗人,更准确的说是作为一个人的形象而展现出来。此外,结尾略显仓促,回味欠缺。 另外,我还想提一下作者在附注中的一篇文章«论杜诗和它的遭遇»,文章写到杜诗在杜甫在世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并不被人推崇,逐渐开始被世人广为熟知也是在他死后的八九十年后了,也就是晚唐时期。我想,一方面,由于当时社会过于混乱,人们无暇他顾;另一方面,也是世人皆知的事实,杜甫写出了大量批判当下的诗篇,换做哪个时代他又能真正被主流社会所推崇呢?个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当然,杜甫是他所属时代所创造出来的,但他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每每读其诗,心头总是一紧。 (注:书尾附注的三篇文章中,«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和«论杜诗和它的遭遇»这两篇值得一读,对了解杜甫及诗有很大帮助;最后一篇短篇小说«白发生黑丝»水平一般,不建议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