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兴实践》读后感摘抄

《新兴实践》读后感摘抄

《新兴实践》是一本由马谨 / 娄永琪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兴实践》读后感(一):怎么不发行了 ,万能的淘宝都没了。。。。。。

话说这考研的推荐书目,竟然买不到,这是闹那样。。

《新兴实践--设计的专业价值与途径》这本文集选取了发表于会议上的若干论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定向约稿,邀请国际知名的设计理论家、教育者贡献已经发表于其他学术会议或期刊上的相关论文。文章的作者们都是常年活跃在设计研究和教育界的资深学者,对全球设计动态、前沿、历史沿革以及未来趋势拥有独到的见地。 本书共收论文14篇,包括《走近新兴设计实践》、《游戏规则改变者》、《芬兰设计史——浓缩版》等

《新兴实践》读后感(二):对设计能动性的一点疑问

Q1: 看了半本《新兴实践》 觉得 一直在强调社会转型中设计师的关键作用 对设计的能动性这个问题 个人有了一丝疑惑 是否存在各自专业夸大自身领域能动性的嫌疑? 因自身对其他领域知识的缺陷 所以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但 是真的想知道其他领域是怎么看待 在社会转型中各自专业可以发挥的作用 比如 经济学领域?... A1: 全本大致读完 victor papanek认为通过设计或许能够有效地使社会变得更好,但是没有说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我认为他对于设计的能动性理解还是比较客观的。 再谈到sharon女士对设计教育的担忧,她说"设计对自身的有限说明使人担忧。基础建设上的不足将它置于风险之下,当其他学科发现了设计的思维方法与发展,可能会侵占它的智力和创造力平台",这和我的疑问有着极大的重合之处。 依然怀疑设计未来的定义。 听别人说设计其实是low版的商科课程,我保持中立,只是觉得设计这一学科发展下去,由于它方向的发散与汇合,最终将可能走向和商业经济社会政治重叠的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新定义的学科,可能,它不叫设计。

《新兴实践》读后感(三):《新兴实践:设计的专业、价值与途径》读后感

总体而言,从《新兴实践:设计的专业、价值与途径》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同济大学创意与设计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打破传统设计行业的天花板,培养专业技能与跨专业合作能力兼备的复合型设计师。设计不仅仅停留在执行,更应该向上追问,把握整个产业的分工合作流程;不局限于一时的视觉体验,而要关注社会问题以及用户到全方位体验过程。

关键词:跨学科创新 协同设计 可持续 设计教育 开发设计 以人为本 国家创新

由于在《新兴实践》(简称)这本书中,大部分文章来自于英语写作,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尤其是开篇第一章章全文涉及了诸多专有名词,而且缺少具体事例讲解,可以说是给原本看双语读物就心存忧虑的读者迎头一击了。

这篇书评可以看作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后,粗略记录的读书笔记,附带了一些自己感想与困惑。作为一个还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建筑系学生,对这本书的以及当下社会现状还有很多理解偏差,也欢迎看到这里的朋友多多指正。

第一部分 文章梗概

设计模型:展望未来的设计教育

文章从民主政治的演化出发,提出现代设计与设计服务正是诞生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但是当下的政治民主日益显现出被垄断资本所裹挟的危机,导致了工业化民主制度下的制造业衰落与创造力衰退。于此,作者也是在提醒我们,传统的设计教育理念应该与时俱进,面对这一危机了。

接下来文章又一次叙述设计发展政治背景与经济背景。其一是亚洲国家的崛起,地缘政治的转型;其二是经济领域的产业发展,以及其背后反映的生产方式的变化。政治背景不再详细叙述,重点是文中基于Daniel Bell提出的六类全球经济:

采集、收获、狩猎、畜牧

制作、建筑、建构

交通运输、公共事业

贸易资本服务

信息、知识服务、情感工作、人际关系网络、体验经济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

直接针对生物、分子和原子结构的行动

在这其中第六类,也就是直接针对生物、分子和原子结构的行动,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来看,还没有)。两次在工业革命与当下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在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上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前工业化时期的体力劳动与常识试错的,到工业时代产生了劳动分工,依托经验主义、实验过程的工作方法,到现在后工业时代的网络化工作,利用模型、模拟、决策理论与系统思维的工作方法。它们反映出时代的视角从过去走向未来,其轴心原则从传统主义到生产力指导走到如今的编码知识与演算。(工作模式与方法的转变没有明显的界限,当下社会中,过去的工作方法依然尤其意义与优势。)

