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汉娜的重庆》读后感100字

《汉娜的重庆》读后感100字

《汉娜的重庆》是一本由[德]傅安娜(Johanna Stahl)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娜的重庆》读后感(一):汉娜的重庆,我们的重庆

《汉娜的重庆》是一本珍贵的好书,带给我久违了的沉浸式的阅读享受,推荐给所有重庆老乡,以及对故土和历史还眷顾、计较的人们。

这本书的编辑之一,四川文艺社的副社长周平先生是我的朋友,出版前即向我推荐(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是重庆人的缘故),不久前又送了我一本,还请吃了一顿不错的肥肠鱼和羊肉混合双打火锅,精神、口腹皆得满足,简直安逸!

刚才把书看完了。掩卷发愣,感觉很想找什么人摆一摆,却又没有合适的对象,就自己随手写几笔。

《汉娜的重庆》记述了作者傅安娜女士八十年前在重庆的亲身经历,十年左右的时光,正是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斑驳生动的装在厚厚的461页之中。奇怪的是,我丝毫也没觉得这是一个德国老太太在德国北部乡下的长篇回忆——既没觉得长,也没觉得有文化上的隔靴之感。

重庆是我的故乡,但我在成都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重庆,二十多年间常常回重庆探亲,面对日新月异的山城,每每有外乡人般的兴叹。读完《汉娜的重庆》,仿佛完成了一次真正的还乡之旅——我心中的重庆被一个德国老人激活了。

何以如此?这本书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了我?想来有下面这些原因——

1、大轰炸时期直至解放初期重庆城乡风土人物的大量细节描写。作者用细腻真诚的文字记述了1942(作者5岁)-1952年的重庆往事,江北乡下大宅院的建筑风貌(彭家大院等)、乡绅和农民的婚丧嫁娶、民国时期的校园生活、朝天门码头的熙攘和交通、陪都的繁华和大轰炸的惨烈、欧美人士在重庆的生活方式、重庆本土市农工学商的林林总总、抗张胜利和解放前后的世道人心……我对朝天门码头及重庆市区的印象也是始于5岁左右(1972年),虽然距傅安娜女士5岁时的重庆已经过了30年,但相对现在的重庆,书中的文字和插图倒让我觉得更亲近真实。

2、作者最为宝贵的生命体验用朴实又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来,带入感极强。新鲜美好的童年、父母浪漫的跨国婚姻、纯洁的友谊、母亲的严苛和父亲的脆弱、少女的怀春、麻辣鲜香的美食、陪都的活色生香、近在咫尺的死亡、饥饿的恐惧、历史巨轮碾压下刍狗般的现实……和着朝天门的江风、江北乡下稻穗的清香、山城火炉的热浪及秋冬的淫雨,跃然出纸,扑面而来,让人觉得是一个早就认识的重庆老乡,操着地道的重庆话,和你一起追忆逝水年华。

3、个人回忆中折射出来的时代气息和历史讯息。这里面还包括抗战时期的生活史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军政秘密,比如,从1938年到1945年,日军飞机每年大致从四月到十月春夏之际对重庆主城实行无差别轰炸,人们惶恐逃命跑轰炸,如坠炼狱,剩下的秋冬雾期呢,生活又迅速在废墟上重建,咖啡馆、跳舞厅、电影院以及商场神奇的在焦土上修起来,城中的人们熙来攘往、复归如常。又如,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惶惑无序之后,日机来袭前,重庆城往往便能精准的实施预报,先在鹅岭、枇杷山等高处挂红灯笼,后又拉警报,总能赶在大规模轰炸之前,给城中的人们足够的时间躲起来,何以做到?原来日机从武汉起飞前,重庆军方即刻便收到发自武汉机场的秘密电报,发报的人,是混迹机场工人中的特务……重庆城现在繁华如斯,重庆人走在灯火辉煌的街头,恐怕不应忘记脚下的土地被炸得发烫、居所被日本鬼子夷为平地、祖辈如老鼠般逃窜的恐怖往事!

4、故事的跌宕和人物命运的沉浮。汉娜的母亲是成都女子,出身大地主家庭,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既有传统文化赋予的定笃,又有现代女性的眼光,选择嫁给从德国奔西藏探险的德国人瓦尔特,两口子本打算在成都安居,但瓦尔特后来又阴差阳错的成为战时德国驻重庆使馆的外交官,领导他们的是希姆莱,战后自然就被戴上了纳粹的帽子!解放初土地革命,汉娜母亲的身份,和已成为重庆最后一个外国人的父亲,几乎令她们全家陷入绝境……这些故事,由作者细腻的文笔铺展开来,令人不忍释卷。虽然是非虚构文学,实际上整个故事读下来,完全有一流小说的文学魅力!

