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重庆方言作文400字(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重庆方言作文400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每次说起我们美丽的家乡重庆,我都滔滔不绝,津津乐道。方言是我们重庆独特的魅力,自然在介绍时,必不可少。我爱重庆,也爱重庆方言。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说上一两句!

早晨,窗外响起了“啪啦啪啦”的爆竹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似乎要把树上的小鸟儿给震落下来。人们一听这响声,就知道有丧事来临,可我一听见,脑子里马上闪现出一句话:“哦嚯,哪个人又遭洗白了!”(一定又有人去世了!)说完,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外婆也笑得合不拢嘴。瞧瞧,这就是重庆方言的独特魅力!

在上午的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拨浪鼓”似的讲着“孰为汝多知乎?”而讲台下的同学们正在会着周公。教室里一片寂静,鸦雀无声。老师正在提着问题,却无人举手回答。教室顿时像夜晚一样宁静,大家都像被老天爷封住了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无奈之下,老师大声吼了一句:“怎么不开腔呀?开腔噻!”(怎么不说话呀?说话呀!)老师金口一开,全班同学马上笑开了锅。一位外地转学生跟着大家伙笑了之后,似懂非懂地说:“老师,没有子弹,我们怎么‘开枪’呀?”大家听了,无一不捧腹大笑,把老师弄得哭笑不得,下不了台。那位外地转学生却十分开心。看看,这就是重庆方言独特的“威力”呀!

课间休息时,我们更是谈天说地,广展言子,摆“龙门阵”了!这可是女生们的特长。“今天竞选班委干部,结果一向平凡的小柯却登上了班长的宝座。真的是意想不到啊!你看他那样子,硬是不摆了(不得了了)!”这时,小晓发了话:“这有啥子稀奇的嘛!别个是‘内部油碟’多嘛!”(指通过一定关系达到某种目的或享受优惠)

别看女生,男生们也经常摆“龙门阵”。“哎,兄弟伙,你去的哪个网吧哦?啊?和我一样?哎,你遭了莫把我们拉进去哈!我们关系这么好啊,还是要耿直点噻!”(爽快)“好,要得,我们啥子关系嘛!不摆了噻!”小杨和小萧两个“兄弟伙”不慌不忙地侃着方言。

“哇!好香呀!今天中午的饭菜啷个这么香呀?”我们这些饿狼,一到中午,一起飞奔到食堂。好不容易打好饭菜,吃上一口,便不由自主地说:“哇噻!今天的饭菜好巴适

哟!安逸惨了!”瞅瞅,这就是重庆方言的独特展示能力!

我说得没错吧!真实的语言+新鲜的表达=吸引你的眼球。嗯!这就是重庆方言独特的吸引力!

一般人说方言,首先是感到亲切,本文写方言,亲切之外,是惬意,是风趣,是独特的魅力。这里不仅有家庭里的爆笑片段,有课堂上的开心时刻,有课间休息的龙门阵,还有食堂里的馋猫样,作者是“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字里行间流溢着对家乡的爱,对家乡方言的爱,这真实的方言体验,创造了不寻常的作文题材。阅读本文,不仅会学到重庆的经典方言,如“遭洗白”“开腔”“巴适”,可谓不虚此读。故事多多,“笑果”不错哟!

第二篇

星期五的早上,班级里传出了跟以往不一样的读书声,而且,这不一样的读书声还有不同的调调呢。怎么回事儿?原来等会儿老师要让我们用方言读课文,这会儿,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练习呢!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也走进了教室,我们马上正襟危坐,老师在讲台前环视了一下,说:“我们从第一组的第一位同学开始,读完一段下一位同学接着读。段宗原,开始吧!”段宗原是用安徽话读的,听来有点儿怪,读完以后,老师说:“最后几句完全不像,前面还好。”又让后座的高奕涵上来读,她说的是盛泽本地话,我听了心里并没有起任何的波澜……“方俊炎上来吧。”老师说,方俊炎是我们组的第一个,再读完一个人就到我了啊,我渐渐紧张起来。“踏一路蠢风,撒一路缓笑;想荒山野岭锦军……”“不错不错。”老师满脸笑容地说……

“去吧。”老师拍拍我的桌子,笑着对我说。我连忙拿起书去讲台边。我的心“扑通扑通”跳,我用普通话向老师和同学们说明:“我也用盛泽话朗读。”然后便读起了课文:打一路沉风,撒一路欢小;向杭珊哑岭进金……,读完之后,看同学们脸上笑得那么欢,自己也不受控制地跟着笑起来……

方言真有趣!

