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手葵读后感锦集

手葵读后感锦集

《手葵》是一本由王子兮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葵》读后感(一):书评

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花了3天时间读完,前面读的不甚快,甚至想停止读下去。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一部科幻小说,但读到后面就会发现亮点越来越多。

虽然读的科幻小说不多,但这部小说与一般科幻小说不同,题材新颖,很难想象会是这样的题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相比一般的小说,《手葵》的文笔极为细腻,对人对景的描写都似乎潜藏着深意,更加有文艺的感觉。但科幻内容较少,或者可以说是一部悬疑小说。与这本书的作者子兮交流过,据他透露,《手葵》出下一部,会有较多的科幻元素。

在阅读的时候,好似进行一场时间的旅行。过去与现在,现实与虚幻,纵横交织在一起,却能表现的,且不能说淋漓尽致,但也已经较为完美了。

虽说媲美《三体》可能有夸大之嫌,但作为新人作家,且又是业余时间构思而出的文章,我认为值得给五星。

因为是工作之余读完的,很多细节还没有理解透彻。在电视剧未出之前会抽空来重温,期待下一部,期待电视剧,希望子兮能越写越好,也希望《手葵》能大火。我想总有一个世界会火吧?

《手葵》读后感(二):手葵

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除了白天要上班外,可以说是一鼓作气,根本停不下来,迫切的想知道真相,终于在此刻看完结局后长舒一口气。从深圳服装公司里的工作氛围到万象城芮欧百货里做市场调研,到楼下的湘菜馆里的剁椒鱼头,西安的大雁塔广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而熟悉,日本的描写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文笔生动,有轻松幽默的生活点滴的场面描述,也有像拍间谍片般的复杂深奥的超专业知识,也有“几口舟船,千里金钟,河上和尚合赏荷裳”对决:“一个皿盃,四方上塄,阴室隐士因食吟诗”的千古绝唱……郑国戌.田伟,王柳熹……这些名字的出现都没有我在看到小石头报上名号时那般兴奋,小石头说的那句话更是让我仿佛见到了久违的朋友般欢欣雀跃:“目前我见过最高的数值,是六七年前在西藏旅行的一个人,叫王远,901.34,我想夏晴可能会更高。”知道吗?看过《晴天以前》的人,相信看到这句话时都会心一笑的,当剧情演变到谁是夏晴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书吧里那双温暖的眼睛,我的数值是不是也很高?写作的人太伟大了,他不光要有文学的底蕴,还要精通物理,地理,人文,历史,甚至心理学家,数学家,侦探家的全方位的渊博,才能支撑这样一部大作!抽空准备再看第二遍,让黑猫拖着线团再次带领我去穿越这座迷宫——《手葵》,去玩转时空!

《手葵》读后感(三):后记

出发时,我只想写一部特别的小说,好与坏都是毫不相干的观念。

这是我写的第二部关于时间的隐晦小说,我想试着看看对抗现实引力的代价和玩弄时空的成本,无所畏惧地将现实纳入文字之间的空隙中,在纸上还原一个并不存在的真实。这是一本将现实与虚构、过去与现在放入同一时空的小说,但不是在对立面,而是在并排站立的侧面。过去和现在、记忆同虚构、幻想与真实像是两只左手一般,不再镜像对立。通过曲折的试验,我的结论就是:逝去的未必没有,已有的未必存在。

这本书花了很长时间,倒不是因为它很伟大或者难写,只是在写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变化,乃至最后也就变着变着成了目前的模样。这本小说是在衔接我人生的两个阶段的时间里完成的,从2009年7、8月份在墨尔本开始动笔,用了5年多的时间,直到2014年9月份,我必须要去Ama Dablam登山前,才一鼓作气完稿(主要是害怕登山的时候不幸遇难,小说还没有写完就死掉了)。这一个5年里,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学校的生活脱离,开始在自己的公司里创业(甚至又给自己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忙忙碌碌,写作断断续续,中间五易其稿,删删减减,几经波折,兜了很大一个圈,终于我又回到了和最初想法非常接近的地方。

对于我而言,写作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像是一个人在跑4X10000米的接力赛,长跑,冲刺,自己把交接棒给自己,继续!跑完后,还要替对手跑,无法停止。又是扮作拉拉队鼓气,又是装作观众呐喊。总之,只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人才能体会这种疲倦感。在这样无休止境的长跑时,我的耳边在关键时刻就会响起“作家就是写作困难的人”这句话。是的,否则我很可能会在中途跌倒放弃…大家一起给托马斯·曼点一个赞吧!

至于小说的反馈?好吧,我承认还有无数个平行世界,总有一个世界里的某个读者会喜欢吧?

