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是一本由[美]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 / [美]汤姆·罗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读后感(一):学界众多大师力荐!

这本书会让记者若有所思,想到自己的职业和职业良心,好看、中肯而深刻。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

经典新闻理念的集大成之作,新闻人的必读书,自媒体时代公众新闻素养的教科书。

——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网络协会监事长)

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领悟新闻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助于我们知晓新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当我们能够充满自信地汲取来自世界各方的智慧之际,我们就一定会拥有更强大的贡献于祖国和人民的专业力量。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浅显生动而又不乏思想,给人启发、引人思考,是了解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和理念的绝好入门书。

——黄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读后感(二):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摘抄

Note1: 新闻学在我国最早的专著是徐宝璜1919年出版的《新闻学》和邵飘萍1924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这些书都是理论和实践融合的。这本《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也毫不例外。

Note2: 这本书讲述了新闻工作的十条原则,但归根结底、翻来覆去阐述的原则只有一条,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作者们全部的论述来源于他们的工作实践,因而书本的描述详细生动。并且又能够凝练出结论,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又远高于实践作用。

Note3: 过去三百年间,为了发挥提供新闻的功能,即为了让人们形成对世界的看法而提供间接的知识,新闻职业逐渐确立了一套送散的原则和价值观。在这些原则之中,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

Note4: 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并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新闻报道进行的调查和判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发现结论。

Note5: 新闻真实不只是准确。它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是报道与公众、被报道者和新闻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新闻的首要原则-超功利地追求真实-最终将新闻与其他形式的传播区别开来。

新闻所追求的真实-一种操作性的或实用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或哲学意义上的真实。不是化学方程式那样的真实。Report the truth about the fact.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读后感(三):做新闻犹如做人,不求多大建树,只求问心无愧

自研究生生活开启以来,这是一本我耗时最长读完的书籍,因为中间为雅思准备耽搁了许多时间,因此两个月的时间才让我读完这十项基本原则。

可能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对于所谓的新闻原则,印象中就是那些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客观?真实?独立?虽然这本书仍然对这些关键词有所强调,但与课本比较来说,但给我不同的感受就是这不仅仅是新闻的原则,更像是做人的道理一样。

书中援引了大量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案例,对于这些原则栩栩如生的诠释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因此对于我来说,更像是看一本邻家叔叔在给我“传道受业解惑”的感觉。实际在我们这些学生的心中,我们都清楚的明白,看一百本书听一百个老师讲课,不如自己去亲身投入实践中工作100天,现实的环境自然会解答我们心中许多的疑问。想起前两天在学校举办的某一个市级教育讲座,主题关于如何做好新闻做好记者?有许多同学会提问到场前辈:“如何提高新闻的写作技巧?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选题?”类似的问题从小到大不绝于耳,也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自己不善思考,此类问题从来都没有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我的看法就是,每一个人在现实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新闻写作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好选题也不是说只有一种方法才可以找到,因此这种实践积累下的成果如何能像武侠片中一口真气说传就传呢?

曾经作为一枚法治口的鲜肉实习生记者,幸于众多同行前辈们的悉心指导,并没有碰到什么非常大的困难,因此对于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些人情冷暖,也认识了不少。一句老话说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资源平台的重要性是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永远体会不到的。

因此,敞开心扉来讲,如果日后我们有幸成为一个可以服务于大众的新闻工作者,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倘若可以做到无愧于心地做好每一条新闻,我想那便是我们可以一辈子为之骄傲的故事了。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读后感(四):《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恐惧产生于信仰的崩塌

这几天拜读了一下刘海龙老师翻译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在这里感谢一下借我书并且总夸我“膨胀”的小董老师。首先,很惭愧的是,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大类(本科广告学院)专业的学生,我没怎么读过关于新闻的书,尤其是新闻实务的书,之前只看过丹叔写的《新闻理论十讲》。而这本书其实是在新闻实践的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一本书,因此在读过此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欠缺。因为不太了解新闻,在写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时也一时无从下手,所以,在这里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理解去总结一下我关于这本书的看法。

本期图书:《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

一、新闻行业是否存在“焦虑”

