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球姓氏读后感100字

月球姓氏读后感100字

《月球姓氏》是一本由骆以军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球姓氏》读后感(一):在时间里,在角落里

去读什么,大部分都是缘分。有偶尔看到到博主推荐,有从一本书中,一本杂志中看到介绍,就这样从一本书引到另一本书上,有越来越长的待读书单。有时就是想要买书,买的时候也是很偶然,刷到名字内容感兴趣的就买了。当然,近年来买书压力渐增,也无处堆放,近年来以图书馆借书为主。这更是需要缘分了,你想要看的书拼了命的也找寻不到,只能“偶遇”,虽然不能总是借到万分想看的,却每每很享受这种偶遇带来的惊喜。

最近在几本书中的看到骆以军的名字,就在图书馆找他书,无奈一如既往,找寻不到。隔了一阵子,偶尔路过一排书架,看到了这本《月球姓氏》,便立即借了来读。

作者的写法有些碎片话,刚开始不太好读下去,有些迷惑,是人是狗,被附灵魂又是怎么回事,但随着读下去,却也渐入佳境。不用纠结于时间线,拿来一段一段的随着读下去却也惬意过瘾,可以把它想成是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在不同的时间线里穿越,也可想成是一个个的分开的故事,分着去读,并去串连起来。觉得这样的书写,似乎可以永不终结,作者可以一直写下去;我这个读者,也可以在作者创造的时间裂隙里,捡拾故事的碎片,一路读下去。

故事里的人物说多不多,却也拼凑起了庞大的画面,像传说,有些玄幻,像真实,这是并不远的过去,是你我或是我们的父辈都经历过的时间,只不过地理上离我们有些距离,也看到了一些与当年不一样的视角。

时间没有流动,是故事里的人在走动而已。

《月球姓氏》读后感(二):月球姓氏 |诗化了伤痛破绽的历史

看完月球姓氏 想到的两个字就是 断层

父亲从大陆逃到台湾 五十年后才得以回到大陆探亲 却发现大陆的妻子在第二年就改嫁 而自己却在台湾等了十五年才另娶

书中不是一口气拉长叙述 把因果时间讲得一清二楚 而是选择去写一些不搭调的记忆碎片 任由读者七零八落地把这些片段拼接在一起 全书都携带着深深的隔阂陌生感 有的时候会在一个地方 恍然大悟 有的时候也会分不清书中的他指的是父亲还是我

不论是离开家乡的父亲 还是在台湾长大但却不知亲生父母在何处的母亲 或是不会说本土方言的我 都宛若一个外省人 被迫的生根 歪歪扭扭地发芽 磕磕绊绊地长大

书中讲到父亲第一次坐飞机回大陆看亲人 在机场门口拿着二十几张的机票复印件 着急地说 我把真正的机票搞丢了

“很多年以后,他才确定,那是他父亲那一整代人特有的怪癖:他们会去军公教福利中心,买一大叠一大叠的平板卫生纸囤积着;好不容易买到合脚的鞋会同一款式买十双;袜子、牙刷、便利刮胡刀、灯泡、酒酿乃至某一种牌子的香港脚药膏……只要在那经历过逃难饥荒的易感世界一过滤(想象一下若又要逃难,身边没带着刮胡刀和你爱吃的甜酒酿,那是多痛苦的一件事呵),马上眉头不皱就把货架上全部的一批货给包回家……”

看到这儿心会紧 从父亲最初的安心 到 苦闷 气馁 妥协 假装 再到部分遗忘 能感受到了父亲生活的紧张和用力 也明白为什么父亲会翻来覆去说在大陆的故事 只能在不间断的讲述中 才能留得住五十年前的时光

在大背景下写小人物的故事最容易触动人心 就像看到了万花筒中的那一点 最后慢慢拉出 放大再放大 不同的图案 重复的悲伤

书中语言运用地也非常好 最开始看以为只是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看下去的原因就是语言的运用 印象很深的是 作者用湿湿漉漉去形容悲伤 还有

“我几乎可以听见时间簌簌从我们渐渐灰黯的脸庞擦磨过去的声响”

“那种脚踩上去,像被那些硬邦邦裂片间隙缝轻轻吸吮陷落的新奇经验”

可是看完书找笔记才发现我只标注了五处 可能是很多地方心动了就忘记标注了 印象中是心动了一亿次吧

不知道是不是台湾作家的原因 总感觉台湾作者或是台湾歌手 都很清澈

就像在酷暑夏天 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荷叶 对 就是那一大片绿色的荷叶

好像你再多看几眼 它就会挤出水来

《月球姓氏》读后感(三):荒谬又伤感的家族史

你了解过自己的家族史吗?很有可能你自认为平凡庸俗的家族之中,那些人生故事并非你所想象的平淡与苟且。

骆以军用《月球姓氏》写就了自己荒谬又伤感的家族史,在这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大家族中,用回忆与想象拨开了历史的浓雾——

“妻的父系家谱祖先来自荥阳,他们是从宋代即自福建迁移到澎湖的纯种汉人。妻的母系是可能混了荷兰人血统的汉人。我父亲的父系(据我父亲说)是三国时吴武将骆统的后裔,我祖母项氏据说是从山东迁至安徽的一族。我母亲是在台北大龙峒长大的养女。生父母世系不详。养母(阿嬷)亦是人家的养女,且有一些证据显示她继承了平埔族的血统……这还不提后来持续加人的印尼人、泰国人、越南人……”

骆以军以这些人后代的身份在历史的裂隙中探寻,将祖祖辈辈的故事用翩跹的小说语言进行叙述。

在那些岁月里,父亲从大陆的战乱之中历经艰辛逃到台湾。虽然安然上岸,但与妻子儿女天各一方,从此开启了另外一段人生。十五年后父亲遇到母亲,重新娶妻生子,这才有了“我”的存在。

读《月球姓氏》这本书,可以看到作者写家族史的目的在于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我”的父亲来自于大陆,在台湾被称作“外省人”,好不容易学了一口闽南话,结果搭一趟车却被一眼认出从而被赶下车。等到回大陆探亲时,父亲却被称作“台胞”。那“我”到底是谁呢?“我”的故土到底在哪里呢?骆以军发出了“亚细亚的孤儿”式的疑问。

人从一个家族诞生,必然带着这个家族的血脉与基因。斑驳复杂的血统赋予了骆以军审视自身的多重视角,我们也能从骆以军追溯家族史的过程中窥探到他的感伤、愤怒、嘲弄与无可奈何。

家族是历史波涛沉浮中的一簇海草,相互交织,看似庞大,却只能随海浪摇摆。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是这簇海草中的一株,被身边的海草拉扯、牵制,也被海浪席卷、淹没。沧海桑田,由两岸交织的血脉在这种沧桑之中不断延续下去,仰望着家族的高山不断地垒砌。

光是从这一点上说,《月球姓氏》就足以称之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更何况它还拥有骆以军迷幻又充满戏谑的文笔。骆以军总是用华丽的技巧去展现自己的恶趣味,这也导致小说里充满了各种“重口”的描写,我一边皱着眉头看,一边在心里觉得精彩。

《月球姓氏》让我第一次走近了骆以军,得以窥探台湾文学最为闪耀的那一部分。之后打算读一读他的另外一部代表作《西夏旅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