5、非常棒的翻译。我看完全书才去读了翻译海娆的序文,方知道翻译原来也是重庆人——怪说书中描述乡情浓郁,完全还原重庆本土语境,忘记这是由六百多页的德文翻译过来的作品!例如三伏天卖冰棍儿的拉长了声音如此吆喝:冰糕凉快!冰糕!冰糕凉快!冰糕……如此真切,简直和我小时候听到的一模一样!海娆用情用功之深,字里行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

读《汉娜的重庆》也是一次温暖、深刻的生命体验,读者会收获这样的感觉,我想不止于重庆人。实际上,八十年前汉娜在重庆的一笑一颦、一哭一泪、一饮一啄,都会发生在你的身上,留在读者的心肠之中。

多么宁静!

稻田的谷穗在晚风中摇曳,

知了在日暮的林间鸣叫。

淡淡的月光笼罩着江北起伏的山岗,

蛙声四起,

田野和房舍都进入了梦乡。

“这是汉娜的诗,是她记忆中童年的故乡,也是我们永远消失的故乡。但她在汉娜的文字里活了下来,是的,她就活在这本书里”——这是翻译海娆在序文中的结尾,诚哉斯言。

《汉娜的重庆》读后感(二):历史不应遗忘在时代洪流中坚韧强大的中华女性

《汉娜的重庆》这本书得来全属偶然,也因为重庆两个字对书提起了兴趣。这是一本回忆录,可以从侧面了解建国前重庆不为人熟知的历史。

单说作者的背景,就已足够引人入胜。作者的父亲傅德利是德国人,在二战前为德国使馆工作,精通中文,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母亲彭廷文是成都大户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上过大学,做过老师,写得一手好书法。作者傅安娜1937年出生于重庆,在江北的自家大院长大,1952年随家人离开重庆赴德。汉娜在重庆的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经历剧变的30年,可以想见她和家人这30年间经历了多少坎坷起落,但是在她平实温和的描绘中却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对故土和童年的怀念。

阅读本书过程中,不断会发出感慨,年过八旬的老人,离开中国已有半个世纪,讲述起遥远的童年情景依然绘声绘色,种种细节历历在目,各色人物也鲜活入微。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母亲这一女性角色。

先讲一个故事。林升民(音译),民国时在国营菜籽油公司做会计。他从未上过学,后来找到大学教授想学财会专业,教授见他对会计已经很熟了,建议他去美国深造。于是老林就碾转到香港和意大利,结果还是没拿到美国签证。后来以前的老同事邀请他到巴西做豆制品生意。那时他已经30岁,一无所有,语言不通,在巴西从零开始。

老林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三个儿子都到了美国念书,两个到芝加哥,一个到斯坦福。儿子们继承父业后,不断发展,原来生产用于装豆制品的铁罐工厂,后来和跨国企业CROWN合营,成为全球最大的易拉罐生产商之一;原来生产用于装豆子的粗布袋工厂,发展成纺织业,后来又转型生产无纺布,这就是现在的Fitesa,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无纺布厂商,产品线有上千款,掌握诸多先进工艺,像口罩里的熔喷布,他们就主要做复合的,把普通无纺布(纺粘布)和熔喷布一层层合在一起,透气轻薄又有防护性。

这是勤奋上进的华人,在海外凭自己的双手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而这其中有一位母亲和妻子的身影。老林在香港时认识了后来的妻子Lydia,他们一起到意大利又到巴西,夫妻俩在陌生的国度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巴西生下四个孩子落地生根。Lydia就是老外们所说的华人“虎妈”,对儿女要求很严,他们四兄妹从小都是尖子生,长大后都对巴西政界和商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家族为了报答当地社会,成立了林氏基金,每年提供上千名学生到美国读书的奖学金。

Hicks, S. William and Wilson Ling:entrepreneur- ship in Brazil[J], Kaizen, 2012-11, 23:1-7

我看了二儿子Wilson和小儿子Williams兄弟俩的访谈,他们的谈吐都很有见地,视野和思想深度都不一般,这应和从小的教育很有关系。想来这样的母亲、妻子真的是很厉害,内心强大,不畏艰难,直面人生起伏,为了家庭可以抗争命运,如此坚韧的女性令人敬佩。

正如本书作者傅安娜的母亲彭廷文,五岁丧母,父亲再娶,后妈生了三个儿子,经常打骂前妻所生的廷文和她妹妹。但这个后妈在生第三个儿子后也去世了,父亲再度娶妻,于是五个孩子就成了没有人管的“孤儿”,廷文作为长女从小就担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而且她还自己读书写字,考上了高中,并通过给娃娃亲的对方补课,解除了婚约,也因此和父亲完全翻脸,导致她在大学期间没有得到家里一分钱的资助,在很拮据的情况下读完了大学。后来她和傅德利相恋并结婚,她父亲得知后,彻底和她断绝了父女关系。