首先,说一个现实,我是因为在初中、高中时很喜欢看新闻还有各种评论节目,才特意在高考时报名传媒大学这个学校。但到了大学,我反而不怎么看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了(这句话被人大新闻学院的老师们听到了我可能被瞪死)。首先,因为我没有电视,只能通过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阅读新闻。但好像从大二开始,我的手机里就不安装新闻客户端了。因为我觉得各种新闻客户端里的内容实在是太差,各种软广告以及牛鬼蛇神写的东西都能给你推荐过来,而像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我又觉得太“硬”,没有阅读的欲望。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只是有时候会通过微博简单关注一下各种社会时事新闻。不会再为了“看新闻”而去找新闻。

曾经也和各种同学聊过,发现有这种情况的确实不仅是我一个人,我只是部分当代年轻人的一个缩影罢了。而且除了像我这样的普通新闻爱好者外,专业的新闻人以及新闻学院的老师们也在讨论“新闻的没落”。记得前段时间有一篇特别火的关于“新闻已死”的文章就曾在我的朋友圈里引起广泛讨论,陈昌凤老师的课上、常江老师的微博里也都提起过。可见,新闻这个行业的的确确在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

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引起了这种大家关于新闻的焦虑呢?我想,是个新闻专业的学生都能说出个三四五六吧。媒介技术的变化肯定是一个原因,最明显的就是社交媒体时代各种假新闻的出现,这使得新闻界进入到了一个“后真相”的时代。而且,在“人人皆媒”时代,那些坚守正统新闻价值观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被挤压,面对这种挤压,传统新闻人有的逃离了新闻圈搞创业,有的对现状进行了妥协,放弃了所谓的“新闻理想”,进军新媒体圈和老东家竞争,这样一来使得新闻媒体自身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后结果就是:人们更加不相信新闻了。

此外,我们国家的传媒体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闻人所受到的教育多偏向于西方价值观,许多人树立的新闻理想实行的更多是欧美国家那一套。而面对国内这种传媒环境,大家不免从内心产生不协调感。这种焦虑一开始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在面对整个大环境变化时,很多问题肯定是迟早要浮出水面的。当然,新闻人产生焦虑的原因绝不仅仅是以上两点,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等“看不见的手”也在悄悄地重塑着新闻业。

二、新闻人与新闻行业:信仰的缺失

不过,新闻从业者所面临的种种焦虑,其根源实际上在于新闻人对于信仰的缺失,这是作者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通过对大量新闻人的访问所论证出的结论。从书中所提出的种种案例来看。虽然美国新闻界对于“客观性”等各种新闻价值观的崇拜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但其整个新闻界所面临的挑战其实也更多,资本的流入、政客的欺骗、多元的社会系统无一不对美国新闻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闻行业从薪酬条件上来讲不是一个好行业,但新闻人之所以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社会声望,与其职业为社会所带来的价值是息息相关。新闻为普通人提供认知世界、讨论世界的窗口,新闻维系民主运作,对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但面对各种外部环境的冲击,新闻人发现自己的价值越来越不被重视了,于是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焦虑也由此产生。

2016年的美国大选暴露出美国新闻界存在的许多问题

面对这种焦虑,作者通过长达几年时间的对于各类资深新闻人的采访,总结出了这十大新闻人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这十条原则都是新闻人不能违背的法宝。

1.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

2.新闻工作首先要忠于公民。

3.新闻工作的实质是用核实进行约束。

4.新闻工作者必须独立于报道对象。

5.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独立的权力监督者。

6.新闻媒体必须成为公众评论和妥协的论坛和广场。

7.新闻工作者必须让重大事件变得有趣并且与受众息息相关。

8.新闻工作者应该使新闻全面均衡。

9.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按良心行事。

10.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虽然只有十条,但每条里面可以说的东西实际上很多很多,而且每条之间实际上还有着各种联系。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网上曾盛传一则关于河北王凤雅母亲私拿网友捐给女儿治眼睛的钱去给儿子治唇腭裂,最终导致女儿去世。当然这条新闻最后被证实是假新闻,这个新闻被炮制出来的时候出现了哪些问题呢?首先,发出这条新闻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这条新闻背后的故事做好调查,因为新闻中的捐款数额等信息都是虚假消息,后来转载这条新闻的媒体也有同样错误。此外,很明显的是,这条新闻在写作过程中带有“居高临下”的道德批判姿态,它以一种上层阶级的视角去批判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案例背后所隐藏的是上述提到好几条新闻人应坚守的基本原则,而我们周围的新闻人却正在打破这些基本原则。

