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1000字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1000字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是一本由赛明顿(Symington, N.)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一):自恋一个新理论

偏专业学术性,素人我虽然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但有些看不懂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对我深切的吸引。老外的文章总能追根溯源,科学性强,揭示抓住事物的本质。真理就是那么朴素的一句话就能让人欣喜叫好,胜过万千。“只有我们接受的时候心理的事才会发生”,的确。“每个人身上都有需要解决的自恋的问题”,诚然,这就跟欲望本能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认识它认别它就是前进的开始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二):本书就是所有心理师对精分流派爱恨莫测的理由

本书的优点:

一改科胡特独霸精神分析界自恋之王的情况,从稍显冷门的费尔贝恩理论出发加入现代精神分析越来越实操的倾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想要弥补或批判科胡特自体-客体理论中对自体较少的描述。

书中用来解释自恋防御的一个奇佳的神话比喻——卡西乌斯的故事值得所有流派的心理师阅读。

五星推荐的点是因为比较详尽地总结了所有现有精分流派对自恋提出的理论。

悉尼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言之凿凿说孤独症都是自恋,这简直就是要了命了。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三):读书如品尝食物,每个人味蕾不同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为一个很多年才逐渐走出自恋的人。

什么是自恋,自私,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多人惯常的想法,这位医生提出了很多内容因为翻译的问题,表述不是那么清晰,他认为自恋是因为相连,与他人的绑定,因为这份绑定,你的自我没了,一个自我都没了的人怎么可能是自我中心呢,他生活在他人的洪流里,他需要他人的肯定,赞美,支持,告诉他你是对的好的,我想大多数时候他的心里该是空的吧,因为自我系在他人的头上。“我的心思会导向一千种事物,其中没有一个是我自己。”他们持续地向外界要求怜悯,感激和欣赏,但是他们心理没有他人,对于关系他们基本是冷漠或者厌恶的,这看起来的矛盾恐怕要从头说起。

自恋的形成,多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某种共生,儿童为了生存,天生有讨好父母的倾向,从成人的观点,可能孩子家里有好几个,你选择了共生,也可能是你更敏感,内心有更多的爱,想要更多的帮助父母。共生会很容易让人被锁定在了某个时期,拒绝成长的发生。与父母共生后,你选择蒙上眼睛,不再看外界,不向外界学习,随波逐流,你是妈妈的影子。

但没人甘心做另外一个人的影子,所以投入共生的人,经常会有软弱无力的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抱怨环境,抱怨周围的人,抱怨命运,唯独忘记了自己的力量和责任。

拒绝成长,拒绝学习,拒绝美好的事物和关系,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自恋的人往往自我是破碎的,别人对他的不满意,他的自我都会碎,所以面对批评的承受能力非常差,为了不被批评,他们往往会付出巨大的努力。

如上的每一条,如果有一天一个自恋的人真正意识到了,必定是痛彻心扉,又无处诉说的。

作者举了安娜的例子,他有大量的内心戏,他想确认他的情人是不是爱他,他习惯于活在幻想当中。你跟现实呆在一起,还是跟你的梦呆在一起?

跟你自己呆在一起,信任自己,行动起来,除此,无他。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四):从拖延到抑郁,如何拯救自己

如果你在寻找下一碗让暂自己时好过一会儿的鸡汤,那么请迅速点击右上角。蚕要结茧,蛇要蜕皮,人要换牙,真实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逃避认识自己的痛苦,一些人选择生活的幻想中,尽管幻想与现实的摩擦往往更加痛苦。

这就是自恋的悲哀之处——经受了比成长更多的痛苦,却没有任何成长。在无休止的自我折磨中,人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最终走向崩溃。

为什么我会如此不幸,要经受这样的折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是为了保护你。就像你的手指碰到滚烫的锅会自动缩回一样,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生在意识之外。因为意识的参与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比如回忆一下,在公共场合不慎喝下一口开水,思考该咽下还是该吐出的尴尬。自动化的缺点是,即使在它出问题的时候,你也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你知道你很痛苦,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解决,因为它在你的意识之外。