第三篇

河南,是我的家乡,是个温暖而又宁静的地方,它不大,但是很温馨,不小,却能遮风挡雨。在河南,有一种做法,叫谷堆;有一种吃法,叫吸溜;有一种穿法,叫赤码肚;有一种不服,叫咋桌;有一种可以,叫中;有一种游戏,叫接竹竿;有一种人,叫俺。

河南方言,言简意赅,直白爽快。有这么一个段子,乙到甲家串门,乙敲门后,甲便问:“你是谁啊?”乙答:“是我啊。”甲又问:“干什么?”乙又答:“给你来送礼来了。”这些如果用河南话,只需用几个子就搞定:“谁”“我”“抓(咋)”“串门儿”。

其实作为河南人,能够说方言是习惯,这是自信。现在流行的河南方言就是“中啊”“中不中”,来表示可以,行不行的意思。这些词语在平常不会注意它的写法,但要写出来就会有一点的别扭,因为这不是尝写的字,就比如说:恁,表示你的意思。估计许多人还不知道我们河南话曾经在古代某个朝代上被皇帝所推广成全国通用语言。河南话也是古代的官话吧,现在还保留着古代的韵味气息呢。

比如说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北京人唱道:“太阳啊,我伟大的母亲,你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还没有唱完,河南人抢说:“恁累不累,看俺们咋唱。”河南人接下来唱道:“日头啊!俺哩娘,你见天从东边日溜上去,从西边吐噜下来,你使哩慌不使哩慌啊?”

别看河南话听着挺有趣的,但它也曾被质疑过,它也需要岁月的沉淀洗刷自己,让留下来。口音可是每一个人特有的,在路上碰到有人讲 “我嘞个娘亲”,一听便知道了,那是我家乡的土味方言。方言里包括着乡情,但更多夹杂的是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虽然国家已经规定了一些传统节日放假一天,但只是希望这些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而不是在纯粹的放假。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这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就像河南人一样,把文化化作习惯,把传统作为口头语,每个人一起,我相信传统文化会永久留存,在现代文化碰撞中微笑前进。中不中?中。为啥?因为——“俺是河南人,俺骄傲”。

第四篇

好个重庆城,

巨变喜盈盈。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桥似飞虹,上下跨浮云;

车如流水,往来抹流霞;

立交三穿五插,公路四通八达;

索道过河,轻轨穿山……

好个重庆城,

开窗入眼底。

北城浓墨重彩,南坪姹紫嫣红;

巴南异彩纷呈,渝北鲜花竞放;

沙坪坝学府育英才;

解放碑商圈引游客;

水产房地产,蒸蒸日上;

汽车摩托车,滚滚向前……

好个重庆城,

美景瞩南北。

江津四面山,梁平双桂堂;

大足石刻,龚滩古镇;

红岩村、白帝城、金佛山;

乌江千里画廊;

万州八景,长江三峡……

好个重庆城,

美食中外名。

麻辣烫,泉水鸡;

开水白菜,羊角豆干;

莲茸层层酥,火锅味四溢;

南滨路川菜鲜美;

解放碑小吃香甜;

磁器口麻花酥脆……

好个重庆城,

夜景闻名遐迩。

巨桥化彩虹,都市变银河。

江水倒影,星光反照。

人在城中,城在水中,

水在山中,山在梦中。

第五篇

谜面:大年初一过生日 (打一城市名)

谜底:重庆

解析:双“重”喜“庆”!

谜面:中秋佳节结良缘 (打一城市名)

谜底:重庆

解析:双重喜庆!

谜面:千里相逢,张灯结彩闹山城。 (打一城市名)

谜底:重庆

谜面:只是近黄昏 (重庆地名)

谜底:酉阳

谜面:烛光成象映河谷 (重庆名胜)

谜底:灯影峡

谜面:直去天际头 (重庆地名)

谜底:云阳

谜面:柳絮飞舞满皇都 (打一重庆名胜)

谜底:白帝城

谜面:事发先后没在重庆 (打一成语)

谜底:始终不渝

解析:重庆简称“渝”。

谜面:重庆居中 (打一成语)

谜底:始终不渝

解析:重庆的别称是“渝”,“始终不渝”别解为重庆(渝)不在开始也不在终点,在中间。

谜面:长安一片月 (打一重庆名胜)

谜底:白帝城

谜面:蟾宫折桂亦陶然 (打一重庆名胜)

谜底:得月亭

谜面:宁死不屈 (重庆地名)

谜底:奉节

谜面:滚滚长江万古流 (重庆地名)

谜底:永川

谜面:并非全部 (打一重庆地名)

谜底:丰都

谜面:昔日的重庆 (打二字国家名)

谜底:古巴

解析:重庆,简称“巴”。

第六篇

真想去重庆

我的心里

一直藏着一个梦

梦想着能有一天

去到那雾都——重庆

尝一尝

最火爆的九宫格老火锅

品一品

解暑解渴的大碗茶

看一看

那穿楼而过的空中铁轨

逛一逛

热闹非凡的磁器口

听一听

长江水在朝天门翻腾

走不尽的山路

逛不完的美景

吃不停的美食

第七篇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随着满城桂花飘香至来。今天放学回家,我打算给爷爷奶奶电话问声好。