王子兮 2014年11月9日 活着从Ama Dablam回深圳后

《手葵》读后感(四):穿越无数个世界与你相遇

王子兮在其著作《手葵》后记中对其的评价是“我承认还有无数个平行世界,总有一个世界里的某个读者会喜欢吧?"。王先生大概在塑造《手葵》里的人物时已深深地相信平行世界的确真实存在。可是又有谁能拒绝这么浪漫的一个猜测,尤其是这个猜测与爱情扯上关系时。

《手葵》开篇以设计师萧默得知朋友夏晴去世的消息吸引着众多读者,在下一节却笔锋一转,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然后又事无巨细地描述了自己身为设计师的工作与生活。与夏晴相关的,似乎就只有一丝丝的记忆。而此时夏晴的死却渐渐远离读者的视线,让人怀疑她的死将会就此完结。

生活似乎就这样慢慢恢复到了正常,时不时插入一两个看似毫不起眼的配角。而设计师的日本之旅终于得以实现,也就这样作者带来了故事的高潮转折。夏晴死去前留下的两本小说不停地扰乱着萧默的记忆,现实与记忆重叠地交叉地考验着他。他已经分不清此时的自己是活在真实世界里,还是一个梦境中。夏晴越来越占据着他生活中重要的位置,王子兮竟然如此安排主角这样爱上夏晴,不得不让读者眼前一亮,爱上死去的人,多稀奇呀。

书中小说《手葵》构建出了一个手葵文明。平行世界始慢慢地出现在读者面前。随着萧默与其好友严胖子推理探秘,试着解开这个平行世界的迷时,读者不知不觉地陷进"也许平行世界里的那个我正在看着我"的奇怪想法。这丝毫不能责怪读者过于感性,而是作者描述构建这个世界的能力与方式实在太好。

那个手葵世界的理论我们不说,说说小说里的情节。原来前文事无巨细地描述日常生活都是为了后面谜底揭开—这一切生活都是选择了千万遍的结果作了铺垫。而一个个的人物描写也是为其的出现、存在目的打好基础。一切书中描写的人物、细节均是平行世界夏晴的选择,就因为这如此高度吻合,连细节也不错过才令萧默接受平行世界的事实。

而这切都是夏晴为了让萧默爱上自己。无数个平行世界里,总有一个世界里的萧默已深深爱上夏晴。“你知道我要来。”,“我知道。”在平行世界里,夏晴等待了无数次的选择重置再选择,最终等到了那个想要相遇的人。

平行世界遇上爱情,那就是穿越无数个世界与你相遇。竟浪漫得有些感动。

——日落之美

《手葵》读后感(五):希望能有续集

看完《手葵》 这本书我打7分。

众所周知 科幻文学一直以来被称为“点子文学” 因其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说的创意。

光从创意上来讲 王子兮做的很成功 更难能可贵的是 这仅仅是他的第二本小说 且小说家并不是他的主业 他是个设计师。 书中的人工智能打破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采用了自己提出的“群智能”概念,非常新颖。此外,全书四章,章节编码为00 01 10 11,采用二进制,很容易地让人联想到计算机的算法。

从这方面来讲 这本小说可以打满分 那为什么只给7分? 值得诟病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是模仿他人的影子。 故事构架有太多地方像 三体 了。书中“迷宫路径者”=“面壁者”,“黑宫”=“红岸”,而夏晴则好比基地中的哈里·谢顿(一上来就挂,实则掌控全局)。 企图模仿三体的叙事方法,营造浓厚的历史感,但失败了。像提出宇宙社会学一样,作者提出“虚拟文明运转四原则”,也没有做到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 三体 是科幻小说标杆式的作品,新人作家借鉴也可以理解。

第二 故事情节的衔接问题。整部小说通读下来,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竟然是“我”的“隐约的预感”以及“梦”。这一点是我认为全书最大的毛病,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让人看的不明所以,甚至有一种无语的感觉。

第三 逻辑的不清晰。在我看来,讲的难听点,本书前150页不看对整本小说的理解并不会有质的区别。前150页讲了些什么?生活琐事,主人公的装X之旅。让人看着心生厌烦。效仿三体营造氛围,却并没有如三体给人一种渴望读下去的感觉。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让我觉得有些怪异,后经豆瓣上的言论提醒,确实,主人公的优越感太强了,再百度一下王子兮这个人,度娘将之誉为天才,从他个人经历来看,我也认同他是个天才,但,把自己生活中的优越感带入小说中,让人感觉“不太好”。

总得来说,这部小说有不错的创意,但作者的写作功力尚不能驾驭这个题材,如若让王晋康或是大刘写这个主题,会给人更好的阅读体验,至于在上海书展上打出的“宏观构架媲美三体”这样的言论还为时过早,横向比较的话,我认为可与宝树一较高下,这对一位新人作家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或许作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书包装上的定义是“文艺科幻”,有趣。

看这样子手葵这个系列还没完结,希望不是个坑,希望能看到两个文明的对峙,希望能越写越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