自恋或者自怜,最形象的比喻是孕妇的妊娠反应——晨吐。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食品都是有毒性的:自身的毒素,繁殖的微生物,有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剂等等——他们的剂量一般在成人的接受范围之内。晨吐和对特定食物的厌恶是一种对食物毒素的绝对敏感,进化选择了这种机制来保护胎儿。自恋也是如此,人分裂成了对任何不利因素异常敏感的保护者和脆弱的胎儿。当你拿出书本准备学习时,保护者衡量一下收益和成本,与夸大的、当下的、即刻的痛苦相比,未来被缩小的收益似乎遥不可及,而胎儿早已不耐烦了。“我要玩手机”,他吼道,于是你拿起了手机。

无数次,被忽视的未来收益在此刻被放大的痛苦前败下阵来。人不再产生任何主动的努力,而是在原始欲望或者求生本能的驱动下苟活,恶性循环,就是抑郁。为了平衡抑郁的痛苦,人一方面否认现实,一方面夸大自己,于是产生了精神分裂。

上述的“自我保护”可能发生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意外事故,失恋,失业,战争等等。当自我监测到超过阈值的痛苦,就会自动开始这个过程。心理学家喜欢讲童年创伤,其实重要的并不是创伤,而是创伤产生的结果,或者说人对创伤的反应。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无疑是独特而重要的。痛苦的阈值更低,更容易产生分裂,自我认知也很低,所以分裂后更不容易恢复。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充足的爱和照顾,那么能够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童年的伤口会随着你的长大而长大,日夜相处中,他几乎成了你的一部分,你爱上了自己的伤口,和痛苦。

并不是所有的创伤都会产生自恋,Symington在《自恋——一个新理论》中创造了一个概念,生命给予者。在他的理论中,一些人在创伤中没有分裂成自恋的两个部分,而是“选择”生命给予者,形成了一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正常人。我并不同意“选择”的说法,因为在这个自动化的过程中人并没有“选择”。有些人身上的伤口会很快愈合,而有些人即使被蚊子叮咬也会留下持久的痕迹,我们叫它“疤痕体质”。不同的结果源于不同的创伤和体质,或者说“心质”。

倘若心灵是“疤痕体质”,那么应该如何自救?孕妇可以通过分娩生下胎儿结束妊娠,而自恋则是卡在了自我消耗的过程当中。解决的办法也一样,就是生下来。不是选择,而是成为自己的生命给予者生下自己。不再是绝望中的互相依赖和保护,孩子长大了,可以面对世界,保护妈妈了。

习惯于翻到文章末尾找结论或者灵丹妙药的人可能有些不耐烦了——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就好,我并不提供这种答案。正如自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回避自我认知,认知本身就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从认知痛苦开始,认知想结束痛苦欲望,认知阻碍这个过程的保护者和胎儿,认知它们的诞生是为了让你在过量痛苦中免于崩溃。接受保护者的敏感和冷漠,接受胎儿的自私和脆弱,通过毫无保留的接受,把她们融合进一个新的生命。想象一个从童年开始就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保护你的人,对她说,我长大了,你不必如此,歇一歇吧。

和分娩一样,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无论如何,我祝福你。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读后感(五):读书︱《自恋,一个新理论》

作者: 映心堂预备咨询师 罗伊寒

作者塞明顿是一位有哲学和神学背景的精神分析师,他从一个不同于克莱因、科胡特等人的新视角,阐述了对自恋起源的理解,以及在治疗工作中的应用。 说到自恋,一般会很容易联想到希腊神话中关于水仙花少年——纳西瑟斯的故事:他容貌绝美,拒绝了无数人的求爱,他只爱水中自己的倒影却注定永远无法拥有,最后郁郁而终,化作了水边的白色水仙花。这个故事很清晰地解释了什么是自恋,即爱上自己,自己把自己作为爱的投注的客体。

这个故事本身也体现了书中提到的自恋的核心特征: 纳西瑟斯因为先天的容貌优势,和外界对此的膜拜欣羡,导致他过于关注和夸大容貌,这势必让一个人无法真实全面的看到自己,因此自恋与自我认识深刻对立,自恋防御着自体中某些让人极为羞耻自卑、与创伤深刻相连的部分; 纳西瑟斯拒绝了所有人的求爱,他只跟自己建立联结,这是自恋的另一个核心特征,即自恋是对关系的憎恨,自恋者只爱自己,无法与他人建立真实的关系,因此自恋者的内心世界也是极其孤独的。