其实,作者也在文中提到了,无论媒介环境如何变化,新闻人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没有变化。例如在美国,受到资本的压力,许多新闻主编在新闻客观性与新闻娱乐性之间做着取舍。但实际上,新闻人屈服于资本的选择是一种极其缺乏战略眼光的短视行为。事实证明了,只有坚持新闻人的基本准则、生产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闻才能稳固新闻的职业地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所面临的焦虑根源仍然是源于对价值观坚守的缺乏。前两天看到了一句话,觉得形容这个现象非常的合适:“恐惧源于信仰的崩塌”。任何焦虑都是对于缺乏坚持信仰的借口,新闻人面临的许多问题其回答都可以在新闻行业最基本规范里找到。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读后感(五):十分钟带你看完一本经典好书

为什么现在占据各大网站版面首页的都是低俗化、快餐化、碎片式、噱头不断的八卦娱乐新闻?

是大多数公众对这样的信息接受度导致市场一步步演变成这样还是因为出于其他原因用此类信息引导公众不再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吗?还是只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世界?

为什么现在的热点如此的统一一致,一个演员戴了绿帽子,可以让各大媒体各大网站长篇累牍地报道好几周,一个明星公布恋情也能让新浪服务器崩溃好几次。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流量和这么多公众注意力关注这些家长里短的破事吗?

说真的,这几年来这些疑问一直困惑着我,特别是亲身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网络暴力之后,我不是当事人,只是跟着众人一起狂欢的键盘侠。

只有身处暴力中心的当事人才知道那是多么可怕的灾难。

直到遇上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20年前,就有人有着相同的担忧和疑问——认为现代新闻的工作与理想的新闻事业已经相去甚远,当前的新闻业不仅没有为大多数公众的利益服务,反而可能正在损害公众利益。于是,他们为此组织了关于新闻报道及其职责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新闻的目的是什么?新闻的首要目的是为公民提供自由和自治所需的信息。

人们是出于本能而渴望新闻,因为我们的安全感来自已知的世界,新闻则能带给我们对未知事物的了解。

但是,事实上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公众好比小孩子,没有能力理解真相。政府干自己的事,绝大多数人只是看客。对这一观点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来自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李普曼。他认为,公民就像戏院里的过客,“在第三幕中间进场,在大幕落下前退场,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只能辨认出谁是英雄,谁是坏蛋。”

初看起来很有道理对不对!

但其实不是的!针对李普曼的理论,戴夫提出了“联锁公众”理论,他提出只有不到15%的读者想读本版面的任何一篇报道。而新闻应该从多样性出发,不会每个人都对每篇新闻感兴趣,但是你应该做到每个受众都在版面内找到一篇想读的报道。因为每个人都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甚至是这方面的专家。认为人民一无所知或者对每件事情都感兴趣的观念只是神话。这 就一举破了“公众只是小孩子”的理论。

民主不是新闻用来实现什么目的的手段,他本身就是新闻用来服务公民的目的。但是,目前由于三种因素的出现,导致这一目的面临严重威胁。

1.新技术与生俱来的特征——互联网使新闻工作与地理空间分离,因而使新闻工作与政治社群与公民社群分离;——这一点我不太懂。

2.垄断企业使新闻业不再独立,也就是说,新闻媒体本身属于某个大企业,那么它的新闻报道绝对不会损坏该企业的利益与形象。

3.全球化令新型市场新闻业发展。问题不在于全球化的媒体系统会失去其民族特征,而在于全球垄断的新闻企业有没有动力去监督社会中的权力利益集团?

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按良心行事,真实准确而有趣地描述正在发生的与公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它从全面均衡的原则出发选择相关事件,在报道的同时独立于报道对象,也成为独立的权力监督者,通过相关的新闻报道,使新闻媒体成为公众评论和妥协的论坛和广场。正因为新闻与公众如此的密不可分,所以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

——这是我根据新闻的十大原则提炼总结出来的。而具体的原则如下:

1、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

希望得到真实信息,这是人的基本欲求。因为新闻是人们了解和思考自己身外世界的主要依据,所以真实可靠成为最受重视的素质。真实会带来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来自知晓。

但到底什么是真实呢???