廷文跟随丈夫离开成都的家到了重庆,生下安娜后在江北买下一个大院子。作者的童年和少女时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个彭家大院度过的。之所以在江北郊外生活,是为了远离日军的空袭。作者父亲周末往返于江北和重庆城,家里全靠母亲操持。她教小汉娜读书写字和针线活,让她上小学。小汉娜在战火中能够度过安宁的童年,也是因为父母给她营造的环境。

二战结束后,母亲廷文作为女主人,一边应对了丈夫被当成战犯关押,通货膨胀变卖家产、遣散家仆来维持生活,强盗洗劫等等变故,一边还抚养儿子,供女儿上南开中学。

一直撑到三年后丈夫释放回来,生活却变得更加拮据,经历过几天吃不上东西的窘迫。解放后她为了保护丈夫,不让丈夫回江北,让汉娜照顾他,而自己就留在家里应对一切。地主女儿加上德国人的妻子这样的身份,让她经历了什么可想而知,但她从未对孩子和丈夫说过她的遭遇。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这位女性也从未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书中也没有一次提到汉娜母亲有过落泪的时刻。

这是一名典型的新时代女性,独立,有学识有思想,勇于挑战旧传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去追求,更重要的是,经历巨大人生变故时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临危不惧的果敢。这是一位有着强大内心的女性,为了家庭,一介弱女子,独自屹立在时代洪流面前,坚若磐石。

女性遇到人生困境时,也许比男性面临更多更大的痛苦决择。人们总以为女人更脆弱,但真正维护人类文明的这一张张大伞,就是这一个个所谓的“背后的女人”。华人女性身上体现的智慧、坚忍、干练、勤劳、乐观,在这本书里表现淋漓尽致。培养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华人女性骨子里,早就掌握了这项能力。

特别要感谢译者海娆。“最好的翻译就是让人感觉不到翻译的存在。“本书阅读起来很畅快,口吻很符合中德混血自述的感觉,几乎要以为就是作者用中文写的。和作者是重庆江北同乡,海娆可以与现世作者进行密切交流,让文字原貌得以忠实准确的呈现,是很难能可贵的。感谢作者和译者,让我对自己所在城市有了新的认识,书中提到的地方如白峰塔、朝天门、龙门浩、市中心的公园石亭(我怀疑是鹅岭公园),都被重新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汉娜的重庆》读后感(三):《汉娜的重庆》:一位中德混血女孩记忆中的重庆往事

201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编辑部收到一份特别的投稿寻求出版。作者傅安娜 (Johanna Stahl) 是当年德国驻华领事傅德利(Walter-Friedrich)的女儿,她亲历并见证了重庆从1942年到1952年的历史风云。她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记录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她在重庆的童年及少女阶段的生活。这份文稿终于成书。

傅安娜出生于重庆,也就是书中的“汉娜”。她的母亲彭廷文是地道的成都人,父亲傅德利则来自于遥远的德国。傅德利早年因前往西藏探险而来到这里,和大多数探险家一样,他不仅研究了喜马拉雅山区的珍稀动物,同时也爱上了这个古老国度的风土人情。经探险队的同事介绍,他与彭廷文相识。这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裹过小脚,接受过西式教育,在成都中学任教的女孩与他相恋。1935年6月7日,两人在成都登记结婚。两年之后,傅德利携妻前往重庆,任德国驻华使馆领事,同年汉娜出生,抗战爆发。汉娜一直在重庆生长到15岁,直到1952年傅德利又带领全家启程,只是这一次他们彻底离开了中国。

1937年,傅安娜的父亲在重庆朝天门码头

傅安娜母亲彭廷文(右二)

汉娜是在嘉陵江北岸的彭家院子长大的,乡下的童年在懵懂的记忆中无忧无虑,充满了美妙的热情和梦幻;而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少女时代,又布满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汉娜在这本书中以白描式的手法记录了重庆当年的城乡生活场景:朝天门石梯上的苦力、大轰炸后重庆城里临时搭建的棚屋小巷、市民们跑警报的生活、街边的红汤小面馆、城里的咖啡馆和剧院、南开中学的操场。她也生动描述了当时在渝外国人的生活和工作,还包括对她的父母的异国婚姻生活的记录,对她父亲在特殊的身份中挣扎的观察。她对母亲的敬畏与爱,对父亲的崇拜与同情,对亲人、对同窗旧友的怀念,对故乡的眷恋都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之中时隐时现。