在这样的转变中,设计师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一方面,设计师要有特色设计实践的高级技能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从事广泛专业活动而必需的思维和知识。引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即是“过去设计专业实践依托于个体的经验和发展,而如今设计挑战需要综合和分析的规划能力,设计教育越来越接近于工程专业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以科学和研究为基础,掌握基于道德和关爱的人际参与的本领。”

文章中对于设计教育应该拓宽的领域有多页详细的叙述,这里就不一一摘抄了。

为彻底的关联性而设计:以“关联性设计”应对危险、并发的依存现实

文章首先叙述了设计活动与政治的关联,提出了设计活动是对时代现状的一种反应,它可以是被动地接受,也可以是主动地改变。由设计话语中的“政治”与“政治性”解读,到作者引用Maldonado的话,强调了当下设计活动陷入的危机——缺乏批评意识,对现实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接下来作者以自己早年的景观设计经验为例,探讨了“关联性”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所谓关联性,是指在生物与非生物的生态学、地质学、场所、空间、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经济条件、美学以及时间因素等诸多方面之间的指示性关系或构成性关系。继而文章描述了我们当下的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发对设计关联性内涵的思考(哲学的、多元资本的、替代性经济与新生计的)。接着反思了设计师与其他职业人群的关联性,如何去有效实践“关联性”设计,最后总结叙述了“关联性设计”的初步定义:

“关联设计是一组演进的设计实践,它们以社会情境下整个人类及非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部的行为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导向。这包括将人类及非人类行动者、行为体以及他们被社会认知与理解的物质集合体,视为统一的生存实体,这一生存实体具有相互的、充满尊重的关联性。关联设计隐含着一种内在的、受伦理驱使的设计探索。”

制造与行动之间:论关联性的设计教育学

文章中举出多个教学实例体现出关联性教育的内涵,这反映了设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朝着行动和自我认识的方向进行重塑,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局限于具体的物质内容。要深入社区,了解需求,才能提出更多合理策略,从而真正发挥专业技能的作用。

作者开篇提及了建筑学中最重要的元素,空间的关联性,由此引发对设计教育关联性的探讨。围绕这一主题,例举了建筑表达作业与别府市的社区项目的教学案例,从多艺术教育的意义、自我表达的能力、培养同理心与理解力等等方面体现关联性教育的特点,最后提出了设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最后以我在文中看到十分赞同的一句话作结——“好的艺术是为了寻找新的答案而研究世界,而非为了直接的用途。”

关系能被设计吗?设计方法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

文章探讨了设计进入社会创新领域后,设计方法如何应用其中以及其特点和本质。并以丹麦的Skansebakken福利机构为例,谈论了“设计社会关系”的方法、意义、过程与结果的特点。

其一,关于设计过程的特点与进入社会创新领域后的变化

设计的过程是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设计项目启动阶段是混乱模糊的,随着推进走向确定。但在社会创新中模糊是持续的,对于模糊性的接受与把握正是社会创新的主要特征,它的目的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组织关系的转变。

其二,设计进入社会创新领域的目的

设计进入社会关系领域,其结果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产出的设计方法,并将设计方法移交服务工作人员,从而推动成型的关系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其三,设计方法的本质

设计方法的作用不是给出设计过程的翻版,而是对内提供管理混乱和模糊状态的方法,对外确保设计的合理地位,让设计师既能在一个开放领域进行工作,同时又展现出一种知道要做什么的形象。

游戏规则改变者

作者从对于“Generic”与“specific”的反传统解读引出了多个可能会引领(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方向。

第一个是可调节的大规模定制方法;

第二个是非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基于简单规则的复杂性的设计方法;

第三个是可交互的建筑构件群组成的行动网络;

第四个是开放设计系统下的参与性设计;

第五个是多领域专家合作下的协同设计;

第六个是数据可以精简共享。

作者在文章对于参数化设计中的,许多工作室仅仅将参数化浮于表皮装饰,内部与表象的割裂提出了质疑。文章的最后也再一次提及,对此时此地选择了最合适的设计方法才是设计的本质,参数化设计同样应该如此。