(1)同一件事,甲和乙都是目击者,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说法自然也不一致。那么到底谁说的是真实的呢?

(2)调查越战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内容的被全美媒体所准确真实报道,但他向总统说的才是真实情况,他向总统说了真话而向全国人民撒谎,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报道的是真实的新闻吗?

(3)目前管理信息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高明,美国总统布什一位顾问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会制造我们自己的真实。当你研究这种真实时,我们会再次行动,制造另一个全新的真实。

这样看来,真相好像只存在于字面上,只存在于哲学词典里。

错了。确实存在新闻真实,这是一种操作性的或者实用的真实,但并不是绝对的或者是哲学意义上的,像化学方程式那样的真实。在新闻里所说到的真实,是一个复杂的,甚至有时相互矛盾的现象。但是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新闻可以做到真实。也就是说,你一刀切下去看新闻断面,可能不是真实的。但是一条真正的新闻,它是动态报道一个重大事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忠于事实的。

不过目前出现的种种新闻,如断言式、确证式、肯定式、聚合式新闻都不负责区分流言事实和猜想。所以就出现了获知悖论——当信息供过于求时,获得知识会更困难。所以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下,党派新闻与肯定式新闻会更受某些人的欢迎,因为它使一切变得更简单,它使大众不用动脑筋就以为自己在未知的世界里发现了真理,在令人困惑的世界里发现秩序,从而令人感到舒适。

所以在这个新时代,媒体的作用是回答这个问题:哪里有好内容?哪里有值得相信的内容?

2、新闻工作首先要忠于公民。

忠于公民意味着新闻独立。《纽约时报》1896年发表的《商业通告》写道,自己最诚挚的目标是不偏不倚地报道新闻,不畏强权,不徇私情,超越党派,利益无涉。这种思想认为,把受众看得高于政治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才是最佳的长期经营策略。

为什么要忠于公民,为什么要新闻独立?为什么不是忠于给报纸赞助的广告商——毕竟是他们付出了最大头的资金给编辑部,保证新闻工作者有丰厚的薪水和年终奖。

P76回答了这一问题——因为新闻工作者不是向顾客出售内容,而是和受众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价值观、判断能力、权威性、勇气、专业性以及对社群的忠诚之上。

新闻服务创造了媒体与公众的牢固联系,然后新闻机构再把这种联系租赁给广告主。

所以新闻媒体和公众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新闻依靠大众的信任而存在,大众因为新闻而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所以新闻必须忠于公民。两者形成共生体后,公众将新闻媒体视为可相信的自己人,从而相信在媒体上出现的广告商。理想的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代言人,为了公众利益报道社会的最新问题。然而事实上公众却因为煽情主义和以权谋私,越来越不信任媒体。信任危机与动机息息相关。人们不要求新闻人完美无缺,但希望看到的报道是从根本上服务大众的。

但是,独立走过头了就可能导致孤立。为了和外部势力保持距离,结果却有可能脱离群众。新闻变得更加主观而臆断,报道者甚至按照自己的印象创造对公众人物的采访。太多同行越过怀疑论的界线走向愤世嫉俗,宣扬新闻虚无主义,即不相信一切的哲学。

怎样才能保证新闻工作者忠于公民,保持独立呢?有五个关键特征:

所有者或公司把为公民服务作为首要责任

聘用把公民放在首位的商业管理者

提出并传播明确的标准

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拥有最终发言权。

.向公众传播明确的标准

3、新闻工作的实质是用核实进行约束。

这一特征将新闻与娱乐、宣传、小说、艺术区分开来。

宣传通过选择或制造事实,实现说服和操纵的目标。

小说通过虚构情节,表达作者对事物个人化的印象。

只有新闻关注的是对发生的事情做出正确的描述。所以新闻是客观的。

但是由于任何人都有立场和视角,所以客观性的最初含义是指新闻工作者无法做到客观,但是在方法上可以做到客观。客观不是公平和平衡,这两者只是做到客观的手段,而不是目标。如何做到客观?有五大原则。

(1)不得随意添加不存在的东西;

(2)不得欺骗受众;

这两个观念是新闻工作者区分事实和虚构界线的路标。但作为公民,我们如何判断哪个记者可信?那就是第三个原则:

(3)尽可能地使你的方法和动机透明公开。如何做到透明公开?