图片均源于网络

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的核心理论是: 婴儿出于对早年创伤的防御性反应,选择背离生命给予者(lifegiver),但实际上出于生存本能,婴儿又无法完全拒绝它,于是分裂就产生了。当婴儿被迫与生命给予者发生联结的部分被内化入自体之后,一种分割和对自体本身本性的拒绝发生了,这导致个体采取了一种反关系的位置(anti-relational position),并用魔术性的伪装和夸大的自体来维持脆弱的自尊,逃避内心的真实和外界现实,这就是自恋形成的根源与核心。 何谓生命给予者(lifegiver)?它是情感生命的源泉,也是生物存活的源泉。设想乳房之于婴儿既是情感依恋的纽带,也是婴儿存活的基础。生命给予者的本质是存在于我们与乳房、阴茎、母亲、治疗师的关系之中的心理客体,它本身不是这些原始客体中的任何一个,它也没有与它们分离的独立存在。 它只有被选择的时候,才会产生,就像只有当我们看到颜色时,颜色才存在,所以如果没有被选择的话,对个体而言,它是不存在的。

作者核心的插入点在于:健康的心智与病理性自恋之间的平衡在于创伤被婴儿/儿童处理的方式——是在创伤和迫害之下,背离生命给予者,还是依然选择朝向生命给予者,决定了日后婴儿的自恋与否,而这个选择是婴儿的自体有意图、也有能力做出的。

当生命给予者没有被选择以后,会发生什么? 自体的各个部分无法凝结,这会导致个体缺乏创造性行动的内在源泉。自恋者营造了一种统合的表象,但其内部的割裂与空洞导致他们缺乏自主的、创造性的行动源泉。换句话说,婴儿的自体一部分选择背离生命给予者,另一部分被迫跟生命给予者产生联结,而被迫发生联结的部分有着内在的凝聚力和行动源泉,因此自恋者的行动源泉有多少来自于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又有多少是滋生于自恋的动力,取决于自体的分裂有多大,即在多大程度上拒绝了生命给予者。

来看看书中关于创造性行动的例子: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自杀前的篇幅中,她所有的努力都在于去觉察伏伦斯基究竟是否爱她,而不是创造性的用行动和努力带来这个结果。自恋者一个最基本的抱怨是“没有人爱我”——人们会爱或者不爱某人,但如果他们真的爱某人,或者恨某人,那是行动的结果。 注:作者在书中多处引用《安娜·卡列尼娜》,他认为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对自恋有着十分深刻的描写和理解,小说中三对夫妇:安娜和丈夫卡列宁、奥博朗斯基和妻子陶丽、吉娣和丈夫列文,以及安娜的情人伏伦斯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恋,其中安娜和卡列宁是被自恋紧紧抓住的一对。

当一个精神分析机构宣布我成为精神分析师的时候,我认为我是了;当婚姻登记所的人宣布我结婚了,由此我就结婚了,但其实这很魔幻。如果我采取了自恋的步骤,那么我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夸大性自体的位置上,在这里绕开了必须发生的个人的创造性行动。 那么如果自恋者不像健康的心智,他们缺乏内在的行动源泉,那么自恋又是如何滋生行动的呢?通过自体的色欲化,即自恋者把自己作为一个感官客体,需要不断地被抚慰或是不断地寻求刺激。 这里有两个方式,一是寻求抚慰,这可以通过自己为自己提供,例如不断地寻求艳遇和毒品,也可以通过色欲化的自体来诱惑他人、操控他人为自己提供抚慰,这样的诱惑和操控有时是十分微妙的,例如咨询师感到自己需要不断地给予某个来访者抚慰性的共情;例如身边某个朋友总是容易感到沮丧和脆弱,身为朋友的你感到需要不断地提供肯定和鼓励,让TA感觉好一点;