好社会构想:21世纪的行动框架

文章开篇解释了“行动框架”这一概念,同时也反思当下行动框架的局限,鼓励我们对于全新的社会蓝图的构思。历史上,诸多设计师对于新的社会行动框架有着不同的畅想,从工艺美术运动到俄国构成主义到现代主义设计的广泛传播,是一代代设计师理念的传承与更新。

回到当下,从我们面临的贫富差距加剧、资源问题等困境中,作者提出了可持续的重要性。新的行动框架要面临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及设计教育又该如何培养新的人才都由此一一展开。

传统方式培养的设计学生们掌握的许多传统活动已经消失;另一方面,这些活动本身已经完全自动化,不再需要人的技能。传统设计师的市场凋敝,同时意味着新的类型的设计活动正在迅速增加。

可持续的品质:社会改变的强大驱动者

文章开篇以“慢食运动”这一活动引出社会创新的积极意义,这些活动反映出了可持续的优良品质。作者从设计战略角度概括了这系列活动的特点,进而总结出社会创新的特点。

吸引社会创新的可持续品质有哪一些呢?作者从关系、时间、工作意义、合作、规模、地方、复杂性的角度解释了可持续的内涵。最后也强调设计师应该关注可持续品质,在设计活动的方方面面。

设计一个更好的世界: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设计思想与教育的发展从。从世界的角度出发,60年代环境问题与反战游行引发了设计思想的变革,papankee出版的《环境和百万人口——设计是服务还是收益》则是思想转变的标志之一。随后作者聚焦,于芬兰的学生设计运。在运动过程中,papanker的理念不断地被认可,影响力不断地扩大。目接着,光转移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成立上来,作者作为参与学院教学体系构建的成员之一,在此叙述了学院一步步的构建过程。其教育理念基于以下五个关键议题: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全局性思维

有远见的领导力

协同创造的设计方法论

跨学科协作

一个立体“T型”的设计教育框架

文章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设计进行讨论:

基于实践的设计(传统的职业分工)

基于价值观的专门类别(可持续、人本、开放……)

基于方法的设计(服务、参数化、系统设计……)

接着从这三个维度提出了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即两种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水平方向上:跨情景应用知识的能力

垂直方向上:功能性/学科技能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基于这一理论,构建教学体系,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同:

本科—垂直能力培养—具有宽广知识的专业人才

硕士—高级垂直能力与水平能力—重点培养整合能力

博士—专业领域的突破—知识理论的厚度,特定领域的深入

设计学养、话语和实践社群

本文的主题是对于设计学科建设的探讨,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出发,由显性知识的特点引出实践社群是如何形成的,而实践社群的产生则促进了设计学养的交流。从作者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当下设计学科的建设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学术期刊年轻而脆弱、设计师对学术研究的参与度不足、交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竞争矛盾等等。随着设计实践的变化——由造型审美的判断扩展到发展可能性与处理感受的需求,设计学科建设也应跟随这一趋势,作者再次强调了每一位设计师对发展设计学养、话语与实践社群的重要责任。

关键名词:

隐性知识(通过学徒式的方式习得的实用的、动手的、不可量化的知识)

显性知识(通过实验式的方法习得的理论化、明确的、可转化的知识)

对于本科学习往往通过实践,着重于隐性技能的培养;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着重于思维扩展,显性知识的发掘,因为交叉学科的边界需要通过显性知识来探索,所以研究生的课程计划需要进入特定的实践社群中,展开设计学养的交流。

实践社群(拥有共同兴趣与理念的一群人,支撑着设计学养的交流)

设计学养(了解历史、影响深远的著作、从业者当下的争议,建立起设计的连续与变化的理论体系)

作者书单——所有主流国际性的设计相关学术期刊,值得参考

芬兰设计史——浓缩版

文章内容如标题所述,讲述了19世纪79年代至今的芬兰设计。从70年代芬兰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应用艺术与设计,并在20世纪初取得了诸多国际荣誉,走向繁荣。随后现代主义思想涌入,与工业化正常方式的推广,应用艺术与这一趋势产生一定的矛盾。二战后现代主义思想被广泛传播与接受,芬兰设计的现代主义也更为成熟与本土化。而70年代的经济危机带来了设计发展的停滞与工艺美术的再兴。到80年底经济复苏,设计开始进入公共领域与新兴产业,并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部分。