A.对信源做出清晰、详细的说明;

B.对处理信息的方式做出解释,说明新闻取舍过程中有争议的决定;

C.承认报道中还存在一些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

从透明原则推论出不得误导信源,也就是说不能化妆采访(钓鱼执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化妆采访?

a.要获得的信息对公众的利益必须非常重要,以至于它使欺骗具有合理性。

b.除非新闻工作者没有其他方法获得新闻,否则不能使用化装采访。

c.无论何时,只要新闻工作者通过误导信源的方式获得信息,就必须让受众知晓这一点,并且解释这么做的原因,包括为什么在报道这则新闻时欺骗具有合理性,以及为什么这是获得事实的唯一方式。

(4)依赖你自己的报道,也就是原创性。不得重复报道无法独立确证的新闻,有疑勿报。不过在抢眼球的网络新闻时代,这个原则基本没谁可以做到了。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公众点进来,很多新闻标题就是一个断言。

(5)谦虚谨慎。

核实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前面提到的原则毕竟只是大面上的原则而已,如何落到实处?下面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1)带着怀疑编辑

(2)使用准确性清单

(3)不要贸然做假设——应尽可能接近原始信源,不要依赖官方或新闻报道。这是新闻学教授普罗泰斯的经验,他每年会收到大量称自己是冤枉的死囚犯的邮件,经过他学生的核实,有五位死囚犯获释——每个国家对死刑的判决都是慎之又慎的,公检法机构要有确凿的证据才能判嫌疑人死刑,还会一再复核。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普罗泰斯的学生还是找到了足以推翻所有证据,释放死囚犯的文献。

(4)用红铅笔对事实和判断进行审查

(5)谨慎使用匿名信源

真相的多重来源。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比喻为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争论。但是在这场争论中所看到的,是从你所在桌子的那一方所看到的。它会扭曲你的观点,因为在这里你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观点……而新闻工作者则是那些远离桌子,试图综览全局的人。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为什么说绝对的客观是做不到的,就是因为纵使你远离桌子,但你仍然是有立场的,你从桌子东南西北无论哪个角度看过去,总归是会偏向某一方的,只是比坐在桌前的当事人会客观。想要绝对客观你必须漂浮在桌子上用上帝视角往下看。但那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不要求绝对的客观,只要你在报道的时候,方式方法是客观的,调查过程是公开透明的,没有误导大众的动机,那你就做到了相对的客观。

新闻工作者必须把真相作为首先要效忠的原则,还必须把公民作为最高的效忠对象,这样他们才能自由的追求真相。

4、新闻工作者必须独立于报道对象。

独立对于新闻来说也是本质属性。事实上不仅仅独立于报道对象,还应思想独立,行动独立,独立于阶层和经济地位,独立于种族、民族、宗教和性别。这和上文所提到的“新闻工作者则是那些远离桌子,试图综览全局的人”是一脉相承的。新闻工作者可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报道时不应该夹带私货,存有私心。新闻人要忠于社会,其独立的模式不是超然世外,不是愤世嫉俗,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是以特殊的参与为基础——投入到告知公众之中,但却不是作为活动家直接参与到行动之中,这就是参与的独立。

在这一章我印象较深的是专栏作家威尔曾经是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的演讲教练,在里根竞选辩论结束后,他以ABC评论员的身份到电台做节目,为里根的表现欢呼,称里根在压力下表现一流。

在这一章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这一段:作为一般规则,任何类型的政客都不会对新闻工作者可能对演讲所做的实际修改真正感兴趣(我们可以打赌),因为已经有太多作者参与其中,政客真正感兴趣的是让新闻工作者认为自己的修辞和智力充满魔力,并且愿意担任顾问。换句话说,这些交易与其说是真的想让新闻工作者对演讲作出贡献,还不如说是试图引诱他们,以保证得到对自己有利的新闻。这是对新闻独立隐晦而又很常见的诱惑,比用赤裸裸的金钱或者是其他物质利益进行交换,新闻工作者更容易在这里掉入陷阱。

比起其他方面的独立,我认为新闻媒体更重要的是独立于阶层和经济地位。为什么,像美国一样,因为主流媒体也在向社会上层流动,抛弃或失去了低收入的劳动人民。如果他们是劳动阶层并且生活贫困,就被认为对社会无足轻重。这是当前社会最主要的偏见。高铁,飞机的服务有一点点问题就反复报道,而几百万人买不到回乡的火车票无人过问;某个明星穿了一双跟破了一点皮的高跟鞋,也会出现在新闻上,但数万留守儿童喝着对健康严重有问题的牛奶无人过问。