又或者,酒桌上的某个人看起来十分自信强势,TA一边兴致高昂地讲述着自己在某个事件中的处理是如何高明,处处透露着自己是一个多么机敏果决、善读人心的人,但一边你又能隐隐地感觉到TA其实十分需要周围人的回应和捧场。

这就是自恋者的行动源泉之一,他们耗费大量的精力不断地投入到让身边的人把自己举高的活动中,不断地指派别人告诉自己:我做的很好,或诱惑别人来照顾自己。 所以为什么我们总会说自恋的人有自恋的资本,他们耗费如此巨大地来喂养那层自恋的壳,并否认和剔除掉自己的另外一些部分,从而把自体固定住,而这层壳就是被色欲化的自体,对外人而言他们或才华横溢、或华丽精致、或脆弱敏感,让人或崇拜,或诱惑,或心疼,令旁人感到如此被吸引地去追随TA、满足TA,给TA想要的回应。 自体色欲化的第二种方式是自恋者需要不断地寻求刺激,那些特别令人兴奋的事情可以支撑自恋者过活一段日子。

这是两个书中的例子: 1. 作者曾经访谈过一个青少年男孩,他告诉作者他是如何搞到一包炸药并在花园的树桩上引爆,他诉说时眼里明白无误地闪烁着光芒。当猎人朝着飞翔的野鸭开枪,看着它在空中爆裂,羽毛四处飞散,最后撞向水面,他体验到兴奋的战栗感。他在午饭时与朋友们谈及此事,朋友们也为之欢呼。 2. 有一次作者在一个酒吧里,听到一个男人非常兴奋地向一群人讲述他当警察时,曾拿着警棍把一个西印度群岛人的头给打破了。 作者认为这种暴虐的、让人致残或杀人所带来的普遍兴奋感总是伴随着自恋情境。 实际上,自体的色欲化不仅是自恋者的动力来源,也是他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由于自恋者只看得到自己,他们在本质上与他人没有联结,但在人类社会,一个人如果不与外界发生联系,他就无法生存。所以要在人类社会中存活下来,他就需要表现得能够跟人建立亲密关系,而自恋者与人联结的通道就是色欲化的自体。

来看看《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两段亲密关系,在他与袁四爷的关系中,自体的色欲化过程是他把自己作为一个色欲化的性诱惑呈现,来勾引操控袁四爷为自己鞍前马后,这一段在电影中也拍得极尽暧昧和诱惑,但是自恋者自己对这一切是不那么知情的,他只是因为沉浸在自己情感所托非人的巨大痛苦中而做出的自暴自弃,这个巨大的痛苦就像一面镜子,从中他看到的自己是一个纯粹、深情、忠贞却被辜负的可怜人。这是自恋者最普遍的主调之一:自我怜悯,自怨自艾。 而在他与段小楼的关系中,自体的色欲化是以一种脆弱、敏感、依赖的形象呈现,这样的形象似乎具备的不是性诱惑力,那它能诱惑我们做什么?像婴儿一样照顾他,给他依恋,给他共情,与他共生融合,仿佛一旦离开就会给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种高浓度的依赖和信任本身既让照顾者感到亲密的融合、感到被需要,但同时也被紧紧地操控着。 这两段关系的共通点就在于通过色欲化的自体来诱惑和操控他人。

书中有多处对于自恋的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识别自恋的现象,在此仅列出几个典型的例子。 1.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吉娣和列文结婚三个月后,列文获知他哥哥尼古拉快死了,于是列文急切地想去看望尼古拉,作为妻子的吉娣提出一同前去,但列文对这个提议十分不满和恼火,他认为吉娣之所以想跟自己一起去,只是因为她不想自己一个人寂寞孤独地待着,他说到:“这是多么严肃的一件事,我真无法想象你还要把自己的虚弱放进来。” 吉娣说:“你总是把小心眼、可鄙的动机归到我身上!我并不是这个意思——这并不是虚弱,我觉得当我丈夫困难时,我有责任和他在一起。” 列文的想法就是典型的自恋式思维,自恋者倾向将外界他人投射为动机不纯、不友好、阴险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是个充满危险和荆棘的地方。但这个例子中有意义十分重大的一步,即列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吉娣面质,而实际上在很多情境下,自恋者不愿说出、甚至不愿去看到自己在关系中的动力。