著名德国汉学家顾彬读过这本书后,说到:“所有的历史都是回忆。历史有欢乐也有痛苦,只有承认它,接纳它,人才成其为人。不为人知的汉娜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一个完整而生动的人。”

《汉娜的重庆》在开篇为读者展示了看似宁静的乡村生活,但隐约可见的却是战火下的中国,似有一根暗线在旁,当战火愈演愈烈时,两条线合二为一。重庆被日军轰炸,汉娜的父亲一周甚至更久才能回一趟家。汉娜与父亲一同去多洛丝家(当时也在渝的一个德国家庭)的旅程则正式向这个小女孩揭开了战争的一角。

汉娜的父亲是德国的外交官,同时也是一个对中国人怀有深厚感情的中国女婿,面对着日军的轰炸,他痛苦焦灼,他想办法在楼顶铺上德国的旗帜来帮助市民躲避轰炸,他向他的德国上司写信表达对战争的困惑,他对他的女儿说:“等这场战争结束后,如果有记者或者自以为是的人,对这座城市说些或者写些不好的话,我将挺身而出,还有你,小汉娜,当你长大了,也必须站出来,捍卫这座城市的声誉和尊严。所有讲重庆坏话的人,他们都不知道,这里的人民经历了什么!”“我从没见过哪里的人比重庆人更勇敢坚强、更勤劳。他们面对那么惨烈的轰炸,从不放弃,誓死也要保卫自己的城市,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重建家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日本人的狂轰乱炸。”

就这样,汉娜在这本书中从一个少女感知和观察世界的角度,揭露了日本大轰炸对重庆城区和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也颂扬了中国人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描写抗战重庆、抗战中国的非虚构作品,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

汉娜在1952年随全家离开重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国。她现在住在德国北部的一座小城里,已83岁高龄的她,始终回望着八十年前重庆江北的彭家院子。在故乡的成长经历,不论是喜悦还是痛苦、迷惘还是一次次奋斗,无疑都不断在她心中回放和咀嚼;江北观音桥、南山文峰塔,还有生活其中的故乡人更是她剪不断的牵挂。她因此在临近八旬时动笔写下这篇动人的回忆录。

离开中国前,傅安娜与妈妈、弟弟以及表哥的合影

离开中国前,傅安娜与南开中学同学的合影

初读之时,有许多人会想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之相比,一个是古都夕阳里蟋蟀有韵味的吟唱,一个是陪读雾霭中纤夫和挑夫的号子;一个在平淡中但见生活的波澜,一个在波澜中见到生活的平淡。

《饥饿的女儿》作者虹影女士,同样也是重庆的女儿,读过这本书,她说:“这本书的作者早我二十多年,用一双少女的眼睛,敏感而有深度地审视过重庆和那里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和命运,让我深深地感动。”本书译者海娆,也是一位旅居德国的重庆女作家,她感叹:“汉娜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带入感极强,就像一个天真可爱的邻家小姑娘,在跟你掏心掏肺地讲述她和她家里的故事,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就从她最初的记忆开始。”

傅安娜(右)与译者海娆(左)合影

这样一本以重庆为背景的回忆录,为什么会首先寻求在成都的出版社出版呢?其实这一切源于作者傅安娜心中最真切的愿望——寻找她在成都的亲人。

傅安娜想要寻找的巧妹,是母亲彭廷文亲妹妹的女儿,书中她称巧妹的妈妈为“吕宝孃孃”。巧妹只比她小一岁,大约在1943年来重庆傅安娜家中住了两年,她们两人一起上学,一起玩洋娃娃,一起绣花。这两年如田园诗般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个温柔文静的小女孩,一直深深印刻在傅安娜的脑海中,让她时时思念。

傅安娜此次寻亲,深知希望渺茫,如今她已是一位83岁的老人,自从1952年全家离开中国后,两家失去联系已有68年。如今,寻亲线索寥寥无几,傅安娜甚至不记得巧妹的全名,目前可以提供的信息包括:母亲彭廷文祖籍系四川合川人,1932年毕业于四川省立女子高等实验学校;巧妹的母亲为彭廷文亲妹妹,另外还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巧妹一家在成都,另有其他表哥在重庆,其中一位全名为周基鑑,曾是建筑工程师,1952年之后曾与在德国的他们有过通信。

傅安娜说,“67年过去了。在我心里,重庆一直是我的故乡。我爱重庆。我爱朝天门。我亲爱的父亲曾牵着我的手从那里走过。我爱江北寨子坪的彭家院子。那里曾经是我的家,有森林和稻田,有我快乐的童年。”

记忆中重庆江北的彭家院子,傅安娜 绘

汉娜的重庆

8.9

[德]傅安娜(Johanna Stahl) / 2020 / 四川文艺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