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精选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精选

《布里格手记》是一本由[奥] 里尔克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一):翻译的味道

我是和曹翻译的《马尔特手记》一起对照着读的。英译本和德译本的差距,还是有很多。感觉是意识流的部分,德译的读着更里尔克些,叙事部分英语本更详尽些,毕竟是经过了两次被解释。读了这书,更感觉翻译之难,经过翻译的东西,能有原作一半味道么?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二):记录

“得等,一辈子都要去搜集意义和甜蜜,也许那会是漫长的一生,然后,在尽头,或许能写出十行好诗。”

“她知道结合什么也意味不了,只是加剧了孤独;她以无限意愿突破了性的尘世目的。她不是在拥抱的黑暗中掘取满足,而是翻找渴望。两人中一个是爱者,一个是被爱者,她蔑视这种爱,她把孱弱的被爱者带上床榻,用自己把他们灼烧成离开她的爱者。”

“被爱意味着焚毁。爱是:用取之不竭的油点亮灯。被爱是消逝,爱是久长。”

“当时他多么坚定地打算永远不去爱,是为了不把任何人置于被爱的可怕境地。多年之后,他突然想到,和其他决心一样,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在孤独里一次又一次爱过;每一次都挥霍了他全部的天性,每一次都因他人的自由而处于无法言说的恐惧。”

“因为他再也不报希望,会遇到能穿透他的爱者。”

“现在他太沉重,没人爱得动。他觉得只有一个人有能力爱他。他却还不愿意。”

“时间顺序对他毫无意义,死亡只是他完全无视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凡进入他的记忆,人就存在着,死亡也改变不了什么。”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三):片段成就整体

手记片段如同马赛克,彼此错落互补,以此成就整体。

创作周期六年,里尔克唯一一部小说体散文作品,这部手记以马尔特为第一视角对过往进行了回忆,夹杂随想,深入地对精神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充斥着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对我而言有些难读懂,但是收获了一些思考,对于心境的描写和自我反思算得上是我今年看到的最佳,也走入到了作者的生活空间,倍感神奇。

里面有一段话特别喜欢:

“可太早动笔,写不出什么诗来。得等,一辈子都要去搜集意义和甜蜜,也许那会是漫长的一生,然后,在尽头,或许能写出十行好诗。诗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不是感觉(很早的时候感觉就够多了)——而是经验。为写一句诗,得见过许多城市,许多人和物,要认识动物,要感受鸟儿如何飞翔,要知道小小的花朵以怎样的姿态在清晨开放。要能想起无名之地的路,想起未料到的相遇和眼见其缓缓而至的离别——要想起尚混沌的童年,想起受伤害的父母,他们想让你快乐,你却不理解他们(那是另一个人的快乐),想起孩子的病,它莫名地出现,有过那么多次深重而艰难的转变,想起那些静寂、压抑的小屋里的日子和海边的清晨,尤其是那片海。要想起海,想起低啸而过、随繁星飞走的旅夜——想起这一切,却还不够。还得有回忆,回忆那许多个无与伦比的爱夜,回忆分娩的呼喊和睡着的产妇,她蜷缩着,轻柔而苍白。还要在将死之地待过,得在那间开着窗的屋子里、在断断续续的喧嚷中,坐在死者身旁。有了回忆,却还不够。回忆太多,就得忘记,一定要有很大的耐心,等待它们再回来。因为回忆本身还不是它。只有当回忆成为我们的血,成为眼神和表情,只有当它们无以名状、再无法与我们分开,唯有如此,一首诗的第一个字才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在回忆的中心出现,从那走出来。

我所有的诗都不是这样写成的,故而也就不是诗。”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四):Kindle版,第一印象

大概浏览了其注释,细读了第一节

比较参考了 艾洛,Dasha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369555/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425346/

对照Engel的评注本作为底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3231/

我也不太清楚是出版社选题找的译者(现在多数情况如此)还是译者自己翻的找的出版社,推测还是前者。

不太想说那个充满了文艺理论术语和翻译腔的前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阶段),因为代入主观情感,会拉低评分。

译者的注释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可以说算是相比其他译本的主要贡献:

1)注释非德语的字句

2)收入信件等参考资料(多出自Materialien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4226/)多数是自译

3)其他由研究者发现的可能相关的互文(诗歌片段)

4)过于晦涩和象征性段落会给出代表性的研究(38节的解释挂毯)

我想,出彩和可说有学术意义的也就是2,3,4三类注释了

不过,3)多数时候是照录其他人的译文,想来译者也非专治里尔克,拿不准的地方太多,否则断不至于将“自己宝贵的理解”拱手让给现成译文。想来采取注释材料这个点子是书的卖点之一,不过译者拿到材料却发现自己不一定能驾驭,所以讨巧的用了其他人的译文,是这本书的价值打折的地方。

根据一些语言细节的判断,以及错误,应该译者的语感和仔细程度没有超过陈宁。

关于明显的错译,有机会再单列。此评分当然包括对错译的反应。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五):冯至摘译的版本及对比

偷懒,就把部分的部分打下来吧

冯:

我认为,现在因为我学习观看,我必须起始做一些工作。我二十八岁了,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过。我们数一数:我写过一篇卡尔巴西奥研究,可是很坏;一部叫做《夫妇》的戏剧,用模棱两可的方法证明一些虚伪的事;还写过诗。啊,说到诗: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如果写得太早了。我们应该一生之久,尽可能久地那样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那样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回想那还不清楚的童年的岁月;想到父母,如果他们给我们一种欢乐,我们并不理解他们,不得不使他们苦恼(那是一种对于另外一个人的快乐);想到儿童的疾病,病状离奇地发作,这么多深沉的变化;想到寂静、沉闷的小屋内的白昼和海滨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许多的海,想到旅途之夜,在这些夜里万籁齐鸣,群星飞舞,——可是这还不够,如果这一切都能想得到。我们必须回忆许多爱情的夜,一夜与一夜不同,要记住分娩者痛苦的呼喊和轻轻睡眠着、翕止了的白衣产妇。但是我们还要陪伴过临死的人,坐在死者的身边,在窗子开着的小屋里有些突如其来的声息。我们有回忆,也还不够。如果回忆很多,我们必须能够忘记,我们要有大的忍耐力等着它们再来,因为只是回忆还不算数。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

拿出这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来进行比较吧。

我想,我得开始做点什么了。现在我学着看。我28岁,几乎一事无成。

我认为,现在因为我学习观看,我必须起始做一些工作。我二十八岁了,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过。

——————————

只有当回忆成为我们的血,成为眼神和表情,只有当它们无以名状、再无法与我们分开,唯有如此,一首诗的第一个字才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在回忆的中心出现,从那走出来。

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

前面是陈,后面是冯

可以看出,一,冯至先生版本好读很多。“得”dei真的是挺难听的...

二,用词,拿“得”和“必须”举例,“得”表示的更多是需要,“必须”给我的是一种主观的使命感。

三,冯至先生版本更像是手记的感觉,絮絮地展现出个人的心情。

四,我想提出的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成语,如”无以名状“、”一事无成“、”脱颖而出“,我想问的是一个关于语言的陌生化的问题。有时候使用成语会显得简练,但有些时候我们似乎会越过成语本身的文字组成直接得到它的意思,并获得许许多多使用这个成语的常见语境带来的信息,反而让我们失去了对成语语言的感受力。譬如”酒囊饭袋“一词,如果展开它是否会更好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