比如,一个男人发现妻子有了外遇,于是他也决定去找个情人,他心想:她有了外遇,那为什么我不能有? 婚姻咨询师会问:“你有没有想过找妻子谈谈,看看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他很可能会说:“没有必要,我知道她会说什么。” 或者 “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发生了。”,又或者在咨询师的“逼迫”之下,他回家这么做了,但因为他内在的抗拒会导致对话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然后他来对咨询师说:“看到没有?我告诉过你这是毫无希望的。” 在此,这个男人采取了一种无辜者的角色,一个酸楚而委屈的男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这就是自恋的动力——他死死抓牢自己知道的所谓真相,在这个真相中,他是无辜被伤害的好人,他拒绝去看到自己的婚姻真正发生了什么,关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而在过程中自己又承担着怎样重要的角色,最终把关系推到这一步…..这样的真相往往令人十分痛苦和羞耻,讨论的过程也会充满火药味,但会给亲密关系带来建设性的改变,可是自恋往往导致人们采取关闭的态度。

再结合两个例子一起看: 1. 一个男孩放学回家让爸爸和他一起做飞机模型,爸爸说,他得先打个电话,20分钟以后再来做模型,男孩说:“哦,没事,没有关系的。别麻烦了。” 2.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曾有一次尝试与安娜谈谈自己对于安娜出轨的的怀疑和嫉妒,安娜抗拒了之后,卡列宁对待安娜仅仅只是表现的有些不高兴,冷淡而嘲弄。但在他的态度之中,有一种恼怒的阴影,那似乎在说:你不会对我开诚布公的,但终有一天你会求我坦诚地与你交谈,而我不会听的。 这两个例子中的自恋者表面上都十分镇定冷静,似乎特别懂事宽容,但其实质是关闭了真实的自己。在表层的懂事宽容下,内在有着一个暴怒、怨恨的孩子,其想法是:你必须在我想要的时候,立即满足我,并且要完全地满足我,否则我就一点都不要了,我把你完全摒弃在外,直到有一天你会求着我看你一眼,这是我对你的惩罚。 此外,自恋也可以伪装成自我牺牲和奉献,比如一个人对自己感到很难过,但是他并不会在与自己的关系中感受到它,因为这太不堪,他会把这种难过投射到外界,然后他可能会把生活的大部分奉献给那些他为之感到难过的人。

既然自恋在最开始是人格深处应对创伤情境的一种选择,那么它也有可能被逆转。作者提出了几种逆转自恋的方式: 1. 在关系中,抛弃安全的天堂,冒险地去选择,这需要一些鲁莽的勇气,因为不知道这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此作者的一个来访者说到:“我鼓起勇气所走出的这一步就如同爬上珠穆朗玛峰那样伟大。” 有时在关系中,自恋的逆转会表现为以憎恨开始,为什么?因为憎恨意味着自恋者不得不承认他人的存在,而在这之前,自恋者的世界里是不存在“他人”的,因为外界都是被他用来诱惑和操控的工具,而那些不受控的工具是或被自恋者摒弃,或他根本不屑。 2. 真实的行动和创造所带来的新经验能打破自恋的壳。一些很聪明的人,他们可能处在学术之树的顶端,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如数家珍,但其本质上穿着他人的外衣。这种把自己导入到令人羡慕的他人的思想体系的心智,与一个源于自己内在资源和经验所塑造的心智是非常不一样的。 而去塑造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行动被自恋强有力的抵制着,因为这背后很可能是一生所建立起来的确定感和认知系统的崩溃和毁灭,还有不得不从梯子底部重新开始的羞耻感,这显然是一直自认为处在梯子顶端的自恋者所深恶痛绝的。 3. 对幻想的意象和解决方案的绝望也能逆转自恋。一个朋友告诉作者,他的治疗转折点是,有一天他告诉治疗师,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因此只有变好的份了。治疗师回答:“或者情况可以变得更糟。”

作者认为治疗师有必要去无情地去掉自恋者所包裹的虚假的安慰,在绝望中,戳破这些虚假的意象和幻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并同时用照顾和关注坚定地抱持住来访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