5、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独立的权力监督者。

水门事件是调查性报道声名大振,充满吸引力的一块里程碑。

事实上,调查性报道是新闻发展历程中新闻工作者的动机。

监督原则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监督政府及社会权力机构,也包括记录那些生活在同一王国中籍籍无名者的困苦。

监督意味着代表大多数人监视少数掌握权力的人,以防止暴政的出现。

用什么来实现监督呢?那就是调查性报道。

目前确定的主要有三种:

传统的调查报道:发现之前没有被人发现的信息,目的是向公众说明可能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或环境;

解释性调查报道:不仅要寻找事实,把信息加以整合,并且在新的更全面的语境中进行解读,同时还要针对某一观念仔细地思考和分析。如果没有这种综合的解释过程,对大部分公众而言,某些文件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针对调查的报道:比如关于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婚外情的报道实际上就是对独立检察官肯尼斯办公室所进行的调查的报道。但是对水门事件的大部分报道则是传统的调查报道,记者不是从调查者那里获得推论,而是直接和知道事情原委的主要信源交谈,获得信息。

监督者和其他角色不同。除了其他新闻的特征外,它还要有特殊的技巧、特殊的气质和特殊的渴求。它需要实实在在地投入大量资源,渴望报道严肃的问题,除了忠于新闻的最终消费者外,要与任何利益保持独立。

但是在2017年,调查记者在中国注册的只有一百多位。简直是凤毛麟角。

因为调查记者被抓起来了。为什么被抓。因为监督了不应该监督的权力。

细思极恐。

6、新闻媒体必须成为公众评论和妥协的论坛和广场。

公共对话是美国新闻事业的核心,事实上它们的出现甚至早于美国新闻业。正如我们提到过的,在印刷报刊出现以前,“新闻”就是在小酒馆里一边喝着浓啤酒一边相互交换的东西。新闻叙述并不仅限于静态的印刷文字,它们不是抽象的,而是日常谈话的一部分。

本章以一个谈话节目为引子,在这个谈话节目中,嘉宾谈到某个人威胁她,要她不要声张总统曾经猥亵她的事件。而这个某人就是希勒。但这并不是事实。

可是希勒没有得到同等发声的机会,无法为自己洗白。

所以接下来他收到很多匿名的威胁电话,甚至有人跑到他院子里扬言要杀了他。

这是否可以算作第一个记载在案的群众舆论暴力事件?和现在的网络暴力多么一致啊。

也许现在技术的进步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机会和渠道,不会像希勒那样只能在线下忍受舆论暴力?

不幸的是,现实中技术的进步导致的是数字化暴政,而不是自由。公正问题变成了谁拥有最大权力、能量或者最多修辞技巧的问题。

互联网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机会,这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参与是件好事。但是新闻工作者和公民也要注意,不论何时,新的表达形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时,会带来风险。随着这一新兴的更有活力的公共论坛变得举足轻重时,被它取代的专业的核实工作也在削弱。

但是,让人感到难办的是我们今天赋予了媒体作为公共论坛这一概念特殊的含义——太多的争论节目,根据这本书的说法,争论节目其实是很low的。为什么呢?因为,

1,争论文化背后的一个主要动力不是因为观众想看,而是因为谈话文化的制作成本十分低廉。

2,争论文化倾向于贬低专业知识,参加争论文化的大多是年轻的伪专家,只能提供节目所需要的活力、态度和极端言论(就是杀马特愤青上台来争论)。

3,它不扩大公共讨论的范围,而是只集中在简单新闻上。

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挺严重的,国家面临的许多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从这些大型公共广场上消失了。美国文化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国家有能力号召全社会应对重大挑战,但现在这个特征正在消失。

4.争论本身的特点。媒体对谈话节目的爱好逐渐变成了对极端的爱好。

所以谈论节目很low

同一天,同一个博客,同一个主题,涉及内容之广让人惊叹。既有近似诽谤新闻工作者的赤裸裸的个人攻击,也有对主要新闻事实细节的公共辩论。这就是公共参与。更重要的是,这里面充满激情。