设计是令人类未来免于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文章从工业设计的诞生与本质出发,探讨设计的价值。提出了“事理学”来理解设计的目的与手段,进而提出设计对于国家产业创新的重大意义。

有关“事理学”的论述,更多可移步《设计方法论》

设计的本质: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地生存发展。

论服务设计:理解如何在系统与触点之间航行

文章从当下的世界形态出发,提出其具有的扁平化与互相影响的结构特点,因而提出了全球合作、教育交流的影响,举出了多个实例。设计是被多种力量驱动的系统,引发设计变革有着包括经济发展、消费思想变化、社会革命等等多个因素。新的国家崛起与新的技术迅猛发展都引导着设计的全新方向。作者既而将目光聚焦于服务设计,它与老龄化这一世界性变化息息相关。它涉及到设计师对与医疗健康的深入了解,对同理心与用户经历的研究。同时也从自身学院(DAAP)的教育实践出发,强调转化型研究(将研究转化为解决方案)的意义。文章末尾提出同理心医疗与转化型研究是设计新突破的重点区域。

第二部分 脉络梳理

从上文中的文章梗概来看,整本书的文章排布可以理解为:当下世界的形势如何影响了设计行业的变化——基于这样的背景,设计学科与设计师追寻转型的方向——转型的具体实践与困境——设计行业变化如何反作用于世界、国家结构——探讨设计师与设计学科的努力的方向与责任。

书中第一篇文章对于上述思路做了全面总括性的说明,此后的每一篇文章都围绕其中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了讲解。可以看到全书站在宏观的设计策略层面,讨论了设计行业边界的扩展方向、设计方法与思维的变革、设计学科建设的新尝试等等。

在前言中,编者讲文章按照“关联性”(1~5)、“可持续”(6~10)、“产业与国家创新”(11~13)三大核心关键词将文章进行串联,但阅读下来可以看到书中探讨的内容要更加丰富,补充一下有:

设计学科建设——第九、十篇,第八篇的后半部分

社会创新领域的设计——第四、七篇

设计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第一、二、六篇

文章与文章之间各自有重叠和区别,全书的作者们都来自于各大高校,是活跃于设计教育前沿的教师们,所以会议的主题偏向学术化的,其内容是围绕设计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也是希望阅读了全书的读者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第三部分 评价与困惑

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本科的学习阶段我就深有体会。从大一对于专业定义的讨论时,我们便发现这样一门学科的边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其核心能力的拥有也呈现出极大的个体化差异。

交叉学科的优势在于,从实践中我们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而问题则是我们的尝试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者说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运用远不够专业。当然这也和本科教育的特点有关,这个阶段是广多于精,实践多于理论的。

书中反复强调一点——对于设计师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从审美造型的需求走向人的体验、社会结构乃至生态系统的关注。越来越综合,越科学理性的要求是毋庸置疑的。进入21世纪,人文艺术学科的衰弱,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设计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自然也跟随了这一趋势。

不可否认,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入设计行业的做法带来的积极意义,能改变长期依靠经验、感觉做设计的现状。设计由师徒制与经验教学走向授课、跨学科合作、、计算机模拟、科研调查的教学方式,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设计不是少部分人的自娱自乐,审美教育在我国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设计师的价值还并未被大众和众多企业认可——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困境。正因为如此,推广设计行业的价值与提高大众审美水平也是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的责任(除了少部分明星设计师,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工作都使其分身乏术了)。

值得思考的是审美的风向是在不断变化的,也是多元化的。几百年前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的变革始于对于审美上的重构,设计对于物品造型上的探讨体现于审美,但影响其的因素却远远不止审美。所以我要说,设计师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依托的依然是视觉上元素,当然也不仅仅止于视觉。即使当下设计师拥有了越来越综合的技能,其核心依然是美学上的技能,而这一技能是最与人直接相关的技能,万万不可抛弃。

最后我也在这里提出一些读后困惑,希望多年以后自己仍有机会回顾和思索。

①设计学科的边界不断外扩,是否得到了其他学科的认可?(尤其是近期兴起的交互设计学科,它的知识框架建立多少来自设计本身。多少来自于其他学科)

②设计教育体系的更新与行业内的人才需求是否一致?

③设计行业试图向策略层面拓宽,其与管理学、商学等学科竞争的差异、优势在哪儿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