吃过晚饭,我马上打电话。接电话的是爷爷。多么亲切温和的声音啊,又是那么浑厚而富于沧桑感!爷爷是老红军,革命岁月还爬雪上、过草地,参加过万里长征,后来又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位经历丰富、饱经过沧桑的老人。晚年的爷爷和奶奶在乡下安度晚年,闲来种种蔬菜,喂喂鸡,生活过得很舒坦……爷爷接起电话马上来劲了,开始乐呵呵地描述起他的生活了。我马上抢过话来:“爷爷,今天是重阳节,我祝你节日快乐。”爷爷只笑,大概是很激动吧!“好,好,小家伙懂事了,爷爷高兴啊。”“喂,喂,是我孙子吗?”奶奶凑上来,似乎是抢过爷爷的话筒了。“奶奶好,是我啊,最近您身体怎么样?我好想你啊!”我马上问奶奶好。“奶奶可好了,天天都很开心,今天麻将还赢了钱给你爷爷改善伙食呢?”真是两个老顽童啊!“奶奶,我好想吃您做的菜啊,我放寒假了马上就来,我要陪陪你们,和你一起喂鸡,和爷爷一起钓鱼……”“好,乖孩子,奶奶一顶给你做好吃的,盼你来呢!”爷爷也抢回了电话:“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啊?”“很好呢,我在育才学习很开心,老师都夸我学习认真、积极上进呢!”

“那可好了,要学好本领以后为主国做贡献啊。要听老师的话,争取期末能拿到三好学生,爷爷给你奖励”……

和爷爷奶奶的电话持续了好久,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关心着。我想:今年的重阳节我给爷爷奶奶了温暖,这个秋天不那么冷了。

第八篇

重阳节也称作老人节,理应把为老人祈福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们这里却很少有见到如此的,也许是缘自忌讳。人到暮年,脑子已大不如壮年时灵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时。愈想愈怕,于是愈发受不得一点刺激。别说是祝福长寿了,光是翻翻日历都会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寿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们这一带以九的倍数为人寿的灾祸之年,视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岁,八九七十二岁等等。时不时就听见外婆叹气,八九七十二,要不要还呐。逢年过节给我们压岁钱时总以“现在不给就来不及了……”开头。我望向夕阳,西沉的日头给眼睛带来一丝刺痛。很多老人就是这样的心态,固执得像一头牛,什么重阳不重阳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渐渐发现,现在的节日更像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古老,忘却过去。在我们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锣鼓喧嚣深化节日这个仪式时,节日真正的精神与内涵却在渐行渐远。若有一日一觉醒来,重阳节凭空消失,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不知我们是否会感到讶异,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许一个节日最好的结局是这样的:最后一个记得这个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摇椅上,目光随着落日下降,渐渐闭上。这就如同一个文明的覆亡。别妄想与天地同寿,那只不过是一个水中的梦。当社会已不再需要,当再也没有更多的理由让它存在时,有一个完满的终点,比它如何开始更为重要。

当然也有可能是由这个节日衍生开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义,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比之彻底消亡的说法,我也更为认同这种说法,毕竟走极端的只是少数,完全维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几近于零,还是融合来得更为妥当,弱化了具体的概念,而能将精神内核提炼出来。

于是就想到一个关于民族大同的问题。早些时候我对他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后来砖头与我提起,一个民族的走向,无非是两种,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对当今这个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世界来说,出现统领全局的文化只是迟早的事,当然现如今这个问题便转化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争斗,简言之就是中华文明与欧式文明的一场战争。中华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几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争第一也不落最后,于是团队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欧式文明更讲究竞争,也催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这场战争也许会旷日持久,也有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细节而闪电结束,总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许要靠来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砖头更倾向于中华大同思想的最终获胜,但究竟以何种方式来结束,就要留给历史来印证了。

一个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铭记与深化;而希望这一次,不会仅仅流于形式。

第九篇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400字 我和长辈过重阳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那顾名思义,肯定是要跟长辈一起过了。今年的重阳节,我就照葫芦画瓢,就和外公外婆一起过了重阳节。

重阳节那一天,我觉得没什么是可以做的,于是我就拿起了随身携带的书,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慢慢的到了下午,觉得十分无聊的我的小脑瓜里又有了一个小小的念头:把我看的书的内容讲给外公外婆听。于是我说风就是雨,立刻拿着书,毕恭毕敬的把握的两位长辈给“请”来了。

我捧着书,用着生动的语言把整个文章都概括了下来。直到讲完了,外公外婆还在沉迷于那个美好的世界。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时间都在城市里上学和工作,所以他们才会很珍惜我们在家陪伴他们的时间。

我直到那一刻才领悟到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期望和骄傲有多么的巨大!但是有一些年轻人长时间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也不会主动回家去探望自己长时间没有见到的爸爸和妈妈。那我们的长辈们该会有多失望啊,因为你不回家,所以长辈们就看不到你的光荣和成就。多陪伴我们的爸爸妈妈吧!

请记住:陪伴就是你对长辈们最好的礼物,陪伴就是你对长辈们最好的安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