应该如何处理新闻与这种新型争论文化的关系?博客和互联网上的其他渠道会激起各种各样的感情。显然,它们会给公共对话注入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内容。但是互联网讨论群体的特征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科技决定不了参与者的态度。机器改变不了人性。

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共论坛,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和大量背景信息的基础上,否则公共交流将无法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将最终消失在噪音之中,听不到大多数公众的声音。

7、新闻工作者必须让重大事件变得有趣并且与受众息息相关。

谈起如何才能使新闻既引人入胜又与受众密切相关时,讨论总会徒劳无益地将吸引受众和相关性对立起来。我们是应该强调新闻有趣、有吸引力、刺激人的感情,还是应该坚持只报道最重要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还是满足他们的本能欲求?

信息对故事,需要对欲求,这种引出吸弓受众这一问题的方式完全歪曲了这个问题。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们,现实中的新闻实践根本不是这样的。同样,我们也相信这不是人们接触新闻的方式。这二者并不矛盾。最好把它们看成传播方式光谱上的两极。其中一极可能是你编出来讲给小孩听的睡前故事,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增进感情,让彼此快乐。另一极是原始数据一一体育比赛的统计数据、社区公告板或股票行情表一一这里面没有任何故事。和多数传播的内容一样,新闻大多居于两极之间的某个点。

有效的新闻写作必须既做到清晰明了地提供公民必需的新闻,同时还要文字优美,这也是对记者叙事技巧的基本要求。

那照此来看,最优秀的作品一一些超越具体报道对象的作品一一以受众意想不到的方式,通过优秀的报道、思考、叙述等,把故事向传播光谱的中间地带推进。就像好莱坞的介绍会揭示潜藏在电影后面更深刻的意义一样,调查性新闻披露的内容也会揭示丰富的人性,对人口统计学数据的整理也能把某个社区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新闻就是有目的地讲故事。让新闻引人入胜也是新闻工作者对公民的义务之一。

但这一原则也受到了娱信的诱惑。娱信新闻的关键特征是把新闻包装成秘密,把性和名人丑闻当作真相加以揭露。

娱信和严肃新闻好比街头的裸体舞蹈者与吉他弹奏者。

但在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今天,几乎没有几家媒体能够挡得往娱信的诱惑。因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最多的流量。

但从长远看,仅仅依靠娱乐并不能吸引受众。原因有三条:

1.如果仅仅提供琐事和娱乐,会败坏一些人对所有信息的胃口和期待。

2.损害了新闻机构传播严肃新闻的权威性,赶走了那些想看严肃新闻的观众。

3.作为新闻媒体,当你将新闻变成娱乐之时就是在以已之短攻其他媒体之长。娱信重形式而不重实质,也会让受众变得浅薄。受众只是为了追求刺激,注意力很快会转移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事情上。

说完了新闻应抵挡娱信的诱惑,作者又告诉我们有些什么方法可以把一个故事写得精彩。不过这里呢我觉得写得过于理论化,原则化,不如《写作不崩溃几次,完全写不出东西》具体而实际。但这里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太好了,和中国人所欣赏的留白,含蓄等等同出一辙:优秀的故事引导你发现真相,但不会直接说出真相。

8、新闻工作者应该使新闻全面均衡。

什么是新闻?由于时间、空间和资源有限,必须判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留下什么抛弃什么。在信息无限的互联网时代,谁来做这个决定?这个引出了公众对新闻媒体提出的另一个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使新闻全面、均衡。

新闻的均衡和全面是主观的。然而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和地图上更客观的道路和河流的特征相比,新闻的均衡和全面就没有什么意义。虽然全面均衡具有主观性,但是它们在实际中是可以实现的,绝不是抽象的理论。

关键在于公民相信新闻工作者的选择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是只提供那些能卖钱的新闻以及不是在迎合受众。

当新媒体经历巨变、找不到明确方向时,它们似乎被逼上夸张和煽情的路线。但在某些时候,如果完全不流露感情会被指责为冷血。因此,如果说有时掺入个人感情是恰当的而另一些时候则不恰当,那么二者的分界线在哪?

根据经验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原则。第一条是当其他反应都违反人性,感情是唯一自然的反应时,可以表达个人感情。

第二个规则是当探索问题以及研究信息的意义是为了在更大的语境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时,不宜加入感情。

人的情感是决定一件事是否能成为新闻的核心要素,但是一旦你企图制造出一些情感或者利用它引起世人对你的关注,就已经越过底线,把新闻变成了已经泛滥成灾的东西——真人秀娱乐节目。

我的理解就是新闻是自然感情的真实流露,要真诚,不能演戏,不能把操纵受众感情当作目的。

如何做到全面均衡?解决方案不是回到新闻工作者依靠直觉工作的时代。新的新闻工作者发明新的工具描绘今天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让新闻组织生产出更全面更有代表性的新闻,吸引而不是赶走受众。

但是我对这个解决方案感觉很空洞……他提出来的全面均衡原则我一百二十个赞成,可是这个方案看着怎么这么不靠谱,这么落不到实处呢?

9、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按良心行事。

新闻工作者能否凭良心做事远比他们相信什么或把什么带进了工作中重要得多。在新闻行业,可信性比客观性更重要。在新闻编辑部内部应该形成一种允许新闻工作者自由、开放地进行讨论的文化。良知问题不能打折,必须得到尊崇,但保护良知的重担不应全部落在个人身上,否则会把人压死。

1971年,司法部决定起诉《纽约时报》并阻止该报向公众发布秘密的五角大楼文件时,格拉汉姆必须做出决定,《华盛顿邮报》是否要冒着被起诉的风险发布这些文件。最后,尽管充满恐惧和紧张,她还是鼓起勇气说:“去吧,去吧,去吧。一起干吧。让我们登吧。”此事标志着美国新闻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过去“政客与新闻界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从此事开始,新闻大报显示出“新闻界的大多数人不再愿意只扮演小骂大帮忙的角色,而想成为政府的对立者。”

不过我对良心原则不是特别认同,我觉得新闻如果能确实尊崇之前的八大原则,真实、忠于公民(这其实也是良心原则的另一个表现方式吧),经过核实(也就是客观准确),保持独立,透明公开,监督权力,坚持全面均衡等等,那这样的新闻必定是按良心行事的。按良心行事与其说是保持思维多样性,按新闻人的道德罗盘行事,不如用勇气取而代之,新闻工作者有勇气坚持那些本可放弃的信仰的人。这样更容易理解。因为凭良心行事太空洞了,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人的解读。

10、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今天,当世界淹没在信息海洋时,新闻界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过去新闻的角色只是提供信息,充当自治的工具,但是现在它的角色是向公民提供需要的工具,帮助他们从当前传播系统生产的谣言、宣传、流言、事实、判断和指责的大杂烩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使人理解世界,而且要帮助公民理解收到的信息的意义。

公民应该对新闻机构提出什么要求呢?书中列出了六条权利和义务法案。如果我们这些权利未得到实现,我们公民应该怎么办?例如,要是报纸在报道商业或政治欺诈时没有进一步深入报道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首先,效果最好的是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信息强过谴责咒骂。其次,如果意见没有得到重视,就再提一次,或者通过多种途径提出。例如,要是电子邮件没有得到回复,就再发送一次,然后拿起电话或写信,同时抄送给总编。如果想让其他公民也了解你的申诉,把你与该组织的接触过程和他们的反应通过博客公之于众。

如果我们公民向新闻组织做出了这些反馈,但是我们的文稿、想法或批评被忽视,又应该怎么办? 只有把权力当成权利,它们才会成为真正的权利。在这个时候,拒绝与该媒体进行经济往来。不再订阅,停止收看。最重要的是,清楚地说明你这么做的原因,并把它寄给总编或媒体批评家,或者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如果我们公民过于消极,甘愿忍受质量不断下滑的产品,市场机制就会失效。

最后,作者振聋发聩地发出警告:在数字化的新世纪,在对技术和法团复兴的信仰重新复苏的时代,只有不忘过去,不忘传统的新闻理论,我们才能获得自由。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为了对抗这种技术乌托邦,我们经历了两次传统的世界大战和一次秘密的冷战。我们未必能在下一次战争中幸存下来。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为了对抗这种技术乌托邦,”这句话我没懂。

但是如果新闻消亡,世界上只有小说家与宣传家,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不可知的世界,民智会下降,社会会退步,人们将没有任何安全感,终日生活在恐慌之中。

不敢想像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但现在有向这个世界滑落的趋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